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曲嘎的故事     
正为了提高牦牛出栏率和经济效益,他把内地的牲畜育肥技术带进村里;为了促进草畜平衡、降低对草场的破坏,他不与民争利,把自家的羊全部卖光;为了方便村民放牧,帮助乡亲致富,他把自家的草场无偿地让给村民;他,就是当雄县宁中乡堆灵村8组的党员、致富带头人曲嘎。在堆灵村人眼里,曲嘎是一个有开拓和创新思路的人。提起曲嘎的故事,要从十多年前说起。  相似文献   

2.
从前,有一对年轻的牧男牧女,他们天天在山上一起放牧牛羊,一起讲故事、对歌。小伙子还吹得一口动听的笛子,那优美的笛声常常激动着年轻的牧女的心。那个年轻的牧女,长的很漂亮,小伙子非常爱慕。久而久之,两颗年轻的心,深深地相爱着,向往美好的未来……那时,村里有个富人,他一听说牧女长得漂亮,就使家奴把牧女抢走做他的老婆。牧女被抢走了,可是牧男还不知道。每天,他把牛羊赶到他和牧女一齐放牧的牧场上,可是总不见他心爱的姑娘的身影。他吹起了心爱的笛子。那笛声在山野里回响着,可听不到姑娘的歌声。一天,两  相似文献   

3.
马涛 《文史月刊》2009,(4):50-53
九、瓦窑堡被围 瓦窑堡坐落在米粮山上,是陕北有名的大镇。从山上到山下有三道护城墙,居住着近两千户人家,有大小上百家店铺,十分热闹。  相似文献   

4.
多杰是我在青海贵南县的牧民朋友,他和其他牧民一样都已告别了传统的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基本都已定居。政府给他们划分了各自的草场.在自己家的草场上放牧。但是,他们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其实并没有太大改变。他家有七十多头羊和四十多头牦牛.这也是他们家全部的财产。  相似文献   

5.
《中国西藏》2020,(3):50-57
深秋的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层峦叠嶂,薄雾、冰川和群山一起包裹着翡翠般的措嘎湖,这里流传着牧民阿旺西若一家人放牧守边的动人故事。或许,没有1997年新华社关于玉麦乡的报道,没有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给卓嘎央宗姐妹的回信,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在守护一个世代赖以生存的草场的同时,也守卫着祖国的神圣领土和祖国疆域上的一草一木。  相似文献   

6.
一生未婚的白玛曲珍老人在来敬老院之前,65岁的白玛曲珍老人一个人住在扎其乡某村的六组。她无儿无女,有一个53岁的妹妹,也住在同村。妹妹和妹夫希望她和他们一起住,但是白玛曲珍不愿意,于是一直一个人生活。藏历新年之类逢年过节的时候,妹妹会去看看她。后来,村里的干部统计了全村孤寡老人和五保户老人的情况,上报给了县民政局,县里将需要集中供养的老人们送到了敬老院。  相似文献   

7.
古时候,有一个帮土司家放羊的小伙子,家里很穷,只有个老母亲,二十五六岁了,还讨不起媳妇。一天傍晚,他吆着羊群回家,突然发现路旁有一匹小马驹。他想:小马驹这么小,如果没有母马保护,野兽会来咬的。他把羊群赶回去关好,又转来替小马驹找妈妈,天黑了,都没有找到母马。他只好把马驹抱回家去,妈妈见儿子抱着小马驹回来,非常喜欢。因为他家养不起什么牲畜,现在却有了自己的小马驹了。从此,母子俩便精心地喂养这匹小马驹。每天清早,小伙子赶着羊群,牵着小马驹,到山上放牧。小马驹在山上,活蹦乱跳  相似文献   

8.
孙涛 《文物天地》2021,(2):50-53
藏民族生活于雪山峻岭环绕、湖泊草场纵横的青藏高原,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不仅造就了藏民族善良、包容、热情、坚韧的良好品德,也使以放牧和狩猎为生的藏族民众拥有了极富地域色彩和民族魅力的文化传统。许多古老的诗歌伴随着藏族民众世代吟唱,猕猴与罗刹的故事.  相似文献   

9.
崖尔寺记游     
从民和官亭出发,西行约二十华里,来到黄河北岸的积石山下,然后沿着一条蜿蜒崎岖的小路迤逦而行,迎面而来的是一座陡峭高耸,笔立如削的山峰。石崖间有一座凌空飞架,依崖而建的山寺,这就是闻名三川的古刹——崖尔寺。 崖尔寺,因建筑于山崖而得名,关于它的起源,当地群众中流传着这样一个神话传说:很早很早以前,崖尔寺山脚下有一个村庄叫库巴村。一天,这个村里的两个放牛娃到山坡上放牧。时值中午,突然从山内传来了“开了吗?”“开了吗?”的喊声。一连六天,天天如此。两小孩感到奇怪,他们知道山上无人,可那声音是从哪里传来的呢?傍晚回家后,他们把这几天发生的怪事,原原本本地向家中父母说了。他们的家长说:  相似文献   

10.
花水牛阿銮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名叫堵嘎达的人,家里十分贫困,全家靠父母去山上砍柴、摘树叶卖维持生活。堵嘎达慢慢地长大了,长到十五岁时,父母就病死了。可怜的堵嘎达,无依无靠,没法生活了,只得去给勐巴拉纳西国王放牛度日。勐巴拉纳西国王有百头水牛,就由他一个人放,草场空阔无边,成群的水牛东奔西跑,到处都是,十分辛苦。国王给他报酬,他却一样也不要,只要求国王,如果牛生下一头花牛,请国王赐给他,国王同意了。转眼间一年过去了,有一头母水牛怀了孕。不久,果然生下一头花水牛。牛的花纹美丽极了,长了两支角,一支朝上,一支朝  相似文献   

11.
新疆的草原是四季草场,以前牧民经常骑着马从一个草场迁到另一个草场,每年搬几次家。那时候小娃娃也要装到柜子里,放在骆驼上走来走去。就是孕妇也要随着羊群的迁移而转场,孩子生到哪里,就算哪里。有些孩子生在了搬家的路上,经不起颠簸,死了,也就只有埋在路边。那时候只有那些天生强壮的孩子才可以存活下来。那时候草原的生活很艰苦,没有水的时候,就化冰块煮茶喝,放牧时只有晚上回来才能吃一顿饭,经常喝不到茶……  相似文献   

12.
西藏是一个神人共处的世界,在藏族人心目中,神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如山有山神(日拉),水有水神(曲吉杰布),家有家神(钦拉),灶有灶神(套拉)……。通常,人们出门做事得祭地方神,山上放牧打猎得祭山神,烧火做饭及逢年过节得祭灶神等等。  相似文献   

13.
金佛山位于南川县境内,是奇花、珍竹、异木的世界,动、植物的宝库,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金佛山是大娄山脉的分支,横亘150公里,四周陡削如绝境,奇峰峥嵘。每当戏夕阳斜照山上,总会闪现灿灿金光,故简称金山,金山出产的大蝴蝶,单边翅蝶,单边翅膀就长达0.6米,仿佛一幅美丽  相似文献   

14.
远古时候,罗坪山上有一个放羊的村子。每天早上,人们把羊子放到山上,晚上又把羊子赶回来;渴了就喝羊奶,饿了就杀羊吃,冷了就把羊皮做成衣裳穿在身上,过着半饥半饱的生活。有一年,全村的羊子都得了病,眼看着一只接一只地死去,大家都很着急,但想不出医治的办法。人们以为这是“血鬼”作祟,就把羊子赶到山上去“藏起来”。有一位老人把自家的几只羊子赶到山上后,把羊子藏在一个大箐边的山竹林中。羊子进了竹林,就安安静静地吃起草来。老人走累了,就走到箐边的一块草地上,躺下来想睡一会。他刚刚合上眼皮,突然,从对面传来了  相似文献   

15.
藏族灶神琐闻丹巴拉姆西藏是一个神人共处的世界,在藏族人心目中.神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如山有山神(日拉),水有水神(曲吉杰布),家有家神(钦拉),灶有灶神(套拉)……通常,人们出门做事得祭地方神,山上放牧打猎得祭山神,烧火做饭及逢年过节得祭灶神等等等等...  相似文献   

16.
《文史天地》2010,(5):94-94
1949年12月,新中国刚成立,周恩来提出在北京西郊筹建一座革命公墓的建议。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北京市政府从行政处和行政干部学校的毕业学员中,抽调了三名年轻人做筹建工作。三名年轻人来到西郊八宝山下的一个村落。村里几个老爷子捋着胡须“侃”了起来:要说埋死人,这地方是没得说,太适合了。这山原来叫韩家山,在早韩延寿在山上住过。  相似文献   

17.
莱桑与莱朵     
从前,在碧绿清澈的格咱河畔,住着两个美丽的姑娘,姐姐叫莱桑,妹妹叫莱朵。她们的父母已先后去世,给她们留下一座土楼房、一所木楞房、一片田园和一群马牛等家畜。莱桑和莱朵虽是一个母亲所生,长相也很相似,但性格却完全两样。莱桑从小好吃懒做,成天在家梳妆打扮,闲得无聊时就跟村上的神婆念念经。莱朵手脚勤快,自小跟随父母劳动,锄田种地,放牧牲畜,纺线织布,样样活计都做,又能骑马狩猎,被村里的人称为女将。一天,莱朵从山上回来,一进门,莱桑就对她说:“妹妹呀,咱俩明天  相似文献   

18.
岗巴是喜马拉邪念山中段北坡的一个边境县,属西藏日喀则地区管辖,在后藏18个县市中大概是最小最穷的县了,平均海拔4800米,人口7400多人。由于这片高山谷地的草场与水质好,适宜放牧,所产牛羊肉质细嫩鲜美,闻名前  相似文献   

19.
晚唐五代归义军牧羊业管理机构──羊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唐五代归义军牧羊业管理机构──羊司张亚萍羊司。是晚唐五代归义军政府专门设置的一个有特定含义的机构,其级别相当于宅司、作坊司、酒司、水司、草场司、柴场司。在归义军使衙中级别较高,主要管理羊的放牧及收支等事宜。本文拟就所接触到的敦煌文书中归义军籍帐的记...  相似文献   

20.
闻名滇西的乔后盐矿,在一百多年以前,只是一个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庄。人们靠种田为生,生活十分贫困。村里有一个姓陈的老倌,已经六十多岁了,但无儿无女,老两口过着孤独贫穷的晚年。陈老倌是地主家的长工,每天都要起早贪黑到上井坡放牛,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管刮风下雨,天天如此。上井坡,是个放牧牛羊的好地方,绿草茵茵,溪水潺潺。陈老倌每天牵着牛来到这里,就把牛绳拴在树桩上,让老牛安静地吃着新鲜嫩绿的青草,自己拿起蓑衣,找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