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北塔 《文史博览》2005,(6):29-31
1923年秋,18岁的戴望舒考入上海大学。两年后,进入法国教会在上海办的震旦大学特别班学习法文。法国神甫教的是雨果、拉马丁、缪塞等浪漫派的经典作品,但戴望舒有更强烈的追新倾向,喜好果尔蒙、耶麦等后期象征派的作品。他后来成为那个时代把中国古典诗艺跟西方最新诗艺结合得最好的现代诗人之一,  相似文献   

2.
正民国时期,诗人戴望舒声名远扬,他的诗婉丽浪漫,但他因小时候患天花而落下一张麻子脸,始终有自卑感。有一次,戴望舒邂逅了一个年轻美丽的女大学生,叫施绛年,戴望舒对她可谓一见钟情,并深深地爱上了她。身为女大学生的施绛年因为年轻漂亮,当时有很多英俊潇洒的男子追求她。戴望舒虽然在施绛年面前碰了好多次钉子,但毫不气馁,仍然坚持每天写一封充满激情的情书寄给她,从不间断。  相似文献   

3.
张丽 《世界历史》2005,(6):125-125
王家宝先生长期从事法国史研究,尤其是法国人口史。他曾发表《法国人口思想流派》、《法国移民问题浅析》、《论法国的家庭政策》等论。2005年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法国人口与社会》一书是他多年来从事人口史研究的结晶。  相似文献   

4.
张宝林 《纵横》2012,(2):51-53
徐迟(1914-1996),浙江南浔人,原名商寿,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富才情的作家之一。年轻时,他在燕京大学借读,20世纪30年代开始和施蛰存、戴望舒等人交往,并在《现代》等杂志发表作品。他的诗追求意象的蕴蓄、节奏的跳跃,散文则明显受海明威影响,风格俊朗,描摹细腻。  相似文献   

5.
孙旭升 《古今谈》2000,(2):14-15
我读书不多,买书自然就更少。不过有几个作家的著作,我是每出必买的,他们是戴望舒、沈从文、陆蠡、朱生豪、契诃夫等等。理由很简单,就是我喜欢他们,包括他们的著作和为人。现在就是来谈谈戴望舒。  相似文献   

6.
<正>法国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家托克维尔于1805年出生在法国诺曼底一个贵族家庭,在取得法律学位后,他被任命为凡尔赛法庭的实习文官。后来他被派送到美国考察美国的刑法和监狱制度。回到法国之后,托克维尔成为一名律师,他将游历美国的见闻记载成书,于1835年发表其经典著作——《论美国的民主》。除了美国之外,托克维尔还曾前往英格兰、阿尔及利亚等地考察,并在阿尔及利亚著作批评法国的殖民化统治。托克维尔可以说是法国大革命以后残存的贵族,基本上属于最后的贵族,他既不在大学执教,也不是职业作  相似文献   

7.
我党印刷界前辈林德光先生,早年在法国参加过国际工运斗争,参与筹办过《救国报》、《救国时报》,当年在巴黎曾亲手排版、印制、发行过《八一宣言》。回国后,他先后在武汉、重庆新华日报社、延安中共中央秘书处印刷所、东北日报社等部门从事新闻、出版、印刷工作。 林德光生于1907年1月,浙江青田县人。1927年底,他离家到意大利谋生。1930年辗转来到法国,先后在巴黎、郎丁、地雄果等地做工。在法国,他认识了中国赴法勤工俭学的何以端。何是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法国水泥厂担任中国工人的翻译兼记工员。何经常给林德光讲革命道理,并给林一些进步书刊阅读,使林的思想受到很大的影响。“九·一八”事  相似文献   

8.
关家铮 《民俗研究》2008,(2):189-197
一 现代派(近代象征派)代表诗人、翻译家——戴望舒(1905~1950),翘楚诗坛,誉满中外,已被人们所熟悉。然而,他还是一位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期推动俗文学研究运动以及俗文学研究者,则是大家不熟知的事。  相似文献   

9.
陈乔年之死     
陈乔年,系陈独秀次子,1902年生于安徽省安庆市。1919年年底,他与哥哥陈延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6月,他与陈延年及周恩来、王若飞、邓小平等在法国共同创建了旅欧少年共产党,同年8月,他同赵世炎、王若飞、萧三等,由当时法共党员阮爱国(即胡志明)介绍加入法国共产党。后中共中央正式承认旅欧共产主义小组成员及参加法共的同志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组成了中共旅欧支部,周恩来、陈延年、赵世炎等被选为中共旅欧支部的领导人。1923年春,旅欧支部得到中共中央赴莫斯科代表团的通知,决定让陈延年、陈乔年、赵世炎、王若飞等赴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  相似文献   

10.
法籍华裔社会学研究工作者廖遇常先生祖籍海南,1950年出生在位于马达加斯加东海岸的港口小城瓦图曼德里。1973年移居法国,先后获巴黎第七大学中国语言与文化学士、巴黎第一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毕业文凭和法国社会科学高等学院社会学博士学位。现为“(移民)在适应过程中所遇障碍问题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他主要从事法国华人问题的研究,著有《法国华人移民史》、《华人社会经济活动研究》、《法国报刊、幻想小说、论著、连环画等所描绘的旅法华人形象之探索》、《法国华文报刊研究(1907—1990)》等。本文摘自其论文《法国华人移民面面观》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1.
莱昂·勃鲁姆(1872—1950)是法国社会党(工人国际法国支部)的著名领导人和理论家。在长达数十年的时期内,他在法国和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中起过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三十年代,他曾是法国第一届人民阵线政府的总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担任过清一色的社会党过渡政府的总理(1946年12月—1947年1月)。但是,他当过法国社会党的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著名艺术大师徐悲鸿先生诞辰110周年。在此,重温大师辉煌的业绩,从中领略到徐悲鸿伟大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感人的艺术魅力。1919年3月,徐悲鸿胸怀远大的抱负,从上海乘船启程开始了他长达8年的法国留学。他在法国学习期间接受弗拉孟、达仰、高尔蒙等的教育,老师高尚的人格魅力和优秀的艺术作品熏陶,使徐先生受益匪浅。特别是高尔蒙老师的宽厚慈善使他终身难忘,因为高尔蒙曾代替弗拉孟给徐悲鸿授课有相当长一段时间。高尔蒙的获奖作品《迁居》以原始人类母系氏族的游牧生活为题材,体现出一定的想象力,在当时法国画坛有一定的影响。可惜他英…  相似文献   

13.
20年代初,毕业于上海英籍犹太人哈同办的仓圣明智大学的吴凯声,以优异成绩考取半官费赴法国里昂大学上学,他读了不满四年就获得法学博士。接着,又进了巴黎大学最高国际法学院研究外交,直到1926年3月,他才回到中国。吴凯声回到上海,就看到孙传芳盘据苏皖等五省,于是他随同蔡元培、董康、王正庭、沈钧儒等共同组织三省联合会,反对军阀割据,因此遭致通缉。1928年春,吴凯声被聘为王开疆创办的上海法科大学任校董兼教授,后来的妇女界名人钱剑秋、史良都是他的学生。他撰写的《中国宪政史》、《中国不平等条约史》,两书在法国出版。…  相似文献   

14.
李雨潇 《环球人物》2020,(10):96-96
1942年春日的一天,诗人戴望舒走进香港一家理发店,还没等理发师动剪刀,就被两个日本特务盯上,旋即被捕下狱。几个月后,这位诗名远播的文人出狱,写出了那首脍炙人口的《我用残损的手掌》:“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诗里那份对山河破碎的扼腕、对故乡的依恋,贯穿了他的一生。  相似文献   

15.
<正>《美食家》弘扬美食文化,使陆文夫扬名世界。他应邀访问法国,却吃不惯西餐。法兰西没有留住陆文夫的心,而他却让法国人迷恋上中国,人们纷纷来到苏州要品尝地道的江南美食。陆文夫成为"美食家"后,扬名国际。从1987年到1990年,法国三次邀请陆文夫访问,授予他法兰西文学与艺术骑士勋章,邀请他参加法国美食节。这一切,皆因他写了美食小说《美食家》,尤其是其中的一句话:"如果成立世界美食家协会的话,朱自冶  相似文献   

16.
戴望舒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着突出创作个性和成就的诗人,留下了许多动人的爱情诗篇,但他在自己的爱情世界里却做着“永恒的苦役”。他的苦恋,是一种执著而崇高的追求,透露出诗人纯真的情操和对美好生活的信念,其中的苦恋意象颇为独特,充分折射出他的感情经历。  相似文献   

17.
法属印度支那地区 ,相当于现在的亚洲印度支那半岛的东半部和东南部 ,含越南、老挝和柬埔寨。法国从 1 858年开始武装侵略越南 ,1 884年占领越南全境 ,将越南列为他的“保护国”。 1 86 3年入侵柬埔寨 ,强迫柬埔寨承认为法国的“保护国”。 1 893年又入侵老挝 ,将老挝也列为他的“保护国”。到了十九世纪末 ,仅在印度支那地区法国就占有七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比法国本土的面积还大近二十万平方公里。 1 94 0年日军侵入印度支那 ,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屈从于日本军国主义 ;1 94 5年 3月 9日 ,日军解除了印度支那全境法军的武装。日本投降后 …  相似文献   

18.
《南方人物周刊》2014,(39):62-65
“感谢丁丁,因为他,我选择了记者这行。”61岁的皮埃尔·阿苏里(Pierre Assouline),脑袋圆圆,自己长得就有点像年长版漫画人物“丁丁”;这位法国文坛的老记者,身兼作家、编辑、文学评论家等多种身份,2012年起开始担任法国最负盛名的龚古尔文学奖评委。  相似文献   

19.
2021年3月1日,法国巴黎轻罪法院宣判前总统萨科齐“腐败”和“以权谋私”罪名成立,判处其3年有期徒刑,其中包括1年实刑。萨科齐也由此成为首位被判入狱的法国前总统。现年66岁的萨科齐于2007年至2012年担任法国总统。近几年他官司缠身,但仍然在公众场合频频露面,试图重返法国政坛前沿。法国舆论普遍认为,萨科齐此次被判刑令他的政治前景“黯淡”。图为3月1日,萨科齐(中)抵达法院,向周围人摆手示意。  相似文献   

20.
安托万·里勒蒂(Antoine Lilti)早年师从法国文化史学家达尼埃尔·罗什,现为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他于2007—2011年期间担任《年鉴:经济、社会、文明》(1)杂志主编,现为编委会成员。里勒蒂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启蒙时代的历史书写与欧洲文化,也对法国当代史学颇有研究。其代表作包括《沙龙世界:18世纪巴黎的社交性与名利场》、《公共形象:名人的发明》等。2016年11月,里勒蒂教授应浙江大学法国史研究中心邀请来浙大交流访问。围绕着《年鉴》杂志近年来的发展脉络以及法国史学研究的最新动向等问题,本文作者对其进行了一次较为深入的访谈。(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