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疆则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部重要的地方性民族法规,《回疆则例》是新疆建省前清朝处理新疆南部民族事务的主要法律依据。本文认为《回疆则例》的编纂与修订不仅反映了清朝对新疆治理的不断深入,而且作为处理新疆民族事务的经验总结,还充分体现了清朝“因俗而治”的统治思想,及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新疆各种法律文化之间的互相调整与适应。但是由于并没有触动南疆的伯克制度和清朝在新疆的统治体制,该法编纂与修订实际上仍属治标不治本,在本质上也是消极的。  相似文献   

2.
书讯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博士王东平著《清代回疆法律制度研究 ( 1 759- 1 884年 )》已经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 ,该书是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主编《边疆史地丛书》之一种。全书约 2 3万字 ,由清代回疆地区法律典章研究、清代回疆行政法规研究 (上下 )、清代回疆刑法研究、清代回疆司法制度研究、清代回疆伊斯兰民事法研究、清代回疆经济政策与法规研究等 7章及前言、结语构成 ,从多方面对清代回疆的法律制度进行了探讨。该书是近年来少有的系统研究清代法律制度的专著 ,它的出版不仅会有助于读者深入了解清代回疆法律制度发展的历史 ,…  相似文献   

3.
清朝之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对边疆问题的解决上,今人,尤其是"新清史"对此研究颇多。但其关注多在满、蒙、藏及统治者与上述人群之关联,于回人和回疆着墨较少。本文基于清代满汉档案所载涉及回人的刑案,探讨了回疆地方法律回例在司法中的应用,以及清政府对回例适用范围的不断调整,并指出回疆动乱与统治阶层和其他群体间的文化隔阂,最终导致清政府的回疆统治理念由因俗而治转向了制度趋同。  相似文献   

4.
乾隆二十四年清朝平定回疆以来,随着回疆局势的变化,总理各回城事务参赞大臣先后驻扎阿克苏、叶尔羌、阿克苏、喀什噶尔等地。平定乌什事变后,为了镇抚回疆东四城,于乾隆三十一年总理各回城事务参赞大臣移驻乌什。乾隆五十二年,为了防范大和卓布拉尼敦后裔萨木萨克与燕起、伯尔克等侵扰回疆,移驻喀什噶尔。道光年间平定张格尔之乱、玉素普之乱后,移驻叶尔羌,并于道光十七年开始巡回驻扎,夏秋驻扎喀什噶尔,冬春驻扎叶尔羌。乾隆、道光年间的几次移驻"风波",界于两次驻地迁移之间,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下次驻地迁移的阻力。总的来看,清朝迁移回疆参赞大臣驻地解决回疆问题的方法是积极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清代回疆地区方志是官员治理回疆的重要文献资料,其编纂特色鲜明。满蒙汉族官员先后广泛参与编修,志书编修重点从清朝前期以反映民俗生活为主到中后期凸显资政、教化功能,直观反映出回疆地区治理特点。志书牢固树立“大一统”国家观念,真实记录少数民族领袖人物维护边疆安全作出的贡献,是当地民众反抗分裂势力的有力例证。大量回疆特色史料,更是为他地所无,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6.
惠男 《清史研究》2023,(2):57-70
乾隆四十三年叶尔羌办事大臣高朴私鬻玉石案发生后,清朝开始严禁回疆的玉石贸易。学界以往的研究多强调此案的政治和商业意义,却忽略了其所引发的司法效应。本文通过挖掘相关的满文档案,梳理清代回疆玉石资源的管控策略的形成过程,考察其在司法层面带给各回城的回民以及寓居于新疆的浩罕或巴达克山等地的中亚回商所带来的影响,并揭示出这些法律实践推动《大清律例》的相关条款在回疆施行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清代回疆的司法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代回疆地区的司法制度是清代民族法制史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尚属薄弱。回疆司法制度中诸多问题,例如回疆司法体系如何,清官衙在回疆司法活动中究竟占据何种地位,伯克的职衔与其实际执掌有无差别,回疆是否存在宗教法庭,回疆司法审判程序如何,诉讼遵循何种原则等等,学术界仍不甚明了,甚至存在错误。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利用文献资料,尤其是利用挖掘的档案材料,揭示了清代回疆司法制度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8.
章京是清代回疆各城办事大臣衙门内,辅佐办事大臣处理政务之官员统称,根据其职掌,有印房、粮饷、回务、经牧章京之分。本文依据档案史料,从章京的设立与职掌、任职资格、任职期限与升转及选任渠道等方面对回疆章京的职任进行考察,进而对章京的职任特点予以归纳总结。以期从章京等中下层官员的职掌与选任层面,深化对清朝构建多民族统一国家历程中因地制宜的治边实践的认识,同时为清代新疆军府衙门政务运转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观察视角。  相似文献   

9.
希布察克部布鲁特为清朝布鲁特(柯尔克孜)诸部之重要一部。乾隆年间,该部之比阿奇木因为清军追剿大小和卓向导,被授为散秩大臣,后又被授为塔什密里克之阿奇木伯克,希布察克部则被允许于卡内游牧、居住。乾嘉年间,阿奇木及其所在的希布察克部在布鲁特诸部之中占有特殊地位。文章就相关的人物和事件进行了梳理,旨在阐明该部在乾嘉年间的特殊地位及其在清朝治理回疆过程中的典型角色。  相似文献   

10.
1759年乾隆统一新疆后,改革了回疆伯克旧制并兴建了新城,回疆地区制度和城市管理及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回溯伯克旧制下的回城管理问题,有助于更好地观察旧有制度的运转及城市经济社会状况等新疆政治史、社会史和城市史问题。至18世纪中期,如以后见之明视之,伯克旧制仍旧存在伯克世袭、政教不分等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因应区域自然地理条件、农业经济形态、商贸特色等,当时已经形成了管理完备的城市行政体系。  相似文献   

11.
清朝建立初期,遭到战争破坏的社会经济萧条,百姓生活困难,社会生产力出现严重倒退。面对千疮百孔的社会现实,清朝初期,当权者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采取很多经济增长方式,试图尽快回复社会经济。文章主要对清朝建立初期的社会经济恢复进行简单的研究,分析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的原因,以及清朝前期统治者对恢复社会经济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等等。经过一段时间的经济发展,在清朝中期,社会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而这一切要归功于清朝初期统治者所采取的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和政策。  相似文献   

12.
乾隆二十四年清朝平定回疆后,英吉沙尔驻扎总兵官一员。乾隆二十六年,设办事大臣一员,由驻防总兵官兼任,因兼管索伦营、察哈尔营和绿旗官兵,故称"领队总兵官"。由于英吉沙尔驻防军队的调整,乾隆三十一年专设办事大臣一员,不再派遣总兵官兼任。乾隆五十二年,英吉沙尔改设领队大臣一员,其职衔不一,并非均为副都统。英吉沙尔驻扎大臣的变革,均与总理回疆事务参赞大臣驻地的迁移有关。  相似文献   

13.
乾嘉时期,随着清朝对新疆的统一,中亚与清朝的贸易关系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贸易的形式主要有两种:朝贡贸易、民间贸易。文章认为,这种贸易关系对发展中亚的社会经济、中亚与清朝的关系等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不过对清朝而言,这种贸易也导致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经济政策,几千年来商业一直被视为末业。到了清朝末年,清政府为挽救统治危机,下旨实行"新政",设立专门机构,大力发展近代工商业,这是应时之举。商部成立后,陆续制定并颁行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保护商业、奖商商业的经济法规,这不光对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在中国法制史上也有一定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牛津大学所藏清代回疆档案文献资料和清代其他文献相互印证,对库车和沙雅尔两地的赋税征收制度中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清代回疆粮赋征收制度具有如下特点:主要土地占有形式"原垦地亩"和"官地"二者田赋的征收是"视岁收数目"而非土地面积,显示出与中原地区自古以来的赋税征收制度的差异。制度规定以籽种的十倍作为实际产量来征收田赋,在此基础上总体上确定某地田赋总额。回疆各城粮赋征收额是一个变化的数据,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粮赋实际征收中出现明显的负担不均衡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嘉庆时期,在全国财政日趋支绌的背景下,作为协饷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新疆协饷在运作方面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围绕如何节省新疆的协饷支出,清朝廷与甘肃、新疆高级官员展开了多次讨论。就结果而言,除岁需协济规模稍有增加外,新疆地区的协饷运作前后变动不大,基本以延续旧制为完结。与此同时,新疆地区在财政层面无法自给的内在限制与脆弱性开始显现,且始终没有获得解决或者纾解,为此后道光年间"回疆"地区的边防与治理危机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17.
张晋藩 《清史研究》2002,25(3):17-25
清朝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末代王朝 ,不仅其经济超越了前代 ,在法制建设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本文对清朝法制的学术价值、现实意义及其发展阶段与特点作了详尽的阐述 ,论述了清朝法制发展从兴起、成熟到衰亡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杨恕  曹伟 《清史研究》2012,(1):32-39
清朝重新统一西藏后,通过册封、定制、设官、驻军等措施,并扶持达赖、班禅成为西藏的政教领袖,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噶厦制度,实现了对西藏的有效管理和统治,维护了清朝在西藏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其西藏政策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从反分裂主义的角度重新审视清朝的西藏政策,认为清朝的治藏政策重政治、军事,而轻经济、文化,导致西藏与祖国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民族融合明显滞后,为近代西藏分裂主义的产生埋下了隐患。  相似文献   

19.
乾隆初年,在清朝允许下,准噶尔得以三次入藏熬茶.通过分析清朝与准噶尔、西藏之间的复杂关系,可以发现和平时期准噶尔已经显露出一些衰败的迹象:经济上依赖于清朝;宗教上越来越依赖于藏传佛教格鲁派,而入藏熬茶大量金银的布施更加剧了其经济的衰败.西藏则因为其依赖型经济以及相关的利益考量,藏王和达赖喇嘛亦表现出了不同的态度.清朝在强大的经济统治力下,完成了政治上的统合.在此过程中,清朝的藩部体系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20.
随着对安多藏区国家政权建设的加强,清朝亦强化了通过法律加强对安多藏区的社会控制。这不仅表现在单行法规《番例番规》之上,还体现在相关的土官制度与藏传佛教管理制度的立法方面,将安多藏区作为单独的条目予以清晰化。这些立法既可以看作是"因俗而治"基本指导精神下法律体系的完善,也反映出清朝对安多藏区社会控制的不完整性与过渡性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