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大跃进"运动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造成了重大损失。邓小平和陈云对"大跃进"运动认识的相同点为:一是都希望我国工农业生产和建设发展得更快一些,并认为"二五"计划的建设客观上有条件比"一五"计划的建设发展得更快一些;二是加快经济发展速度需要条件,不能违背客观经济规律;三是起初  相似文献   

2.
1958年到1962年的"大跃进"运动,是我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急躁冒进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和实践,最终导致"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的产生。本文从当时毛泽东、刘少奇、陈云等党和国家主要领导对其"大跃进"运动的反思,了解建国初期党对社会主义曲折道路探索的艰辛,进而对于我们当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中国梦给予启示。  相似文献   

3.
在1953年10月开始的粮食统购统销中,邓小平和陈云进行了密切合作。在全国粮食紧急会议上,邓小平和陈云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实行粮食统购统销的必要性,为这一政策的顺利出台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在政策开始实施后,邓小平和陈云在宣传教育、政治动员和部署落实等方面分别做了大量工作,共同推动了粮食统购统销工作在各地的顺利展开;面对粮食统购统销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邓小平和陈云积极应对,通过完善政策,使粮食统购统销工作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
<正>美国的陈云研究基本属于近代中国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范畴。1978年以前,美国学术界已有少量著作涉及陈云研究,但真正研究陈云则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陈云被增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并当选中央纪委第一书记以后。下面仅就美国学术界的研究重点及主要观点略作梳理。陈云的领导艺术和政治风格20世纪80年代,大卫·巴克曼就指出,陈云"不和毛泽东当面争论",但"幕后努力取得毛泽东支持","尽量不公开露面","谨慎和幕后工作"。~([1])近年来,一些学者通过更多细节展现陈云的领导艺  相似文献   

5.
经济调整中的刘少奇与陈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少奇和陈云的友谊可以追溯到在瑞金和延安的岁月,而给历史留下最深印记的是“大跃进”之后的经济调整工作中。陈云在经济调整的决策和组织领导方面得到刘少奇的信任和支持,在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上也得到刘少奇的推举和赞赏。特别是刘少奇首倡学习陈云论著,反映了他深远的历史眼光。  相似文献   

6.
吴雪睛 《百年潮》2002,(6):11-16
1975年春天,在主持中央工作的邓小平同志的领导下,针对"批林批孔"运动以来出现的混乱局面和"四人帮"所造成的严重破坏,中国大地上发生了涉及到各行各业的整顿工作,切实纠正"文革"以来的"左"倾错误.这场整顿工作,对恢复、发展国民经济,减轻极"左"错误和"四人帮"破坏所造成的影响,一度起了十分积极的作用.虽然由于后来的"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的干扰,这场整顿工作没有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但它的影响和历史作用却被永远载人史册.这场整顿是以铁路整顿为突破口的,而徐州铁路的整顿在整个铁路系统整顿中时间最早,影响最大,并在全国各行各业的整顿中起了积极的带头作用.  相似文献   

7.
梁尚之 《百年潮》2023,(6):11-19
<正>成立中央警卫团、组建一大队一中队1953年春天,党中央决定组建新的中央警卫团,团长张耀祠,政委杨德中。中央警卫团的任务是保卫中共中央领导人及其驻地的安全,具体指中南海及党中央五大书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及后来的七个常委即包括林彪、邓小平在内的中央领导同志及他们居住、办公和活动场所。  相似文献   

8.
浮夸风是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运动的重要标志,也是"大跃进"运动造成恶劣影响的主要根源之一,浮夸风对"大跃进"运动的过程及后果都有重要影响。通过运用包括工业、农业以及科教文卫在内的各行各业出现的具体事例阐释浮夸风的表现,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负面影响进行客观分析。浮夸风对中国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除三年经济困难等直接影响外,其对现实社会发展的潜在负面影响则更为重要。在"大跃进"运动半个世纪后的今天,必须以史为鉴,从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完善统计工作及调整政绩评价制度等方面入手,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措施,遏制浮夸风在新时期的死灰复燃。  相似文献   

9.
"大跃进"时期扫除文盲运动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58~1960年,是新中国历史上的"大跃进"时期.在各行各业"大跃进"的带动下,全国也很快地掀起了扫除文盲的"跃进"运动.这一运动随形势发展,由兴到衰,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在扫除文盲运动中,存在着严重的浮夸现象,但一些具体的做法也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建国前后,北京和上海都举行了规模盛大的"五四"运动纪念活动,这两次活动都不仅仅是群众性的纪念仪式,更深刻的意义在于,它一方面号召继承"五四"革命精神,表达对现实服务的方向;另一方面则书写着自"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革命胜利的历史必然性,从而确证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正确性以及对中国革命和即将展开的新中国建设的指导意义,即为新中国确立了一个新的思想坐标——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这种以"五四"为中介而实质上是为了引导和塑造新思想的纪念活动方式,成为后来"五四"纪念的传统,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确立领导地位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陈云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探索中,对为什么要改革、怎样改革、改革的任务与目的、改革的性质、改革成败的评判标准等重要问题,都有明确的观点和系统的论述。这些观点和论述有共性,也有差异,有区别,也有联系,对中国改革开放都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邓、陈改革思想中的大同,主要是由二人的经历类似、信仰一致决定的。邓、陈改革思想中的小异,主要是由二人的性格特点、工作方法和所处的具体位置不同决定的。这种差异具有互补的作用。邓、陈的互相配合与互补,是中国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得以开辟并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邸乘光 《安徽史学》2015,(1):101-107
从1978年9月访朝归来到12月举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从"北方谈话"到"‘三中全会’主题报告",邓小平不仅明确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时代课题,而且多方面地阐明了为什么要实行改革开放、要在哪些方面改革开放和如何实行改革开放等重大问题,实际完成了中国改革开放决策的酝酿,为"三中全会"最终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做好了充分的思想理论准备。回顾我国改革开放决策的酝酿过程,重温邓小平当时关于改革开放的论述,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三年“大跃进”给中国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带来了一场浩劫。20世纪60年代初,“大跃进”运动结束后,农村人口的非正常死亡还在发生,农业生产降到1949年以来的最低点,农村一片凋敝。面对如此惨重的灾难,陈云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力挽狂澜,大显身手,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对缓解饥荒、摆脱农村困境以及恢复农村经济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陈云在"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提出了丰富的经济思想,这些思想是其以综合平衡为核心的经济发展理论和以"三个主体、三个补充"为基本内容的经济体制构想的充实和发展,不但对当时克服严重经济困难的决策发挥了巨大作用,也为新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5.
陈云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再次成为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在党内长期的地位和威望,是陈云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再次成为中央领导集体重要成员的历史条件;二、在粉碎"四人帮"后的历史关头所起的重要作用,是陈云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再次成为中央领导集体重要成员的现实基础;三、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陈云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冲破原定议程.扭转会议方向,为中央人事调整开辟了道路;四、邓小平、李先念等人的一再提议,以及中央工作会议上与会代表的强烈呼吁,直接推动了陈云在中共中央领导职务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理论中最具有创新意义的内容之一."一国两制"构想孕育于20世纪50、60年代,周恩来对毛泽东关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思想所作的概括即"一纲四目",是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直接思想渊源.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邓小平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思想,到1984年5月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确认"一国两制"的构想,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基本国策,是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阶段.1984年6月以后,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又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而且由理论变为法律、变为实践.  相似文献   

17.
"两个飞跃"是邓小平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改革和发展设计的伟大纲领。从对"第一个飞跃"的肯定和支持,到对"第二个飞跃"的探索和展望,邓小平始终坚持历史发展的辩证法,不仅科学地规划了"两个飞跃"渐次实现的现实道路,而且为我们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依据,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陈云对中国改革开放贡献巨大,其中最突出最具战略意义的贡献集中表现在四个方面:对邓小平的复出和一些重大案件的平反起了重要作用,为全面平反冤假错案开辟了道路;首倡《决议》要对党的历史作全面回顾,为全面客观地评价毛泽东和中共做出了重要贡献;成功地使中国经济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奠定了基础;在党风建设和接班人的培养方面的重要思想,在今天依然是党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9.
1975年的军队整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75年,邓小平在形势非常复杂和严峻的情况下,以无产阶级革命家无畏的气概和非凡的胆略,领导军队进行大刀阔斧的全面整顿,以消除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对军队建设的影响和破坏,纠正军队建设的航向。在整顿中,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建军原则。整顿时间虽短,但成效显著,军队形势明显好转,对粉碎“四人帮”、保证军队和全国局势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