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简明中国银行史(二)王一成,达津三、中国银行业的兴起和发展中国本国银行业的兴起时间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资本主义正常发展的社会条件下,近代新式银行业的产生,是因于资本家对他们之间信用中介机构的需求而形成的。银行作为资本主义企业的特种形式,它的职...  相似文献   

2.
抗战前十年,民族银行业内部再度发生明显的新旧交替现象,我国传统银行的另一支重要力量——钱庄也随着新式银行业的创新发展而出现了整体性的衰落趋势。传统银行的衰落,有其特定的历史原因,同时也是民族银行业近代化的必然结果。钱庄业的整体衰落表明,公司制银行是中国银行业发展的方向,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是民族银行业稳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3.
银行业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着国家金融系统的安定,由于它在经济中地位的特殊性,使得银行业受到比其他行业更为严格的监管。银行业的监管一般分为内部监管和外部监管。内部监管作为银行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银行业健康的发展,以及经济、社会的稳定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中国银行业的监管结构框架在经过清末到北洋政府再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逐步的建立起来,其中的许多地方对当今金融体制改革仍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银行业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着国家金融系统的安定,由于它在经济中地位的特殊性,使得银行业受到比其他行业更为严格的监管。银行业的监管一般分为内部监管和外部监管。内部监管作为银行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银行业健康的发展,以及经济、社会的稳定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中国银行业的监管结构框架在经过清末到北洋政府再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逐步的建立起来,其中的许多地方对当今金融体制改革仍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银行业发展史上,大清银行当为不可缺少之一章,这不仅因为它是我国近代新式银行的第一批成立者,同时也是第一个国家银行和中央银行,且与今天仍在发挥着巨大影响作用的我国重要金融机构组织之一的中国银行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无疑,加强对它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中国近代金融业、银行业的成长、发展规律及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情况的了解。遗憾的是,多年来,由于各种原因,人们对大清银行的研究尚未予以足够的重视,仅就此点而言,孔祥贤同志所撰之《大清银行行史》已起到了开拓新境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根据<金融与贸易服务协议>有关银行业的相关规定,至2006年,中国银行业将全面开放,中国银行业市场竞争的格局将由原国有银行一统天下的寡头垄断转向国有商业银行、新兴股份制银行和外资参股银行等多头竞争的局面.特别是外资银行,凭其管理优势、规模优势、跨国服务网络优势、雄厚的资金优势、以及良好的市场形象冲击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着力改革,全力摆脱经营的困境,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经营理念、经营方式,独立潮头,赢得了这场"输不起的战斗".  相似文献   

7.
正钱庄(银号)①是中国明朝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传统金融机构。早期的钱庄业经营以银钱兑换为主要业务,发展到近代以后逐渐演变为具有多重功能的综合金融机构,这个过程大致经历了四百年的时间。近代开埠之后,钱庄被外国人称为"native bank"或"old-style bank",在国内商品交易以及外国商品的输入和中国土产输出的对外贸易中都起到了很重要的资金融通作用。钱庄业在票号衰落以后迅速发展,与民资银行、外资银行逐渐形成了三  相似文献   

8.
徐少华 《神州》2014,(11):285-285
经济市场的快速发展促进了银行业的发展,银行业的发展归结为银行系统内部的有条不紊运作,运作整体围绕银行卡相关业务。银行卡业务的普及和应用极大的提高了银行办事效率和人民支付手段、货币流通的速度。银行卡涉及到众多方面,包括城市各大主要经济银行的银行卡连带业务以及农村信用社银行卡业务,其中农村银行卡业务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人民大众的流通和交换渠道,然而在存在优势的同时也有需要进一步改善的缺憾方面。  相似文献   

9.
金融为百业之首,它似一条长江大河,其流域就是整个经济。而银行乃金融之主体。由于银行的重要性,中国近代银行史倍受研究的关注。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学涉足此间。检索1949年以来的《全国报刊索引》,我们发现,在建国后的30年间,有关华资银行史的论有10篇左右,但大多是回忆性或介绍性章。①张郁兰所《中国银行业发展史》是这一时期出版的惟一的一部银行史专,该书将1896-1937年中国银行业40多年的发展历史划分为三个时期:兴起时期(1896-1911年)、发展时期(1912-1927年)、继续发展和集中时期(1928-1937年),并概述了每个时期中国银行业的发展过程。对于该书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代银行业发展之初,产业性不足,投机性过重,没有发挥好银行应有的促进生产的作用。南京国民政府前期,部分银行为了自身的长远发展,开始重视对农业和工商业的放款和投资。本文在分析近代银行业投机性根源的前提下,着力展现南京国民政府前期银行业与产业的互动历程,以探讨分析银行业对产业发展的助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私人借贷在全国解放前一直是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解放以后,从1952~1954年湖北省的调查材料来看,由于经济落后、家庭经济弱小、缺乏完善的社会保障和现代金融体系等原因,农村的私人借贷虽受到抑制但仍有一定的发展,与解放以前相比,这一时期的私人借贷形式较为简化,利率较低,功能上也以互助互济为主.国家银行业务在农村的延伸和农村信用社等现代金融组织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私人借贷的空间,但并不能完全替代私人借贷.  相似文献   

12.
Restructuring of global and local markets has led to an increased influence of commodity derivatives markets on commodity price setting. This has critical implications for price risks experienced by actors along commodity chains. Commodity derivatives markets have undergone significant changes that have been referred to as the ‘financialization of commodities’, which we define as an increase in trading activity by financial investors and the reorientation of business strategies by commodity trading houses towards risk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activities. This article assesses how these global financialization processes affect commodity producers in low‐income countries via the operational dynamics of global commodity chains and national market structures. It investigates how prices are set and transmitted and how risks are distributed and managed in the cotton sectors in Burkina Faso, Mozambique and Tanzania. It concludes that uneven exposure to price instability and access to price risk management have important distributional implications. Whilst international traders have the capacity to deal with price risks through hedging, in addition to expanding their profit possibilities through financial activities on derivatives markets, local actors in producing countries face the challenge of increased short‐termism — albeit to different extents depending on national market structures — with limited access to risk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13.
上海中外银钱业联合会筹建述论(1921~1929)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品 《史学月刊》2004,(6):65-70
中外银钱业联合会是1920年代上海中外银钱业三方共同组建的一个金融合作组织。中外银钱业的三个同业公会为筹建该联合会进行了长期交涉。该联合会虽在组织制度上使外国银行得益较多,但它的成立也为本国银行拓展外汇业务提供了有利条件。考察中外银钱业联合会的筹建过程,可为揭示近代上海中外银钱业在三足鼎立格局中的互动关系提供一个直接例证。  相似文献   

14.
Les échelles de temps sur les marchés financier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odern financial modelling massively implements scaling laws to describe market fluctuations, with the use of stochastic processes in stock market price behavior equations. Scaling laws, which already existed as an implicit part of Brownian motion although notperceived at such, habe become increasingly and explicitely important, since the financial market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have drawn the attention of the banking industry to the risk control issued posed by the ineffective current valuation achieved using the classical Gaussian distribution. The différent elements surrounding this debate are developed based around Mandelbrot's fractal models, which have underlined the main modelling conflicts of the behavior of stock market prices over the last forty years. I demonstrate that the root of the problem of whether scaling laws exist is the more fundemental issue of the nature of market time.  相似文献   

15.
浅谈旅游紧急救援服务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中的安全问题日益成为旅游者关注的焦点。旅游紧急救援作为现代旅游业必不可少的一项配套服务,在国际上已经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开展。然而在我国.这项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从解释紧急救援服务的涵义出发,对现有的国际紧急救援机构在我国的业务开展状况和国内紧急救援服务的发展现状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6.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不同层次的私营金融业在走向公私合营的共同目标中,所需的时间、具体的过程有着较大的区别。上海私营金融业曾两次组织对生产与其他经济事业的联合放款,此外规模较大的银行较早实现了公私合营,而数十家中小行庄公司则通过组成四个联营集团进行多种业务的联合经营并逐步过渡到两个联合总管理处,实现了从业务到人事、财务、组织多种形式的联合管理,最后在条件成熟的时候与大银行共同组成统一的公私合营银行。政府对上海地区数量众多的私营金融机构采取了导向联放、联营和联管的循序渐进的谨慎政策,是符合整个中国金融业历史实际的正确之举,体现了中国私营金融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必然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17.
利用北京行政区域界限基础地理底图及相关统计年鉴,通过GIS技术及INTERNET查询、调研等途径,将北京行政区内银行、保险、证券及其他金融服务业网点机构进行矢量化。借助区位熵、均匀度指数和空间缓冲区分析,测度北京金融服务业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①北京市金融服务业,特别是保险和证券服务业主要集中在中心区和郊区内沿,空间上呈现出以金融街、中央商务区所在的中心区为核心,其他区县(政府所在地)为外围的"核心-外围"结构;②中心区内金融服务业空间布局相对均匀,三环和四环之间金融机构分布较多,与国外大都市服务业的"单中心集聚,总体扩散"区位特征基本相同;③不同类型金融机构空间布局差异较大,各金融机构总部集中在金融街布局,中国人民银行集中布局在金融街-前门广场东西路上,呈线状布局,证券在北二环和北四环之间相对集中,保险服务业相对分散。④以金融街为中心作缓冲区多边形,间隔距离为2km,做10个缓冲区,发现在0-2km内服务网点机构密度最大,6-8km和8-10km内机构数量最多。⑤金融服务业空间布局模式多样化。  相似文献   

18.
上海陆家嘴金融集聚动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陆家嘴金融创新问卷调查和面对面访谈等实地调研资料,对上海陆家嘴的金融集聚动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研究发现,邻近金融中心市场、共享知名品牌、金融友善型政府、良好的政策法规是促进其金融集聚的主要动因;而我国金融政策环境开放度不高、金融产业水平较低、市场规模不大、中介服务机构不足则正成为影响陆家嘴金融集聚的主要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19.
金融集聚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融业集聚属于服务业集聚范畴,既与制造业集聚有共性,又有其独特性。金融集聚的研究主要依托于区位理论、集群理论和金融地理学。区位理论是金融集聚的理论基础,集群理论为金融集聚提供了研究范式,金融地理学的发展为金融集聚研究带来新的动向。金融集聚的现有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对集聚的动因、类型、效应、模式的探讨,以及金融中心的构建等几个方面。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对金融业的发展布局影响越来越大,未来应重点加强对金融分支行业和微观区域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Two China-based geographers examine the gradual relaxation of restrictions on the activity of foreign banks in China as a prelude to a more focused investigation of the concentrated locational pattern of foreign banking in that country. The study, which embraces 32 Chinese cities, emphasizes the factors that have attracted foreign banks to particular cities and regions of China, including the existence of special banking opportunities, the so-called "follow-the customer" strategy, externalities associated with major financial centers such as Beijing and Shanghai, relaxed banking regimes in particular urban centers and special economic zones, and exposure to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to a variety of foreign business enterprises. The locational preferences of foreign banks in relation to their countries of origin are addressed in some detai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