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Conan 《山茶》2010,(7):14-14
作为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忠实粉丝,以前我都是去厦门图书馆看原版杂志的。当然.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看图,文字部分只有感兴趣时才会细读。第三轮高考自我复习时,语文老师说可以多看看杂志放松一下.顺便积累素材。于是那天下午放学经过报亭.我就买了一本4月号的《华夏地理》杂志。  相似文献   

2.
怀念老马     
上中学时就知道了马烽,首先是因为看了《吕梁英雄传》,接着又看了《金宝娘》、《村仇》、《宝葫芦》、《红姑娘》、《解疙瘩》、《一架弹花机》、《结婚》、《韩梅梅》,以及电影《扑不灭的火焰》。那时,马烽在我心目中是继赵树理、  相似文献   

3.
谁更性感?     
巫解 《南方人物周刊》2012,(19):111-111
多年前,我交过一个挚爱布拉德·皮特的女朋友。只要是皮特的电影,她必去捧场。我作为陪看,也耳濡目染了诸如《搏击俱乐部》《七宗罪》等一系列酷片。有一天,她拉我去看一部皮特的新片,片名叫《史密斯夫妇》。我一听这破名,以为是类似《中国式离婚》之流的家庭伦理片。顿时情绪十分低落。  相似文献   

4.
严农 《文史春秋》2005,(7):64-64
童年时代,我最喜爱的读物便是冰心的《寄小读者》。长大一点了,对冰心的《繁星》等诗歌爱不释手,能一首一首,一字不漏地背诵出来。一直到进入了大学,冰心仍然是我最敬爱的作家。参加工作了,我床头摆着的第一本书仍然是《冰心选集》。当我得知冰心是民进中央的副主席时,我便热切地申请加入了民进。我是学工的,但由于受冰心的影响很深,我也开始利用业余时间从事儿童文学创作。花了数年时间,我写成了自己的第一部童话集——  相似文献   

5.
2013年的一个下午,台湾东华大学302教室传来《诗经》名篇《蒹葭》的诵读声,讲台上站着一位戴着圆框眼镜的老人,目光微微发怔,看向教室后方。这门课叫“中西诗学比较”,是诗人杨牧从美国华盛顿大学退休后,回到故乡花莲的第一堂课。  相似文献   

6.
我初读鲁迅的小说,尤其是《阿Q正传》、《药》、《离婚》和《祝福》诸篇,总以为他对故乡过于苛求,甚至于有点吹毛求疵。我想,这大约是由于他从少年时代起,就经历了家庭从小康而坠人困顿,在人生途中,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看到了世人的真面目,因而就迁怒到这些人和这些事上去。不仅如此,我还听说他还不愿把“绍兴”二字填入乡贯一项。后来再仔细的读他的书,觉得自己这些想法是很幼稚并且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7.
茅盾的文学成就,首推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他在《我的回顾》一文中说:我觉得所有自己熟悉的题材都是恰配做长篇,无从剪短似的……那些“历史事件”须得装在十万字以上的长篇里,这才能够书写个淋漓透彻。自1927年始,茅盾连续发表了“蚀”三部曲以及《虹》《林家铺子》《春蚕》《子夜》《腐蚀》《霜叶红似二月花》等脍炙人口的名著,被史家津津乐道。但解放战争后期,1948年9月至12月,他在香港《文汇报》上连载的长篇小说《锻炼》却并未引起评论界和读者的广泛注意。他早已拟好的包括《锻炼》在内的连贯五个长篇的写作计划从此搁浅,再未拾起。《锻炼》至今仍被冷落。  相似文献   

8.
与书有缘     
金山 《文史春秋》2007,(8):62-63
读书对于我有着特殊的意义。从四五岁读《三字经》、《幼学琼林》、《声律启蒙》起,到大学毕业后从教、从文、从政,至今已近四十年,此间虽然工作几经变换,但我一直与书为伴,以书为友,常常忘情地畅游在书籍的海洋里,这既是惯性使然,也是一种缘分。  相似文献   

9.
元三 《湖南文史》2010,(4):49-50
我1960年春进上海解放日报社时,开始尝试写些杂文。八届十中全会于1962年召开后,我根据全会精神,特别是毛泽东在会上的讲话精神,撰写了一批杂文,有的发表在《朝花》上,有的发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副刊上。  相似文献   

10.
钱基博(1887-1957),字子泉,别号潜庐,无锡人。他是我国近代的国学大师,他博览群书,对中国的文学、史学、经学都颇有研究。一生著作甚丰,著有《经学通志》、《现代中国文学史》、《韩愈志》、《古籍举要》、《版本通义》、《骈文通义》等,被后人称之为学术经典。我作为一名  相似文献   

11.
生当无谋     
骆平 《南方人物周刊》2011,(41):112-112
大舅盛精是个可爱的老头,平静而温和,喜欢背着双手,在阴凉的客厅踱来踱去,笑眯眯地背诵《伤仲永》、《出师表》里的经典段落。舞文弄墨的我,一向被大舅封为才女,其实汗颜得紧,生怕大舅叫我接下一句。  相似文献   

12.
有两部王家卫电影,让我觉得他和我们有相似的爱恋。一部是《2046》,另一部是《一代宗师》。  相似文献   

13.
《炎黄春秋》2014,(9):93-93
贵刊今年第6期《我知道的名流佚事》一文中“周游的两难处境”一节,说1957年6月8日,“《人民日报》登出文章,标题叫《工人说话了》。”我记得这是“反右”运动的第二篇文章的标题,第一篇文章的标题是《这是为什么》。请查实。  相似文献   

14.
著名配音演员丁建华的声音曾经引领我们走进译制影片中一个个人物的内心世界,《追捕》、《希茜公主》、《廊桥遗梦》等经典影片中,女主人公那细腻动听、近乎完美的声音在一代又一代观众的心中留下了抹不去的印记。生活中的丁建华是一位智慧母亲,女儿彭年在她的精心抚育下健康地成长。前不久,女儿的上司亲自给丁建华发来电子邮件,感谢她培养了这样一个优秀的女儿。信中说:“我相信您的女儿彭年是您除了配音电影之外的另一个杰作,而且是最大的杰作!”得到女儿上司如此的褒奖,丁建华欣慰地笑了。  相似文献   

15.
《离骚》:“乱曰: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王逸注云:“乱,理也。所以发理词指,总撮其要也。”除《离骚》外,《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招魂》等作品中也有“乱曰”。《康熙字典》云:“又乐之卒章曰乱。”“乱”应该训为理,还是训为乐之卒章?本文将谈谈我的意见和理由。  相似文献   

16.
守望家园     
还是在中学时代,不知不觉之中,我爱上了文学。也是在不知不觉之中,我发现自己特别爱好乡邦文献。凡是写苏州的东西,就特别留意。寒山寺,我去体悟《枫桥夜泊》的诗境;读了《沧浪亭记》,去观赏沧浪亭的景致,好象在冥冥之中去和苏舜钦作心灵的沟通。《岳阳楼记》作者范仲淹创办的范氏义庄就在我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共产党员,《炎黄春秋》的普通读者。我阅读《炎》刊还不到一年,不仅获得了不少知识,而且消解了我胸中的愤懑和忧虑。  相似文献   

18.
陶田 《风景名胜》2010,(7):17-17
都说《红楼梦》是女人戏,《三国演义》是男人戏,对“三国”素不感兴趣的我,最近却看上了新版电视剧《三国》,并由此成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三国”迷。从网上收录了部分关于三国的搞笑语录,现摘抄一些如下,笑爆了肚子可不要怪我噢~~~  相似文献   

19.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回答》--北岛)“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一代人》——顾城)“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神女峰》--苣予婷)  相似文献   

20.
凯和 《满族研究》2000,(3):68-69
现在研究《红楼梦》一书的人很多,所讨论和研究的问题,也是五花八门。现在更有一种趋向是离开《红楼梦》本书的研究越来越多。我以为《红楼梦》本身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总应以研究本书上所写的问题为主,才不离开本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