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关中地区仰韶文化墓地的性质,60年代初期曾在学术界进行过不少讨论。最近几年,由于《元君庙仰韶墓地》(下称《元君庙》)和《史家村基地的研究》②(下称《史家村》)的发表,又引起了对有关问题的不同反响。在《元君庙》之前尚无这样的研究成果,因此,当它出版后,在读者中引起讨论是可以理解的。这里只准备就其中一些主要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正>在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发掘报告中,《元君庙仰韶墓地》(1)也是一部经典著作。笔者将它作为一部经典著作,不是因为这部发掘报告研究的该墓地布局所揭示的当时社会组织结构这方面的研究结论如何正确,而是中国考古学界对元君庙墓地发掘的投入以及这部发掘报告的作者在学术界的影响而使之流传,并且由此在中国考古学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相似文献   

3.
答《(元君庙仰韶墓地)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洪路同志的《元君庙墓地的分期与布局——〈元君庙仰韶墓地〉商榷》这篇大作,对《元君庙仰韶墓地》提出了一系列批评,焦点是指责《元君庙》“主观拟定了一个所谓‘定穴安葬的规则’和‘布局’(40页)”,“按照想像中的‘定穴安葬的规则’来制定示意图”(39页),把元君庙墓地说成是一处杂乱无章的“一个母系氏族的公共基地”(40页)。现基本上依《商榷》一文的章节顺序,答辩如下。  相似文献   

4.
本文拟针对上世纪50年代末发掘的元君庙仰韶墓地中存在的特殊葬式及墓穴情况进行讨论,辨析"复原式二次葬"的面貌以及文化意义,并分析特殊葬式所代表个体的特征。探讨通过墓葬葬式或相关情况研究古代人类行为模式及思维观念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校《元君庙墓地所反映的人口自然结构之分析》素勤《元君庙墓地所反映的人口自然结构之分析》一文为辛怡华所写(以下简称辛文),刊于《考古》1991年5期。全文分五部分,即:一、探讨史前时期人口自然结构的途径与方法;二、元君庙仰韶墓地概况;三、元君庙仰韶墓地...  相似文献   

6.
《元君庙仰韶墓地》是张忠培先生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指导下创建的分析、解释墓地的研究模式。在整体性和共时性的原则下把墓葬分期结果放到墓地平面上,把鉴定出性别年龄的人骨和按功能分类的随葬品随放到合葬墓里,再把合葬墓放到墓地中,用以研究社会制度,是关键性操作。纵观整个研究历程,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基本原理及应用。  相似文献   

7.
就已发表的仰韶文化墓地资料而言,较为完整、且有着清楚的演进脉络的墓地有两处,其一为姜寨遗址,其二就是龙岗寺了。龙岗寺墓地地处汉水流域,依地域而论,与关中地区的仰韶文化存在一些区别是非常自然的。如果要全面认识仰韶文化,这些差别无疑又是十分可贵的。本文欲在龙岗寺发掘报告的基础上就该墓地反映出的几个问题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元君庙墓地合葬墓内人骨埋藏特征为主要分类标准,将合葬墓分为单一人骨埋藏特征合葬和多种人骨埋藏特征合葬两大类。通过分析合葬墓内人骨埋藏特征的形成过程及原因可知,合葬墓内人骨埋藏特征多形成于墓葬的原始埋藏阶段,且多为人为原因造成,与墓葬埋葬方式和葬俗密切相关。墓室内死者肉体完全腐烂和人骨水平位移所需的时间和空间,是合葬墓人骨埋藏特征形成的必需条件。因此,合葬墓的使用过程并非都是一次填埋与安葬而成,部分合葬墓存在多次使用的现象。合葬墓的多次使用现象对于研究当时社会复杂的丧葬习俗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人口数量的分析与社会组织结构的复原──以龙岗寺、元君庙和姜寨三处墓地为分析对象朱乃诚Acertainpopulationcanreflectthescaleofrelatedsocialunittosomeextent.Usingthetheoryo...  相似文献   

10.
王家阴洼墓地婚姻形态初探王占奎甘肃秦安王家阴洼仰韶文化墓地①,是迄今所见到的仰韶文化墓地中最靠西端的一处②。该墓地为分析探索此地史前人们的婚姻形态及社会组织提供了很好的材料。张朋川、闫渭清及许永杰等人已对墓地的文化属性、墓葬分期及相关的其它问题作了角...  相似文献   

11.
碧霞元君与碧霞元君庙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碧霞元君在明清时期的民间信仰中占有重要地位。“碧霞元君”一名盖出现于唐代,此时也应该出现了其祠庙。宋代,碧霞元君庙在一些地区有零星分布,明成化以后祠庙数量急剧增多,行宫遍布大江南北。碧霞元君庙会规模较大,在华北的一些地区规模尤大。碧霞元君庙的规模不一,有一些相当大,超过了泰山的祖庙。皇帝、王公、太监、官员、僧道、土绅、百姓、军人等阶层都参与了碧霞元君庙的修建。碧霞元君庙大多有香火地。其祠庙由道土主持的较多,由僧人管理的也占相当大的比例。一些地方有碧霞元君庙与东岳庙、天妃宫混淆的情况。对于碧霞元君这种民间信仰,一些封建土大夫颇有微辞。  相似文献   

12.
花厅墓地是1952年发现的,南京博物院于当年12月和1953年11月对该墓地作了两次小规模发掘,取得了一些收获,引起了当时学术界的重视.1987年10月和1989年10月南京博物院连续两次对花厅墓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发现了一批大型墓葬,出土了一些重要的遗迹现象和遗物,为探索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研究长江和黄河下游地区原始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等重大学术课题,提供了一批十分重要的资料,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和思考,花厅墓地被学者誉为“东方的土筑金字塔”.笔者曾参加过花厅墓地的发掘工作,对花厅墓地作了一些实地调查和分析,现就花厅墓地的若干问题,提出一些初步的看法,请有关专家学者指正.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讷河二克浅墓地及其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二克浅墓地发现于六十年代初,后经多次复查,认为属嫩江流域青铜文化遗存。为深入研究这类遗存,经国家文物局批准,1985年秋季,黑龙江省博物馆对该墓地进行首次发掘。齐齐哈尔市文管站和讷河县图书馆派人参加这项工作。这次发掘,明确了该墓地的文化内涵,获得了一批重要资料,使我们对嫩江流域的原始文化有了新的认识。本文将发掘的主要收获作一介绍,并对二克浅墓地的文化遗存进行初步探讨。一墓地与墓葬墓地位于讷河县二克浅乡所在地村北,  相似文献   

14.
马沱墓地是重庆库区一处重要的东周至六朝时期的墓地,位于重庆市云阳县双江镇马沱村(图一)。2001年9~12月,为配合三峡工程建设,受重庆市文化局委托,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马沱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墓地为一相对独立的台地,东、南、西三面为断崖,海拔150米。向南俯瞰长江,向北则为相对较缓的山坡地。M12位于墓地的东南部,在发掘工作开始前即被盗,盗洞内出土釉陶器及青铜器残片等。我们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并将其编号为O1YSMM12(下文简称M12)。现将发掘情况简报如下。一墓葬形制M12是一座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开口于表土层下,墓口距地…  相似文献   

15.
M308是因现代人盗掘而在铁岭墓地发掘区外进行抢救性发掘的一座战国墓。发掘表明,此墓古代三次被盗,仍出土了一大批青铜器、陶器、玉器和骨器,是铁岭墓地随葬品物最为丰富的一座墓葬,对于判定铁岭墓地的性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随州叶家山墓地是一处年代相对集中在西周前期的曾国墓地。墓地共发掘墓葬140座,均保存完整并出土大量重要文物[1],因此该墓地自发现以来一直受到学术界关注。2011年第一次发掘结束后,《文物》杂志就组织学者对墓地的发现进行笔谈[2],对墓地年代、墓葬性质及文化属性进行了讨论。2013年7月在叶家山墓地第二次发掘期间,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属下《江汉考古》也组织了一场讨论[3],专家们进一步讨论和明确了墓  相似文献   

17.
就在对1、2号墓发掘的时间里,一个更大的计划也在逐步展开。为了彻底了解墓地的分布范围, 进一步减少盗掘带来的损失,我们对整个墓地进行了全面的钻探,基本确定了墓地范围南北长约200 米、东西宽约150米,总面积约30000平方米,现存墓葬300余座。  相似文献   

18.
龙岗寺遗址是汉江上游地区一处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该遗址中揭露了一处保存基本完整的氏族公共墓地。根据墓葬之间的打破关系,结合墓葬层位,综合分析随葬陶器的类别、形态特征以及组合关系,可将龙岗寺仰韶文化墓地第⑤、⑥层墓葬分为早、中、晚三段。其文化面貌接近北首岭中期前段,属于仰韶文化半坡类型较早的阶段。  相似文献   

19.
包山楚墓墓地试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荆门市包山楚国墓地的墓葬保存较好,排列有一定规律性,反映了当时埋葬制度的一些问题。本文试图对这个墓地的范围、分(?)格局及其性质予以剖析,并对这类墓地所反映的问题作初步探讨。一包山墓地的墓葬数量虽少,延续的时间虽短,但通过全部发掘,我们认为它是一处基本完整的墓地。(一)从地貌看,包山墓地为一南北长250、东西宽100米的狭长岗地,地势呈龟背形。五座楚墓集中分布于岗脊中部。从已发  相似文献   

20.
安阳市发现隋代大型家族墓地贾玉俊1992年冬至1993年春,安阳市文物工作队在安阳市所建沤北胜利小区配合基建工程时,发现汉至宋代的古墓葬152座。其中尤为重要的是1993年2至3月发掘了一处规模很大的隋代家族墓地。在这处墓地共发掘隋代墓葬64座。墓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