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鞍钢 《攀登》2010,29(1):2-5
保障生态安全既是中国国家核心利益之一,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之一。作者以青海三江源地区为例,提出设立国家生态安全保障基金,列支中央财政支出项目,对国家重大生态安全进行长远投资的建议。作者认为,这是一个"激励相容"的多赢机制,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赵桂琼 《区域治理》2022,(12):27-30
本文基于生态文明本质内涵和新津区生态文明现状,紧紧围绕气象服务于新津区"成南新中心、创新公园城"建设,利用新津区气象资料及数据,深入剖析新津区生态文明气象保障服务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利用现代技术优势,通过提升新津区大气环境治理气象先导联动服务、综合监测、应对气候变化、生态旅游气象服务和充分利用空中云水资源等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3.
付新 《区域治理》2022,(2):29-32
随着"十九大"精神的不断推进,社会治理的工作方向逐渐向着基层延伸.坚持以人民的利益为根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为主导,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点也是难点.基层社会治理是否完善,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的幸福指数和安全指数.笔者以基层社会治理的意义为出发点,阐述了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提升的路径以及有效策略,希望为当前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新安江发源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鹤城乡海拔1629米的六股尖,流经休宁县、黟县、屯溪区、歙县、淳安县等地,汇入富春江、钱塘江,奔流不息,融入东海.千百年来,新安江滋养着两岸的百姓,孕育着灿烂的徽文化,承载着徽州厚重的历史,担负着长三角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水源地的重任,见证着新安江流域生态文明的进步与发展.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5.
中亚地区与我国西北边疆地区山水相连,许多少数民族跨界而居,形成了复杂而多元的关系。在面向"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中亚地区局势与我国西北边疆安全息息相关。中亚地区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关键区域,中亚五国存在的边界冲突、跨界民族问题、跨国犯罪、恐怖主义等边疆安全问题,与我国西北边疆地区的安全、发展和稳定直接相关。西北边疆的社会结构和自然表征十分独特,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多语言、多体制、多生态、多资源是其重要特征。通过对中亚局势对西北边疆安全威胁的识别、评估与边疆安全新难题的剖析,建构边疆安全治理新范式,探讨西北边疆安全治理新方略与新路径,有利于增强边疆安全的分析力、解释力、说服力与预测力,归纳边疆安全的驱动力模型,建构"边疆安全"的认识论与基本范畴、问题领域与研究对象、方法论与学术争论,以及边疆安全治理的价值支点、价值取向、路径选择等,从而推动新形势下的"中国边疆安全学"理论体系建构。  相似文献   

6.
李定津 《区域治理》2022,(9):141-144
随着现代化生产不断建设与发展,小流域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影响了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近年来,由于绿色发展理念的践行,生态修复工作不断应用于小流域生态治理,生态环境也在实践中慢慢得到改善.本文通过分析小流域生态出现问题的原因以及生态修复在小流域治理中的探索应用,通过扩大植被面积、涵养水源以及优化耕作模式等手段进行小流域生...  相似文献   

7.
薛天琼 《风景名胜》2020,(2):0188-0188
;在农村的生产活动体系中,河道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农村的农作物的灌溉以及洪水防护和排涝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农村的河道作为连接农村各村落的桥梁,有效保障了农村的发展建设以及粮食的质量和安全。在当今这个生态环境已经受到严重破坏的时代,国家开始关注生态环境的绿色建设,生态治理理念得到了不断地发展,但是我国在针对农村河道系统的管理和维护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在对河道系统的生态治理的发展过程中还有着瑕疵,在对农村河道的整治过程中,应该对目前我国农村河道整治的现存问题进行研究分析,设计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处理我国农村的河道问题,维护河道的生态环境,促进农村体系的生态发展。  相似文献   

8.
李明达 《区域治理》2022,(2):95-98,110
垃圾分类既是民生"关键小事",也是绿色发展大事.杭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创新活力之城、生态文明之都,在全国较早开展垃圾分类探索实践.通过结合现有学者研究和杭州市垃圾分类治理实践,指出目前垃圾分类体系不完善、宣传力度不强、激励机制作用范围有限等问题以及"绿色账户"模式、"两网融合"模式等以激励性措施为主的垃圾分类治理模式的...  相似文献   

9.
肖可 《区域治理》2021,(2):143-145
认识黄河流域水治理问题的历史、现状和挑战,是当前与未来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等多方面发展的关键.本文主要阐述了在历史时期和近现代黄河水治理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指出了黄河水治理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黄河水治理的"共赢模式".  相似文献   

10.
魏岭  赵亚男  张传玺 《区域治理》2022,(12):55-57,61
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是我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新思路,本文探讨了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内涵、治理现状及技术体系,研究分析了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明确在今后的研究中将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增强水土保持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11.
《攀登》2021,40(4)
乡村生态宜居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助推美丽乡村文化以及培育生态治理主体等方面,是乡村生态振兴的核心内容,更是乡村生态治理的丰富内涵。后脱贫时代的生态宜居建设被赋予新的内容要求,同时,具有缓解乡村相对贫困治理的压力,衔接生态振兴和脱贫攻坚成果以及进一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开创性意义。然而在乡村治理和乡村全面转型的后脱贫时代,乡村生态宜居建设机遇和挑战并存。基于此,有必要从理念构思、资源转化、文化引领、体制保障以及体系健全等方面不断加强乡村生态宜居建设,从而进一步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振兴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付梦源  夏亮 《风景名胜》2021,(8):0163-0163,0165
城市河道是城市水环境的重要载体,对城市河道的治理是保障城市水环境质量的关键内容。文章简要分析了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的价值,参照水环境治理问题,从优选污染治理技术、合理设计水下森林、增设微孔爆气装置等方面予以论述,以此提高城市河道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国家提出治理模式和治理体系现代化要求,其中,都市区治理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合理模式的研究成为城市管理领域的焦点。本文基于都市区治理理论,分析了中国都市区治理模式由强制性区划调整向城市协商合作的演变过程,认为同城化将成为未来区域治理的主要模式,是现代化治理模式的体现。进而提出以建立共识、渠道和激励为基础的同城化治理框架。在此基础上,以广佛同城化为例,采用实地调查和访谈等研究方法,通过对广佛行政管理体制差异的分析,认为管理层级架构的差异是影响广佛多层级治理效果的关键,发现建立"共识"是城市之间协调的核心,"渠道构建"和"激励机制"是同城化规划开展与实施的保障,以期为今后同城化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林艳 《中国土族》2016,(2):15-16
生态保护走前沿,林业建设要抓紧.近年来,互助县紧紧围绕“生态立省”和构建“一屏两带”生态安全格局战略部署,组织实施了一系列林业重点营造林工程,生态建设全面推进,基础保障支撑体系初步建立,县城周边“三山”绿化建设取得长足发展,塘川流域东西两山绿化初具规模.  相似文献   

15.
《攀登》2021,(5)
新时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促使网络空间环境发生重大变革,随之网络空间治理的手段、方式、过程等发生深刻变化。"后真相"问题的频发给网络空间运行带来诸多挑战,呈现乏力和焦虑的状态,陷入治理困境。通过分析和研究影响"后真相"时代网络空间运行的制约因素,基于多重视角强化新时代网络社会生态治理体系的基础性挖掘和创新性发展,为形成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环境提供对策。文章旨在创新网络空间治理新范式,不断强化网络话语权建设。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九大报告为乡村振兴擘画了新坐标,绘制了新蓝图.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方针,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农民不仅要"富口袋"还要"富脑袋","乡村振兴,文化先行",因此,要不断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用文化振兴引领乡村发展.  相似文献   

17.
《攀登》2021,40(5)
《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主要从立法原则鲜明、保护措施与治理措施并重、注重保障机制建设等层面对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保障。其在为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保障之际,存在进一步修改完善的空间。文本的修改完善建议包括清晰界定重要术语、继续完善程序性规定、强化生态补偿制度、建立健全生态文明考核制度、健全有关利益分配均衡制度、充分吸纳青海省少数民族生态保护方面的习惯法等六个方面,进而有助于推动青海省向生态大省、生态强省积极转变。  相似文献   

18.
森林对于人类而言是至关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维护着国家生态安全,维系着人民幸福安康,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然而,与林草资源发展与保护相关的制度还存在着很大的空白,"林长制"的提出是保护林草资源和生态安全的现实需要,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制度创新与重大举措.因此,"林长制"是问题导向萌发的制度,也可以说"林长制"是因...  相似文献   

19.
乔军 《攀登》2015,(1):91-96
俄罗斯联邦是世界上进行生态立法较早的国家。其立法进程大体经过了1917年以前、苏维埃政权时期、重新独立以后三个阶段。俄罗斯生态法的内容主要表现在确立生态安全、公民生态权利和义务、生态文化建设、生态鉴定制度等方面。借鉴俄罗斯的生态立法经验,三江源生态保护立法应遵循生态优先,确立生态本位的立法理念,以维护生态秩序,保障生态安全为立法目的,确立公民的生态权利和义务,发挥本土文化的积极作用,确立三江源生态鉴定制度。  相似文献   

20.
《贵阳文史》2010,(4):12-13
<正>自古有山之处,清净且自成一体;有水之处,灵秀且文化盛兴。2008年以来,南明立足区情、锐意创新,以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促经济与生态双赢;以保障民生、改善环境提升群众幸福感;以打造文化大区、弘扬生态文化提高市民素质的发展模式,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城区建设,成功实现了"绿色转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