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美无锡     
<正> 到无锡,我的耳边仿佛又想起《太湖美》的熟悉曲调。大自然给予无锡太多的恩赐,自然风光占尽太湖绝佳之处。早有古人惊愕于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以"包孕吴越"之佳句颂咏太湖汇纳江河的胸襟和润泽黎民的温情。在曾经的吴越大地上,你会想起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想起范蠡与西施。千古美人西施曾在这里的湖光山色中流连。无锡的蠡园因范蠡而得名,范蠡功成身退,远离政治的攻伐杀戮,不爱江山爱美人(爱江山会掉脑袋),与美人西施驾扁舟,泛五湖,做个有钱的富翁,不亦快哉!大美无锡——孕育了流传千古的大智大勇与百代风流!  相似文献   

2.
西施、王昭君、貂婵、杨玉环被誉作古代四大美人,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第一首一宇诗《西施吟》:一笑一颦一捧心,一国倾废一霎间。一船一桨一生伴,一日归来一湖烟。诗中的“一笑一颦一捧心”写出了西施的迷人之美。传说西施有心痛的毛病。犯病时手扶住胸口(即“一捧心”),皱着眉头(即”一颦”),比平时更美丽。  相似文献   

3.
越楚 《湖南文史》2012,(6):38-39
“香草美人”出自屈原《离骚》,原本与女人毫无瓜葛。汉语中的“美”字,除指容貌仪表外,还指人的才德与品行,古人往往将德高望重之人喻为“美人”。  相似文献   

4.
香山帮     
因为这些工匠大多生活在香山周围一带.这个香山不是北京城里携妻将子去看枫叶的香山,而是苏州西边毗邻浩渺太湖的一座小山.据《木渎小志》载“昔吴王种香草于此,遣西施及美人采之,故名”. 这不是武侠帮派,而是发端于苏州吴中的一个建筑学派. 为什么叫香山帮呢? 因为这些工匠大多生活在香山周围一带.这个香山不是北京城里携妻将子去看枫叶的香山,而是苏州西边毗邻浩渺太湖的一座小山.据《木渎小志》载,“昔吴王种香草于此,遣西施及美人采之,故名”.其实,不必刻意追求这样的传说是否属实,关键的一点是,这座山一直以香山名之.  相似文献   

5.
“扬州出美人”,是流传中国千百年的一句群众俚语。可是,在这句俚语后面,蕴藏着极其丰富复杂的社会历史内容,却鲜为人知。扬州“美人”实指姨太太与妓女扬州,是中国历史上一座著名的古城与经济、文化重镇,雄踞江淮之间,号称“淮左名都”,并以出“美人”著称于史。中国之大,为何独有扬州盛产“美人”,而且世代相传、尽人皆知呢?明人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里就指出:“世间粉黛,那有阀阅?扬州殊色本少……”生在扬州的近代文学家朱自清也说:“我长到这么大,从来不曾在街上见过一个出色的女人。”“从前所谓‘出女人’,实在指…  相似文献   

6.
岑沫 《文史春秋》2013,(10):45-50
大唐贵妃杨玉环这个传奇人物,1000多年来始终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她天生丽质,体态丰腴,能歌善舞通精音律,与西施、王昭君、貂蝉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对于她的身世之谜,史志学家各执一说,争论不休。近今,在争名人的作俑下,这位历史上存在诸多争议的大美人的身世之谜,更加扑朔迷离……本文追踪谜史,披露真伪,让这位众说纷纭的大唐史美人走出纷繁厚重的历史迷雾,还原她的历史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7.
黄小峰 《中华遗产》2012,(1):144-149
赏画在古代是一种高雅乐事。明代的男性精英文人们甚至有过“看书画如对美人”的比喻,其中的视觉愉悦、文化诉求以及权力意识表露得淋漓尽致。那么普通百姓是如何看画的?画在他们的生活中,又有着怎样的意味?一幅被称作《观画图》的小团扇,或许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答案。  相似文献   

8.
我國的文物自鴉片戰爭以來,便為美國人所注目,他們對於中國繪画的正式搜集,大約從十九世紀的後半葉开始。一八九○年美人弼格洛(W. S. Bigelow)捐給了波斯頓美術舘一大批中日兩國的古物,其中便包括着幾幅早期的中國佛教畫。一八九四年該舘开了一個中國繪畫展覽,有些畫件是從日  相似文献   

9.
正导语:"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脸红心绪学梅妆,眉翠工夫如月画"——中式的美人情节里,最纠缠不休、欲语还休的就是这眉间情意,画好眉可以带来好运,更可以带来幸福。不同眉形有不同画法,不同脸型适用不同眉形。自己观察自己的脸型,选择适合自己的眉形,可以突出自己的优点,掩饰脸型的不完美。  相似文献   

10.
许丽 《神州》2013,(33):10-10
魏晋美人赋悦慕佳人——思而求之——求之不得——怅然怀愁的情感结构模式是古代士人追求理想的一个艰难而痛苦的过程写照。从《诗》、《骚》到宋玉到《洛神》勾勒出了一条"企慕"的心理线条,魏晋美人赋正是循着这一心理线条,通过求美这一方式反映着当时士人的特殊心态。本文从企慕的哀愁、阻隔的意义、梦的满足与失落三个方面来探寻魏晋美人赋的企慕主旨。  相似文献   

11.
<正> 相传,春秋时期,范蠡助越王勾践成功复国。当年七月初七,携美女西施泛舟归隐于五里湖畔……于是,有了今天的蠡园。如今,美人已不在,但清脆的笑声,窈窕的身姿,却依然隐约在眼前流动。湖因人而传承,园因湖而灵动。该园三面环水,以水景见长。远眺翠嶂连绵,近闻长浪拍岸;南堤春晓,桃红柳绿;枕水长廊,步移景换;假山耸翠,  相似文献   

12.
《环球人物》2013,(6):8
驻日本特约记者孙秀萍:福冈有个"美人区"日本福冈市有一个第八虚拟行政区"卡哇伊区"。"卡哇伊"在日语中有"可爱"的意思,在日本流行文化中多指身材娇小、大眼睛、长头发的可爱型美女。顾名思义,"卡哇伊区"就是"美人区"。福冈是不是真有这么多美人?这  相似文献   

13.
“扬州自古出美人”。对这句话所反映的社会现象,曾经有过各种各样的解释。三十年代,国民党江苏省教育厅编审室主任易君左先生写了一本《扬州闲话》,在谈到扬州“出女人”时,竟说:“扬州杨柳特别多,且完全水乡,见不着山的影子,所以人性轻浮活动,女性尤甚”。这不仅严重伤害了扬州人民的感情,而且也不符合历史的真实,将贫苦人民的血泪化作有闲阶级轻浮的一笑。自小生活于扬州的近代著名文学家朱自清先生对此曾说过一段话,揭示了它的内容和实质:扬州“从前所谓出‘出女人’,实在指姨太太与妓女而言,那个‘出’字,就和出羊毛、出苹果的‘出’字一样。”扬州一带的贫寒女子被当成羊毛、苹果一样的商品出卖,充当姨太太、妓女一类的玩物,以满足压迫阶级的需要,并让经营者牟利,这就是“扬州出美人”的全部含意。  相似文献   

14.
《嵇燧画郭子仪夜行图》,为民国初年绢本设色画卷。画心纵123厘米、横68厘米。作者嵇燧,清末民初扬州人,工人物画,钤印多为云孙,也有题识江都云孙嵇燧。此画幅左上部有题字:“郭子仪七夕夜行,仰见空际赤光耕车,绣幄中有一美人,仪择(择)祝,  相似文献   

15.
因为秀美,人们在西施这个女性身上所添加臆造上去的成分太多了,及至严重地扭曲了西施本身的形象。西施的经历其实简单而明了。春秋末年,她是越地苎罗江(浙江诸暨南)一个普通的山村女子,因为长相俊俏,越王勾践对之经过专门训练之后,作为礼品献于打败了越国的吴王夫差,西施遂成为夫差的宠妃。在越王反手击败吴国之后,西施被沉江底。  相似文献   

16.
《风景名胜》2012,(12):30-33
最美名湖东钱湖西子风韵、太湖气魄成就了它的美丽,范蠡与西施的爱情造就了它的浪漫,它有茶香四溢溪水潺潺的福泉美山,有洞天胜地小普陀,有"千僧过堂"的大慈禅寺,有繁若星辰的殷湾渔火。它叫东钱湖——宁波人的后花园。  相似文献   

17.
中国历代帝王在江山与美人不可兼得时,总是爱江山胜于爱美人,以致让后人怀疑这些男人的审美情趣和浪漫情怀。然而,身在阳朔清丽脱俗的山水间,始觉爱江山舍美人,亦可以是深谙大美的人之所为。美人易老,江山却永久年轻,多少红尘烦恼都可以在静寂而幽远的山水中飘渺消遁。当我们品尝了“阳朔的惬意生活”,体验了“大理的倾城之恋”,欣赏了“西塘的别样风月”,就会觉得这些地方真的如同天堂一般。  相似文献   

18.
女人如草     
也许你说,女人如水,因为她们的柔情;也许你说,女人如花,因为她们的美貌;也许你说,女人如蛇蝎,因为她们内心的毒辣……我说,女人如草。因为她们如草一样,外柔内刚。柔,不只是美丽,更是善良。女人的美,是自古就被称赞的:她们娇小的脸庞,青丝、眸子、纤细的手,柔美的曲线……但这并不  相似文献   

19.
温莎公爵 ,即前英国君主爱德华八世 ,在全世界蛮有名气 ,而名气的得来 ,并非是他治国有方 ,恰在他惊世的情种之举———“不爱江山爱美人”。说来汗颜 ,那位美人也不是什么窈窕淑女 ,而是美国的离异之妇辛普森夫人。1936年爱德华八世继承王位不久 ,他俩热恋了 ,欲结为秦晋之好 ,可国会、内阁一致反对。不得已 ,爱德华八世在江山与美人之间选择了后者 ,在位10个月就下台 ,改授温莎公爵的封号。1937年 ,温莎公爵与辛普森夫人结婚并移居法国巴黎 ,留下了一桩以自动退位换取自由婚姻的美谭。美谭虽然亮丽 ,但这样的交换条件对温莎公爵…  相似文献   

20.
1926年秋,年轻的京剧艺术家梅兰芳于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地摊上买了一幅有题字“出于污泥而不染,绿叶碧水映红斑”的《水墨荷花》画。卖画的摊主是一位年约30岁的俊秀女人,这人就是当年的北京名媛小风仙。梅兰芳买了她的画,却不认得其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