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乾隆朝一起特殊文字狱——“伪孙嘉淦奏稿案”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被封建士人称道为“盛世、郅治”的清乾隆朝,在其末年却爆发了震动全国的五省白莲教大起义,清王朝由此开始自盛转衰。这一变化,表面上似乎来得突然,其实,早在乾隆朝前期已预伏着尖锐的社会矛盾,“伪孙嘉淦奏稿案”即是反映这一矛盾日趋激化的嗃矢。乾隆十六年前后,社会上秘密流传着一份伪托工部尚书孙嘉淦名义的奏稿。全稿长达万  相似文献   

2.
龚自珍的史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龚自珍(1792—1841年)出生于清王朝已经中衰的乾隆末年。在他死前一年爆发了鸦片战争。他生活的五十年,正是已经衰老了的封建社会在下坡路上加速滑落、走向解体、最后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剧烈变动的时代,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危机四伏。  相似文献   

3.
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202年,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项羽同刘邦争夺帝位的“楚汉战争”。项羽和刘邦是陈胜、吴广起义失败之后,继续领导农民起义对秦王朝进行争斗的两支农民起义军的领袖。项羽是旧楚国大将项燕的子孙,虽然出身于旧贵族,但自杀掉会糟郡守殷通,响应陈胜、吴广起义,便积极参加反秦斗争。去河北救赵解巨鹿(河北省平  相似文献   

4.
正一、节俭成癖如果说"嘉庆中衰",那么道光年代则是持续这一下滑路径。早年嘉庆皇帝雄心勃勃的振作大计最后完全演变成"守成法祖",这个古老帝国的航线在向着太阳沉没的方向驶去。旻宁是嘉庆皇帝也是清朝唯一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皇帝,他备受嘉庆皇帝关怀,要他静心读书,修身养性。旻宁受到完整的儒家教育,"经史融通,奎藻日新",以此自诩,学而有成。他"日与诗书相砥砺",写成《养正书屋诗文》四十卷。亲笔书写"至敬、存诚、勤学、改  相似文献   

5.
一 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鸦片输入更加严重,加上巨额的战争赔款,以及大量外国工业品的倾销,使得中国封建社会固有的主要矛盾——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更加尖锐化了。在此基础上相继爆发的广东凌十八起义、广西金田起义绝不是偶然的。 1.两广地区是鸦片战争后受害最深的地区 鸦片战争后两广地区首当其冲,成为受  相似文献   

6.
嘉庆与和珅     
王恩收 《文史月刊》2011,(11):31-31
1796年(嘉庆元年),乾隆皇帝把皇位传给了嘉庆,自己当了太上皇。按说,乾隆帝退居了二线,该享清福了,不应再过问朝政了,但乾隆还是紧握大权不放,朝中的大事小事仍由他说了算,嘉庆帝成了一个摆设。  相似文献   

7.
明武宗正德年间,在河北地区爆发了一次规模较大的农民起义,历时两年,转战八省。对这次起义,不少史书都称为:“刘六.刘七起义”或“刘六、刘七领导的河北农民起义”等等。若略加具体分析,便知不够确切。论据有三:其一,杨虎起义在前,刘六、刘七起义在后。杨虎原系“宁杲麾下健儿,弓马殊绝”(《明正德武宗实录》卷91),因不堪官军暴虐敲剥欺压,于正德四年(公  相似文献   

8.
前言 19世紀中叶,全国各地各族人民反抗清王朝封建統治的起义,风起云涌。清王朝就象是只腐朽了的破船,飄摇在农民起义的暴风雨中,随时都有倾复的可能。在数十起的农民起义之中,尤以长江以南的太平天国革命和淮河以北的捻军起义,規模最为浩大。本文是在对捻军的实地調查的基础上,参照文献资料,对捻軍史上的几个問题:捻的产生时間与捻的解釋;捻军与白莲教的关系;捻军起义前后的活动。加以闡述,并提出自己的粗淺看法,求教于史学界的同志。  相似文献   

9.
清嘉庆元年,在湖北、四川、陕西边境大巴山脉周围地区,西连终南山脉一带,爆发了以白莲教徒为主体的农民抗清反霸起义。王聪儿、姚之富率领的襄阳义军,是这次起义的中坚。由此掀起了一场延续九年,波及鄂、川、豫、陕、甘五省的农民战争。这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最后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这次农民战争爆发于嘉庆元年,其根源却在乾隆年间。嘉庆即位之后,乾隆仍以“训政”名义和太上星身份继续执掌军国重务三年,直到去世前夕。所以面对当时的纷乱局势,这位太上是不能不承认:“兹政事有缺,昏朕之过,非皇帝之过。”①乾隆帝统治后期陶…  相似文献   

10.
四川境内至今尚存不少山寨遗址,但保存完好的不多。据地方志记载,寨堡多建于清朝嘉庆五年(1800年)和咸丰九年(1859年)左右。从建寨的时间看,可能与镇压农民起义有关,因为嘉庆和咸丰年间分别正是四川白莲教起义和李、蓝起义的时期。在今绵阳市境的古寨遗址,完整的也很少。最近在文物普查中发现的绵阳天生寨,是一份研究近代史的可贵资料。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历朝历代的更替嬗递,都留有着农民起义的深深烙印。秦末的陈胜、吴广起义,东汉张角领导的黄巾军起义,隋末的瓦岗军等农民起义,北宋的宋江、方腊起义,元末的红巾军起义,以及明末的李自成农民起义等,这些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沉重地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势力,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虽然其最终农民战争的胜利果实被继来的封建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及势力所窃取,农民起义被镇压,但农民战争的影响却与世长存,而农民战争的遗存则成为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教育的珍贵文物。  相似文献   

12.
中国封建社会的农民起义,多数都有皇权主义思想。他们起义“打天下”的目的,是为了“清君侧”、“诛奸臣”,拥戴一个从奸臣中解脱出来的“明君”,如果找不到这样的“好皇帝”,他们就自己“称王称帝”,自己来“坐天下”。农民这种“打天下”、“坐天下”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封建社会农民运动的进程,是农民战争史应当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林爽文起义原因新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爽文起义是清中期震动台湾、影响全国的一次反清斗争,中外学者都曾作过不少有益的探讨。但是,我在阅读史料的过程中,发现对这次起义原因的论述有很大的局限性。以往研究者,针对林爽文起义爆发的原因,都是从阶级斗争、阶级矛盾的角度展开论证的,但是从具体史料分析来看,土地矛盾。阶级矛盾在嘉庆以前的台湾社会并非主要矛盾,已往论者所采用的论据,多为嘉庆朝以后的史料。因此有必要重新考察林爽文起义爆发的社会背景和动因。本文认为,林爽文起义不是天地会有意识、有目的发动的一次起义,而是东南沿海。尤其是台湾地区拜把结会传…  相似文献   

14.
嘉庆十八年(1813年)九月,由林清、李文成、冯克善领导的反清起义,规模虽然不大(只在直、鲁、豫三省交界的几个地区)、坚持的时间也很短(仅三个多月),但是,它却给清政府造成极大的震惊。清仁宗为此下了“罪己诏”,惊呼这次起义“釀成汉、唐、宋、明未有之事,……思及此,实不忍再言矣!”他还深为痛惜地说:“我大清以前何等强盛,今乃致有此事!”可见这次起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的地位不容忽视。正如有人所说:“自是之后,清廷纲纪之弛废,臣僚之冗劣,人心之不附,兵力之已衰,悉暴无遗……故是  相似文献   

15.
进入十九世纪以后,中国社会开始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是绵延两千年之久的封建社会,经过有清一代,特别是经过康(熙)乾(隆)盛世的发展,已经度过自身的颠峰时期。由嘉庆、道光朝开始的中衰之势,并不仅仅是清朝一个王朝的衰落,而是中国两千年封建大厦的颓败,这一颓势,有如江河日下,无可逆转。另一方面,经过资产阶级革命而以全新面目  相似文献   

16.
尹湘豪同志在去年第十二期新史学通讯上,对巩县蔡庄完校贺明道同志所提的关于:“隋末农民起义结果,出现了唐朝,唐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相当发达,可见农民起义推动了封建社会前进。但讲到唐末黄巢起义后,来了个五代十国的分裂混乱局面,这能算是进步不算?”的回答中,对中国农民起义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所起的作用有了歪曲。首先尹湘豪同志,武断的给中国农民起义,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所起的作用,下了一个错误的定义。他说:“农民起义是能推动封建社会前进的,但这主要是指农民革命能够推翻旧政权,给封建统治阶级以沉重的打击而言。如果农民革命不能推翻旧政权而反过早的为统治阶级的反革命势力所扼杀,那就要将历史带入更艰苦的过程。”他这种说法,完全忘记了农民起义,是中国封建社会向前发  相似文献   

17.
《沧桑》1995,(5)
明嘉靖初年,山西潞州青羊里(原潞城县辖,现平顺县)爆发了以陈卿为首的农民起义。这支起义军英勇斗争七年,波及晋豫两省,使“全晋之地震恐”,“天子震怒”,是继叶宗留、邓茂七起义,刘通、李源起义,杨虎、刘六、刘七等起义之后的又一次规模较大的农民起义,给朱明王朝以沉重的打击,在中国农民起义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其影响是深远的。但是这次起义正史乏载,野史欠记,仅存片言只语资料散见于起义所及的一些县、州的地方志和其它一些文稿中。笔者修志多年,有幸接触了一些关于陈卿起义的资料,并对这些资料作了初步梳理研究,为补史之缺,纠记之误,撰成此文。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的提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以来,当人们剖析我国封建社会的内部诸矛盾时,往往存在着如下两种倾向:一是把封建社会的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视为封建社会自始至终任何时期的主要矛盾;二是把封建社会内部存在的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一概视为阶级矛盾,从而不仅否定了民族矛盾的客观存在,更否定了民族矛盾有成为主要矛盾的可能性。这样的观点,一方面等于否定了封建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发展;同时又无法理解封建社会内部许多矛盾的现象。实际上,“封建社会里的对抗性阶级矛盾,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与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这三对基本矛盾,它们的地位与作用也是变化发展的,在不同情况下,三者都可能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如果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在封建社会的任何时期都是主要矛盾,何以在某一次农民起义被镇压之后,统治阶级的内部争夺立即就会尖锐得爆发内战  相似文献   

19.
徐渊 《钱币博览》2002,(2):15-17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在武昌爆发后,革命风暴席卷全国。不仅南方各省先后脱离清王朝独立,在北方清政府控制下的一些省份,革命党人的起义活动亦是此伏彼起,伊犁地区的新军起义即是发生在新疆的重要革命事件。  相似文献   

20.
庄(足乔)是战国时代楚国农民起义的领袖,过去史书古笈对庄(足乔)事迹的记载错漏颇多。不少近人的史学著作论及庄(足乔)时,内容上亦相互矛盾。或说庄(足乔)为楚将;或言先为起义军首领,后为楚将;有的还认为楚国有两个庄(足乔)。聚讼纷纭,使人莫衷一是。本文拟就庄(足乔)起义的真相原委,作一初步的探讨。一我国历史自进入战国时代,封建制度在各诸侯国先后确立。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逐渐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到战国后期,楚国的上层统治集团特别腐败,封建剥削与压迫极为严重,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首先激化为大规模的武装对抗,爆发了以庄(足乔)为首的农民起义。楚国于战国初期,当悼王在位时曾用吴起实行变法,但封建改革极不彻底。与战国诸国相较,楚国的封建改革收效甚微。在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