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自人类对审美具有一定的认识开始,雕塑艺术在古代的文明中就起着重要的功用价值。在原始人类生活过的一些古代遗迹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残存的壁画与雕刻艺术的断片。旧石器晚期,中国的古代雕塑已经具有初步的雏形,其艺术所构成的美的韵味已经趋向成熟,中国古代先民们在制作生产工具如石刀、石斧、锤、铲、箭镞等运用造型的意义上,其性质已接近雕刻艺术品的制作,这说明对于美的意识并不仅限于实用,已经跟装饰连接起来。新石器早期,陶器的出现使得这个时期的雕塑艺术有很大的发展。我们可以通过残存的实物映证出,当时中华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宁夏西吉县出土彩陶平底瓶形制与纹饰的分析,对其所表现的艺术形式及文化内涵提出新的看法,认为该瓶所反映的四个不同形象面,与生育崇拜、宗教信仰有关。  相似文献   

3.
<正>鲵鱼纹彩陶瓶,甘肃省博物馆收藏,是新石器时代庙底沟类型晚期器物(庙底沟类型的年代据碳14测定为公元前3900~前2780年。1958年出土于甘谷县西坪遗址。1996年9月,国家文物局馆藏一级文物专家确认组将其定为国宝。鲵鱼纹彩陶瓶具有很高的学术和工艺美术价值。希腊陶瓶的制作技术和其上所绘的神话故事,中东和原苏联地区出土的彩陶及其上所绘动植物纹饰,长期以来是西方考古学、美术史、神话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中国彩陶的发现和科学研究是随着中国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和研究的发展前进的。本世纪20年代,瑞典人安特生在甘肃、青海进行考  相似文献   

4.
妯娌遗址是在黄河小浪底水库淹没区发掘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1].在编号为H153的灰坑(窖穴)内出土了1套3件陶器,为其他新石器时代遗址所不见,且外观若商代铜铙之形,故暂以"铙形器"称之.本文拟对铙形器的形制与性质等做出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5.
玉柄形器,由于其形状未见于任何史籍的记载,自从这种器物在考古发掘中出土以后,其名称、用途等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依据近年来在三代至秦汉墓葬中出土的玉柄形器的数量、造型、纹饰、组合关系等,梳理其发展的大体概况,对其功能作了一些粗略的分析和推测。  相似文献   

6.
双耳鲵鱼纹彩陶瓶李永平双耳鲵鱼纹彩陶瓶,甘肃省博物馆收藏,是新石器时代庙底沟类型晚期器物(庙底沟类型的年代据碳十四测定为公元前3900~前2780年)。1958年出土于甘谷县西坪遗址。1996年9月,国家文物局馆藏一级文物专家确认组将其定为国宝。专家...  相似文献   

7.
2001年6月12日,对于甘谷县乃至甘肃省来说,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日子,因为这一天中国与比利时联合发行了一套《陶瓷》邮票,而这套邮票上的中国陶瓷,就是甘肃省甘谷县出土的人面鲵鱼彩陶瓶。人面鲵鱼彩陶瓶出土于1957年10月,其制造年代距今已有5500多年。瓶高38.4厘米,口径7厘米,圆腹平底,颈有对耳,小口平沿,口沿上斜,中部有一圈向外突起的纹饰,泥质红陶,瓶上绘有墨彩人面长尾的形象。彩绘生动形象,圆头,颌头有“十”字纹,眉部有数道横纹,一双大眼直射前方。人大嘴圆张,牙齿外露,颈部有“U”字形细纹,腹部是网状花纹。从整个彩绘图案可以确定是鲵,鲵是一种爬行动物,其头、面、四肢乃至叫声酷似小儿,俗称娃娃鱼。人面鲵鱼彩陶瓶充分体现了55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形态,再现了先民们关于人类始祖神话的联想。国家文物局刘志雄先生考察后认为,这是中国远古神话中人类始祖伏羲的原形。1996年9月,经国家文物局鉴定,认为人面鲵鱼彩陶瓶为国家一级甲等文物,其图案是传说中龙的形象,是原始龙的雏形,是世界公认的原始氏族部落最早的图腾,堪称“中华第一龙”。人面鲵鱼彩陶瓶@李春  相似文献   

8.
红山文化彩陶筒形器是陶鼓推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在红山文化中发现了众多的彩陶筒形器。这种筒形器大口、无底、多彩绘,并常见于墓葬和祭祀遗址,它独特的造型和出土位置,曾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那么这种筒形器应该叫做什么,又是做什么用的呢?本文根据彩陶筒形器的形制及其出土情况,结合古代文献以及世界民族志的材料,推定其为红山文化人们的乐器——陶鼓。  相似文献   

9.
1971年出土于陇西县首阳镇吕家坪的尖底彩陶瓶作为国家一级文物现已被甘肃省博物馆收藏。尖底彩陶瓶是甘肃仰韶文化马家窑类型中罕见的器物,作为马家窑文化彩陶的精品而著称于世。  相似文献   

10.
陶器的诞生是人类物质文化的重要成果之一,陶瓷器生产的每一次进步都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陶车是制造陶瓷器的重要工具,而构成陶车的各种构件同时可以反映陶车的演变以  相似文献   

11.
乔美美 《文博》2008,(1):23-25
殷墟位于河南安阳市西北的小屯村一带,跨洹河两岸,自盘庚迁殷至帝辛亡国,经历了八代十二王,二百七十三年.殷墟因甲骨的发现而揭开了大规模的科学发掘和盗掘的序幕,1928年开始至解放前,殷墟共进行了十五次发掘;1950年至今仍然在殷墟有科学发掘.  相似文献   

12.
甄强  杜玮  王倩倩 《南方文物》2022,(4):278-285
<正>青海民和县喇家遗址于2016、2018年度的考古发掘中,各出土1件陶仓形器,分别编号为2016QMLⅣ3F63-1③:1、2018QMLⅤ2F67:2(以下简称F63-1:1、F67:2)。这两件器物造型特殊、纹饰精美,为齐家文化首次发现。本文拟从形制特征、出土环境、定名与用途等方面入手,对这两件器物进行初步研究,并尝试探讨这类器物的发展进程和出现的社会背景。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殷墟出土的铜质方形器的特征和形制方面,重新考证了铜质方形器的功用,认为是当时用于烧烤的"烤炉"。  相似文献   

14.
周筠  何琨 《文物春秋》2012,(5):57-59,67
满城汉墓随葬车马的耳室中出土了6件铜锯齿形器,发掘报告称其可能是弩臂后端的铜饰。笔者在考察了各地汉墓中出土的弩臂形制后,认为此说不确,而秦始皇陵铜车马为观察认识其用途提供了直接的实物例证,通过对照研究可以确认,锯齿形器是当时安装于马车上的盛箭器口沿部位的装饰物。  相似文献   

15.
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随着义物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我国东南地k战国时代墓葬和遗址中,时有青铜或原始青瓷制作的权形器发现.见诸报道的地点有湖北随县曾侯乙墓[1]、广东四台县高地园Ml[2]、广东厂“宁县铜鼓岗M1413、江苏淮阴市高庄战国墓u;、浙江海盐县黄家山墓;刘、浙江余杭县崇贤战国墓p】、绍兴城内西施山遗址问;等等,给计出主权形器不下二十余件。近年来,绍兴县文物管理部I’J又先后在福全、平水等乡镇的基建工地征集到原始青瓷和青铜权形器近十件。经初步整理,并结合各地出十情况,就此器的演变发展过程、产地以及定名、用…  相似文献   

16.
1987年,甘肃省镇原县博物馆文物普查时,在该县三岔高庄遗址出土人头形器盖盖钮一件,被国家文物局文物鉴定专家组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图一)。这件盖钮为细泥质红陶,高15、颈径9.8厘米。人脸近圆形,额与眼眉间的分界线不明显。眼以两个扁圆孔表示,鼻  相似文献   

17.
《收藏家》2021,(2)
正大河村遗址自1972年发现以来,文物部门对其进行了多次考古发掘,遗址中出土了大量彩陶,色彩绚丽,造型端庄典雅,为大河村文化彩陶的典型代表,尤其是2014年在博物馆院内发掘出土的白衣彩陶盆,更是引人注目,现将情况简述如下:2014年大河村遗址博物馆升级改造时,在位于T1工地发掘出土了一件白衣彩陶盆(图1),依据彩陶盆出土的层位等相关资料和信息,我们可以推定此件彩陶盆应为大河村三期即仰韶文化晚期的文物,距今5000年左右。此盆为泥质红陶,口径45.7、底径13.5、最大腹径36.8、高15.7厘米。侈口,仰折沿,  相似文献   

18.
《文物》1973,(5)
1972年4月,常州市南门外某厂基建工地的工人们在掘土时挖得唐三彩瓶一只(图一),工人群众与市基建部门对此出土物非常重视,精心加以保护,并随即报告市博物馆。据实地调查,该工地原有一个大土墩,基建施工时把土墩挖平,曾发现过汉墓。出土的三彩瓶在汉墓附近5米处,同出土的还有"开元通宝"铜钱六十余枚,绕瓶半周成串放置,离瓶约15厘米。没有葬具和其他遗物发现。三彩瓶撇口、细颈、圆腹、山形底足。高23.8、腹径10.3、足径8.2厘米。绿釉地,间有白斑,贴花上施黄褐釉。贴花集中于圆腹表面:腹之中部有龙头纹三个作等距排列;腹上、下部各有三个树状纹相对,与龙头纹相间隔,布局对称,釉色鲜艳,  相似文献   

19.
班村遗址出土彩陶的陶彩分析王昌燧,左健,毛振伟,河西学,舆水达司引言1991年,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俞伟超教授组织并领导了河南渑池县班村遗址的综合考古研究,旨在探索中国考古研究的新方法。班村遗址与仰韶村毗邻,时代也相近,为典型的仰韶遗址。仰韶文明闻名世...  相似文献   

20.
玉柄形器作为一种礼器,对观察使用人群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在同时期的遗址中,盘龙城和郑州商城都出土了较多的玉柄形器。对玉柄形器的观察有助于认识盘龙城的性质。通过比较,发现盘龙城和郑州商城出土玉柄形器在形态、工艺、随葬状态以及随葬的数量与墓葬等级之间的关系上具有相同的特征,一定程度上展现了产品来源和礼制层面上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