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娜 《黑龙江史志》2014,(20):89-90
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政府为履行《马关条约》先后三次向列强大借外债。其中第一次政治大借款——俄法借款是清政府为回应俄国策动共同对日干涉的外交举动。俄法借款间接体现了战后清政府的外交政策,即平衡列强在华利益矛盾。由于对时局的误判,清政府的外交表现出极度的摇摆性,并且自身权益遭到严重损害。  相似文献   

2.
陈帅 《黑龙江史志》2013,(15):117+119
晚清时期,由于签订了诸多不平等条约,导致了中西方贸易的不平等及大量的战争赔款,使得白银大量外流。为了挽救统治,对外应对赔款,对内镇压人民起义,清政府无奈的制订了通货膨胀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社会经济运转中出现了银贵钱贱的通货膨胀现象。本文就对外赔款方面引起晚清时期的通货膨胀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3.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晚清政府经历了一次次的列强入侵,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中华民族一直坚持的天朝上国的观念逐渐的走向崩溃。天朝上国观念在晚晴的崩溃是不可避免的,晚清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与西方列强相比,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而清政府软弱无能,战备腐败松弛,丧权辱国,使很多人的思想文化信仰全面崩塌,也使一部分有识之士充分认清了自己和国家现状。  相似文献   

4.
甲午战后,清政府被迫举债归还日本所勒索的战争赔款。列强通过争夺贷款权,掀起了在华瓜分势力范围的高潮。然而,取得如此重大利益的各国在议论庚子赔款偿付方式时,最终采取了抵押分期偿还的方式。抵押分期偿还的方式,对清政府而言,是一个两害相权取其轻的选择。列强能同意中国分期偿还,不意味着其否定甲午战后的政治贷款,而只是一种为了帮助清政府维持统治,从而实现其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相似文献   

5.
学术界很重视赫德在清政府筹借外债中所起的作用,而很少注意赫德的得力助手金登干。金登干作为近代中国海关驻伦敦办事处主任,是参与英国争夺清政府外债的直接经办人,有力地促成了英国成功夺取清政府的多笔外债。从金登干这个角度,可以更深刻地阐明西方列强通过控制近代中国海关干预中国事务的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6.
清政府对朝鲜的第二次贷款曹力强随着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国家财政窘迫不堪的清政府,不得不大借外债。列强为加强对中国的控制,争相向清政府进行大规模的政治贷款。然而,1892年10,财政上捉襟见肘的清政府却向朝鲜进行了第二次贷款。本文主要利用档案...  相似文献   

7.
谢俊美 《百年潮》2007,(5):40-41
姜国在庚子赔款中的讹诈 1900年6月,中国爆发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8月,英、美、法、德、日、俄、意、奥等国组织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次年,强迫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条约规定中国向列强赔偿银4.5亿两。在这笔巨额赔款中,美国拿到了32939055两,占全部赔款的7.3%。  相似文献   

8.
1840年鸦片战争,腐朽的清政府被打败,列强凭借1842年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在中国攫取了政治、经济、军事等种种特权。为适应他们对华大量推销商品和输出资本的需要,在广州等城市先后设立了一批银行。从1845年至1949年的100多年中,外资银行发展经历了5个阶段。  相似文献   

9.
中日甲午战争暨《马关条约》开启了中外条约关系的新阶段,是中国近代历史进程的重要转折点。西方列强通过鸦片战争在华建立了不平等条约关系,中国出现与朝贡关系并存的双重国际秩序格局。此后,这一双重格局被打破,朝贡关系完全被条约关系所取代。清政府并不自甘放弃独立主权地位,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尝试建立平等关系。这一趋向亦在甲午后被打断,中国成了东西列强共同压迫的对象,在更完整的意义上构建了不平等条约关系。甲午战争恰逢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过渡时期,条约关系因此有了新的发展,增添了体现这一变化的新特权内容。战争充分暴露出清政府的衰弱,以及列强无视中国的霸道行径,对条约关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既刺激了列强扩展在华权益的野心,又加深了这一不平等关系的危机。  相似文献   

10.
法币改革是受西方货币管理通货制的全面推行影响而实行的,它有别于晚清以来的其他币制改革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受外债制约明显减弱。事实上,在没有举借任何外债的情况下法币改革却能成功进行。法币改革后,外债仍然成为维持法币稳定的重要因素,只是外债并未成为列强控制中国币制的载体。然而,中国政府对外债与法币之间关系问题并没有形成明确的政策倾向,处于一种骑墙的状态。  相似文献   

11.
中国海关与庚子赔款谈判薛鹏志庚子赔款是西方资本主义列强根据不平等条约的规定强加给中国的巨额债务。在赔款谈判期间,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及税务司贺璧理恃仗海关在中外关系中的特殊地位,竭力于幕后操纵谈判,发挥了双重作用,一方面有利于减轻中国的赔款负担,避免...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下半叶,帝国主义列强加紧掠夺中国。由于在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接连失利,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列强取得了开埠通商、内河航行等权益,先后在沿海的宁波、上海、天津等地,沿长江的镇江、南京、九江、汉口等地强行开埠。然而列强并不满足,垂涎中国腹地市场,争先恐后地派军舰闯入川江,企图以长江上游的重庆为跳板,向西南各地辐射。  相似文献   

13.
昌庆 《文史月刊》2011,(12):31-32
清朝末年,东西方列强频频非法勘测中国南海诸岛,侵扰中国海疆国土。在维护海权的斗争中,晚清政府多次进行主权宣示,收回东沙岛主权,并提出“水界”区、海洋渔业区等观念,为维护海洋国土主权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4.
1901年,在中国历史上是个苦难的年头。 这一年,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在北京签订了。这个条约规定,中国人对外国赔款的额度是4亿5千万两白银。这个数字,是针对当时中国有4亿5千万人口而来的。这意味着,侵华的西方列强已不满足于将他们的“威严”施加在腐败无能的清政府身上了,同时还要让中国普通百姓领受他们的“威严”。  相似文献   

15.
戴逸 《北京文史》2002,(1):23-23
自中国反对日本侵略的甲午战争失败,清政府被迫于公元一八九五年签定马关条约,割台湾,赔巨款,创深痛巨,举国震动。在京会试举人,义愤填膺,集会上书,要求拒签条约,迁都抗战,变法自强.史称公车上书。西方列强乘中国之危,  相似文献   

16.
1872年晚清第一批官派留学对中国近代化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处于封建社会末期的清政府对西方文化主动吸取地尝试。本文从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论述了清政府派遣留学生的必然性以及从一些主客观条件阐述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晚清政府的海洋主张与对南海权益的维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晚清时期,南海诸岛丰富的自然资源、重要的交通地理位置以及军事上的战略枢纽地位,引起了西方列强的觊觎,此时南海诸岛的主权问题已经较为明显地凸现出来。在与列强斗争过程中,晚清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加强南海诸岛的开发建设,并自觉运用国际法来捍卫我国的海洋国土主权。  相似文献   

18.
财政压力与身份认同是晚清政府将捐纳政策从国内延伸到海外华侨的基础,此后这一政策也成为晚清政府争取海外华侨经济支持和政治认同的重要手段。在推广过程中,这一政策体现了渐次开放性、积极主动、讲究策略、集中等特征。实践中,海外捐纳政策既给晚清政府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政治收益,也使部分海外华侨获得了一定的政治和社会资本,并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其身份认同需求。  相似文献   

19.
《马关条约》订立后,日本为了在华享有与西方列强同样的地位与权益,急于在长江流域一些通商口岸设立专管租界。但清政府根据张之洞等的建议,以设立本国拥有主权的外国通商场来应对,同时接受李鸿章主张,试图引入列强来牵制日本。围绕在苏州、杭州、沙市、汉口、重庆、上海设立日租界问题,双方交涉6年多。日本始终想剥夺中国对日租界的行政管辖权,实施治外法权,同时尽量将设租界的负担转嫁给中方,但遭到相关各地官府和总理衙门的抵制。日本最终以强权迫使清政府屈服,在苏州、杭州确立专管租界框架后,推及其他口岸。此间,日本很顾忌西方列强的反应,其在上海设立专管租界的图谋与英美扩大公共租界相抵触,加上别无有利之处,最终选择放弃。张之洞曾主导中方抵制设立日租界,但在转向对日"联交"后,态度与举措大有改变。  相似文献   

20.
王静 《沧桑》2009,(6):26-27
鸦片战争距今已170年之久,但其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性却始终凸现。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清政府的最终失败是必然的。旧中国几千年因循着的僵化腐败的政治体制、陈旧落后的武器装备以及独特而落后的经济形式等等,都是清政府战败的重要原因。但历史常常是必然与偶然的结合,英军劳师远袭,清政府并非绝无取胜可能。那么,又是哪些因素使清政府彻底失去了胜机而一败涂地呢?对这一问题的反思同样有助于国人以史为鉴,有助于中国近现代的历吏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