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人非常讲义气,真痛快 王国平:南先生在四川呆了很多年? 南怀瑾:我在四川呆了十年,主要在成都一带活动,先在灌县灵岩寺,然后又到峨眉山闭关。四川、重庆我都呆过,川西、川南、川东、川北都去了很多次。西康,云南、贵州的边境都是出土匪的地方,我还当过一段时间的土匪头子……  相似文献   

2.
崔欣 《丝绸之路》2012,(1):14-17
每年农历的腊月初八是腊八节.“腊”即“腊月”的意思.为什么农历十二月被称为“腊月”呢?史学研究者指出,在我国古代,“腊”本是一种祭礼,称“大腊”。  相似文献   

3.
胡邓 《旅游》2000,(12):26-29
今年7月想起去四川和云南纯属偶然.习惯了每年暑假出游的我无法忍受呆在北京的寂寞。12年来,我已经涉足了中国大陆93%的省份。这两年每到假期我都会看着中国地图问自己还有哪里可去?  相似文献   

4.
1969年1月初,一年当中最冷的时候,山西省北部的原平县被连日的风雪厚厚地盖上了一层白色,凌厉的北风吹得人睁不开眼睛,站不稳脚跟。我从北京到这儿插队不到一个月,突然接到姐姐的来信,让我马上回上海一趟。我想,这几年一直灾难不断的家一定出了什么大事,否则姐姐不会一反常态写来这样一封信。于是向北京的奶奶报知我的去向,就爬上火车奔向上海。火车在北国寒冬的风雪中一路南行,车窗外挂满冰凌的树枝飞速向后面掠去,车轮有节奏地轰响着。17岁的我,趴在小桌上茫然呆望着窗外苍凉冷寂的大地。(一)是妈妈病情恶化了?还是别的什…  相似文献   

5.
裴营血战     
我的家乡浚县卫贤乡裴营村,在抗日战争时期,因组织民团积极抗日,遭到大批日本侵略军、伪军和土匪武装的疯狂报复。1942年农历腊月二十八,全村群众、自卫团员齐心协力,浴血奋战,阻击日伪军一天一夜。终因寡不敌众,日伪军破围入村,奸淫烧杀,共打死打伤我村群众100多人(其中杀害51人),  相似文献   

6.
1949年11月15日,解放军以似如破竹之势解放贵阳。随后,贵州全省相继获得解放。未逃台湾的国民党的党、政、军、警、宪、特人员和残兵散卒聚集成匪,形形色色的地主武装、反动会道门头子和地痞流氓也转化为匪,与贯匪一道疯狂作恶。到1950年2月,全省有较大土匪460股,武装匪徒13万。土匪从隐  相似文献   

7.
偶感     
我远非圣贤,但却亦非坏人。一九一八年隆冬腊月,梅花盛开的时候,来到人的世界。土路洋路,大路小路,时爬时跑,连滚带爬;苦苦修今世,坚信早日到彼岸,与万花共欢大同舞。如今年已逾古稀,喜怒哀乐,酸的甜的都尝到了。回首往事,负人负我,不禁泪连连!人生潇洒走一遭,固幸哉!但如我并非潇洒自在地走在人生道路上,也不一定就是什么生不逢时吧!辩证唯物主义是我最大的信仰,它永驳不倒。说句笑话:很想它被驳倒,果如斯,人与灵就永生永存了。做梦。  相似文献   

8.
讽谏有个宦官叫汪直,在朝廷里势力很大,大家都恨他、怕他。一次演戏,一个演员扮作醉汉,卧在街上,大骂朝廷里的大官。有人吓唬他说:“某某大人来了,某某公候来了。”他理也不理,照旧骂着。这时有人喊道:“汪太监来了!”这人马上不骂,跪在路旁说:“当今这个世界上,我只知道有个汪公公,别的什么人我都不怕。”明·冯梦龙《广笑府》呆主 簿  相似文献   

9.
现在执行死刑,据说是将死刑犯押到一间屋子打一针就算完事,但是以前可没有这么“人道”.40多年前,一个犯贪污罪的官员,因罪大恶极被执行枪决,整个过程我亲眼所见,至今记忆犹新. 1970年6月的一天上午,我从插队落户的生产队回县城龙安镇(位于四川广安市邻水县)办事.本想下午到街上买了东西就回生产队,谁知刚到街上李家茶馆,就看见衙门口新华书店对面的坡道上聚集了一大堆看热闹的人.  相似文献   

10.
(一)我出生于1921年.10来岁就进了汉口的栖隐寺,16岁正式剃发。武汉解放前夕,街上谣传共产党要强迫僧人还俗,我虽不大信,但心里还是有些忐忑,就在口袋里放了一把刀,一直放了一年多时间,结果什么事都没有。  相似文献   

11.
以前中国人过年,从腊月忙到正月,除旧布新的考量,一直贯彻其中.有一首《新春习俗歌》唱道:“腊月二十三,晒被洗衣衫;腊月二十四,清洁房边地;腊月二十五,扫房掉尘土;腊月二十六,洗净禽畜屋;腊月二十七,里外洗归一;腊月二十八,家什擦一擦;腊月二十九,脏物都搬走.” 到了除夕,“有形”的脏、旧都已经被清理完毕,就轮到打理“无形”“精神层次”的了,比如“送穷”.  相似文献   

12.
在路上     
山珍海味,我也吃过一些。但没什么 记忆.也就是说。不会去想它.想 起的都是简简单单的食品。甚至还很刻骨.如果说“刻骨”这词太夸张。就说“画皮”.某个清晨。某个午夜.半梦半醒之间。会在头脑里突然上演起灯火烟花的皮影戏。这样,我就在路上了.简简单单的食品都是在路上吃到的。吃。也是一种旅行. 八十年代初期。我在长江中下游跑了个把月,随着运油船。船到益阳时,带我上船的朋友被公司急招回去,因为两条油船在重庆的江面上相撞。烈火熊熊。出了英雄.我朋友是这家公司里的诗人.就招他回去可歌可泣.我想与他同归,他说:来…  相似文献   

13.
无畏的集会 我第一次到阿富汗的时候是塔利班当权,街上仅有的女性都是乞丐——通常是孀妇或残废男人的妻子。每逢星期五,塔利班常在喀布尔的体育场举行公开处决。十年后.在同一个体育场里发生了一次为总统候选人举行的集会妇女也参与了——有的甚至没穿长袍。在这个画面中,不愿被拍照的女人遮住了脸。  相似文献   

14.
牛志文 《旅游》2003,(2):54-55
“人气”这个词近两年特别时髦,今年春节和弟弟们带车回一趟农村老家,在家只呆了半个小时.就拉父母赶到郊区的老姑家吃饭。老姑近80岁.30年未去看她,我见到之后很惊讶,除了耳不聋,眼不花,声音洪亮,仍可做饭洗衣之外.还能用当年读了一年私塾的文化水平看报纸和杂志。当我抱歉地说了一句:这么多人来你这儿吃饭.你乐意吗?  相似文献   

15.
女高音     
素素 《旅游》2006,(11):12-13
那个傍晚,女人就站在那个街角,一支接一支地唱着。在维也纳的街上,我听见了歌声。四周都是房子,街上并不喧闹,歌声好像是从扬声器里放出来的,那浑厚而高贵的女高音,完全是剧院里的效果。我想,这是维也纳,它应该是这样的,有歌声,有音乐,有蓝色的华尔兹和金色的大厅。我没故意去寻找它发自哪里,以为它无所不在,像这个城市的主题歌或伴奏带。  相似文献   

16.
十一年过去,我仍记得当年去贵阳一中报到时的情景:操场上已经熙熙攘攘站了许多人,我好不容易找到自己所在班级的队伍并排到了最后,定下神来才发现站在我前面的那位同学相当的高——她觉察到身后动静转过脸来俯视我时,心里肯定在想,这位同学是我们班的?好矮啊…… 我和这位高出我一个头的同学后来并未成为至交,到如今也顺理成章地失去联系。  相似文献   

17.
闫坤沐 《人物》2018,(1):174-175
P:为什么会对中国东北感兴趣,甚至跑到大荒地村住两年就为了写一本书? M:我是1995年作为“和平队”的志愿者来到中国四川的,两年后到了北京。写上一本书《再会,老北京》时,我住在大栅栏的胡同里,还在大栅栏小学当老师。学校里一些学生不能在北京参加中考,小学毕业就要回到家乡生活。我很好奇他们都去了哪里,所以想了解中国乡村的变迁。但我并没有找到相关的书.就想自己去写一本。大荒地村是我妻子的家乡,那里生活着她的一些亲戚.  相似文献   

18.
声音     
《南方人物周刊》2011,(29):24-24
我在监狱里呆了11年啊,一出来,发现世界都变了,啥都跟不上了,被人骗了都不知道。想想真难受……我进去的时候1毛钱买5斤西红柿,现在一块多才买一斤,我就觉得眼花了。  相似文献   

19.
丁言昭 《世纪》2023,(2):41-45
<正>在《世纪》主编沈飞德先生的微信上,得知杨小佛先生已驾鹤西去,享年105岁,我眼前立刻浮现出杨先生的身影,他的音容笑貌。我每次走进他家,杨先生总是说:“小丁,来了,坐,想吃什么?”我就会不客气地说:“随便吃什么都开心!”于是他到后面的厨房间去冲咖啡,我闻到咖啡香,马上跟了进去,抢过杯子,连说:“我来,我来。”  相似文献   

20.
拜谒胡风     
<正>2005年9月,我来到了蕲春理工中专,当时的心情是沮丧的。现在社会上有一种偏见:到理工中专来的学生都是差生,在理工的老师都是在混日子的。我无数次因为是在这所学校任教而被人暗讽、轻视甚至当面嘲笑,我无数次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