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介绍清代后期颇有成就的校勘学家、版本学家和藏书家钱泰吉的生平经历,从记录其读书、治学、考订和校雠实践的三卷本读书笔记《曝书杂记》入手分析,具体阐述他在校勘、版本、经学文献考订、地方文献著录等方面所做的贡献,并认为其著述中所反映的一些关于藏书、校勘和刊刻工作的思想观点,对于今天的文献学工作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原本广韵》直接引书总次数3783次,引书183种,其中已亡佚的达81种。所引内容或为原文,或为后人注解。直接引单篇诗、赋、文章15篇,引用次数17次。直接引人21位,称引次数49次,间接涉及书目27种。直接引书主要存在书名错误、书名简省情况。《原本广韵》考得未引书目82种,其中已亡佚40种、单篇赋1篇,引用次数760次。《原本广韵》未引书目有59种于直接称引书目部分重出,新增23种《原本广韵》间接参考书目。  相似文献   

3.
《南唐书》有胡恢、马令、陆游三家,胡书现已很难见到,仅马、陆二书存世。今就胡恢《南唐书》的流传踪迹作了相关的考证,并对马、陆二书现存版本情况进行了全面梳理,希望能对南唐史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俄藏敦煌献中保有两片正背皆书册页装的解梦书残卷,上海古籍出版社印刷排版有错乱,第四与第一为一片正背接抄;第二与第三为一片正背接抄,二之间有残缺。为五代至宋初抄本,内容与其他解梦书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5.
通过清康熙刻板《倘湖樵书》多个印本与《博学汇书》版刻的比较,指出《博学汇书》与《倘湖樵书》实为同书异名,前者是在后者书板基础上改刻而成。包括《博学汇书》在内,康熙刻本《倘湖樵书》经历了初印本、第二次改编印本、改题《博学汇书》印本、回改题名后印本等至少四个阶段,各次印本的内容、编次、文字等都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6.
傅云龙是近代海外访书的先行者之一,他在奉旨游历海外时,曾在日本见到过诸多珍贵汉籍,并对其中的部分古籍进行了考证,甚至还有过刊刻海外汉籍的活动。本文主要从文献学的角度对傅云龙所著《游历日本图经余记》中涉及的日藏汉籍予以考察,在考订这些海外汉籍的版本、流传等问题的同时,并对傅氏的某些考证中存在的问题予以订正。  相似文献   

7.
《史记·天官书》是我国传世最早的天文学百科全书,也是世界上罕见的天文学史文献.关于《天官书》的作者和取材,清代以来多有争论:一是认为现存《天官书》乃后人“妄入”,非司马迁原作,此说以近人崔适为代表.二是认为《天官书》“抄袭”《甘石星经》而成,非司马迁自创,此说以清人钱大昕为代表.我们认为,现存《天官书》出自司马迁手笔.其取材于《甘石星经》等当时的天文学典籍,是司马迁对西汉以前天文学成就高度总结的创作.  相似文献   

8.
泸州市博物馆藏有明末清初著名书画家王铎的《十月乡书断行草立轴》,从《十月乡书断》诗、书法、款识和印鉴,可以断定为王铎真品无疑,为王铎书法艺术生涯巅峰时期的作品。  相似文献   

9.
李章星 《文博》2020,(1):78-80+28
《岳麓书院藏秦简(五)》卒令中的上事"散书"条中的"散",原整理者解释为"拆散"之意,受前文解释的影响,将另一条卒令"必皆散取急辞"中的"散"也释读为"拆散"之意。从词义与行文逻辑解释,两处"散"释读为"拆散"都会让律令文意不通,且两条律令互为冲突。本文通过对两则卒令的史学分析、文字考证,认为《岳麓书院藏秦简(五)》中的两处"散"当释为"摘要"之意,行文的"散书"则可理解为文书摘要,则两令文从字顺、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0.
《后汉书》李贤注是流传至今的《后汉书》最古的注本,也是十分著名的史注之一。从内容上来看,除了文字的注音、释义、校勘以及一些相关史实的考补外,注中还包含着不少唐代的州县等地名信息。然而,通过资料的汇总与考证,这些州县名称并不完全准确,有些州县存在着沿用旧地名、文字讹误以及州县隶属关系混乱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关于《西夏书事》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人吴广成采用纲目体编修《西夏书事》 ,这与西夏史传世史料既不成系统 ,又有许多失考、亡佚的特点有关 ,该书是清人传世的汉文西夏史籍中卷帙最长、内容最丰富的 ,体现了清人编修西夏史的最高成就 ,但吴氏于记史之外对史事作过多评述有喧宾夺主之嫌 ,且多封建卫道气息。  相似文献   

12.
乾隆年间直隶总督方观承主持编纂的《直隶河渠书》是一部记载乾隆中期以前直隶河道事宜的重要志书,但未能成书。因段玉裁等人认为嘉庆十三年王履泰进献朝廷的《畿辅安澜志》乃是攘窃自《直隶河渠书》,由此引发了一桩学术公案,多位学者参与其中。目前唯一可见的《直隶河渠书》稿本是现存于台北的戴震藏本。这部稿本只经过部分删定,体例不一,卷目混乱,前辈学者对其记载也多有不同。戴震去世后,根据史料记载,可以基本梳理书稿的流传情况。而其他本子的情况,也可根据史料记载作出推断。  相似文献   

13.
1934~1938年,南桂馨、钱玄同、郑裕孚等编成《刘申叔先生遗书》,许多学界名人都曾先后参与其事,成为当时一项重大的文化工程。新近发现的"扬州书信"披露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原始资料,使人们对刘师培《遗书》的编纂过程有了更为清晰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4.
宋人任渊所撰《黄陈诗集注》引用的宋代文献十分丰富,其中多种已经亡佚.这些佚书的种类包括史部的纪传、编年、别史、杂史、传记、地理、政书,子部的医家、道家、杂家、小说家,集部的总集、诗文评等.上述佚书的部分残篇赖《黄陈诗集注》得以保存,并可为考察宋代文献提供佐证.尤其是宋代官修之《实录》,史家多归入编年类.任渊所引各朝《实录》,多有大臣附传的纪传体内容.《黄陈诗集注》所引宋代佚书,有较高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5.
《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一样,也深受《周易》的影响。它不仅以《周易》思想作为评论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理论根据,而且推崇其"顺天应人"说、"物穷则变"说、"变通趋时"说,崇敬并倡导谦卦之德,提倡节俭,重视道德生活和风俗习惯对社会历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越绝书》散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绝书》不是地方志,而是一部地方史;它的作者不是东汉的袁康、吴平,而是战国后期人追记而成,东汉时期会稽也不曾有过袁康、吴平这两个人,在历史上乃属子虚乌有;本书的主要内容,记载春秋时期吴越两国争霸时一些政治家游说两国君主时的言论,包括和两国君主的对话及所上富国强兵策略,也记载了两国争霸的某些过程和结局,因此,它主要是研究吴越争霸的历史。当然,既要强兵,因而书中军事思想非常突出,要富国,因而经济思想很有特色。尤其是强调发展农业又同时主张商品流通。其它方面价值很多,但都只是副产品而已;书中所记为吴越两国之事,作者又是吴越贤者,因而在今天来说,它应属江、浙两省所共有,而不是浙江所独有;该书的书名,近代学者俞樾所说比较可信  相似文献   

18.
《越绝书》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越绝书》是在东汉初年郡国之书编纂之风兴起的历史背景下编辑成册的,是郡书的一种,是方志源流之一。它的问世,还与当时儒生“尊古卑今”历史社会观有关。同时认为,《越绝书》非一人之作,东汉初年的编辑者自己已经交代得十分清楚。编辑者隐其姓名,并非因撰述中抄录了大量前人的成果,而是因为当时东汉王朝刚刚建立,不得不有所顾忌。后代学者对《越绝书》子贡撰和成书年代最早提出疑问的是唐朝人司马贞,而不是宋朝人陈振孙。  相似文献   

19.
周晟 《中国地方志》2015,(2):50-52,64
由《梦粱录》与成淳《临安志》的先后关系及卢文弨、钱大昕的断代考,可知《梦粱录》作于元代,成书于元顺帝元统二年。通过仔细比较《梦粱录》与《东京梦华录》、《都城纪胜》、成淳《临安志》、《武林旧事》的内容,可以发现《梦粱录》中的大部分篇目都是从这些文献直接征引或间接改写而来。并非完全出自吴自牧原创。  相似文献   

20.
从张家山汉简《奏谳书》案例看,西汉初年,汉政府确实依据高祖五年诏放免奴婢为庶民,承认汉朝建立前发生的身份变动;秦末汉初年间,由于战乱,流亡人口很多。西汉初年,政府一方面鼓励"不书名数"者著籍,一方面对亡逃者和隐匿户口者予以严厉打击;高祖九年(前198年)汉政府迁徙六国贵族到关中,并著籍关中,迁徙者的身份已经是"汉民",如果逃回原籍,就是"亡之诸侯",是违法行为;西汉时期,"道"所管辖下的"蛮夷"也是国家的编户齐民,国家对他们实行有效的管理。如果逃亡,照样受到法律的惩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