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从有了高低贵贱之分,君臣主奴之份,上下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就是一个始终未能解决的问题。孔夫子主张下对上要尽忠、尽礼,但反对谄媚。不过他也知道,既然尽忠、尽礼只是对主子一人,而且要一切无违,那么,这样的忠与礼同谄与媚,是很难分别的——“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事主尽礼呢,当然也是一样的。  相似文献   

2.
“稍致诸君”正诂晏鸿鸣《左传·昭公十年》:昔庆封亡,子尾多受邑而稍致诸君。公以为忠,故有宠。”何乐士等《古代汉语虚词通释》(北京出版社1985年版)认为文中“稍”的词义是“尽、都”;《汉语大字典》(四川、湖北辞书出版社1990年版认为是“稍微”:其实...  相似文献   

3.
自从有了高低贵贱之分,君臣主奴之份,上下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就是一个始终未能解决的问题。孔夫子主张下对上要尽忠、尽礼,但反对谄媚。不过他也知道,既然尽忠、尽礼只是对主子一人,而且要一切无违,那么,这样的忠与礼同谄与媚,是很难分别的——“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事主尽礼呢,当然也是一样的。为什么?因为尽忠和尽礼都要求下对上的绝对服从。绝对服从,哪里还有犯颜直谏,哪里还有面折廷争!上面说什么,下面就赶紧迎合、顺着说,即便有不同意见,也  相似文献   

4.
李晔 《旅游》2010,(1):18-21
12月,清晨7点,天朦朦胧胧的还没大亮,冬日的薄雾也并未散尽,周围屋子的烟囱上已经冒出了青烟。模式口大街的远处有模糊的身影晃动,若不是汽车的喇叭声提醒我。真会以为是牵着驼队的“祥子”们赶着进城。  相似文献   

5.
翟华 《湖南文史》2012,(10):28-29
1955年5月毛泽东《关于〈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材料〉的按语》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坚决、彻底、干尽、全部地将这些反动势力镇压下去”。毛泽东把“净”写成“尽”,虽然不影响理解,但是正确的写法应该是“干净”,而不是“干尽”。1977年4月出版《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时候,编辑人员曾考虑是否应该将“干尽”改成“干净”,但是最后还是尊重了伟大领袖的原作,没有改过来。  相似文献   

6.
古人的妆饰世界里,有奇巧,有华美,有礼俗,也有难以承受之重。并不是物色尽斑斓。我们可以发饰为例。今人对发饰的重视,似乎远不及古人。仅看对头发的管理,就有天壤之别。比如留发还是剃发,束发抑或散发,今日皆可。而在古时,尤其是中原政权管辖之地,剃发,不可;散发,反常。李白有诗曰“明朝散发弄扁舟”,今天读来以为是一种豪放,其实背后写着“人生在世不称意”的不快与无奈。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globalization)是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的时代话语,人们有一种错觉:以为“全球化”仅仅是当今世界出现的现象。其实不然。在历史学家看来,“全球化”至少可以追溯到15世纪末15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时代。人们以为“全球化”是西方学的专利,事实上早在清末王韬就已提出  相似文献   

8.
关于水族“忌肉食鱼”风俗,笔者曾在《贵州民族报》(1989年9月18日第3版)发过一篇介绍文章,之后又撰一论文刊于《贵州文史丛刊》(1990年第3期),因感到尚未言了意尽,故作本文以为补充。一、“忌肉食鱼”产生的年代通过水族古歌《端节歌》和传说《端节的由来》,我们了解到:水族先民是西部越人的组成部分,由两广的沿海地带因战乱而迁来。  相似文献   

9.
李静美 《文史博览》2009,(12):51-51
有人说,名字是父母送给儿女们的终身福佑。儿时,我的名字叫“尽米”。顾名思义,父母给我的福佑是质朴的,那就是希望我今后不愁没饭吃。我对“尽米”的渴望,是从吃食堂饭开始的。据现有的资料:“大跃进”时吃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可以放开肚子吃,菜谱几十天不重复。我似乎没有这样的幸运,那时候粮食已经定量了。农忙时,全劳力每餐半斤、半劳力每餐三两、小孩每餐二两,农闲时,分别是三两、二两、一两。萝卜、白菜是餐桌上的当家菜谱,除农忙、节气打点“牙祭”外,平时是很难见到荤腥的。  相似文献   

10.
武侠小说是中国小说林中的一朵奇葩,数量浩翰如海,书中可以说武学宗派五花八门,器械拳路,眩人眼目,刀光剑影,纵横天下,侠肝义胆,义薄云天,尽展天下豪杰风范。在诸多武侠小说名家书中,有“大漠孤烟直”、“孤城万仞山”的塞外风光;也有“多少楼台烟雨中”、“人人尽说江南好”的江南胜景;有“拦得溪声日夜喧,堂堂溪水出前村”、“一水护田将绿饶,两山排闼送春来”的田园秀美,也有“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的城市喧嚣。  相似文献   

11.
“是真名士自风流”。一个“真”,一个“自”,道尽了名士浑然天成的风流气度。  相似文献   

12.
《史学月刊》1990年第3期“读史琐记”栏登载的《抗英将领海龄之死考辨》一文认为,海龄是在署衙中自焚身亡的,同时殉难的还有他的妻子和孙儿。笔者以为,这种说法是值得怀疑的。我认为海龄是“自缢尽节”后遭火焚的。按《英军在华战记》中说,英军在焚烧镇江衙署之后第二天(即1842年7月22日)发现了海龄的幕僚,由他认出了海龄的尸体。而在7月23日,镇江之战另一指挥者、清参赞大臣齐慎曾上奏:“副都统海龄并城内文武官均不知下落”。齐慎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7月21日镇江失  相似文献   

13.
“原本以为可以苦尽甘来,但没想社会上还有这么多人在污蔑我,怎么可以这样对一个人,我不奢求你同情,只求不泼污水就好了。”念斌说,这个案件,对于两家都是一个悲剧,“我8年的青春没了,他们家两个孩子没了”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块令人神往的地方,是天然植物的“博物馆”、是山地生物物种的“基因宝库”。 这是一块神奇的地方,其水资源单位河长天然水能蕴藏量为世界第一。 这是一块美丽的地方,从亚热带到寒带甚至极地景观尽现眼前,可以说,不到这里看看,就不能说看到  相似文献   

15.
一近年,我们的历史研究工作曾受到指责。同时有的意见中包含着期望。指责和期望或出自本人就是从事研究工作的人,或来自读者,或来自那些研究作品的编辑者,面是相当大的。他们或以为过去的中国史的研究“内容狭窄,风格单调”、“课题陈旧”,或以为“干瘪枯燥,索然无味”,或以为“互相雷同”、“炒冷饭”,“使人读过之后常常留下几条大  相似文献   

16.
相思中药     
早些年喜欢猜谜,有人便拿一首情诗让我来猜“四月将尽五月初,佳人买纸把窗糊。丈夫外出三年整,一封家书字也无。”谜底分别是半夏、防风、当归、白芷(纸)四味中药,这是我第次发现原来爱情也可以“入药”。  相似文献   

17.
一玉简文云:余身遭病,为武戚忧,反昃,无间无瘳,众人弗知,余亦弗知,而靡又鼎休。“鼎”,从曾宪通等先生释注1。字当读为“贞”,《说文》云:“贞,卜问也。从卜,贝以为贽。一曰鼎省声,京房所说。”《说文》又于“鼎”字下云:“籀文以为贞字。”“贞”、“定”义通。《释名.释言语》:“贞,定也。精定不动惑也。”《荀子.儒效》云:“反而定三革。”杨注:“定,息也。”二玉简文云:东方有士,姓为刑法,氏其名曰陉。洁河以为法,静可以为正。“士”字从李家浩先生释注2。“东方有士”指下文“使明神智吾情”一句中的明神,即天之刑神。“士”是法官…  相似文献   

18.
不灭的希望     
《湖南文史》2008,(6):1-1
“快,他还活着……”又一名幸存者,又一个生命的奇迹。此刻,“救活他”是我们大家共同的心愿。地震可以摧毁我们美丽的家园,但不能阻挡我们执着前行的生命的脚步。只要一息尚存,就要尽百倍的努力,因为,生命不息,希望不灭。  相似文献   

19.
“又是一年芳草绿”,“一年之计在于春”。谁都指望春天事事有个更好的开端。但我以为不能忽视的仍然是读书——需趁着春天的大好时光,快快地攀上书这“人类进步的阶梯”,接通书这“知识的源泉”。赶快读书学习——就应从抓紧“春读”开始! 抓紧“春读”,就要放宽视野。不要以为读书学习只是学生、学者和文化人的事,须知“知识跟着时代走,谁不学习谁落后”;也不要以为读书学习“增不了收入,见不到效益”, 须知“种豆得豆,种瓜得瓜”、“春种一粒谷,秋收万担粮”,读书的效应往往是潜在的,一旦需要便会如岩浆喷吐,发出巨大的光和热。  相似文献   

20.
魏延和杨仪,是三国时蜀汉的著名文武干将。魏延,字文长,智勇双全,“数有战功”,深得刘备器重。刘备称汉中王后,将从汉中移军成都,谁备提拔一员“重将以镇汉川”。当时,众将都以为必是张飞,张飞也“以心自许”。而刘备独具慧眼,选年轻有为的魏延为总督汉中的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于是,“一军尽惊”。受任之时,刘备大会群臣,问魏延:“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魏延回答说:“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对这掷地有声的回答,“先主称善,众咸壮其言”。魏延果然不负重托,独任北方防务,沉重打击了曹魏大将郭淮等人的进犯,立下战功。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