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艳红  李超  靳乐怡 《神州》2013,(23):149-149
古希腊语言学中自然派与惯例派的论辩持续了几个世纪,毫无疑问,这场论辩促进着古希腊语言学中语法,词源等的发展,推动着哲学家、思想家的语言理论研究和探索。先秦思想理论中关于“名”和“实”的争鸣,在某种程度上与古希腊自然派与惯例派的论辩有着一定的联系性和契合点。  相似文献   

2.
李欣榮 《中华文史论丛》2011,(3):101-129,391
清末修律中關於"無夫姦"的思想論爭頗爲激烈,引起朝廷、督撫、資政院以及報刊傳媒的廣泛關注。論辯雙方甚至人身攻擊,並各引外援,組織政黨,可謂清末思想變遷史上的難得案例。不過既存研究往往囿於傳統"禮法之爭"的論述框架,過於强調西方法理和中國禮教競爭的一面,忽視中與西、新與舊等因素其實可以並存於同人同事。論辯雙方在很大程度上分享着共同的思想資源。時人積極參與討論,其旨趣也往往不在法律本身,而是關注時政和國家的未來。其中的收回法權問題始終制約着論辯雙方的思路,禮教的地位因爲可能影響到國權而受到質疑,對於五四時期的思想道德革命不無引發之功。  相似文献   

3.
古希腊语言学中自然派与惯例派的论辩持续了几个世纪,毫无疑问,这场论辩促进着古希腊语言学中语法,词源等的发展,推动着哲学家、思想家的语言理论研究和探索.先秦思想理论中关于“名”和“实”的争鸣,在某种程度上与古希腊自然派与惯例派的论辩有着一定的联系性和契合点.  相似文献   

4.
南宋诗人杨万里的诗歌创作甚丰而风格别树一帜,他受到同代人赏识,却不见重於元明两代,到清代更是屡受恶评。在当时诗学的唐宋诗之争中,诚斋诗往往不容於双方。直至清末,才受到同光诗人的推尊。本文通过梳理清代诚斋诗在唐宋诗之争中的各期发展,最後聚焦到同光诗人的诚斋诗观,指出夏敬观是清代第一个全面肯定诚斋诗的学者,杨万里的诗史地位最终因同光派而得以确立。  相似文献   

5.
汪精卫、梁启超“革命”论战的政治学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清末立宪派与革命派论战中 ,汪精卫、梁启超围绕“种族革命”与“政治革命”的论战所援引的论点均以伯伦知理、波伦哈克以及笕克彦等人的学说为学理依据 ,只是双方各有偏重取舍而已。虽然表面上汪、梁均重视学理依据 ,但二人同为政论家 ,在理想与学问之间 ,都以理想为本位 ,有意无意之中 ,取学问为工具 ,论点开道 ,学说殿后 ,以致于漏洞百出 ,彼此相互攻击。通过观察清末政论的政治学背景 ,可以深入认识清末政治思想的一些本相。  相似文献   

6.
孔子的知识和思想不仅来源於上古文书、典籍,也来源於上古图文献。上古图文献数量来多,曾作为仪式器具,用於分辨民族关系、沟通神灵、象徵天赋权利。从《山海经》、《齐谐》等物怪之书和现存上古图文献看,当时人对鸟兽草木的记录和描绘,其实是对仪式事项的记录和描绘。因此,从本来意义说,“兴观苇怨”、“事父事君”、“多识於鸟兽草木之名”等诗学命题,谈的不是文学的审美功能,不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不是所谓“足以资多识”的博物之学,而是礼仪政教的技能,是对“兴於诗,立於礼,成於乐”这个三段式的形象表述。本文主张结合上古文化史上从仪式中心到伦理中心的思想转变,结合孔子学礼的过程,认识孔子的知识结构和诗学思想,也了解经典世界和前经典世界的深刻联系。  相似文献   

7.
试论清代的"礼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清朝是一个重“礼治”的社会.礼教、道德规范是清朝法律规范的核心。在清代的社会生活中.人们不仅受着严密的成法律规范的约束,还受着无形的礼教、道德规范的束缚。就整体而言,清代不是一个“法治一社会,而是一个“礼治”社会。  相似文献   

8.
新文化运动中欧风美雨流行,作为西方新知识之一的马尔萨斯人口论迅速成为大部分趋新读书人的新信仰。但国民革命发生后,孙中山阐述革命纲领“三民主义”时,却提出绝然不同的民族主义人口论,影响到一批受革命感召的知识人。两种人口论的冲突开始在新知识界出现,并在如火如荼的革命进程中直接对撞。1926年《现代评论》上的一场争议,即为显著的表现之一。论辩虽未展开所有焦点议题,却揭开了此后“过剩”“增殖”两论长久对立的序幕。此外,论辩虽围绕人口走向问题展开,背后却也潜藏有双方价值观念、“趋新”道路选择的分歧。  相似文献   

9.
清末官僚法律心理的演变与传统礼法制度的消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末礼法制度的消亡原因是多方面的,清末官员在推行礼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心理态势,即:对宣传推行礼法的厌倦敷衍、对触犯尊卑律例案犯的宽容和对纲常礼教的逆反,从实践的角度揭示了以家族主义和等级伦理为核心的礼法规范功能在清末的削弱情况,从一个侧面分析了清末礼法消亡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0.
民国时期,人们不用出国,就能见到上百种钱。以五四运动时期的北京人为例,他们能见到印着袁世凯头像的银元“袁大头”,印着孙中山头像的银元“孙大头”,印着老鹰和蛇的墨西哥银元“鹰洋”、印着不列颠女神的英国银元“站洋”,以及写着“光绪元宝”字样的清末银元“龙洋”,  相似文献   

11.
正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65元清末民初的中国面临着数千年历史变迁中的又一次大变局,在这个被称之为"转型时代"的历史过程里,关注世界、国家和自身命运的读书人为因应西潮掀起了种种思想革命和文化运动。全书利用了大量报刊、日记、文集等资料,从受众层面和地方视角对"排满"思潮、辛亥革命、清末民初的学生生活、江浙地方读书人的生命历程和思想变迁、教科书以及清末咨议局、地方自治选举等问题做了细腻而  相似文献   

12.
“开民智”思想在清末为社会广泛认同,其含义相当复杂。在研究较多关注清末由民族危机引发的学习现代科技的需求,忽视了对构成这一名词本身两个字——民和智——在当时社会的具体含义的探讨。本文通过对当时思想界关于“民”的主体资格及“智”的内涵的分析,指出当时思想界从最初的将“智”的内涵界定为科技到逐渐纳入政教,并逐渐尝试超越技术科政教的角度,从价值角度探讨强国的新路。  相似文献   

13.
作为清朝统治建立主导价值意识形态以规范社会生活的历史产物。康熙的礼教观确立了清代礼教的一般意义、社会功能、人伦价值和基本行为规范,并在政治伦理实践中确立了“以德化民,以刑弼教”的国策及其政治伦理原则,完善了中国传统儒家的政治伦理观。康熙的礼教观不仅在130余年的康乾盛世的政治、学术上有重要的影响,甚至与有清一代的礼学研究、社会民间礼教风尚的发展以及上层显贵和封建大吏礼教观的塑造,都有一定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姜涛  沈厚铎 《中华遗产》2009,(9):114-123
中国古代刑律中酷刑充斥,且以封建礼教为立法思想,轻视法理。清末,列强就以“中国法律野蛮、落后”为借口,无视中国主权实行“领事裁判权”。那么,是谁将中国法律推向近代化?我们来掀开清末的历史……  相似文献   

15.
明清之际,学坛群星璀璨,傅山也是一位颇有影响的学者,被史家喻为“学海”,言其学在诸多领域博大精深,且长期受到识者的关注与研究。在清代,他的遗文一直被辑佚编纂,对其学术领域的创造性以及坚苦持气节的精神,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在近代,尤重其开创诸子学研究、倡人性自由和个性解放以及爱国情操,并揭示他的思想中蕴藏着可贵的早期启蒙精神。但近代以来在总结古学中,批判儒家旧礼教之弊时,产生了对儒学有失公允的评论,从而将明清之际一些学者的思想,与儒学绝对地对立起来,忽视了傅山思想与儒学紧密联系的这一重要内容。本文仅就这一问题进行简要的考察和阐述,藉以说明傅山思想的全貌。  相似文献   

16.
“近代”、“近世”,历史分期与史学观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考察了古典时间名词“近代”和“近世”在清末民国时期词义的演化及其给中国史学近代化和近代中国史学发展带来的影响 ,认为清末民国时期“近代”和“近世”词义的翻新 ,改变了中国传统的历史时间分期法 ,促进了中国通史研究的近代化 ,促进了专门史、边缘史、近代史研究的发展 ,同时又相当程度上反映了清末民国时期中国史学近代化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7.
清末甘肃教育改革是清末“新政”的一部分,传统上被认为是最具成效的改革,具有进步的意义。由此而来的文官考试制度的废除,在今天是否值得重新探讨,人才的培养本应该带动甘肃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清末的教育改革事实上并没有显著推动社会生产力,在思想领域中也没有起到推进辛亥革命进程的作用,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清末“新小说”崛起之时,出现了名噪一时的“政治小说”。“政治小说”在清末小说中所占数量虽不多,但是它却成为清末“新小说”的主流,对我国近代小说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政治小说,欲借以吐露其所怀抱之政治思想也,其立论皆以中国为主,事实全由于幻想。”在当时,政治小说是“理想小说”之一种。这种“政治小说”在我国古代小说中是没有的,它主要是受欧洲、日本“政治小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山西大学是继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之后.于1902年创办的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的第二所国立大学。在她早期的办学历史中,分为由中国人主理的中学专斋和西方人主理的西学专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王甲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处处体现出中学和西学的不同,比较典型地反映出清末“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20.
丁子健 《南京史志》2022,(40):60-65
<正>曹丕《典论·论文》有言“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古代先贤的文章在记事言情之外,往往还蕴含着深刻的哲思。《孟子》中的论辩,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善于以比喻来揭示道理,而《墨子》一书,语言质朴,逻辑严明,常以生动的事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显圣们的文章让我们沉醉于思想的魅力,“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阐述独到的见解,这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一以贯之的追求。初三学段的学生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