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轮志书质量取决于志书编辑人员的素质,只有高素质的志书编辑队伍,才能推出高质量的志书。要提高志书编辑人员的素质,应着重于编辑队伍整体编校素质的提高和编校技能的培养。笔者认为,二轮修志必须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工作进度,编辑人员不能忽视质量求进度,要树立精品意识,确保质量,在文字编校方面逐步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力争修出佳志、名志。  相似文献   

2.
第二轮志书质量取决于志书编辑人员的素质,只有高素质的志书编辑队伍,才能编修出高质量的志书。要提高志书编辑人员的素质,应着重于编辑队伍整体编校素质的提高和编校技能的培养。第二轮修志必须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工作进度,编辑人员不能忽视质量求进度,要树立精品意识,确保质量,在文字编校方面逐步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力争编修出佳志、名志。  相似文献   

3.
志书、年鉴编辑(以下称“编辑”)的素质决定志鉴的质量,这是理论研究和修志编鉴实践反复证明了的真理。李铁映《在全国地方志第三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专门列了一个题目论述这个问题。他说:“志书是人修的,所以修志人员的素质决定着志书质量。有什么样的人才素质,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志书。志书的质量取决于人才。”  相似文献   

4.
宁风 《沧桑》2001,(Z1)
志书因其特殊性 ,对编纂者的素质较之一般图书的编辑有特殊的要求。高度的政治理论素养 ,良好的人格道德修养 ,丰厚的文化知识修养都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县级二轮编辑的现状、应该具备的素质和提高素质之途径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首先剖析了制约二轮志书质量提高存在的四个方面的问题;其次从出版“精品”志书的角度,指出了编辑人员必须具备的五种素质要求;再次围绕编辑人员的素质要求,结合实际,从提高政治素质、培养敬业精神、转变工作作风、加强岗位培训、注重学习研讨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志书的编辑与校对是确保志书质量的关键。因此,志书的编辑人员要不断学习。通过学习,提高志德、志识、志学、志才。同时,掌握正确的编辑方法、校对方法,认真加工、编辑、校对志稿,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志书的质量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7.
陈曼平 《广西地方志》2001,(3):31-34,24
在探讨续修志书及检验志书质量标准的同时,也应该研究志书编辑工作职责。省级志办是专事全省地方志编纂出版的机构,其对志书的编辑工作既有编辑的共性,又有担负政府赋予的组织指导志书编纂和审查验收志稿行政职能的个性,这一特征决定了省级志办编辑必须具有双重职责:组织指导编纂工作和编辑工作相结合,审查验收志稿和编辑出版相结合。要提高志书质量,必须强化这两个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8.
翁振 《中国地方志》2011,(11):40-43
市、县(区)志书要强化志书美术编辑作用的意识,把美术编辑纳入志书的总体规划组织实施,通过广泛征集照片、认真筛选照片、科学制作图照、做好图照编辑、规范封面设计、把好印刷关等办法,提高志书质量。  相似文献   

9.
李江 《巴蜀史志》2013,(6):26-30
所谓提前介入就是专业志书出版编辑在志书进入评审之前就介入编纂工作,把问题解决在书稿送交出版之前,以进一步提高志书质量。实践证明,专业出版社编辑的提前介入,是提高志书质量的重要保障。本文以《中国海关通志》初稿形成后、编辑在八个方面的提前介入工作为例,就编辑如何提前介入、提前介入的九个关键环节、时间点等问题。作具体表述。  相似文献   

10.
饶国龄 《中国地方志》2015,(2):19-21,62,63
志书主编在志书编纂过程中具有统揽作用,主编的认知水平和工作能力决定志书的形成过程和质量。志书主编必须具有独立的思想和对整部志书的驾驭能力,从一开始就要介入编修工作的每个阶段,超前谋划,把编纂思路和修志意图贯穿到整部志书的编纂过程中。志书主编要切实履行职责,做编辑人员的主心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使每个编辑明白主编的工作思路和意图,以形成上下合力的一个有机整体,体现志书合二为一的编纂思想,确保志书行文规范的统一和志书的编修质量。  相似文献   

11.
编辑工作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志书的质量高低。因此,志书编辑在编辑加工志稿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就志书篇、章、节、目结构的调整及资料的增删、文字的修改等方面进行仔细的推敲,使志稿质量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2.
审稿和编辑加工是决定图书质量的重要环节。新方志有统一的质量标准,也应有统一的审稿标准。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颁发的《地方志书质量规定》所规定的志书质量标准即全国志书统一的志书审稿标准。在志书审查中,应根据此规定并结合本省(市)具体的志书行文规范(编写细则)等相关规定进行审稿和编辑加工,以确保志书质量。本文以《四川省志》的审查为例进行论述、说明。  相似文献   

13.
地方志志书的审稿。一般都必须经过初审、复审、终审三道程序,这个程序就是通常所说的三审制。文中所说的审稿不单指总纂后的初审、复审、终审,而且还包括编辑时自审和内部审查。改稿就是编辑加工的意思。即:编辑是在审稿的基础上对志书的稿件进行修改整理使其符合《地方志志书质量规定》,达到出版要求。  相似文献   

14.
作为官书、资料性文献的地方志书,编辑加工有其特性。在提高志书质量的诸环节中,编辑人员对志稿进行编辑加工是不可忽视的一环。为提高志稿的编辑质量,要把编辑加工作为续修各级志书必不可少的一项主要工作,尽可能地校正和弥补志稿中存在的各种差错和缺陷。  相似文献   

15.
政治部类是新编地方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志书政治性、思想性的集中表现。一部志书质量的高低,首先是政治质量。当然,志书的政治质量,不仅表现在志书政治部类的质量,它还应该体现在整部志书的各个部类和各个方面。但必须看到,志书的政治质龄首先表现在政治部类。因此,能否编好政治部类,直接影响到一部志书质量的高低。  相似文献   

16.
年鉴、志书语言文字使用规范是保证年鉴、志书质量的重要前提。笔者在编辑年鉴、志书的过程中,发现一些此类图书典型的语言文字规范问题。笔者将其归纳总结,希望对年鉴、志书的编纂者和出版者有所借鉴和启发。  相似文献   

17.
附录是志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志书不可或缺的内容,这是经过两轮修志实践形成的共识。由于志书内容的广泛性和编纂者认识的多元性,附录的编辑一直未能定型,呈现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局面。关于志书附录的形式、内容、篇幅如何确定,长期以来有三种不同观点:一种是本文所主张的统一性,另一种主张是灵活性,还有一种主张是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本文从一般文献附录入手,探讨志书附录的定义、地位与作用、类型特点与收录标准、形式与内容,志书附录原始文献的搜集与编辑等问题,并对志书附录作了定义。  相似文献   

18.
编辑加工是审稿的延续和深化,是在志书出版前对志稿进行必要的修改、订正、完善和规范,是十分重要的工作环节。本文从提高志书质量的角度出发,对编辑加工的目的、基本环节和注意事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目前志书中的许多差错,并非只是编辑粗心,更多的是由编辑本身的知识结构和思想观念造成的。作根据自己若干年的工作实践,对志书中的差错有意做了一些记录和整理,并借此针对志书的标准化用语、定性词语、时数概念、字推敲、整合观念等问题,发表了一些看法和感想。  相似文献   

20.
写一部好的志书,主编至关重要,在一定意义上讲,主编是编辑人员的灵魂和核心.地方志书"存史、资治、教化"的作用,决定着主编的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保证志书的质量,主编应重点把好政治关、史实关、文字关,笔者试就主编如何把好"三关"作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