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大軍 《中华文史论丛》2011,(1):331-357,404
考察歷代相關文獻關於"説話"伎藝的宗旨、形態的記述,宋元説話伎藝並不必然地只包括故事講説,它實由俳優的語言表演伎藝發展而來,應有敍事、嘲調兩條發展脈絡,並由此變化出説話伎藝的不同形態,分屬於敍事類説話伎藝和嘲調類説話伎藝。敍事、嘲調分别體現了宋元説話伎藝兩脈表演的宗旨、形態和方式。這一理析既有利於認識宋元説話伎藝作爲語言表演伎藝的淵源和全貌,也有利於認識宋元小説、戲曲和説唱伎藝的形態及其關聯。  相似文献   

2.
张莉  郝敬 《民俗研究》2013,(4):114-123
北宋瓦舍勾栏的兴起,标志着民间通俗文化娱乐市场的正式形成。宋代说话作为瓦舍勾栏中的重要表演形式,与瓦舍勾栏一起走向繁荣。元代瓦舍逐渐衰落,勾栏却获得极大发展,但元代说话在勾栏中的重要地位已被杂剧取代,只有讲史一门得以继续发展。明代以降,瓦舍日趋消亡,勾栏性质发生变化,不再作为民间伎艺的主要表演场所。明清说话在沉潜民间的过程中,发展成为带有地域色彩的评话、评书,并找到了替代瓦舍勾栏的新场所——书场,再次迎来说话艺术的发展高峰。  相似文献   

3.
敦煌所见说唱类作品客观反映出唐五代时期民间说唱伎艺与戏剧艺术之间逐步转化的轨辙。唐五代戏剧的生成与发展并不仅仅止于敦煌写本中所载述的与戏剧相关各类演艺形态,联系其他相关文献中所见唐五代戏剧的表演场所、表演艺人史料,可以更加清晰、完整地见出这一时期的戏剧是综合的、立体的表演,而非简单的舞蹈、俳谐或弦索歌唱。唐代寺院演出的艺术品类同样显得复杂多样,而且各种艺术形式表演的场所尚处于混同阶段。从北魏开始到隋代,延及唐五代时期,在逐步摆脱随意性和流动性的表演场所中,戏剧艺术与说唱伎艺是混同表演的。唐代戏剧尚处于中国古代戏剧的形成期,其整体构成显得较为简单,在具体表演过程中多采用"小戏"形式。在戏剧的表演与演员的形成方面,唐五代说唱艺人对同时期戏剧的影响同样显得格外明显。  相似文献   

4.
敦煌俗文学作品中所见因缘源出佛经,但又异于佛经中最初之因缘。作为讲唱类作品,敦煌因缘在形式和内容方面都与佛教戏剧有着密切关系,其中出现的音声符号、舞台提示及分角配词已经在外观上显示出佛教戏剧早期剧本的原始面相,在故事内容叙述方面,敦煌因缘戏剧性地处理情节,艺术性地设置关目,则将佛教故事从简单的叙事逐步推进到复杂的表演阶段。敦煌写卷中此类用于表演的早期脚本的出现,从文本外观和具体内容上进一步印证了后世戏剧与唐五代说唱伎艺之间的亲缘关系,同时也印证了敦煌因缘与佛教戏剧之间存在因承关系的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5.
宋元话本的产生是中国通俗学从民间走向学殿堂,向传统学进行挑战的重要一步。从宋元话本的性质来看,它是民间说唱学的一部分,与大部分民间学一样,它实际上是民间无数艺术家集体创作的结晶,而不像正统学均是作家的独立创作。因此,宋元话本直到明嘉靖年间被某些民间学爱好大量搜集并予以正式出版之前,它的形态始终处於变化之中,  相似文献   

6.
汉代是各种艺术全面发展的时代,音乐、舞蹈、杂技、武术等艺术品种都已初具规模,这些技艺在汉代统称为百戏。百戏节目都是一些娱乐性的表演,为了表演的需要;艺人们除了使用自身娴熟的技巧,诙谐的语言,变化的面部表情之外,还广泛地采取了化妆的办法以增强艺术感染力。面具就是汉代百戏艺人为了改变面部形态所使用的一种化妆道具。使用面具进行表演,可以化丑为美,也可以化美为丑,可以夸张地突出面部或头部的某一部分,甚至可以虚拟地增加一个部位,这样做,增强了百戏表演的艺  相似文献   

7.
冯文开 《民俗研究》2010,(1):190-199
《捉季布传文》是唐代民间人们最爱听的变文之一,现今仅以手稿形态遗存。虽然它的表演声音已经永远消逝了,但是该词文的叙事结构及其透露的信息使得复现昔日的演述成为可能。特殊的代码(codes)、形象的语言、平行式(paral-lelism)、特殊的程式(formulae)等是重新认识《捉季布传文》口头表演特质的重要符码。  相似文献   

8.
杨子华 《古今谈》2004,(2):31-35
《水浒》作者施耐庵是杭州的书会才人,继承了杭州“说话”艺人口语化的语言传统,其中采用了不少当时杭州的方言口语。本文对《水浒》中那些最能体现宋元杭州民俗文化和地方特征的有关夫妻称谓的方言,作一些简略的考察。  相似文献   

9.
张东祺 《黑龙江史志》2013,(19):164-164
侠从出现后其形态就在不的演变,其演变过程可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即先秦两汉时期、唐代任侠时期、宋元明清时期。侠在这三个不同历史时期其社会地位、社会形象及表现形式不断演变发展。对其演变过程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跟深刻的认识侠,研究侠文化。  相似文献   

10.
延祐《四明志》为宋元之际四明地区的一部名志,其中关于佛教的记述十分丰富翔实,收录了大量当地寺院蓬勃发展和高僧生平事迹的史料,展现了宋元之际四明地区文化繁荣、官民崇佛、佛教尤其是天台宗和禅宗的发展情况。梳理研究这部分史料,有助于对宋元之际四明以及江浙一带的佛教发展有一全面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廖群 《民俗研究》2016,(6):90-96
"北大汉简"中发现有一篇题为《妄稽》的时为武帝后期至宣帝时期的俗赋,讲述的是丑女妄稽因妒百般折磨丈夫新买美妾而卒得大病、临终反悔的故事,四言为句,隔句用韵,描写铺排夸饰,具有明显的赋诵特征。这一以讲故事为主旨的俗赋的发现,结束了西汉俗赋只有一篇《神乌赋》作为孤证的局面,由此可以确定,汉赋除体物大赋、抒情小赋外,的确还存在着故事赋一个大类。西汉说书俑及《荀子》《吕氏春秋》《淮南子》的相关记述表明,西汉及此前已经出现类似后代"俗讲"的说书表演伎艺活动,《妄稽》《神乌赋》之类故事赋的最初传播应该就是通过赋诵表演而呈现。  相似文献   

12.
资料运用与竖写是提高续修志书质量的关键性环节。运用资料首先要明确运用的目的和宗旨,其次要注意运用主体资料、典型资料、反映变化的资料、彰明因果的资料、以事系人的资料等。竖写时坚持一事一记、以时为序、叙事完整,注意时间概念的运用,以资料说话反映规律,处理好重复交叉,避免6种竖写弊端。  相似文献   

13.
龙夫 《文史月刊》2010,(7):74-75
独一无二的艺雕表演 在瑞士的日内瓦,有一座占地面积20平方公埋的公园,是国内外游客最感兴趣的游览地之一,这里经常举行艺雕表演,这也是全欧洲独一无二的游园节目。  相似文献   

14.
朱晓莹 《神州》2013,(33):46-46
通过对仙回民族乡调马表演传承现状的调查,发现政府并没有直接管理调马表演,而是依靠村民进行自行管理,并起到了较好效果,但未来在资金来源和如何继续营造喜爱调马表演的氛围上仍需继续努力。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繁荣,大批科技人才的涌现,主要得益于伎术教育的发展。然而作为唐代地方伎术教育的重要机构——伎术院,则不见于文献记载。在此主要通过对敦煌出土文献的梳理,就晚唐五代归义军时期敦煌伎术院的设立进行考述。研究表明,张氏、曹氏归义军时期皆设有伎术院,既是职能部门,也是培养伎术类人才的教学机构,以天文历法、阴阳卜筮等伎术类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实行"宦学事师"的官师合一教育体制。  相似文献   

16.
八角鼓是北京社会生活中影响极大的艺术形式,源自清代,并迅速发展,由岔曲这一简单的曲艺形式,在音乐结构上不断丰富,逐渐衍生出众多曲艺形式,内容题材也有着多样性的变化.由于八角鼓曲艺在北京有着极强的影响力,以致于八角鼓这一名词成为一种较为固定形式的典艺表演的代名词.八角鼓演艺人群极为独特,主要来源于票友,并始终以业余演员为主要人群,它的演变发展很有研究价值.本文从八角鼓起源的考辨、八角鼓曲艺的流变和以八角鼓为名的表演形式三个方面对八角鼓曲艺的名称、音乐结构变化、内容题材的丰富、全堂八角鼓的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和解构.  相似文献   

17.
粤剧表演班要办出特色,不能脱离粤剧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点。因此,它的目标应该是为了培养更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粤剧新力军为前提,同时注重发掘和发展粤剧表演学生的艺术个性,使更多的学生能达到最大化和多元化的艺术培养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唐戏弄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7年西安发现的唐开元十一年鮮于庭誨墓中,有两件三彩男俑,"二俑的服饰等均同,头戴软巾,身穿圜领窄袖绿色长衣,腰系带,足穿长筒靴。"这两个俑和其他同出的俑颇不相同,而且恰为一对,从其服饰、姿态和面部的表情来看,它不是属于一般的僮僕侍俑之类,应是唐代的戏弄俑。唐戏弄是指除纯粹的歌舞、杂伎而外,在当时颇为流行的一种戏剧性的表演,如参军戏,踏謠娘、兰陵王、钵头,苏中郎、西凉伎、弄孔子、樊噲排君难,麦秀两歧和其他专以科白为主的戏弄;围绕着简单的情节,通过音乐、舞蹈、演唱和科白来表达出戏中人物的感情和意志。但是它和宋以后  相似文献   

19.
张娜 《东南文化》2023,(4):157-163
现象学倡导的具身认知理论更新了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在具身认知理论视角下,科技馆科普展示的“策划—设计—参观—教育”的展教生命周期,也呈现为“抽象—具象—具身—体验—感知—认知”的感官化叙事过程。科技馆科普展示具有感官的缺席、在场与超越三类形态,其中在场形态可分为元感官、原感官、他感官、多感官四种。梳理科技馆科普展示的感官化叙事方法及案例,可以建构科技馆科普展示的感官化叙事模式,探索科技馆科普展示的感官化叙事形态及观众的“感知—认知”机制,同时将具身认知理论纳入科技馆感官化叙事视域,研究相应科普展示设计理念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刘静 《南京史志》2023,(21):15-17
<正>幼儿时期是幼儿视觉、听觉和语言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该阶段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是比较有利的。幼儿园阅读教学以绘本教学为主,绘本以生动有趣的图片构筑情节,内容简单,具有鲜明的表演特征,容易唤醒幼儿的情感共鸣,带动幼儿的思考,属于高效的阅读教学模式。但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相对薄弱,认知能力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