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炎黄春秋》2012年第一期刊登的《吴忠谈“九一三”事件》一文,公布了一封据称“‘九一三’以后,从毛家湾查到一个材料,是林彪1971年5月23日的信稿”。因为该文是根据吴忠的谈话录音整理的,且整理者还承认“磁带有些地方听不清”,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文中由吴忠转述的此一信稿,与原文存在不少的误差。对某一历史事件进行研究的基础,首要在于必须将该事件的原始材料搞清楚搞准确。将光凭某人“口述”而未与原件核对过的材料匆匆拿出来“示众”,并非是对历史负责的严肃态度。故而,我们认为,公开该信稿的原文,恢复其本来的面目,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整理者说明:本文由北京卫戍区原司令员吴忠将军1986年夏与陶然女士的谈话录音整理而成。一、事件的诱因是悼念周总理的规格1976年天安门事件的诱因被搞得很复杂,到现在好多人不清楚。我比较清楚或者相当清楚,说完全清楚也不是。  相似文献   

3.
整理者说明:1986年夏,已经退休的北京卫戍区司令员吴忠将军与陶然女士多次长谈。陶然,原名朱东北,是辽沈战役中牺牲的解放军著名将领朱瑞同志的次女。因吴忠系朱瑞同志老部下,所以吴忠与老首长女儿的谈话很敞开,无拘无束。陶然女士将谈话内容做了现场录音。  相似文献   

4.
曲爱国 《文史博览》2007,(12):19-21
1977年9月,曾经任北京卫戍区司令达7年之久的吴忠被任命为广州军区副司令员。他上任后不久,中越边境地区形势日趋紧张。 1978年12月9日,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从北京受领任务返回广州,并于11日主持召开军区作战会议,正式传达中央军委的作战预令。吴忠作为分管作战事务的副司令,在会上主动请缨到一线指挥作战。  相似文献   

5.
上海在"文革"10年间的军政关系究属如何?"九一三"事件前后有何变化?朱永嘉时任上海市革命委员会常委,并一直负责写作班子的工作。"九一三"事件40周年前夕,笔者访谈了"文革"期间任上海市革委会常委的朱永嘉,就此前此后上海地区军政关系问题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6.
慕安 《文史精华》2010,(9):30-37
1971年,"九一三事件"突如其来,林彪出逃,摔死在蒙古境内。时任驻蒙特命全权大使许文益迎来了一场严峻挑战。在这特殊时期,如何圆满处理这一被蒙方误认为的"军事侵犯事件",同时坚决维护我国的安全与尊严,显得尤为重要。《"九一三事件"后中蒙交涉始末》一文,介绍了许文益积极应对、不辱使命的非凡经历,极具可读性。  相似文献   

7.
最近看到中央警卫局原副局长、8341部队政委武健华所写的《"九一三"事件后对林彪住地的清查工作》一文(载《党史博览》2011年第12期),不由得大吃一惊!武文说,"九一三"事件发生后,他和中央办  相似文献   

8.
晚年毛泽东     
正从“九一三”事件到病逝,毛泽东度过了他一生的最后五年。与“九一三”事件之前相比,毛泽东的身体和心理发生了极大变化。1972年2月一场大病后,他的身体就每况愈下,疾病缠身,听力、视力变弱,连站立都逐渐困难。与身体状况变化相比,毛泽东的情绪变化复杂一些,有起有伏。在这样一种身心状态中,毛泽东度过了他最  相似文献   

9.
赵赓 《文史精华》2012,(7):30-35
一 自1971年“九一三”林彪叛逃事件之后,社会上已有越来越多的人对“文化大革命”产生了怀疑。  相似文献   

10.
康庭梓 《文史精华》2006,(11):16-22
林彪座机三叉戟256号飞机原本共有9名机组人员,但在“九一三”事件,中只有4人在飞机上随林彪等人飞往绝路,还有5名机组人员并没有被告知登机,因而幸运地生存下来。机组成员的去有留原因何在?《“九一三”事件中林彪专机机组人员的走与留》一文的作者是林彪专机组成员之一,他回顾了当年亲历亲见亲闻,依据细节事实对此作出了分析和判断。  相似文献   

11.
春雨 《文史精华》2012,(11):58-62
1971年9月13日,林彪乘坐“三叉戟”飞机叛逃,在蒙古肯特省省会温都尔汗东北方向约70公里处坠毁(离中蒙边界约350公里)。九一三事件已经过去40多年,当时由于种种原因,官方正式公布的材料很少,人们对坠机原因有多种猜测。再加上国外一些人恶意炒作混淆视听,直到现在,谈起九一三事件,常常听到多种说法。  相似文献   

12.
关于林彪反革命集团“九一三”事件的性质和真相,在1971年9月18日中共中央下达的《关于林彪叛国出逃的通知》中,已经讲得十分清楚。但是,近几年社会上流传着一些新的说法,歪曲事实,有的人甚至著书立说,散布了一些与中央《通知》精神不一致的论调。为此,我以一个“九一三”事件亲历者的身份,再把前前后后的事实叙述一遍,以正视听。一我是1965年11月入伍的。新兵训练  相似文献   

13.
康庭梓 《百年潮》2014,(5):67-68
正44年前的"九一三"事件中,我担任林彪乘坐的三叉戟256号飞机的副驾驶,由于未登机而活了下来。陈士印在3685号直升机上,与林立果的死党进行了劫持与反劫持的斗争,最终另一个飞行员被周宇驰枪杀,陈士印侥幸活了下来。对于"九一三"事件本身,许多史书都做了介绍,作为亲历者,我仅对我和陈士印在事件前后的经历做些回忆。我和陈士印都是1959年的中学应届毕业生,应空军招飞,成为空军飞行院校第15期飞行学员。我是高中毕业,所以年长他三岁。开始学飞  相似文献   

14.
整理者说明:本文由北京卫戍区原司令员吴忠将军1986年夏与陶然女士的谈话录音整理而成。不少同志问我抓"四人帮"的问题,说法不一。华国锋主持中央工作时抓的,华国锋不抓,就不会有人抓"四人帮"?不见得,也还会有人抓"四人帮"。是不是只有华国锋主持工作时才能抓"四人帮",除此以外再不会有人抓"四人帮"?  相似文献   

15.
企图谋害毛泽东主席的“571工程纪要”与林彪“九一三”叛逃事件过去已三十多年了。黄沙暴枯骨,白铁铸邪恶。记者日前采访了这场惊心动魄事件的间接见证者华春南——他曾和同事们驾驶毛主席专列,与死神赛跑,抢在林彪、林立果动手之前……  相似文献   

16.
主席身体欠安 “九一三”事件后,毛主席很少在公共场所露面。1972年1月10日,在没有任何消息的情况下,毛主席突然来到八宝山革命公墓告别厅,参加陈毅同志的追悼会。  相似文献   

17.
关于林彪九一三坠机事件,曾有两种说法:—说是被打下来的,—说是空中先着火而后掉下来的。由于事涉高层机密而又机坠荒野,至今仍有人认为此事扑朔迷离,疑云笼罩。为澄清事实真相,原林彪座机副驾驶曾多次造访当时赴第—现场的我使馆人员,从现场情况及飞行专业角度作了详尽分析探讨,确认林彪座机失事的真实原因。请读《林彪座机副驾驶细说九一三坠机》—文。  相似文献   

18.
“九一三“事件虽然已经过去30多个年头了,但年龄稍大一点的人都不会忘记,1971年9月13日凌晨,林彪乘坐三叉戟256号飞机仓惶出逃,两个小时之后坠毁在蒙古国的大草原上,机上9人无一生还。林彪及其妻子叶群、儿子林立果、死党刘沛丰等背叛祖国,死有余辜,但同在机上的专机机长潘景寅、机械师李平、邰起良、张延奎等4位机组人员又该如何定性呢?凡是关心“九一三“事件的人,都会自然联想到这件事。笔者作为原256号飞机机组的9名成员之一,自然更加关心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9.
1971年发生的那场震惊中外的“九一三”事件已经过去近30年了,它当时留给人们的震撼业已平息,然而对于我这个事件的目击者来说,依然是历历在目,恍如昨日。近20多年来,在国内外报纸书刊中发表了许多与事件及林彪、叶群有关的回忆、记述、评论,“至今已觉不新鲜”。在此期间,也曾有出  相似文献   

20.
史宗义 《文史精华》2008,(12):50-53
林彪的是非功过,历史早已作了公正的结论.作为我军历史上的十大元帅之一,林彪的军事才能和对中国革命的贡献是不容抹杀的.毛主席在"九一三事件"后指出,1949年以前,林彪对于中国革命是功大于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