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军 《攀登》2006,25(6):40-4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必须充分认识到,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要切实解决忽视农民主体地位和利益的问题,重视、尊重和充分发挥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把培育新型农民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始终。  相似文献   

2.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在全面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党校作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主渠道,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对农民群众,特别是农村党员干部的培训教育工作,挖掘培训潜力,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宏 《攀登》2006,25(5):14-17
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功的保证,是统筹城乡发展、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增加农民收入的决定性力量。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需要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较短,整体素质不高。要依托产业发展对农民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同时积极引导和教育农民遵纪守法、提高修养、崇尚科学、移风易俗,使之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把以人为本落实到建设新农村中去,就是要以农民为主体,不仅关注、关心农民,更要塑造、发展农民,把农民塑造成权利的主体、责任的主体。只有这样,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性及迫切性,并提出县级图书馆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为培养新型农民服务工作的对策及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戚忠娇  王河 《神州》2013,(3):164-164
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因为农民是新农村的建设者和管理者,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最大受益者。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本文写作的目的是让更多的人意识到提高农民法治素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培养和塑造新时期的新农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要求和最终目的。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既要尊重农民、扶持农民、服务农民,又要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让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不断提高了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  相似文献   

7.
正新农村建设是21世纪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而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支撑。江苏省开展新型农民技能、学历"双提升"培训,是农村成人教育为农村经济服务最直接的部分。要做好新型农民"双提升"培训工作,我认为要采取以下五个方面的策略。一、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视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和改革农村学校教育若干问题的通知》,提出了农村教育要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要努力提高广大农村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对这一指导思想的认识在近些年有了很大的提高,但  相似文献   

8.
培养有文化、有知识的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教育是造就新农民的必要途径。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发展建设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相比之下农村在教育方面仍然相对薄弱,而其中农民的文化水平整体偏低,是阻碍农村未来发展的关键。因此,加大农村教育,使农民整体的文化水平整体得到提高,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手段与途径。  相似文献   

9.
尹丽丹 《神州》2014,(18):277-27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这一巨大工程的实施主体是农民,而农民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败的关键。不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就必须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新农村文化的建设是一个过程,须经宣传奠基、健康发展和巩固提高三个阶段。目前,我国基本完成了第一阶段任务,并开始进入第二阶段,且初见成效。但是,同时其还存在着一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该任务的完成受制于若干因素。其中,农村人力资本的弱势状态对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现代农民培养等问题的解决形成了障碍,极大地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在长期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在人力资本的概念、投资途径、影响等层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对于以上难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培育新型农民。但当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供给严重不足,成为制约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瓶颈。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供给水平,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该任务的完成受制于若干因素.其中,农村人力资本的弱势状态对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现代农民培养等问题的解决形成了障碍,极大地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在长期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在人力资本的概念、投资途径、影响等层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对于以上难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湘南地区建立培育新型农民长效机制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育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最核心、最本质的内容。新型农民的培育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不能一蹴而就。为此,构建新型农民培育长效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其主要内容包括运行机制、保障机制和配套机制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建设新农村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事关全国广大农民群众的幸福安康以及整个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而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如何适应和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求,本人作为一名基层文化工作者,结合实际,作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建设对解决日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瓶颈的"三农"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最终受益者和实践者,发挥着实践主体作用。桂北少数民族山区农民的实践性主体作用还比较薄弱,不利于村庄的长远发展。其原因在于农民的整体素质较低,较高素质人口大量外流,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要发挥农民的主体性,必须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农民素质、协调好人口外流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并积极培养各种农民组织。  相似文献   

16.
刘东杰 《攀登》2012,(2):42-45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农民群体的整体素质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和推进速度,因此,必须大力培养和提升他们的整体素质.在当前涉农政策密集出台和实施的背景下,培育和提升农民政策敏感性显得迫切而重要,必须多方面培育和提升农民的政策敏感性  相似文献   

17.
闵小芳 《攀登》2007,26(2):25-27
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牧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本文就青海省在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中培养新型农牧民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如何构建“乡风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在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所做出的重大举措。文章就如何构建“十一五”规划所提出“乡风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目标,从其必要性、农村文化建设、新型农民的培育和党政主导作用等几方面进行阐述,意在从文化的视角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9.
李晓权  王宏霞 《沧桑》2014,(3):149-151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切实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新形势下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应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培育新型农民,优化体制环境,创新方式方法。真正使思想政治工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20.
王金华 《神州》2013,(9):225-22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发展任务,我国是农业大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对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水土流失给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增长带来了重大的威胁,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对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落实可持续发展的政策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总结了水土保持工作对新农村建设的积极作用,进而提出了在新农村建设中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