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葬较多兵器的北京昌平白浮西周女性墓葬M2,当属于商遗民性质的燕国墓葬,墓主人可能为燕国女将军.其中随葬的少量北方系兵器可能是其与北方民族打仗时缴获,并不能作为其为狄人女首领的证据.  相似文献   

2.
以往的考古发掘和研究结果显示,土墩墓分布的范围东到上海金山,西至皖南屯溪, 南至苏浙交界的太湖沿线,北达长江以北的六合、仪征,而以宁镇地区的土墩墓分布最为密集。  相似文献   

3.
一九五九年三月,在地当皖、浙、赣三省交通要冲的安徽屯溪市西郊奕棋村,发掘了两座西周中晚期的墓葬。①墓中出土精美的青铜器和釉陶器,不仅使时人为之震惊,而且迄今仍使考古学界、历史学界、民族学界为之萦怀。然而,在数以百计的研究屯溪西周墓的  相似文献   

4.
鲁城“甲组墓”族属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七十年代末勘探曲阜鲁国故城时,在城内西部发掘了四处墓地,共得两周墓葬128座。1981年春,又在林前村西发掘了30座。第一批材料发表在《曲阜鲁国故城》内,在报告结语中,作者将这批墓葬分为甲、乙两组,并就其族属提出了初步看法。随后主持此项工作的张学海先生又专门讨论了鲁城两周墓葬的类型与族属,正式提出了甲组墓为夷人墓、乙组墓为周人墓的观点①。发掘者对两类墓葬的划分是很有道理的,对乙组墓族属的考证也是正确的,但对甲组墓族属的考证却颇多可以商榷之处。在我们看来,这批墓葬并不是夷人墓,而很可能…  相似文献   

5.
蒙古风格特色的墓主夫妇并坐图是蒙元时期墓葬壁画的一个新特征,据此一些学者将这些墓葬的墓主人族属划归为蒙古族。本文将从考古资料出发,对北方蒙元墓葬中墓主人形象与其族属问题进行反思,并试图揭示二者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同时文章将从墓主、画工和格套的角度进一步探讨墓葬中墓主人形象与其族属之间产生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略论“山戎文化”的族属及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略论“山戎文化”的族属及相关问题陈平BasedonthetombmaterialsoftheRongandDiNationalitiesoftheSpring-AutumnperiodattheYuhuangmiaoVillage,YanqingCo...  相似文献   

7.
自1971年宣化下八里村发现辽代张世卿壁画墓以来,张家口地区的辽墓在史学、美学和天文学研究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并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注意。近年来,随着该地区文物考古工作的开展,一批新的辽墓又相继出土,使人们对这里的辽墓有了新的了解。对张家口地区的辽墓进行分期研究,探索这里辽墓随葬器物的  相似文献   

8.
人字顶木椁墓首次发现于浙江绍兴印山越王陵,之后在闽越、南越等地区也相继发现,商周时期江南地区土墩墓内的建筑形式推测原来也为人字形墓葬建筑遗存。江浙地区人字顶木椁墓是越文化的独特葬俗,闽越和南越的族属渊源与南下越人有紧密联系,发现的人字顶木椁墓应该是延续了越人的葬俗,这种葬俗不是贵族特有而是普遍采用的。  相似文献   

9.
论鲁台山西周墓的年代和族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过去传统的观点认为,商周时期的商周王朝,只是局限于黄河流域。南面疆界不出河南省。江西清江和湖北盘龙城的商代二里冈时期的大规范遗址和城址的出土,使人们耳目一新,明确地认识到,商代版图已扩展到长江中游,甚至已经越过了长江天堑。这样,人们的视野比过去宽阔得多了。最近,由于湖北黄阪鲁台山出土了典型  相似文献   

10.
11.
1975年3月陕西省扶风县法门乡庄白村发现一批西周铜器,经扶风县博物馆派人现场清查,系一墓所出.共出铜器18件,其中有铭文的11件,涉及的人名有(戈冬)、父乙、(田)父和伯雍父等.此墓无论是器物组合、器形、纹饰还是兵器种类都是很有特色的,因此引起学术界关注.罗西章、吴镇烽等先生根据器形、花纹及铭文字体,把此墓定为穆王时期,认为(戈冬)是墓主①.本文在上文基础上,对墓主家庭、族属及伯雍父其人作一探讨,以求教大方.  相似文献   

12.
略论苏南土墩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耕夫 《东南文化》2001,(3):27-39
土墩墓是商周时期江南地区具有强烈地方特色的化遗存,它与同期的吴越化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对土墩墓的研究是考古学界研究南方地区考古的重要课题。土墩墓为一墩一墓、土墩封土层内含有祭祀器物堆、大部分墓有熟土坑及葬具存在。  相似文献   

13.
自西周初年楚熊绎封丹阳至战国中期的八百余年,湖北一直是楚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地区。秦昭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下楚国郢都(今湖北省江陵城关北五公里的纪南城),并建置南郡,至公元前207年秦灭亡的七十余年期  相似文献   

14.
辛怡华等 《文博》2014,(2):26-28
石鼓山M3出土的"中臣尊鼎"铭内的"帝后",就是姜太公之女、武王之后邑姜。虽然在传世文献中并不多见西周王妃的事迹,但在青铜器铭文中有邑姜后妃的丰富记载,内容涉及到西周社会政治、军事、经济的各个方面,这表明,王姜在周王室有一定的领导权。古文献把邑姜与周公、召公、太公等相比,表明她在周初是一位有相当政治影响力的人物。4号龛出现邑姜器物,并发现了墓葬中唯一一件陶器——高领袋足鬲,表明这个4号龛里的助葬器,是邑姜是以娘家人的身份,给墓主助葬的,恰恰说明了墓主与邑姜是一个家族,即墓主户氏家族属于姜姓。  相似文献   

15.
倪润安 《故宫博物院院刊》2012,(3):37-61,160,161
石景山八角村魏晋墓是北京地区发现的一座出有特殊壁画石龛的重要墓葬。石龛出现的原因必与墓葬的时代背景及墓主人身份密切相关。本文从"晋制"演变发展的角度考察该墓墓葬形制和随葬品的年代范围,首先进一步研究充实魏晋都城洛阳地区"晋制"墓葬的演变序列和阶段性特点,然后以之为参照,建立北京地区魏晋墓葬的演变系统,从而认为该墓的年代为西晋晚期,下限可到十六国初期。石龛壁画的中心图像是执麈尾正坐的男墓主人,这一形象是改进东汉旧样后、创新于幽州地区的新图式,体现了与幽州鲜卑的文化联系。本文由此进一步推测,八角村墓墓主人为遇害于蓟城的西晋并州刺史刘琨,该墓为二次改葬墓,石龛为段部鲜卑单于供奉的祭龛。  相似文献   

16.
安徽屯溪土墩墓群自1959年发现以来,其年代和族属始终是长江下游商周考古研究的重点和争论的焦点。本文在对历年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拓展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简明扼要地论证了屯溪土墩墓群的年代为西周,八座墓的年代分别为西周早期、中期和晚期,屯溪土墩墓群的族属为於越,而屯溪一带有可能为越国早期都城所在。  相似文献   

17.
宝鸡市益门村二号春秋墓是近年来陕西考古工作的重大收获之一。已发表的简报、研究文章对墓葬的年代、性质及随葬品的特点作了很好的探讨,但谈到国别族属时,仅推为春秋时期的秦国墓葬,未作深入分析。鉴于该墓甚为重要,有必要作进一步讨论。 一、墓葬的特点与文化因素分析 据简报,该墓为一长方形土扩竖穴墓,墓向315度,口大底小,一棺一椁,伸长2.4、宽1.2米,有头箱。人骨腐朽部存,葬式不明。随葬品总计200余件组,其中纯金器81件组(带钩 3、带扣 7、泡 63、环6、络饰 130枚、串珠908粒);金铁、金铜合成器24件(金柄铁剑3、金环首钢刀4);玉器81件组(璧10、环 7、磺 24、佩 14、携?13、带钩1件等);铜器 19件(、带钩 1、带扣 7、衔4、环2、转子4),其它还有玛瑙、绿松石、料器串饰。关于墓葬的年代,简报推为春秋晚期偏早阶段。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的西南地区,巴、蜀是先秦时期的两个重要诸侯国,境内生息着不少兄弟民族,其中最强盛的一支,就是氐人。这支民族在古蜀国内居于统治地位。在我国历史上也是较大的民族之一。他们特别活跃于两汉及南北朝时期。氐人,在五胡十六国中曾先后建立了前秦、后凉两个政权。又在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建立了“仇池园”、“武都国”、“武兴国”、“阴平国”等封建割据政权。隋唐以后,吐蕃兴起,白马人居住地区处于唐蕃争夺的中间地带。此后,史书记载氐人的活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考古发掘获得的有关曹操家族墓葬材料的梳理,发现该曹氏家族数代多人的墓葬方向具有朝东的特点,与东汉帝陵、诸侯王陵的墓向朝南的特点比较之后,初步认为曹操高陵墓向的朝东应该是继承了曹氏家族墓葬东向的传统,并且,这一传统可能与当时的政权斗争没有直接的关联。  相似文献   

20.
北京先农坛金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3年初,在先农坛东部的育才学校内施工时发现一座古墓,清理情况简报如下: 该墓为土圹竖穴墓,方向北偏东5度。墓穴东壁已破坏,根据两壁推测,墓坑可能为正方形,长宽约为2.30米,深3.30米。葬具为长方形石棺,长1.68、宽1.36、高1.30米。由六块略经凿平的绿砂岩厚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