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简明扼要地稽考我国历代地区政区名称源流及其在今广西地区的实施概况,涉及治所及其辖域均在今广西境内的近20多种历代政区的设置始末、主要沿革、相关领属和主要数据,使人一目了然地知晓历代中国大一统政区中今属广西地方政区的兴废因承及其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明扼要地稽考我国历代地区政区名称源流及其在今广西地区的实施概况,涉及治所及其辖域均在今广西境内的近20多种历代政区的设置始末、主要沿革、相关领属和主要数据,使人一目了然地知晓历代中国大-统政区中今属广西地方政区的兴废因承及其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
夏、商、周时代,今广西地域上的骆越等部族已与中原地区开始交往。秦朝以来,每逢改朝换代,王朝统治者都会派兵南下经略广西地域。自秦始皇在广西推行郡县制政区后,历代广西政区名称几经沿袭、变更,逐渐形成今广西地域范围。直至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区划调整,广西省改为广西壮族自治区。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以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邓敏杰为项目负责人的广西地方志人才梯队建设项目《广西政区集成》(专著),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首批广西地方志人才梯队建设项目的第一层次项目,于2013年启动编著。全书170万字,精选178幅古今地图,图文并茂,以古今正史、志乘精选地图勾勒、诠释自古而今广西各类行政建置分布、层级定位、旧治今属和界线变化。对201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及其所辖14个地  相似文献   

5.
由于政治中心的东移和改朝换代,唐至北宋时期,今河南对应区域内所置政区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具体表现在一级政区的划分原则、名称、管理幅度及其影响,二级政区和三级政区的数量、名称、等级与隶属关系等方面。但就这一时期运行于今河南对应区域内的政区制度而言,并没有根本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由元到明,广西政区处于不断调整适应的过程之中,尤其在明初洪武年间,国朝新建,变化尤为剧烈。从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于整体政治目标的角度出发,此时中央对广西政区调整的重点是对这一地区如何更好地进行政治控驭和军事镇遏,保证中央对这一边陲要地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  相似文献   

7.
隋唐时期宁波地区州县城址的变化比较复杂,尤其是句章县、鄮县和明州治所的变迁,历来没有定论。本文试图通过对历代相关文献的分析梳理,得出一种比较合理的变化序列。笔者的主要结论是:(1)隆安四年(400年),句章县治未有变动。(2)从无任何县级以上政区设治于小溪镇(今鄞江镇)。(3)长庆移城发生在三江口。  相似文献   

8.
一般考证历代政区建置都是直接利用文字记载和考古材料中的相关内容,但古地图在考证政区兴废沿革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应忽视的。作者在对宋代政区的研究中发现,有些政区的建置沿革在《宋史·地理志》中表现得并不完全,当然这可从其他资料,比如文集中得到补充。但从某些地图中可以更加直接地获得较为可信的证明,其中较为重要的是宋人税安礼所编《历代地理指掌图》中的最后一幅——《圣朝升改废置州郡图》,该围包括正图与图说部分,反映了宋代尤其是北宋政区的建置及其变化。本文欲以此图为例,来考证《宋代·地理志》所没有记载或未完…  相似文献   

9.
沿革地理在我国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溯源可上推于班固的《汉书·地理志》,宋代以来,沿革地理日益发展,到了清代,这一学科的发展可以说达到日臻成熟的阶段。政区沿革是沿革地理的主要研究内容,由于历代政区的建置沿革,头绪纷繁,变更甚多,需要简明扼要地用表的形式来表达,才便于检索查阅,因而在清代已出现了像陈芳绩的《历代地  相似文献   

10.
政区是国家为了推行政务,管理社会而划分的各级地域单位和组织形式。封建社会广西政区划分的规律及特点带有普遍性。由于历史的继承和下延,封建社会一些政区划分不合理成分延续至今,加上过多地考虑政区的政治性和行政性,在行政管理方面阻滞商品经济发展及经济区的形成。借鉴历史规律,本文对广西政区改革提出建议:一、依据广西的历史特点、地理环境,在当前经济条件下,运用区位理论来规划广西行政区划的总体发展战略。二、以两个经济圈为核心,缩小一级政区管理范围,增加一级政区数目,减少政区层次,采用政区新体制。三、对“撤县设市”、“县市升级”一定要严格把握度量标准,妥善解决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宁夏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和驻兵屯垦之地。历代中原王朝都在此设置军事机构,派遣驻防部队,修筑军事设施,以备攻防。因而,宁夏始终为军事要地,并且战争不断,烽火连绵。千百年来,虽经数次改朝换代,但在今宁夏境内,仍然保留下了与军事相关的、为数众多的政区地名,从中折射出宁夏边塞军事化的色彩。  相似文献   

12.
由于《水经》、《汉书.地理志》、《水经注》对周水、存水、刚水记载简略,加之这一地区多岩溶地形,河流常常变成地下河,导致历代志书在今柳江、红水河流域指代三河不一。实际上三河各有所指,周水即今广西龙江一段;存水即今龙江,而非源于犍为郡县境;刚水或与周水为同一水,或为红水河下游,而非今柳江上源都柳江。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考察、研究涉县林旺响堂石窟的历代摩崖碑刻题记,确证了北齐临水县治"松谷"位于今涉县固新镇,旁证了涉县复置的具体时间,可纠正《隋书.地理志》《读史方舆纪要》等著作中有关涉县复置时间和政区归属之误。  相似文献   

14.
广西地区正式归人中国版图,自秦朝始。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设36郡,今广西北部的全州、资源、灌阳县地属长沙郡的零陵县,县治在全州县境内;黔中郡辖到今河池以北地区。始皇三十三年,秦军平定岭南百越民族的反抗,在军事势力所达之处,设置了南海、桂林、象3郡。3郡中桂林郡辖境全在今广西境内,南海郡跨有今日桂东地区,象郡跨有今桂南、桂西南之地。  相似文献   

15.
高小强 《丝绸之路》2009,(22):55-56
《汉书·地理志》简称"汉志",是我国第一部以"地理"命名的著作,开创了正史地理志的体例。同时该志也是我国第一部以疆域政区为主体的地理著作,开创了我国历代记述疆域政区的先例。《汉书·地理志》堪称历代地理著作之典范,对后世影响深远。本文就《汉书·地理志》的写作背景、内容及其价值作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6.
<汉书·地理志>简称"汉志",是我国第一部以"地理"命名的著作,开创了正史地理志的体例.同时该志也是我国第一部以疆域政区为主体的地理著作,开创了我国历代记述疆域政区的先例.<汉书·地理志>堪称历代地理著作之典范,对后世影响深远.本文就<汉书·地理志>的写作背景、内容及其价值作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7.
蓝武 《广西文史》2004,(4):66-72
广西地处岭南,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主要边疆省份之一。历代封建统治十分重视对广西民族地区的设治与经营,各兄弟民族对广西民族地区的经济开发与社会发展均作出过重要的贡献,元代亦然。对元代人仕广西的女真人与回回人及其代表人物进行分析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广西地方民族史的了解,同时在深化我们对元代的职官制度及民族政策的认识方面也不无稗益。  相似文献   

18.
明清黔、楚、蜀(今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地区曾为"三不管"之地,民族构成复杂,相互间纷争不断,土司与流官政区之间疆界纷争时常发生。其直接结果导致不少流官政区辖地大为削减,对于当时县级或省级政区构成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有些甚至成为难以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面对不断升级的土司疆界争端,中央王朝及各级地方官府实施了阶段性的应对举措,映射出顺应"时势"之变化过程,并最终以"改土归流"作为化解彼此疆界纷争之根本方式。  相似文献   

19.
乾隆初期安南北部的动乱对广西边境地方社会造成冲击,在客观上也促进了清廷决心在广西沿边地区进行一系列变革.这些变革措施包括边防、边贸、政区调整等方面的内容,不仅有效地保护了国土安全,还最大限度地保障了边贸的发展,维护了商贩与边民的利益.透视这一历史过程对理解边疆治理问题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13~18世纪云贵川交界地区政区设置变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3-18世纪金沙江以东的云、贵、川交界地区在政区设置上产生了一系列变化,主要变化趋势表现在:在政区层级上,由繁而简;在基层政区设置的空间过程上,由外而内;在政区的实际控制上,由虚到实。这一时期本地区地方部族力量的不断减弱与中央权力的逐渐加强是导致这些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