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柳成栋在《黑龙江史志》2012年第6期撰文指出,首轮志书在小序编写中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在第二轮修志中注意:1.首轮志书在设立小序方面最大的缺点是随意性强。有的设了小序,有的没设;有的大部分设了,少部分没设;有的少部分设了,大部分没设;有的志书小序文字长短不一,过长过短的现象均有。2.没有抓住要领。首轮一些志书将小序作为一种摆设,  相似文献   

2.
柳成栋 《黑龙江史志》2012,(6):14-15,19
<正>小序是指各种按分类编排的书目中的部序和类序,是和总序相对而言的。它亦可以称为小概述、略述、小引等。志书卷首小序是介于"序"与"概述"之间,对本志(篇或编)类目内容加以溯源、评述、高度概括,引导和发挥,以彰明因果的文字。一般设在篇(编)、章之前,与后起的绪论、按语相类似,是我  相似文献   

3.
志书述体形式、功能与编写漫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志一般可分成图、照、序、例、述、记、志、传、录、表等多种文体。其中“述”本义是陈说、叙述的意思。根据在志书中所处的位置,述体可分成卷首述、部类述两种形式,具备着不同的功能。志书述体形式主要有总述、概述、综述、小序、无题小序等。但述和序是不同的文题,志书中称“序”实为不妥。为使述体形式更加规范,志书编纂者应掌握述体的编纂知识。  相似文献   

4.
概述与无题小序是志书著述性最强的体裁,它们像一张网纵横贯通各个门类和条目,使志书内容浑然一体。由于它们是在志文基础上综合分析提炼概括的三次文献,撰写难度大,存在问题多。那些见于篇章节下数量众多、地位重要、作用显著的无题小序,应纳入志书常规独立体裁深入研究,强化著述。对不同层次的小序和概述的篇幅按“2:5:8:1”的比例编排,有利于增强志书的著述性和形式美,提高志书质量。  相似文献   

5.
《临桂县志·农业卷》无题小序编者按:《临桂县志》农业卷的小序在评稿会上受到称赞。比诸已经见到的一般写法,它确属刘开生面,颇具新意。其新就新在它是经过编撰者的充分研究,对本县农业的状况有综合的分析,对农业发展的方向直接提出了意见,使志书除了资料性外又带...  相似文献   

6.
《直斋书录解题》共分为53类,其中9类有小序。最近学界提出了"谶纬类小序说"和"谱牒类小序说",认为谶纬类和谱牒类是有小序的,其小序与此类中一部书的解题结合在一起。这样小序的数量就变为11篇。这种说法影响了学人对于《直斋书录解题》小序数量及性质的认识。通过对小序的位置、内容及其与解题中按语区别的探讨,可以深刻认识到书中九篇类序是陈振孙对前代书目分类创新和发展的结果,从而对《直斋书录解题》的体例,小序的数量、性质有更加深入和准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在阅读志稿中,发现部分志稿存在小序过滥和失体的问题。 一、小序设置过滥 某专志初稿中,有这样一篇,共有19章,71节,而小序就有98段,基本上是章章有“序”,节节有“序”,部分目下也设有“序”。举其一章为例: 第二章唐平定西域  相似文献   

8.
卷首无题概述,也称无题小序(以下简称“小序”),是提纲挈领记述该卷中各项事物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反映概貌与特点的概括性叙述,应是该卷(编)内容的精华。民国时期黄炎培创设的志书“概述”体例,20世纪80年代初首轮新方志编修被普遍运用,经过30多年实践,至今已经成为地方志编修的一种惯用体裁,其作用日益显现,也受到方志界逐步重视。  相似文献   

9.
序,文体名。“序亦作‘叙’,或称‘引’。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等的文章,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古代多列于书末,如《史记·太史公自序》等,后来置于书前。”明代学者吴讷在《文章辨体序说·序》中说:“序,绪也。序文体始于《诗》之《大序》,首言大义,次言《风》、《雅》之变,又次言《二南》王化之自。其方次第有序,故谓之序也。”此序“又谓之大序,则对小序而言也。其为体有二,一曰议论,二曰叙事。”志书作序(本文只论及大序或前序,不及无题小序),起源亦甚早,据记载,最早当推晋人裴秀撰《禹贡九州地域图·序》,近500字,介绍其基本内容和绘图六条基本原则,并论及当时地图与地志存在之不足,阐发作者观点。唐宋之后大兴,成为地方志书的重要体例和组成部分。在历代浩如烟海的地方志书中出现了众多好的序言,  相似文献   

10.
志书在各编(卷)或章之首设的无题小序,也称无题概述、无题引言、无题导言、无题前言,始于南宋时罗愿的《新安志》、施谔的《淳祐临安志》等.是我国修志的优良传统体例之一。无题小序以简练的文字。引出丰富的内容。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从宏观的角度对各层次所记述的内容进行概括和提炼.以体现出事物的概貌和相互间的内在联系、主要特点及规律性.弥补志书横排门类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
文章在简要说明写作目的的基础上 ,较详细地论述了饶宗颐纂修《潮州志》时在志书名称、志馆地址、组织机构、篇目设置、经费筹措、编修进程等方面的情况。并在文末引用叶恭绰作的序说明《潮州志》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照片在志书中不仅可以起到图文并茂的作用,而且还大大丰富了志书的内容。但是,照片的这些作用,离不开正确的文字说明。照片说明也是志书文字的组成部分,其写作要求也同正文一样,关系到志书的质量。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在“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率的计算方法”中规定:“凡正文、目录、出版说明、前言(或序)、注释、索引、图表……中的一般性错字、多字、漏字、倒字,每处计一个差错”。  相似文献   

13.
志书中的“述体”文字,就其在志书中的结构位置说,有的置于卷首,有的陈列卷中。其形式,是篇与文段。其名称,有总述、综述、概述、无题小序之说,间有以“概况”名之。  相似文献   

14.
王新环 《中国地方志》2012,(12):46-48,4
胡适在《上海小志·序》中谈到方志纂修中存在着“贤者识其大”与“不贤者识其小”的问题,批评那些自认为贤者的修志者在志书内容的选择上注重政事、官事等所谓的大事而忽略或者淡化“纤悉琐屑”的民情、民风等民生状况。这种现象在一些新修志书中一直存在,即为思想意识中的“官本位”与“民本位”问题,表现为“官本位”思想越来越浓厚。志书内容在“识小”方面的缺失,不但不利于地方志事业的发展,也是志书流传不远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前人们研究《楚辞》最常用的版本即是宋洪兴祖《楚辞补注》本,此本宋本不存,所存为明翻宋刻本。其中王逸《楚辞章句》,不论是序还是注都存在一定抵牾。这一点在《招隐士》作者及《招隐士小序》上反映尤其明显。本文拟从三种不同文献记载,对《招隐士》作者及王逸《招隐士小序》进行辨误,认为《文选集注》《招隐士小序》最近王逸小序原貌。  相似文献   

16.
杭州、嘉兴、湖州三市的修志工作者在边学习边修志的过程当中 ,吸收专家学者的建议 ,并借鉴前人的理论 ,探索出一条史志结合 ,巧用史体 ,大胆创新的新路。用史家的眼光谋篇布局 ;用总述、综述、概述及小序或述要、纪事、大事记等史笔 ,勾勒出一地一业的历史发展轮廓及兴衰起伏的规律 ,增强志书的整体性 ;对人物除设有传、传略外 ,有些人物还设有专记。这些创新之举 ,使三市志书经精雕细刻 ,终成佳品 ,为志书续修工作提供了宝贵借鉴。  相似文献   

17.
这里所谓规则不是泛指一般志书写作规则,而是专指志书当写什么和不当写什么的问题.对于初涉志书写作者来说,长期以来社会约定俗成的志书写作基本方法是他们寻求入门的一个重要途径.这里虽强调志书写作初涉者有必要学习和掌握志书写作基本方法,但并不是非要求死搬硬套,而是要求通过对志书写作基本方法的灵活运用从而把死法变成活法,即"规矩备具而能处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不背于规矩也……指使者,则可以与语活法矣."(宋·吕本中语)志书写作规则问题比较复杂,迄今还研究得不够深入和具体,这里仅就其中几个常用规则作个简述.  相似文献   

18.
篇目是志书的总体设计和基本框架,是搜集资料的向导,是志书编写的提纲。地方志必须严格按照"事以类聚,类为一志"的基本原则,突出所记事物种属划分,强调志书记述事物的有序排列,以体现志书的科学性。如何全面、系统、科学地分析与认识一个地方的自然和社会、历史与现状,科学、系统地将各种事物进行合理的分类,设计具有整体性、科学性、逻辑性和时代性的篇目体系,是编修志书的基本功,也是提高志书质量和价值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文章举例阐述志书写作中立意方面的正与讹、庄与谐、隐与显,谋篇方面的纵与横、升与降、繁与简,取材方面的真与假、实与虚、点与面,表达方面的详与略、广与深、褒与贬等的辩证艺术。认为志书写作讲究辩证艺术既是践行科学发展观和唯物辩证法的应有之义,也是提高志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地方志》2003,(4):77-77
《方志续修十六讲》由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主编 ,梅森、王继杰、颜小忠、黄晓明编写。《方志续修十六讲》共 2 5万字 ,是方志续修培训的教材。全书包括方志的性质、种类、中国方志简史和上海修志概略 ,续修与续志 ,方志编纂组织 ,方志体例与篇目拟订 ,方志资料征集和整理 ,横排竖写与交叉处理 ,志书文体语言和行文通则 ,总述、小序的撰写 ,大事记编纂 ,专记的编写 ,人物撰写 ,图表运用和索引编制 ,序、跋、凡例、附录及其他 ,部门志和专业志的编纂 ,村镇志的编纂等 16讲 ,此外附续志篇目选录、续志文件和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大事记 (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