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几千年来在各族妇女中,先后涌现出许多颇有作为的女杰,他们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和进步,都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明末清初生在蒙古,嫁到满洲的孝庄文皇后就是其中杰出的一员。她一生辅佐太宗皇太极、世祖福临、圣祖玄烨三帝主政,对清王朝的建立和统一全国大业起了重要作用,是一位胆识过人的女政治家。回孝庄文皇后,姓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出生在蒙古科尔沁部,贝勒寨桑之女。天命十年(1625年)二月,嫁给后金汗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为妻。翌年八月,努尔哈赤身患毒疽病逝,皇…  相似文献   

2.
天命七年(1622年)三月,清太祖努尔哈赤设计了身后实行"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的方案。"八和硕贝勒",有时泛指八旗的和硕贝勒,有时也可理解为是八个和硕贝勒。由于旗主也称和硕贝勒(和硕贝勒不一定都是旗主),所以这"八和硕贝勒"便有可能是指八旗八个旗主。那么,与共治国政制联在一起所称的这"八和硕贝勒",究竟是泛指八旗的诸和硕贝勒?还是指八旗旗主?进一步说,努尔哈赤在天命后期是否规划了由八个旗主共治国政的制度?若果如此,这八个旗主又是何人?由于没有明确记载,且史料缺乏,至今仍是个谜。由于它关系到当时八旗制度的演变…  相似文献   

3.
清太宗皇太极之出身,关系到清史中的一些政治问题,迄今仍是疑案。本文通过幼年皇太极及其生母叶赫那拉氏曾与努尔哈赤共居正室、叶赫那拉氏本人姿质、与丈夫的关系、母家之门阀、努尔哈赤原嫡妻富察氏之被废弃,以及努尔哈赤为汗时后金对叶赫那拉氏迁葬礼予以的最高规格的礼仪等等史事的考析,论证叶赫那拉氏曾继富察氏之后而为正室大福晋,进而说明皇太极出身嫡室。也正因为如此,皇太极继位前才与其他嫡子一样,被汗父封为旗主、大贝勒。所以,他的继位并非以庶嗣统,也非以庶夺嫡。  相似文献   

4.
正一四十四岁时(1636年),从其父努尔哈赤手中,接过这份巨大家业已经九年的皇太极,改国号"大金"为"大清",以表达他"扫清廓清"之意。努尔哈赤生前虽然未明确后金汗位继承人,但是对皇太极的培养却有迹可循。作为努尔哈赤的第八子,皇太极一直都是乃父青睐有加的儿子。从二人的  相似文献   

5.
16、17世纪之际,东亚地区的历史环境给满洲的崛起提供了机遇。以努尔哈赤为代表的满洲统治集团成功地把握了这次机遇,并依据时局的变化,不断调整与明朝、蒙古、朝鲜的关系。上述诸关系中,满蒙关系,尤其是入关前满蒙关系至关重要。努尔哈赤因势利导地对蒙古各部采取联姻科尔沁,争取、招抚喀尔喀,孤立、打击察哈尔的策略,最终使满洲成功崛起。  相似文献   

6.
邢继柱 《收藏家》2012,(6):72-80
喀尔喀蒙古是指戈壁沙漠以北的今称外蒙古的部分(漠北蒙古),是今蒙古国、中国新疆东部以及俄罗斯联邦图瓦共和国等地中蒙古族聚居的地方,与漠南蒙古相对(地域大概为今中国内蒙古自治区)。漠北喀尔喀蒙古分为三大部:车臣汗部(东部)、土谢图汗部(中部)、札萨克图汗部(西部)。  相似文献   

7.
明末清初,经过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父子两代努力,除统一女真诸部,夺取明廷辽东都司,降服东海渥集部(包括瓦尔喀、虎尔哈)、厄鲁特蒙古诸部外,还多次用兵黑龙江,招服黑龙江中下游沿江居住的使犬部。到明崇祯十年(1637年),黑龙江以北的索伦部,游猎于亨滚河、乌第河一带的使鹿部,也都向清廷纳贡称臣。从此以后直至十九世纪中叶,沿黑龙江居住的索伦、赫哲、奇勒尔、费雅喀等部,一直是清朝东北边疆的子民。其中活动在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牛满江以东直至乌第河、亨滚河流域广大地域内的是奇勒尔部。  相似文献   

8.
16 16年 ,努尔哈赤建立国号“金”;16 36年 ,皇太极易国号为“大清”。“金”国号作为女真政治与民族共同体的鲜明标帜 ,在努尔哈赤创业的过程中 ,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皇太极时期 ,“金”国号已不足以范围其未来的发展 ,更不利于安抚其已统辖的汉、蒙民族。皇太极新定的国号“大清”,不仅合乎“大元”、“大明”取号的传统 ,气势、取义更胜过“大明”。“大清”国号既顺应了汉人一般的思想观念 ,又能为女真或满洲民族所认同 ,归服皇太极的蒙古各部 ,也必赞成皇太极易“金”为“大清”。如此 ,由“金”而“大清”,绝非简单的名号改易  相似文献   

9.
蒙古高原同中国的关系源远流长,向来是中国领土的重要组成部分。洎乎清朝,早在入关前的皇太极统治时期,漠南蒙古诸部已经臣服。1638年(崇德三年),喀尔喀车臣汗、土谢图汗、札萨克汗向清政府奉表称臣,“贡白驼一,白马八,谓之九白之贡”。1655年(顺治十二年),顺治帝任命喀尔喀三汗等八人为札萨克,分左右翼,札萨克图汗部属右翼,土谢图汗部、车臣汗部属左翼,负责管理喀尔喀各部事务,喀尔喀从此正式归入清帝国版  相似文献   

10.
皇太极之继位、努尔哈赤大妃之殉葬,至今仍被清史学界不少学者视为疑案。这两件事又都涉及皇太极帝系与多尔表三兄弟之关系,因而不可避免又使人联想到皇太极死后帝位在皇太极之子与多尔衮之间的争夺,以及多尔衷对皇太极之子豪格、帝系旗人官员的打击。这些事件对当时政治影响较大,有必要对其历史真相作进一步深入考察。一、皇太极得位之分析天命十一年(1626)八月,努尔哈赤离开其未竟之业中道崩姐,后金国汗的桂冠最终落在了皇太极头上。由于皇太极并非以储位的身份自然继位,而且有努尔哈赤欲传位他人的说法,因而其得位引起人们的猜…  相似文献   

11.
明末清初,东北地区政治经济发展不均衡,矛盾重重,争权夺利,纷争不止。为了解决矛盾,建州女真于家族内部、同时与海西女真、与蒙古、与朝鲜、与明朝边吏盟誓,达成契约,互相约束。盟誓在中国古代历史悠久,古代诸侯于神前立誓缔约,杀牲歃血,满族上层社会也十分盛行。努尔哈赤、皇太极利用盟誓牵制海西女真,完成统一女真大业;让诸位兄弟大臣等盟誓,加强统治,巩固皇权;特别是对朝鲜,从"兄弟之盟"到"父子之盟",为后金进攻明朝除掉后患;与漠南蒙古结盟,既扫清进攻明朝道路上的障碍,又增加了实力;与明朝边吏结盟,缓和矛盾,充实力量。努尔哈赤、皇太极在处于弱势之时,利用盟誓,与周边缓和矛盾、积蓄力量、发展盟友,达到巩固政权的目的,盟誓不失为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一种策略和智慧。  相似文献   

12.
八旗制度是满族特有的一种军政合一的社会制度。包括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三个组成部分。在有清一代,他们都是“旗人”,但在八旗之下,既有满洲、蒙古、汉军之别,更有上三旗与下五旗之分。  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八旗制度,就是为了统辖广大的满洲、蒙古、汉军之人,使他们都在八旗制度的管辖之下。据史书记载:“太祖……太宗(皇太极)……爱立八旗,……每旗析三部,以从龙部落及傍小国臣顺者子孙、臣民为满洲;诸漠北引弓之民景化内徙者,别为蒙古;而以辽人、故明指挥使子孙、他中朝(亦指明朝)将众来降及所掠得,别隶为汉…  相似文献   

13.
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三十五岁的皇太极,继承了清太祖努尔哈赤的汗位,改元天聪,成为后金的最高统治者。皇太极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君主。在其统治的十八年中,他锐意改革,安邦治国,东击朝鲜,北征蒙古,解除了后顾之忧,摆脱了“四境逼处”的不利局面,并亲率八旗劲旅,先后五次攻打北京城,大大削弱了明王朝的有生力量,为清兵入关奠  相似文献   

14.
后金改清前,即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统治时期,随着女真各部的统一及后金汗国的建立,特别是在蒙古归附,朝鲜称臣及对明战争取得一系列胜利之后,女真族原有的部族伦理观念和后金汗国的国家观念之间产生了矛盾。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为了适应建国后的新形势,借助于汉文化中的宋明理学的伦理思想,对女真族原有的伦理思想进行了新的构建,形成了既有利于统治,又对后来整个清代产生深远影响的国家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历史上,游牧民族擅长贸易.努尔哈赤极其重视发展商业贸易,积累财富,为建立满族政权奠定了物质基础.满族政权建立之后,努尔哈赤发展国内商业贸易,满族经济初步形成.并得到发展.但努尔哈赤用极端的手段干预商业贸易,对广大汉族来说,这一时期的商业贸易是历史的倒退.皇太极继承皇位后,重视国内贸易同时,积极发展与周边朝鲜、野人女真、汉族、蒙古贸易往来.通过与朝鲜贸易,转嫁了国内经济危机;与明张家口贸易.不仅换回大量的物资,而且打开进入中原的通道;与蒙古贸易,间接换回中原的物质;与皮岛和野人女真贸易,增强了后金有生力量,并为后金进攻明朝剪除后患.皇太极从贸易中换回大量物资,拉拢了满、蒙、汉上层贵族,通过贸易达到他的政治、军事、经济的目的,为满族政权的巩固、进军中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中俄边境贸易关系始于何时,目前尚不易弄清确切的时间,据祁韵士《皇朝藩部要略》载:后金崇德三年(1638年、明崇祯十一年)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衮布、车臣汗硕垒向清太宗皇太极进贡物品中有俄罗斯的鸟枪之事。据此判断,大约早在17世纪初,在沙俄扩张势力向西伯利亚地区推进中,俄国官兵和西伯利亚地区的移民,就与我国北方边境地区的蒙古、哈萨克、维吾尔等族发生了贸易关系。当时,我国正处于明清王朝兴废更替时期,故在中国官方史籍中对早期中俄边境贸易的记载甚少。至今我国学术界对于这个课题的探索研究也  相似文献   

17.
王家鹏 《收藏家》2007,(12):73-74
1642年(崇德七年)十月,来自雪域高原的西藏使团到达盛京,清太宗皇太极亲自率领诸王、贝勒、大臣至怀远门迎接,西藏使团受到皇太极的隆重接待。  相似文献   

18.
<正>清官珍藏的武备兵器品种丰富,十分珍贵,多数为皇家御用品,在清代是专门由清官总管内务府管辖的武备院管理。故宫博物院珍藏武备兵器之一的防护装具——清帝御用盔甲。盔甲亦称"甲胄",甲为衣,胄(盔)为帽,是一种身着人体用于保护的防护装具,主要是清代宫廷保存下来的遗产,其中藏有红闪缎面铁叶努尔哈赤御用甲、努尔哈赤御用铁盔、蓝色缎面绣龙纹铁叶皇太极御用甲、皇太极御用铁盔、蓝色锦缎铜钉顺治帝御用棉甲、铁金累丝  相似文献   

19.
清太宗皇太极(1592—1643年)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八子,天命十一年(1629年,明天启六年)努尔哈赤死后,他继承了后金汗位,成为后金政权的第二代统治者。一六三六年,为避历史上宋、金交恶之嫌,在盛京宫殿即沈阳故宫内,颁布了改国号“大金”为“大清”、改元崇德的上谕,于是,皇太极也就从后金汗国的汗王一变而为大清的皇帝了。  相似文献   

20.
黑龙 《满族研究》2017,(1):43-52
康熙二十五年(1686)八月,在清朝倡导下,喀尔喀蒙古贵族在库伦伯勒齐尔地方举行盛大会盟,协调裁决喀尔喀左翼土谢图汗部与右翼札萨克图汗部的属民、财产之争.该事件在"内阁蒙古堂档"满蒙文文书中多有记载,具有较重要的史料价值.本文转写并汉译其中3份蒙古文档案,以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