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沧桑》1995,(6)
1994年由海潮出版社出版的《阳城县志》(以下简称《阳志》),是一部在社会主义方志园地里绽放奇葩的县志,是在继承旧志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多所创新的县志,读后给我的启发良多。但要评价这样一部百万言的大著,殊为不易,首先要看其是否全面、系统、翔实、准确地记述和反映了县情。而这就要对阳城县情进行调查研究,并了如指掌。我对阳城的县情既缺乏了解,也没有研究,所以,仅能从方志编纂学的角度说上几点看法。 一、立一家之官 吏圣司马迁述其写史理想为“立一家之言”。他以毕生心血创作的《史记》确实表达了他对治道兴衰、人生荣辱的观点。编修地  相似文献   

2.
《沧桑》1995,(6)
“盛世修志,志载盛世”,这是本届修志所处时代的最基本形势和最基本要求。但如何认识新时代的新时期千差万别的事物,又如何记述这些千差万别的事物,特别是新时代的新生事物,仍是志家一直苦苦探求的。胡乔木同志在全国地方志第一次工作会议上讲话时指出:“地方志是严肃的、科学的资料书。”“地方志的价值,在于它提供科学的资料。”1986年,全国地方志第一次工作会议之后,强化志  相似文献   

3.
《沧桑》1995,(6)
刘伯伦同志情系桑梓,本乡贤杨东渎老人修志精神,用尽14年的光阴,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呕心沥血,完成了《阳城县志》大业。伯伦同志钻研史志有年,著有《方志新议》,深得史法,今推陈出新,出自心裁,纂修新志。新志书法虽出于古而不泥于古,有所革新,详于今而不略  相似文献   

4.
《沧桑》1995,(6)
《阳城县志》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篇目体例有创新的志书,这十几年修志篇目体例上形成了模式化,大多数志书都有一个框框,但刘伯伦同志主编的这一本县志篇目设计有创新,前设县情基本数据表,作为综说之补充资料,用表的形式清晰可辨,便于使用。  相似文献   

5.
《沧桑》1995,(6)
阳城为晋东南古邑,自汉初置县,具二千余年之悠久历史。傍山倚水,资源丰富。其志地方者,肇端于金之图经。明以来,修志殆十有三次,志业不可谓不盛。其最后一部志书,距今殆70余年。1980年,阳城新编县志,始有定议,设立机构,配备人员,正式投入编纂工作。历时十年,几经琢磨,于九十年代初,方告成书问世,其艰辛困难,自在意中。所幸诸层领导与在事诸君,戮力同心,使阳城新编志书之伟业,终底于成,此不可不为阳城贺。  相似文献   

6.
《沧桑》1995,(6)
有人曾经这样评说:已出版的新编志书,在体例结构上多有雷同之处,给人以千志一面的感觉。此言虽属事实,但不过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由于地方志这一传统的文化特点所致,因此如果既要继承优良传统,又要有所突破和创新,实际上就是非常不容易的。故而,每一部新志出版,哪怕有一点新的开拓,志人都是以惊喜的眼光注视着她,以赞许的笔触评议着她。近读山西省《阳城县志》(以下简称《阳志》),笔者欣喜地看到,《阳志》在不少方面有所探索,有所创见,给人启迪。今将阅读《阳志》的所感所思择其要者书于后,与大家共赏析。 第一、《阳志》志首设《综说》和《县情基本数据表》,别具一格。对于志书之首设置《概述》的问题,仁智之议已非一日了。由于认识的纷争,便出现了不同形式《概述》撰写的实践。这是本届修志在编纂实践和理论研究方面的一大创获。《阳志·综说》“不作浓缩全 22  相似文献   

7.
《沧桑》1995,(6)
《阳城县志》(以下简称《阳志》)是一部观点正确,内容丰富,特点鲜明,体例完备,文字简朴,图文并茂的新志书。 从本人已过目的几十部县志中,虽各有千秋,各有特色,但多数县志谋篇布局,相沿成习,大同小异,《阳志》却从当地地情出发和主编对方志理论的深刻理解,作了大胆的尝试和改革,主要体现在立意构思整体结构上,在继承旧志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有了可贵的突破。 综说,作为全志开宗明义的第一篇,可谓压卷之作,全文仅用3000余字,采用“策论”式的手笔,“纵观古今,横陈利弊”。全文分三节,12个自然段。首段仅用100余字干净利落地交待了当地的地理位置山川形势。第二段从地貌变  相似文献   

8.
《阳城县志》评论撷要本刊记者刘伯伦同志主编的《阳城县志》(以下简称《阳志》),经“十四春秋,五易其稿,历尽艰辛”,终于1994年梓行问世。该志无论在编纂实践的继承与创新方面,还是在方志理论的更新方面,均有所探索,引起了志界的关注。山西省志刊《沧桑》1...  相似文献   

9.
根据广大读者的建议,本刊从1990年第四期开始设置“修志人物”专栏,以表彰那些于平凡中见伟大的当代修志者。众所周知,修志工作是“筚路蓝缕”的事业,它是艰苦的,困难的,也是为有的人不屑于干的清苦工作。但我们的许多同志却安于其位,乐于此道,矢志不移地在修志岗位上辛勤耕耘,默默奉献。我们要大力称颂这些同志,以他们为榜样,共同做好社会主义新方志的编修工作。希望同志们支持这个栏目,积极投稿,为谱写我们新疆的修志英模谱献上一份辛劳。  相似文献   

10.
《沧桑》1995,(5)
我省的又一部新编县志《阳城县志》,1994年11月由海潮出版社正式出版。1995年8月14日,阳城县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暨《阳城县志》首发式大会在县城人民礼堂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11.
《桂林市志》(下称《桂志》,中华书局1997年12月版)厚厚三巨册,皇皇500多万言。她象桂林的山水一样美。如果说,至桂林“看山如观画,游山如读史”的话,那么读(桂志)可以说是在现桂林的山,游桂林的水,令人心旷神怡,大有“江山惹得游人醉,印入肝肠都是诗”的感觉。清光绪初年,江苏江阴县有个叫金武祥的举人,在两广总督曾国书府中当幕僚,奉檄赴广西查勘边防,桂林陈象丸大令盛情款待,泛舟漓江,陈作(漓江秋泛图),金武祥欣然题诗其上,诗云:“未暇鸾信不误,王簪罗带路萦纡。桂林山水甲天下,绝妙漓江秋泛图。”桂林山水甲…  相似文献   

12.
后湖者,南京玄武湖是也。玄武湖,既传南朝刘宋元嘉二十五年(448)四月,“青龙”见于湖南,五月又见“黑龙”,故而得名。后湖,则得名于东吴建都南京时期,因湖位于宫城之后,遂名焉。此湖水面,今为368公顷。据古人云,六朝时湖周达40里,“今所存者十分之二耳”(清余宾硕《金陵览古·玄武湖诗序》)。  相似文献   

13.
《沧桑》1996,(3)
十年前在武汉的一次会议上结织《阳城县志》主编刘伯伦先生。以后得知《阳城县志》是山西重点修志单位之一,刘伯伦主持的县志办两次被评为省先进单位,他自己又是全国颇为著名的几位县志主编之一。刘君博学多才,著述甚丰,不时有论文见诸刊物,文章多有创见,论述深邃,启人心肺。我们两人过从算不得甚密,但时见刘君文章,神交文通,友谊也算久远。刘君为人谦和,办事谨慎认真、严肃细密,给我留下极深印象。我多年来时常关心《阳城县志》编纂情况。1995年4月,刘君寄来县志,如获至宝,拜读再三,深受教育。《阳城县志》从1981年组建机构,1983年6月召开老干部座谈会始,1985年12月完成初稿,1986、1987、1988,经过9次较大修改,方始送审,1991年完稿,1994年面世。艰难困  相似文献   

14.
《沧桑》1995,(6)
新编《阳城县志》(以下简称《阳志》),是90年代中期地方志的可喜成果。主编以志家风骨,有胆有识,雄才大略,在全志编纂中实践了自己卓有远见的理论观点,出类拔萃,跨上了本届修志的一个难能可贵的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5.
16.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志》是杜尔伯特设治350年以来编纂出版的第一部志书。该志在反映蒙古民族特色方面,或描绘,或记述,宜详则详,浓墨重彩;宜简则简,概括提要。把蒙古族人民同各族人民一起,战天斗  相似文献   

17.
秦锡田(1861—1940)江苏省上海县陈行乡(今上海市闵行区浦江镇陈行集镇)人。1914—1935年先后分纂、总纂、总阅民国《上海县续志》、民国《南汇县续志》、民国《上海县志》。在编纂实践中形成"前志无撼则当其所有,前志有缺则当补其无"。所用资料注明出处,设"遗补"目,补前志之缺,设"考证"目、纠前志之误等志法。提出"修志之难,不在于纂辑,而在于采访"的资料第一观点。纂修者应有"谙悉体例、兼擅史才、勤于咨询,熟悉掌故"的才华。秦锡田是民国时期上海知名的史志学者,纂修实践值得志界探究,修志方法与观念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沧桑》1995,(6)
收到刘伯伦主编的《阳城县志》(以下简称《阳志》),作为修志同行,手捧志坛师友的成果,有一种说不出的欣喜。新编《阳志》从1980年开始,几经周折,历经14个春秋,于1994年末终于问世,其中,凝聚着他们多少心血和辛酸苦辣!  相似文献   

19.
南海县(市)修志工作者筚路蓝缕,辛勤耕耘十四载,他们胸怀着惠济当今,砥励后人的责任感,兢兢业业地为修志工作而奔波、忙碌,一项记述南海县历史和现状,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南海县志》终于在2000年12月由中华书局出版:其中倾注了原县(市)方志办主任、《南海县志》主编黄志扬的不少心血。  相似文献   

20.
续修市县志书,横陈百科,内容丰富,篇幅宏大,编修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主编不仅是志书编修的总设计师,也是总工程师。作为总设计师,要对志书的基本框架、整体结构进行总体构思,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的总体方案,据此再拟订志书的基本篇目:作为总工程师,要精心组织好编纂工作,保证志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