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炎黄春秋》2011,(9):94
值得补充的一段历史事实我是《炎黄春秋》的忠实读者,结缘于1990年后我任山东省青州市政协八届、九届政协委员时,市政协为我们每一位委员订阅了一份《炎黄春秋》,离开政协后个人继续从邮局订阅至今,已二十多年。《炎黄春秋》是一份讲事实、重真理、顾全面、说真话的月刊,获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说它是当今的《资治通鉴》。数年前《炎黄春秋》发表了一篇国内少数民族参加抗战事迹的文章,该文虽然搜罗甚广,但欠全面,把我们2000多回族黄埔军官的抗日事迹遗漏了。  相似文献   

2.
何伟先生《我学的不是马克思主义》一文(见《炎黄春秋》2012年第1期)说出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深切感受。我比何先生小10岁左右,1950年代中期,在大学里学的就是苏联编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和《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再比我小10岁左右的一代人,他们学的虽然已经有了我  相似文献   

3.
谢韬先生在《炎黄春秋》2007年第2期《一家言》发表的文章《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与中国前途》中说,马克思、恩格斯晚年是“和平长人社会主义”的首倡者,对不对?我认为是对的。不过,应该补充说,不仅仅是晚年。  相似文献   

4.
《炎黄春秋》2004,(6):79-79
我们订阅《炎黄春秋》已有五年了,周围的好多教师和单位都订阅它。下面谈谈读《炎黄春秋》的一些感受。 一、教师的良师益友——《炎黄春秋》 我多年来从事历史教学,历史课本来就枯燥无味,手头资料缺乏,讲起课来不活跃。自从订阅了《炎黄春秋》,我的课堂教学大为改观,在县、学校组织的大型公开课教学中,我的课一直受到师生的好评。有人问我,你知道的为什么这么多?我告诉他们,是《炎黄春秋》帮了我的大忙。在我的课堂教学带动下,一大批文科教师和单位都订  相似文献   

5.
张罗 《广西文史》2010,(1):43-49
重要的是讲真话 张罗的忆谈从他病室小茶几上的一本杂志和一本书说起。 一本杂志就是《炎黄春秋》。张罗说,这本杂志的创办人之一郑惠是你们湖南人,在北大读书时,我们就很谈得来。他和另一位湖南同学杨慎之常到我宿舍来聊天。《炎黄春秋》为众多读者所喜爱,首先是它讲真话、说真相,对历史的回忆能再现其真实面貌,给人回味和思索的空间,  相似文献   

6.
徐复仑 《炎黄春秋》2006,(11):27-27
我是《文汇报》创办人徐铸成的儿子,数遍拜读刊登在《炎黄春秋》2004年第10期上姚芳藻女士撰写的《徐铸成划右派问题的争论》一文.感触颇深。姚老年事已高,视力较差,仍为还历史真面目伏案奋书,实在令人钦佩。温崇实先生在反右运动的腥风血雨中,不顾个人安危,坚持说真话,不说假话,不说违心的话,不失为一位无私无畏的共产党人。  相似文献   

7.
《炎黄春秋》创办15年了。从体制上说,炎黄春秋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从创办至今,炎黄春秋没有要政府一分钱,也没有一个正式编制一她走过的15年历程,似可作为中国报刊史上体制的探索的一个版本。当然,这是和我党推行民主、科学执政和各级领导的开放和宽容分不开的,允许我们探索,允许我们在探索中发生失误。  相似文献   

8.
《炎黄春秋》创刊以来,不断在进步。有些订户过期收不到刊物,常向我催问何日出版,足见读者是爱读的。不久前,我托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一位同志,复印总第4期《王实味冤案》一文,据那位同志说,许多同志看了这本刊物,都很喜欢,认为内容新颖,很吸引人,版式、插图、封面也都很好。同时他们也认为我们宣传得不够,以致他们一直不知道有这个刊物,希望我们今后要加强宣传推广工作。 我对《炎黄春秋》基本上是满意的。明年改为月刊,我也赞成。提几点意见如下。不过,我现在只有一本新收到的总第7期,以前各期不在手边,因此,不能提更多的具体意见。 (一)《…  相似文献   

9.
斯大林时期所搞的大清洗成为苏联历史永远的痛,也是苏共失去政权的重要原因。《炎黄春秋》2014年第3期刊登的《苏共中央政治局大镇压事件复查委员会的简要报告》,是1988年12月25日苏共政治镇压受害者平反委员会提交的,  相似文献   

10.
我是《炎黄春秋》的热心读者,又是她的特邀编委。我很喜欢这个刊物,也经常给她投稿。今年7月是《炎黄春秋》创刊十周年,我希望这个刊物越办越好,我想给《炎黄春秋》提四点改进的建议。一、既要保持刊物特色,又要开阔编辑思路《炎黄春秋》是以宣传炎黄文化为主的普及性刊物,其中尤以中国近现代政治人物的撰述为主。这方面有成绩,为读者欢迎。但是这些似乎还不够。过去介绍的人物,大都有过不幸遭遇,受到过不公正待遇。现在还其本来面目,是非常有必要的,但不能都取这样的题材。要写人物,有许多新题材:国防科技战线上的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11.
李锐 《炎黄春秋》2006,(10):75-77
本刊已经连续两期发表了几位同志在《炎黄春秋》创刊十五周年纪念会上的发言,本期最后发表李锐、袁鹰、韩刚、孙大午等同志的发言和白建钢先生的贺信。 在纪念会上,还有五位老同志表示了祝贺,并做了简短发言。 李昌同志建议:《炎黄春秋》不仅要走下去,还要走出去,站在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和战略大开发的高度,扩展视野。他说,中国是多民族国家,《炎黄春秋》应该办成整个中华民族的春秋,和中央搞民族地区开发的大决策挂上钩。 于光远同志把《炎黄春秋》和人的一生做了比较。从少年时代走到青年时代,青年时代正当年,拳打脚踢,矛盾也最多。再往后年龄大了.地位高了,人也满头白发了。《炎黄春秋》现在是青年时代,正当年,要继续努力。 王强华同志回顾《炎黄春秋》的历史,讲到其前身《中华英烈》杂志,介绍了主办《中华英烈》杂志的温济泽同志和他在《炎黄春秋》创办初期的贡献。 钟沛璋同志谈到对陈独秀的历史贡献的评价问题。他强调说,陈独秀的巨大贡献是不可遗忘的。 戴煌同志说,对陈独秀的公正评价至今仍是一个问题。五四大街上的浮雕,把五四运动的主将陈独秀挤到一旁,是不公正的。《炎黄春秋》要继续坚持讲真话。 陈模同志在准备的讲话中写道:我对《炎黄春秋》深有感情,当作必读与学习的课本。它是全国最好的党史杂志和理论杂志,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秉笔直书,拨乱反正,实事求是,甄别了许多历史冤案,歌颂众多的忠诚积极、无私无畏、为党和人民建立功勋的人物。从第一年起,我每期到邮局、书摊去买杂志,以后14年一直坚持自费订阅。毫不夸张地说,它是我这个有65年党龄的老党员最信赖的最好的老师。[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袁鹰 《炎黄春秋》2006,(10):78-78
今天有很多老同志、老前辈在场,他们的发言对我很有启发。我是作为《炎黄春秋》的普通读者发言。我家的报箱里报纸、杂志很多,一天得拿两次。说实话,有一些杂志只是浏览一下,有的根本不开信封。只有《炎黄春秋》,每期基本从头到尾全看完了。如果哪一期来晚了,我们全家就着急。是不是哪一篇文章使某人不高兴,某篇文章犯了禁忌,不让发了?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心里急,又不好问。我弟弟是人民解放军总后的离休干部,他也订了一份《炎黄春秋》。有一次,到日子没有收到。他很着急,很担心,打电话问我,是不是被人封了。后来收到了,他才放心。  相似文献   

13.
谢泳 《江淮文史》2013,(6):165-166
近几年来,每有朋友问我,现在有什么好读的文史杂志,我总是随口就说《炎黄春秋》、《同舟共进》,然后再加一个《江淮文史》。前两家知名度很高,而《江淮文史》知道的人还不多,但经我介绍,很多人也找来一读,读后连呼好杂志!好杂志!  相似文献   

14.
我们迎来了2000年,迎来了21世纪。 在这喜庆的日子,我向《炎黄春秋》的编者、作者、读者致以良好的祝愿。 《炎黄春秋》是一本以普及当代和近代中国历史知识为重点的刊物,是一个创办多年、深受读者欢迎的刊物。它的作者大都是他所叙述的那一段历史的见证人,或者是对那一段历史作了一番深入研究的人。它的读者是对增进自己历史知识有兴趣和愿意接受历史教育的人。既然《炎黄春秋》是这样的刊物,我就想在这里讲一下写历史、读历史、对待历史的基本原则。这个原则我认为就是题目上的:崇尚真实、崇尚独立这八个字。 恩格斯在《费尔…  相似文献   

15.
燕凌 《炎黄春秋》2006,(8):80-80
记得杜老润生在《炎黄春秋》2002年迎春座谈会上曾经说过:要把《炎黄春秋》办成《资治通鉴》现代版。我查了一下,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资治通鉴》总共九千多页。《炎黄春秋》15年出了172期,如果每期都是80页,总共就是一万三千多页了。每页的字数也比《资治通鉴》多许多。总计应该有两三部《资治通鉴》那么多了。当然,重要的不在字数,而在于它是“现代版”。《资治通鉴》基本上是供帝王将相作鉴戒的,“资”的是专制统治的“治”。到了新中国,这些应该说是“俱往矣”。将近三十年前辞世的现代伟人,生前也经常把这部大书放在身边,大概从里面也曾领会到不少治国谋略,实行起来自然不会原样照搬,而是“还看今朝”,我们是身受其惠的。  相似文献   

16.
更正     
《炎黄春秋》2012,(1):71
《炎黄春秋》2011年第11期资中筠先生《失落自我回归自我》一文中说:"去年我发表了《知识分子对道统的承载与失落》一文(见《炎黄春秋》2010年第10期)。"有误,应为"见《炎黄春秋》2010年第9期"。  相似文献   

17.
《炎黄春秋》是一本我每期必读、读必终卷的刊物。我注意到,这并非我个人的偏爱。从文化水准一般的读者到造诣颇深的专家学者,都同样受到《炎黄春秋》的吸引。对于每一个身上流淌着炎黄血脉的人来说,那些记颂中华民族历代英杰、描绘神州人文风貌、回顾民族发展历程、展示炎黄文化成果的选题,那些介绍炎黄子孙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伟大创造和各种风尚习俗、古迹名胜、服饰器皿、典章礼仪的文章,都是亲近的。加上多色多味的栏目设置,图文并茂的编排装帧,百花竞放;不拘一格、生动活泼、雅俗并存的文体,构成了它的惹人注目的丰富色…  相似文献   

18.
我是《炎黄春秋》的热心读者,又是她的特邀编委。我很喜欢这个刊物,也经常给她投稿。今年7月是《炎黄春秋》创刊十周年,我希望这个刊物越办越好,我想给《炎黄春秋》提四点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个人崇拜的历史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曾翻阅多种《词典》、《辞海》、《辞源》之类的工具书,竟然找不到“个人崇拜”这个词,令我大吃一惊。个人崇拜,不论在苏联,还是在中国,都曾是风靡全党、全国,且曾绵延一二十年之久的重要历史现象。其直接后果,导致苏联发生肃反扩大化和中国的十年浩劫。特别是在苏联批判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不久,中国也兴起个人崇拜,这段历史给予人们的启示,是不应该忘掉的。一石激起千层浪50年代的苏联,是中国人心目中的理想国。那时流行着“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的口号。1956年传来令全中国震惊的消息──苏联开始批判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相似文献   

20.
编者按:本刊已经连续两期发表了几位同志在《炎黄春秋》创刊十五周年纪念会上的发言,本期最后发表李锐、袁鹰、韩刚、孙大午等同志的发言和白建钢先生的贺信。在纪念会上,还有五位老同志表示了祝贺,并做了简短发言。李昌同志建议:《炎黄春秋》不仅要走下去,还要走出去,站在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和战略大开发的高度,扩展视野。他说,中国是多民族国家,《炎黄春秋》应该办成整个中华民族的春秋,和中央搞民族地区开发的大决策挂上钩。于光远同志把《炎黄春秋》和人的一生做了比较。从少年时代走到青年时代,青年时代正当年,拳打脚踢,矛盾也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