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新是一切事业进步的灵魂,也是修志事业不断发展和繁荣的不竭动力。时代的发展变化决定着新一轮修志必须有所创新。所谓修志创新就是指修志者在一定创新意识的支配下,对修志活动现状进行变革,以实现修志产品由旧质态向新质态过渡、转变的创造进程。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创新的重要论述,回顾20年来地方志事业发展的前进历程,总结第一届修志工作的经验,可以清楚的看到,继承和创新是第一届修志事业发展的驱动力和关键所在。没有创新思想指导,就不会有第一届修志的丰硕成果;同样,没有创新思想指导,新世纪的续修方志事业将失去生命力。创新是修志事业发展的灵魂。 创新是第一届修志工作的不竭动力 一、 修志指导思想上的继承和创新 编修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优良传统。方志编纂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3.
发轫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新中国编修地方志的工作已经进人第四个十年,我省的二轮修志也有了将近十年的经历。从总的情况看,方志事业又进人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见证了新中国修志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首轮修志时没有编志要求的县级市辖区加入修志行列,为修志事业增添了生力军,开拓了新中国修志事业的领域。近年来,出版了一批首轮志书的续志、区志,二轮修志成果初现。  相似文献   

4.
创新是地方志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是地方志事业发展的灵魂和不竭动力。第一轮修志工作在指导思想、修志格局、内容体例、篇章结构上相对于旧中国的志书,都有了很大的创新。如何在新形势下继往开来,进一步发展地方志事业,作好第二轮修志工作,笔者认为还应在理念、机制、政策等方面强化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5.
清初修志是国家重要的文治工程和重建措施。顺治、康熙年间河南修志对清代地方志事业的发展有筚路蓝缕之功。从清初河南所修的地方志来看,修志活动及时保存了乡邦文献,修志理论得到了继承与发展,并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6.
评述历代志人严遵志规、恪守志德的高风亮节,提倡修志中的正气,同时列举前人修志中的种种秽行,以正、反两方面的事例,为修志队伍建设、保证修志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以辩证观点去审视,明代修志是有得有失的。其最大之得就是由于朝廷和各级政府对于修志的高度重视,从而赢得了各级政区志书编修的空前普及,开创了我国修志事业的新局面。其最大之失就是由于朝廷直接把修志视为政治斗争的工具,深度干预了修志工作,使修志工作偏离了本身固有规律,导致了一些弊端,抑制了修志事业的健康发展。明代修志的主要弊端可概括为三种,即政治化倾向、苟简倾向和拟古倾向。  相似文献   

8.
修志快乐     
逢年过节,人们相互祝贺,使用频率较高的祝词,其中就有“快乐”二字。可见人人企求快乐,而真正的快乐得之不易。近年来,我最值得珍惜的快乐不是来自年节,而是来自修志。修志过程中令人振奋的充实和满足,是怎样一种快乐啊!  相似文献   

9.
李铁映同志在全国地方志第二次工作会议上指出:“修志事业是伴随着中华民族生生息息永不尽竭的光荣事业.方志事业要连绵不断,代代相济.一届志书完成之日,就是新一届志书开修之时.为了浇灌好方志事业这棵常青树,发展这项文化、学术事业,必须保持修志机构、修志队伍的稳定,这就一定要使之制度化、规范化.”要落实好李铁映同志的讲话精神,保证方志事业持续、健康的发展,就必须建立起地方志工作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0.
修志是运用知识的劳动。古代地方修志,一般由主政者负责或领衔,设局聘员,临时行事;而具体纂修者则是地方文人或有功名的绅士,他们多是当地的文化精英。如今社会发展、政府重视、众人参与.修志成为常态化的专项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