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三权分立,是西方流行的政治学说,也是美国政治制度的重要原则。美国政府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地位平等、相互制约平衡,在当今西方各国,美国是实行分权制衡最典型的国家。本文拟对美国分权制衡制的产生及其特点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美国宪法是世界上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的第一部成文宪法。自那以后,“国家的最高形式,民主共和制,在我们现代的社会条件下,日益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必然性。”文章认为,美国开国元勋华盛顿不仅在独立战争中作出了卓越贡献,在美国宪法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也起了特殊的作用。他是制定宪法的热心推动者、制宪会议的积极主持者,又是宪法中共和原则的坚持者和忠实执行者。文章还着重探讨了华盛顿积极推行制宪的经济动因和政治动因,并指出:1787年美国宪法虽然有着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君主专制主义的进步作用,但本质上,它是美国资产阶级和种植场主为维护本阶级利益、对广大劳动人民实行残酷统治的根本大法。  相似文献   

3.
一、美国宪法为什么还"活着"?美国宪法是近代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也是历史最悠久的宪法。注1对于一部法律而言,通常的情况是:它制定的年代越久远,它的内容就越容易过时。这是因为在制定法律的时候,立法者尽可能使法律适合当时社会的需要,但他(们)一般无法充分预见到社会的发展,因而在社会条件发生变化以后,法  相似文献   

4.
晚清时期在对外关系领域,不仅在事实上确曾存在着传统与近代两种不同体制外交关系共存的客观现象,而且在制度层面负责处理对西方国家近代条约关系之新型机构与主管对周边朝贡国家关系事务的传统对外关系机构,也曾至少共存半个世纪以上的时间.在朝贡关系体制的边缘亦即周边朝贡国家如近代朝鲜,也曾出现极为类似的所谓"两截体制"局面与制度."一个外交两种体制"在晚清时期不仅是在朝贡关系体制的中心与边缘普遍存在的一个客观现象和事实,而且也是清政府统治集团在对外关系制度层面非制度性地因应上述客观变化的结果,本质上则可以说是晚清对外关系近代转型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个过渡性现象与特征.  相似文献   

5.
俞江先生1999年撰文称,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资政院档案中发现了“两种清末宪法草案稿本”(分别称之为“甲残本”和“乙全本”),并对两种宪草进行了初步研究。然而,通过进一步研究,可知所谓“甲残本”,并非宪法草案,而是度支部员外郎李景铭翻译日本学者北鬼三郎《大清宪法案》一书的部分内容,系为主持纂拟宪法的载泽等人提供的参考资料而已;“乙全本”宪草有可能是民间立宪派团体或人士所纂拟,似不能说是清廷秘密立宪的产物。  相似文献   

6.
论明治宪法体制的内在结构武寅明治宪法体制是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政治基石,也是战后日本政治体制改革的出发点。在明治宪法体制内部,蕴涵着日本不同于欧美资本主义而自成类型的个性特点。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在国家政体建设上所经历的大起大落和表现出的强烈反差,归根...  相似文献   

7.
8.
顺直谘议局与清末分权制衡体制的产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顺直谘议局不仅是清末直隶宪政改革的产物,也是推动直隶政治体制向近代转型的重要机构。这不仅体现在顺直谘议局通过争取平等权、扩大参政权、干预行政权等方式加强其分权制衡功能;通过查究、弹劾、质问等方式加强其监督制约功能;通过制定和颁布一系列地方性章程和规则加强其立法功能;而且通过与地方政府互动体现其协调功能。通过这些措施,顺直谘议局不仅促进了地方权力的重新分配,而且为地方政治、经济改革提供了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9.
1987年9月17日是美国宪法制订200周年。美国学术界自1983年起,即筹备组织纪念活动。据统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独立的国家中,53.5%制定过不止一部宪法;1945年以来,平均每个国家有过两部宪法。 美国自建国以来至今只有一部宪法,当宪法中某些条文已不适合现实情况,或者客观形  相似文献   

10.
已经出版的《汪荣宝日记》披露清末曾拟就宪法草案 ,但国内外迄今尚未有发现宪草的报道。本文作者在第一历史档案馆发现两种清末宪草稿本 ,一系残本 ,一系全本。前者完成时间应早于 190 9年 ,可能为日本法学家起草 ;后者应不迟于 1910年 8月。二者皆为清廷秘密立宪的产物 ,虽均非汪氏日记所提到的那部宪草 ,但李家驹、汪荣宝起草宪法时应做过借鉴。与清末《钦定宪法大纲》相比 ,这两部宪草对三权政制、公民权利等有了一定重视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美国宪法》诞生二百周年。1787年制定的美国宪法是一部有生命力的文献,是一部历时二百年而不衰的法典。它创造了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民主政体。19世纪初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约翰·马歇尔称这部宪法为“政治体制方面最伟大的进展”。19  相似文献   

12.
美国宪法改革与人权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世安 《史学月刊》2001,5(5):100-104
美国人权政策是建立在古典政治哲学基础之上的,它过分强调人民的消极权利,而忽视了人民的积极权利。随着美国社会的发展,这种人权政策显得越来越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因此,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又掀起了宪法改革运动的高潮,以解决宪法中存在的人权概念不清楚和政治自由太多、人民的经济利益太少的问题。在修宪运动中,美国的最高法院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使运动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但由于种族偏见的根深蒂固,因此美国人权政策的发展依然面临着有待进一步克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近代中央银行体制演变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央银行体制的创建是社会商品经济与信用制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特别是商业银行制度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产物。政府出于管理国家金融、控制经济的目的设立中央银行作为国家银行,使中央银行本身既具有政府管理金融的国家行政机关的身份,又具有融通资金、调节供需总量的独立的金融机关的身份,从而使之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本文立足近代中国中央银行体制演变,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中央银行机构变迁和职能变革的检讨,探索近代中国中央银行在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宏观经济调控机制中的作用与地位。  相似文献   

14.
历史长河奔流不息,新鲜景色得以长存。我相信历史的相对性质,但拒绝承认相对主义。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历史学家不能一下就捕捉住历史的永恒真理,但能逐步地靠近彼岸。这就是我在本文的标题中采用“试”字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美国的法律一直是很多人研究的对象,其中,美国法律的基础——宪法更是研究的重中之重。2013年5月,美国著名女传记作家凯瑟琳·德林克·鲍恩的《民主的奇迹:美国宪法制定的127天》一书中文版面世,为正在努力重塑法治精神的中国读者再现了美国宪法制定的历史真相。对制宪会议,美国历史学家们持两派观点,一派认为当时大会"保守"得吓人,完全是利益集团为自己巩固利益;另一派认为大会代表是充满信念和热情的人,急于建立一个为人民所接受  相似文献   

16.
1947年5月3日,日本正式颁布实施《日本国宪法》(简称新宪法),掀开日本历史的新篇章.然而不为人知的是,这部改变日本命运的宪法是25名以青年军官为主的美国人,用7天时间“赶”出来的.在他们的努力下,日本的皇权在意识形态上被彻底斩断,日本随即走上“和平”之路.  相似文献   

17.
司美丽 《世界历史》2000,9(5):34-40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1755—1804年)是美国建国初期的杰出政治家,联邦政府第一任财政部长。他不仅为结束美国的财政混乱做出显成就,也为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完善与发展做出不凡的贡献。本拟就汉密尔顿对美国宪法的贡献作一简略探讨。  相似文献   

18.
刘绪贻、杨生茂教授主编的《战后美国史(1945—1986)》,和黄安年副教授著《二十世纪美国史》,是两部引人注目的美国现代史新著。单它们在1989年几乎同时问世这一事实本身,即足以表明新时期我国学者在现代美国史研究领域所获得的长足进步。对这两部鸿篇巨著进行全面评论,非本文所能胜任。笔者仅想在研习上述两书的基础上,就美国史研究的中国特色问题略陈己见。  相似文献   

19.
冷战后波兰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推行一系列新的政策和措施,使波兰的国家体制实现了平稳转轨。波兰体制转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文化因素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刘文涛  张伟 《世界历史》2001,2(5):20-30
178 7年美国《联邦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纵观整个宪法研究史 ,学者们大多从经济、阶级、国内政治等角度对其进行研究 ,重点阐述它与内政的关系 ,而极少论及它与对外事务的问题。 2 0世纪 70年代 ,以美国宪法学家路易斯·亨金为代表的部分学者才发现这一不正常的现象 ,呼吁建立一门外交法学对其加以修正 ,并出版了《对外事务与宪法》等著作。我国史学界长期沿用西方学界的研究模式 ,难以跳出经济、阶级分析的窠臼。近年来 ,受路易斯·亨金的影响 ,学者们也开始关注这一动向。本文试将美国外交事务作为切入点 ,探讨其与联邦宪法的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