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康熙中叶,全国完全统一,财力逐渐充裕了。金戈铁马,千里征战不就是换取“宁神受福”吗﹖天下太平,江山已固,皇帝佬儿也该下马清闲清闲,消遣消遣啦。选择风水宝地,大兴土木,安居乐业则是顺理成章。两千多年来,一次次朝代的更迭,一个个皇帝的上上下下不就是为了这一天吗﹖康熙在明代武清侯李伟清华园的旧址上修建了畅春园。雍正做皇太子时,康熙将畅春园西南的一块土地赐给他建园,并定名为“圆明”。还写了匾额悬挂在圆明园的大殿上。“圆明”二字,按雍正《圆明园记》中的解释是“圆而入坤,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  相似文献   

2.
正宋仁宗在位期间,对皇帝直接发出的诏令,有个专有名词叫作"内降",而"内降"只有通过朝廷的审批认可才能生效。当时杜衍担任吏部侍郎,就常常不买皇帝的账,将他不认可的"内降"专门放在一个盒子里,攒到十多份就拿去还给皇帝。一次,仁宗感慨地对谏官欧阳修说:"外人知道杜衍封还内降的事吗?殊不知那些原本有求于朕却因杜衍阻拦而中  相似文献   

3.
如姬  王斌 《中华遗产》2021,(3):102-111
天家之女,靠近权柄,她们拥有离婚、再婚的主动权吗?或者,拥有不离婚、不再婚的权利吗?洛阳皇宫里,一位妇人席地而坐,与皇帝闲聊家常,只是,她看起来兴致并不高。皇帝看了看愁容满面的她,开了一个新话题:“姐姐与朕看看,如今满朝文武谁最优秀?”  相似文献   

4.
正在朋友当中,小编被认为是高效率使用时间的人,因为我喜欢爬山、拍照、刷微信、读书、学习、考各种证书、各种聚会,还有一份不算清闲的工作。总有人好奇问:你是怎么同时办成这么多事情的,你不睡觉吗?或者你到底上班吗?  相似文献   

5.
京都响名京都的7月本来就是火辣辣的,加上数日干旱,整个紫禁城如火笼一般闷热。一匹枣红大马,驮上一位身着红袍、腰挎佩剑的威武老将,从西北沙场赶回紫禁城,一路上紧鞭催马,昼夜兼程,要抢在明日早朝之前面奏皇帝。他就是收复新疆的大臣兼大将左宗棠。一路上他想起许多要讲的话,可是最紧要的是台湾已失在法寇之手,若不再派人助刘铭传抗御,中国将有做亡国奴的危险。自《天津条约》以后,法人肆意在中国台湾及沿海边境横行霸道,难道眼睁睁让中华民族,炎黄后代做法人奴隶?一个堂堂的中国人还怕洋人吗?沙俄猖狂一时,不也就是那么乖乖地退回老家吗?…  相似文献   

6.
不就是一群国会议员、政府部长们多报销了点发票吗?多大点事情,至于吗?在"5·12"之后,中国媒体喜欢引用恩格斯的一句"名言":"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这句话出自恩格斯给俄国友人的信,显然是安慰人的客气话。说白了,它的意思或许应该是:没有哪一次不记取教训的灾难,会获得进步的补偿。  相似文献   

7.
正最早出现"皇帝"一词,是在战国时期的《尚书·吕刑》中,在这本上古时代的《书》里,曾两次出现"皇帝"一词,一次是"皇帝哀矜庶戮之不辜……",另一次是"皇帝清问下民鳏寡有辞于苗"。虽然孔传注疏、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和王先谦《孔传参正》等书中对上文中"皇帝"一词解释不一,看法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这里的"皇帝"是对前代帝王的尊称。《庄子·齐物论》也曾有"皇帝"一词出现:"长梧子曰:‘是皇帝之所听荧也,而丘也何足以知之。’"这里的"皇帝"是指三皇五帝中的黄帝。  相似文献   

8.
正唐太宗李世民《赠萧瑀》诗云:"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危急关头,皇帝、国家需要大忠之臣挺身而出,置个人利益于度外,力挽狂澜,救民出水火,挽大厦于将倾。问题是峰回路转之后呢?当风不再疾劲,当天下已然太平,皇帝还会记得大忠的好,容忍大忠的傲吗?想当初,辽朝举国来犯,宋真宗在寇准的主持下亲征,驻跸澶州。州城外就是两军对垒的前线。真宗的内心忐忑不安。他派人去查看寇准的动静,得知寇准与大才子杨亿  相似文献   

9.
勇者无惧     
看了爱立信乒乓球擂台赛,我受到很大触动。中国的乒乓球新手向刘国梁、孔令辉等一系列老牌冠军挑战,其困难之大,可想而知,就是下定决心,也不容易。冲着他们这股劲儿,“勇者”的称号可谓是恰如其分。也正因为是勇者,他们凭着坚定的信念,敢于拼搏,不畏险阻,就是面对世界冠军也不畏惧,勇敢挑战!这种精神不是很可贵吗?不正是你我应具备的吗? 面对学习上的挫折,你销声匿迹,一蹶不振了吗?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你迎难而下了吗?面对人生中的酸苦,你退缩逃避了吗?没有!这是  相似文献   

10.
有病无处逃     
身上有很多毛病,在国内没有解决。到了美国,看病费用极贵,我却一个个在解决,比如泪道堵塞。这是个老毛病了。上大学时去医务室看,大夫说:"这有什么关系?不就是流点泪吗?"后来去了一家医院,医生嘱咐我下次来做个小手术。等我再次去的时候发现换了个医生,又没有治疗记录(我自己弄丢了),所以要重新检查,重新预约时间……就这样,问题一次次拖了下去。  相似文献   

11.
在武定县民嘎古区格章拉村背后,有一座又高又大的山,山头上长着一棵高高大大的山榛子树,树前有一块大石头,人们叫它仙人石。相传很久以前,格章拉村十分贫穷,经常是吃了上顿无下顿,穿了春衫没冬衣。一次,听说走马皇帝要从这里经过,还要在村子里住一晚上。乡亲们急得团团转,吃饭住宿怎么办?拿什么给走马皇帝?大家你一言我一句,一时想不出个好主意。这天晚上,村里有个后生做了个怪梦,梦见从天上飞来  相似文献   

12.
处在今天这样一个历史大变革的时代,对过去历史人物的重新估价是很自然的事情。但这也并不是一个多么简单的事。有人这样讲:现在时代变了,对于过去历史要来个大翻案了,这事也很好办——凡是过去说他好的咱就说他坏,说他坏的咱就说他好,不就解决了吗?这种无原则的翻案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实则有些人,比如像秦桧张邦昌之流,过去固然得不过去一贯所讲的都是奴隶主的历史,封建主的历史,历史上记载的人物都是些——比如皇帝:历代帝王都是专制君主!我们反对的就是这个!又如历代官僚,都是为专制皇帝服务的!随便举出来些人物:汉汉帝,秦二世,都是皇帝,孔子、王船山、黄梨洲都是封建时代的思想家,都不能讲!这样一来,只用讲讲农民革命就够了,除下这个,我们中国这五千年算是  相似文献   

13.
记者在郑州市中心及东西南北几个路口做了3天随机调查,对象有本地人有外地人,年龄最小18岁,最大65岁,男女比例各半。设计问题主要有:1、逛过银基商贸城和二七广场附近商场吗?2、在银基商贸城和二七广场附近商场购买过物品吗?3、平均间隔多长时间去一次?4、最近一次购物是什么时间?第一个问题有97.3%的人说“去过”;第二个问题就很有意思,在回答去过的人中100%的人回答在银基商贸城购过物,只有40%回答也在二七广场附近商场购过物;第三个问题,有60%的人平均半月去一次银基商贸城,20%的人平均一月去一次二七广场附近商场,20%的人不好说;第四个…  相似文献   

14.
夏天 《贵阳文史》2013,(2):49-49
崇祯皇帝名叫朱由检,是明朝第十六位皇帝,也是这个王朝最后一个皇帝。多年来提及崇祯,人们总爱以"杀害忠良"、"自毁长城"等标签来概括他,似乎他真如历代亡国之君那般昏庸无道。然而,历史上的崇祯皇帝真是如此吗?朱由检受遗命于1627年8月丁巳日继承皇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崇祯"。在天启一朝,由于魏忠贤乱政,整个大明王朝的政治被阉党所掌控。年仅17岁的朱由检接掌了摇摇欲坠的大明  相似文献   

15.
你的皮肤是黄色的吗?你的眼睛是黑色的吗?你是单眼皮吗?你有黑色的直发、有宽阔而且比较扁平的脸吗?你的鼻梁不高,嘴唇稍微向前突出吗?你的门齿靠近舌的一侧是不是有明显突起的边缘呢?在你还是婴儿的时候,身上有过青色的“胎记”吗?如果以上的问题你的回答大部分都是肯定的,那么,你是属于蒙古人种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黄种人。  相似文献   

16.
《科学家》2015,(7)
<正>"你这件肉色的衣服真好看。""这不叫肉色,这叫裸色。是今年的流行色。"这么一段妙趣横生的对话来自两个年轻的女孩儿,后者"专业"的分析让人匪夷所思:裸色不就是肉色吗?难道一个平凡的颜色换一种说法就"摇身一变"可以流行起来?这样的流行色,听起来一点儿也不科学,难以让人信服。那么,每年的流行色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相似文献   

17.
探秘伪皇宫     
人一生的游历可能有无数次,但能给自己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并给人以强烈震憾的,可能只有那么几次.我们探访位于吉林省长春市的伪皇宫,就属这“几次”中的一次.1999年7月下旬,我们在北戴河开完全国暨地方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协作会议之后,受邀于7月25日晨6时到达长春,进行考察访问,住吉林省政协同心宾馆304房间.稍稍休息后,便由该省政协文史资料编辑部活跃、健谈的姜东平和文雅、聪慧的宋梅英两位副主编陪同,驱车来到中国末代皇帝溥仪在日本侵略者扶持下度过将近14年傀儡生涯的伪皇宫.这就是溥仪在其《我的前半生》中描写过的那座“皇宫”吗?这就是好多部电影、电视剧所展现的那座阴森恐怖的伪皇宫吗?当低矮普通的建筑物出现在眼前时,我心里产生了不少疑问.然而,这是事实,是真实的历史.作为帝国主义刺刀下的亡国奴和傀儡,即使贵为“皇帝”,也是无独立人格和尊严的,其居住地建筑物亦是不能高挺起身姿的.  相似文献   

18.
武博之魂     
当我们又一次念着“武博之魂”四个字的时候,脑海里定格的仍然是这样一幅画面——古朴、庄严的舞台,引吭高歌的人们,还有耳边时而舒缓、悠扬,时而激越、高亢的机器人声……这是哪个专业团体在表演吗?不,不是的,这只是武侯祠博物馆的一次员工大合唱。唱着,唱着,我们不禁  相似文献   

19.
总字当头     
这一次要说的是权力。头些年谁要大小当个经理,准能受到所有人的关注,因为“经理”二字容易让人对他产生家财万贯、一掷千金的错觉,莫名的敬意也油然而生。再后来人们印名片时把“经理”二字头上给戴上顶帽子,叫作“总”,“总经理”,名片上还烫了金。虽然名片店里满墙样品全是总经理,但是真的见到总经理时,我也还是忍不住肃然起敬。总经理,总要比经理大得多吧?总经理,去掉中间的“经”字,不就是总理吗?不把咱平头百姓震晕才怪呢! 我的作家朋友、一直没钱自费出书的林教头就是被震晕  相似文献   

20.
词语洁癖     
最早发现自己有词语洁癖,是很多年前,第一次听朋友说起"美金"这个词的时候。"我这个表,是在友谊商店买的,500美金。"他说。"美金"这个词从他嘴边跳出来时,我的皮肤迅雷不及掩耳地冒出一层鸡皮疙瘩。不就是美元吗?为什么要说"美金"呢?难道一个国家有钱点,连个货币名称也要拽一点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