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再论戊戌政变中袁世凯的"告密"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卫东 《清史研究》2002,3(1):31-40
戊戌政变中袁世凯的“告密”是聚讼百年仍未能定谳的疑案。是案历经政治、道德和学术的评判阶段,具体而微地映证出近代学界在重大“问题人物”的研究中所走过的颇具共相的曲折历程。关于是案,笔者既不同意八月初五日(9.20)袁世凯回津告密是引出次日政变原因的旧说;也不接受袁世凯告密并没有引出政变而只是引出“戊戌六君子”被害的新解。笔者以为:袁世凯是告密了,但不是在初五日返回天津之后,而是在见到谭嗣同后的初四日(9.19),袁告密是造成慈禧提前回宫发动政变的最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2.
郭铁桩 《沧桑》2008,(6):3-4
长期以来,人们在谈到慈禧太后时往往习惯于认为:慈禧是顽固派,且是最大的顽固派,慈禧与光绪百日维新期间之争是维新守旧之争,慈禧发动戊戌政变是守旧派与维新派之间派系之争、权力之争。这些观点值得商榷,慈禧不是顽固派,慈光百日维新期间之争不是维新守旧之争,而是变法方式、变法速度之争;慈禧发动戊戌政变,不仅仅是夺权,更重要的是要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稳定。  相似文献   

3.
正当光绪帝离开颐和园返回宫中时,颐和园内出现了重大事件,这就是慈禧太后决定回西苑。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证,戊戌政变,袁世凯没有八月初四日在北京告密的必要与条件,徐世昌初四日告密说没有根据.奕劻亦非接受袁世凯告密之人,荣禄才是告密的最佳人选.袁世凯并未党附维新派,光绪帝对袁世凯的知遇之恩远早于维新党人,而保全光绪帝,是袁世凯保全自己的必然选择.袁世凯日后的飞黄腾达,并非慈禧太后对其告密的奖赏.  相似文献   

5.
1908年11月14日傍晚到15日下午,24小时之内,清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相继去世,大清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发生更替。慈禧太后在病逝前,先授光绪皇帝的弟弟载沣为摄政王,命其将3岁儿子溥仪送入宫内;后又立溥仪为嗣皇帝,命摄政王载沣监国,掌管国家军政大事。光绪的亲弟弟成为大清帝国实际最高统治者,这对袁世凯是一个致命的威胁。载沣一直对袁世凯在维新期间出卖光绪帝怀恨于心,再加上袁权倾朝野,成为满洲  相似文献   

6.
茅海建 《近代史研究》2002,4(4):197-289
本根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档案,并参照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日本外务省外交史料馆所藏档案,对先前有关戊戌政变的研究各说,从史料到论点一一进行学术上的核订,并做出相应的补正与修正。本以大量的档案史料,细化了戊戌政变的全过程,也对先前研究各说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8.
袁世凯在其小站练兵、入鲁主政、坐津督直、辛刻出山、帝制自为的五个时期,始终与德国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和往来,而这种关系的构建及发展给予了露骨 世凯政治 上的极大帮助,从中也可以看到袁世凯“仿德”、“防德”、“联德”及“排德”的政治、外交思想轨迹。  相似文献   

9.
从档案中可以看到,慈禧太后对光绪帝身边太监的审讯似乎是在训政以后10多天才进行的,对光绪帝的监禁则更晚。因此,以下的叙说,主要是抄录有关档案,以纠正私家述中没有根据的种种描写。  相似文献   

10.
佟悦 《满族研究》2008,(2):44-51
那桐,字琴轩,咸丰七年(1857)七月二十三日生,内务府满洲正黄旗人,姓叶赫那拉氏,光绪十一年(1885)举人,清末曾任户部尚书、外务部尚书、步军统领(俗称"九门提督")、文渊阁大学士、军机大臣等职,时人称为"那相"或"琴轩相国",是清末满洲重臣之一,入民国后引退居家,1925年去世.  相似文献   

11.
12.
康、袁交往与戊戌维新政治格局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康有为、袁世凯在戌戌维新运动的前期,即酝酿期,其思想和行动基本上是一致的。康有为频频上书皇帝的同时,袁世凯向光绪皇帝上了一个13000字的条陈,还向当国的翁同稣连连上了两个说帖。他们殷切希望朝廷迅速变法,挽救民族危机。这一时期。康、袁间的交往与合作是愉快的,他们思想及行动上的一致性,有利于维新运动的迅速开展。戊戌维新运动的后期,即实行期,在怎样变法的问题上,二人又有着明显的差异。在变法的力度和范围问题上,康有为主张大变、全变,并把政治改革作为变法的关键。袁世凯力主变法,变法范围限定在军事、经济等方面,反对政治改革。在变法的方法和步骤上,康有为主张由上而下,先从中央政府开始,凭借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而雷厉风行。袁世凯则认为,变法应由下而上,先地方后中央。二人思想上的不同导致了行动上的分离,袁世凯早已从康有为变法阵营中游离出去。而康有为不察,不能不说是一大失误。对于袁世凯告密,我们在谴责他政治品格恶劣的同时,忽略了他和康有为思想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湖南文史》2012,(10):47-47
此次宣布共和,清谕系由前清学部次官张元奇拟稿,由徐世昌删订润色,于廿五日早九钟前清后(隆裕太后)升养心殿后,由袁世凯进呈。清后闻未终篇已泪如雨下,随交世续、徐世昌,盖用御宝。此时溥伟自请召见,意在阻挠此诏。而清后正在放声痛哭,并大呼德宗(光绪皇帝)及显太后(慈禧太后)不已,溥伟未得进见。  相似文献   

14.
严复与袁世凯结识较早,有着近三十年的交往经历,二人的关系却始终在或远或近之间.严复对袁世凯的态度是赞许与鄙视、支持与不支持、不即不离的矛盾交织体.二人的这种交往轨迹,折射出二人政治思想的离合,也烙下了深深的时代印记.  相似文献   

15.
学界长期流行一种说法,袁世凯《戊戌纪略》首次刊行于光绪宣统之交袁世凯被罢回籍前后。事实上,《戊戌纪略》大约于1925年由张謇所创办和经营的南通翰墨林印书局以《项城自撰戊戌纪略》为书名首次铅印出版。1926年2月上海《申报》再次刊布《戊戌纪略》。张謇是清末君主立宪派的代表人物,辛亥革命后被迫接受共和政体。晚年的张謇对于民国建立以来党派纷争、军阀混战的动荡局面颇为失望,对于国民革命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忧心忡忡。他为中国未能实行君主立宪制而深感惋惜,认为以君臣父子秩序为核心的孔孟思想才是救时之方。《戊戌纪略》宣扬的忠君孝亲思想适应张謇等人精神需求,当为张謇刊印该书的动因。  相似文献   

16.
任青、马忠文整理的《张荫桓日记》为学界所称誉,然而其甲午年七月份的日记存在疑点,当是七、八两月日记的合成。由于判断失误,整理者将部分内容当成七月的内容并错误改动干支,这一点应当予以订正。  相似文献   

17.
戊戌政变前夜,谭嗣同夜访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任何讲述维新运动史的专著都不能不阐述它。关于夜访情况,袁世凯的《戊戌纪略》①和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都有较详细的记载。这两份资料,袁世凯的《纪略》写于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十四日(1...  相似文献   

18.
薛念文 《民国档案》2007,10(3):82-86
蒋介石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颇具争议的人物,他的个人经历、对日政策和个性特征引起海内外学者的关注。保存在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的蒋介石1917年至1945年日记的公开,为深入分析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得出符合历史逻辑的客观的结论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蒋介石日记提供了他早年追随孙中山的一些历史细节,1932年以后的日记中更清晰表露了他挣扎于抗日和妥协之中,他的反共言论则体现了他超于性格缺陷的认识偏差。  相似文献   

19.
《戊戌政变记》的主题及其与时事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文尝试解释了《戊戌政变记》初版九卷本的成书过程,重点考察了该书两个组成部分(新政“本末”与政变“原委”)的主要观点或基本结构的形成、变化和定型过程,证明此书与康梁师徒1898年末至1899年初流亡日本时的政治活动密切相关,书中有关戊戌变法的宏观陈述框架和关键细节在形成过程中受到了作者政治活动和当时舆论的影响。经过作者的刻意安排,《戊戌政变记》用以局内人身份说明戊戌政变真相的形式,成为康梁等人达到争取外援、反击舆论等现实目的的政治工具。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