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至西汉,山东日照属琅琊郡海曲县,从该地区汉墓出土的文物来看,海曲县是当时全国经济、文化发达地区之一,由于王莽时期的经济混乱,给海曲经济带来重大灾难。海曲吕母起义,动摇了王莽政权,随王莽政权的灭亡,海曲县遂废。  相似文献   

2.
一、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家民革命的「成就」土地问题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的问题。如果土地问题获得解决,则社会便表现为「治」,土地问题不能解决,则社会便表现为「乱」。当然「治」「乱」这种字眼,是统治阶级所选用的,是按照他们自己的偏见来说的。所谓土地问题,就是农民和地主争夺土地所有权的问题。地主掌握土地,藉以剥削压迫农民;农民要求土地,藉以养活全家解放自己。因此封建社会中的两阶级——农民与地主,经常为土地问题而引起激烈的斗争。农民在忍无可忍之下便进行起义,掀起翻天覆地的革命战争。只要等到土地集中现象有所改善,农民能够得到部分土地,则社会立即呈现出进步繁荣。因此有人认为研究土地问题是研究中国三千年封建社会的「钥匙」这种看法是完全正确的。因为土地问题集中的表现了封建社会时期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农民革命既是因土地问题而引起的,那么我们就先看看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之前的社会情况罢。  相似文献   

3.
广西玉林市是富有反对清朝压迫统治的斗争传统的地方。清咸丰年间爆发的震撼中外的太平天国起义就是首先在这里发动的。太平天国北上以至后来失败后,这里的人民群众仍然继续进行反清斗争,自咸丰元年(1851年)至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玉林市农民、会党、游勇的起义彼伏此起,一直没有停止过。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爆发的桂东南会党反清起义是继太平天国起义之后,又一次颇具规模、威震两广、势撼清廷的起义,在广西人民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页。领导这次起义的是“三点会”领袖李立廷。李立廷,字仕朝,清末广西省玉林…  相似文献   

4.
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台湾同胞是大陆同胞的骨肉兄弟、至亲姐妹。台湾同胞同大陆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在台湾发生的起义斗争,也是很好的说明。一太平天国期间台湾同胞奋起斗争太平天国运动席卷全国,台湾一样受到影响。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台湾于1851—1867年先后发生了十几次的起义。十几次起义中,1853年李石和林恭的起  相似文献   

5.
唐末的王仙芝、黄巢起义是中国农民战争史上一次规模较大的农民起义运动,它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和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都具有着很大的意义。关于王仙芝起义的时间问题,目前我国史学界还没有求得一致的意见。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说:乾符二年,寃句人(山东荷泽王仙芝尚君长尚让等聚众起义(页447)。尚先生在中国历史纲要中说:乾符元年底,濮州(山东人王仙芝、尚让等聚众数千人,在黄河北岸长垣起义(页170) 杨志玖先生在隋唐五代史纲要中说:乾符元年  相似文献   

6.
一、方腊起义前的秘密组织中在中国长期封建社会里,社会主义的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而统治阶级的王朝则代表了前者来压后迫者,这种情况愈到封建后期表现得愈鲜明,但中国农民,富有革命的传统,对于封建地主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是有办法来实现其反抗斗争的,这就是通过秘密宗教的组织形式,来团结散居各地的农民,这在宋朝农民起历史上表现最为突出,方腊的起义就是这样。  相似文献   

7.
清嘉庆元年,在湖北、四川、陕西边境大巴山脉周围地区,西连终南山脉一带,爆发了以白莲教徒为主体的农民抗清反霸起义。王聪儿、姚之富率领的襄阳义军,是这次起义的中坚。由此掀起了一场延续九年,波及鄂、川、豫、陕、甘五省的农民战争。这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最后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这次农民战争爆发于嘉庆元年,其根源却在乾隆年间。嘉庆即位之后,乾隆仍以“训政”名义和太上星身份继续执掌军国重务三年,直到去世前夕。所以面对当时的纷乱局势,这位太上是不能不承认:“兹政事有缺,昏朕之过,非皇帝之过。”①乾隆帝统治后期陶…  相似文献   

8.
白朗起义与反帝问题——也谈白朗起义的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朗起义是民国初年一次震动全国的农民战争。关于这次起义的性质,史学界的看法不尽一致,但有一点看来已成定论:即义军所到之处杀教士、毁教堂,进行反教会斗争,其矛头在指向本国反动统治者的同时,还指向外国侵略势力,具有近代中国农民战争的传统特点。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白朗起义的性质,值  相似文献   

9.
本区农民的自发武装团体 ,早已有之 ,如白莲教、天理教、近代的陈大喜捻军均在本区有相当大的势力。光绪二十七年 ( 190 1年 )五月 ,泌阳农民即组织起“齐心会” ,抗捐税 ,反压迫。辛亥革命前后 ,遂平县爆发了苗金声领导的仁义会起义 ,它与辛亥革命后全国各地的反袁斗争汇成一股革命洪流。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本区人民继承了先辈勇于反抗的斗争精神 ,纷纷建立了各种枪会组织 ,反抗兵匪骚扰和官府欺诈 ,并在此后的本区人民革命斗争中充当了重要角色。  一、枪会组织的出现及其初期斗争  辛亥革命后 ,革命果实落入北洋军阀之手 ,中国进入一…  相似文献   

10.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非洲的苏丹爆发了一次举世闻名的马赫迪大起义,解放了全苏丹。斗争中打死了在中国镇压太平天国而起家的帝国主义分子英国人戈登,大长了殖民地、被压迫国家人民的志气。因而有的史家认为马赫迪起义“纯粹是反英的”。 本文作者认为马赫迪起义的起因是埃及统治者对苏丹人民的长期掠夺和剥削。起义的初期,斗争目标是反对埃及的殖民统治。在1882年英国侵略埃及、埃及统治者成了英国的傀儡后,英国直接插手镇压马赫迪起义时,斗争的矛头才指向英国侵略者。斗争的矛头所向前后是不同的,要实事求是地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11.
明代大藤峡瑶民起义,从明洪武四年(1371年)直至崇祯末年(1644年),持续时间长达270多年。瑶民在韦公广、覃公专、蓝受贰、侯大狗、侯公丁等首领的领导下,“啸聚万余之众”,大大小小武装起义数十次,其中较大规模起义达14次之多,迫使明王朝先后派遣韩雍、王守仁、蔡经、陈金等数十名御史、总督、总兵领兵60万前往大藤峡地区进剿,损兵折将逾20万,瑶民被杀10万多人,被俘3万多人。大藤峡瑶民起义反抗封建统治的坚韧性和持久性,斗争时间延续之长,是中国乃至世界农民革命史上所罕见,而斗争之悲壮惨烈,堪称惊天地泣鬼神。  相似文献   

12.
老洋人起义     
老洋人起义,是1922年至1924年爆发于河南省、活动于江淮河汉广大地区的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和帝国主义在华的侵略势力,是继白朗起义之后中国现代史上一个不可忽视的事件。  相似文献   

13.
唐末咸通年間的龐勋起义,是一场波澜壯闊的阶级斗爭。二十万农民大軍,以秋風扫落叶之势,纵横于今日之安徽、河南、江苏、山东、湖北数省之間,给了唐廷以沉重的打击,在我国农民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輝的一页。不但如此,根据所搜集有关起义的资料的研究,發現了它具有一个这样的特征:对剝削阶級剝夺的尖銳斗爭和农民对土地的要求。这是过去农民起义所沒有的。这个特征标志着我国封建社会的农民超义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是,由于这次起  相似文献   

14.
农民战争问题,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中心问题,毛主席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说:“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极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和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毛主席的指示是我们研究中中国农民战争史最高的指导原则,因此在历史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中如何以毛泽东思想为纲,彻底清除一切资产阶级思想影响,在当前是我们每一个历史工作者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正因为如此,所以这个问题的讨论几年以来很为大家所重视。而讨论中大家意见的出入是很大的。最近我们收到研究农民战争问题的稿件很多,经过编辑部的研究,确认为有开展这一问题讨论的必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是党发展文化教育的基本方针。为了更好提高历史科学研究工作质量,我们也必须坚决贯彻这一方针。本期所发表的几篇文章,主要是关于封建社会前期农民战争是不是反封建的问题,另外还有几篇具体问题讨论的文章。争论点是针锋相对的。为了把我们历史科学研究工作不断推向前进,希望同志们积极的热烈的投入这个讨论。  相似文献   

15.
一在封建社会中,农民革命战争是被压迫、被剥削的农民进行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作为农民战争的产物——农民政权,则是农民战争所达到的最高成就。它集中地反映了农民的反封建的意志要求,体现了农民革命的伟大意义。因此,对农民政权的研究,最能揭示农民战争的性质、特点及其在封建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可以说农民政权问题乃是农民战争史研究中的最重要的课题。历史表明,从秦末农民大起义直至近代太平天国革命,大小百十次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中有不少农  相似文献   

16.
吐尔帕克兄弟系哈密回城人,维吾尔族。他们曾在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领导了哈密农民反对封建压迫的斗争。这次反抗斗争,维吾尔族称它为“吐尔帕克起义”,时间持续了两个月,参加的农民达千人之多。吐尔帕克兄弟所以发起这次反抗斗争,是哈密王沙木胡索特的残酷压迫剥削所导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沧桑》1995,(5)
明嘉靖初年,山西潞州青羊里(原潞城县辖,现平顺县)爆发了以陈卿为首的农民起义。这支起义军英勇斗争七年,波及晋豫两省,使“全晋之地震恐”,“天子震怒”,是继叶宗留、邓茂七起义,刘通、李源起义,杨虎、刘六、刘七等起义之后的又一次规模较大的农民起义,给朱明王朝以沉重的打击,在中国农民起义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其影响是深远的。但是这次起义正史乏载,野史欠记,仅存片言只语资料散见于起义所及的一些县、州的地方志和其它一些文稿中。笔者修志多年,有幸接触了一些关于陈卿起义的资料,并对这些资料作了初步梳理研究,为补史之缺,纠记之误,撰成此文。  相似文献   

18.
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历史进程中,发生过大小千百次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其规模之大,次数之多,都是世无匹配的,从而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历史的一个显著特点。研究这些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是揭示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规律的关键所在。所以,解放以来,它受到历史学界的广泛重视,并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近年来,正当史学界普遍在考虑如何才能进一步推进中国农民战争史的研究深入开展的时候,我们读到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农民战争史论丛》编辑委员会编、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学术丛刊——《中国农民战争史论丛》第二、三辑,觉得这个丛刊力图在这方面有所突破。这是十分可喜的,也是应当肯定的。它主要加强了四个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李自成所领导的农民大起义,是中国历史上非常伟大的一次革命战爭。自从公元一六四○年(崇祯十三年)后起义軍便发展为拥有百万之众的巨大武装力量,在短短的数年之內,不僅推翻了朱明王朝的封建专制統治,而且建立了“大順政权”。但这支强大的农民武装佔据北京之后,不久就受到了挫折。公元一六四四年(崇禎十七年)革命领袖李自成牺牲,使起义軍遭到惨重失敗。关于李自成起义軍失敗問題,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看法。“明史”“李自成传”记載:刘宗敏(起义軍领导人之一)搶走吳三桂的爱姬陈圆圆,引起吴三桂的愤怒,因而勾結清兵鎮压了起义軍,使起义軍遭到失敗。吳伟业也有同样的看法,他在“园园曲”中指出:“痛哭六軍皆缟素,冲冠一怒为紅顏”。三百多年来,不少人  相似文献   

20.
中国封建社会的农民起义,多数都有皇权主义思想。他们起义“打天下”的目的,是为了“清君侧”、“诛奸臣”,拥戴一个从奸臣中解脱出来的“明君”,如果找不到这样的“好皇帝”,他们就自己“称王称帝”,自己来“坐天下”。农民这种“打天下”、“坐天下”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封建社会农民运动的进程,是农民战争史应当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