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散叶     
<正>唐绍仪亲自护送袁世凯1884年朝鲜发生甲申政变,22岁的唐绍仪因此与26岁的袁世凯相识。当时,朝鲜亲华高官被亲日派打伤,避居海关公署,袁世凯前去探望,正好唐绍仪亲自扛枪,守卫在门口,其勃勃英姿给袁世凯留下了深刻印象。从那时起,两人结为知交,袁世凯从此十分关注唐绍仪在政治上的进步,积极提携,一帮一,一对红。更具古典传奇色彩的是,10年后,在甲午战争打响之前,有情报显示日本人决心刺杀袁世凯,为协助袁撤离,唐绍仪亲自带着两支枪、两把刀、两匹马,连夜护送袁世凯到英国军舰上。  相似文献   

2.
.民党峨脚旅弃对日二肉.《,.目年)中国未代且族汪摘卫刺杀摄政王内幕食世凯的一妾九妾军阀与相声《关公战典琼》月开蒋介石身世之谜蒋介石与“胞兄.郑发宋庆岭人狱勇救“七君子,.宙.之花.该杀璐介石资口被炸与称经国的家仇陈毅进山遇险记汪摘卫出逃经过}日社会的鸡鸣狗盗和侦组人员汪伪专机“趁国号’配义记中国战区接受日军投降始未南京国民政府进行杭战揭失的调查国民党政府放弃对日索阳内落国民党运钞专机坠臼之醚金门大血战“克什来尔公主号,空难攀件始末粉碎国民党特务暗杀刘少奇的阴谋台岛将星坠落之谜月杰自述:一桩栩心策划的婚姻…  相似文献   

3.
热面孔     
正极端分子试图刺杀英女王11月7日,英国警方挫败了一起伊斯兰极端恐怖分子刺杀英国女王的阴谋,逮捕了4名从19到27岁不等的嫌疑人。这4名伊斯兰极端恐怖分子计划在伊丽莎白女王出席一战纪念仪式时,在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以刀刺杀女王。11月11日是英国的阵亡将士纪念日,每年11月的第二个星期日英国会举行纪念活动。今年的纪念活动虽然蒙受了恐怖袭击的阴影,但伊丽莎白女王还是如期出席了纪念仪式,并在默哀2分钟后,第一个向和平纪念碑敬献了花圈。  相似文献   

4.
民初唐绍仪内阁中的同盟会阁员人数,史家多认为只有5人,即国务总理唐绍仪、教育总长蔡元培、农林总长宋教仁、司法总长王宠惠、工商总长陈其美(后由王正廷署理)。但从笔者接触的资料看,有同盟会籍的阁员还有内务总长赵秉钧。唐绍仪因不堪袁世凯专擅,于1912年6月15日潜走天津,同盟会阁员也联袂辞职,而赵秉钧为袁世凯心腹,当然不会辞职。《盛京时报》7月5日载“赵总长不辞职之理由”称:“内务赵总长亦同盟会分子之一,此  相似文献   

5.
宋教仁为民族、民主革命之先驱。中华民国北京政府建立后,为第一届内阁即唐绍仪内阁的农林总长,由于袁世凯实行独裁统治,宋与唐绍仪等愤而辞职。1912年8月,宋教仁协助孙中山,黄兴组建国民党,代理干事长,为实际负责人。在第一次国会召开前夕,宋教仁奔走呼号,到处宣扬责任内阁制主张,争取议会斗争,遭到了袁世凯的忌恨,命其爪牙,当时的国务总理赵秉钧指使国务院秘书洪述祖收买凶手将宋教仁刺杀。“宋案”惊醒了沉醉于实业迷梦中的孙中山及革命党,他们认清了袁世凯的狰狞面目,从而发动武力讨袁,进行了“二次革命”和讨袁战争。  相似文献   

6.
刺杀黄永胜     
谁也想不到,当年第一个揭露和检举林彪反革命集团阴谋发动反革命军事政变,并只身计划刺杀林彪反革命集团"第一军事大将"--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黄永胜的人竟是一位年仅16岁的少年,他叫余银海。  相似文献   

7.
1908年7月,清政府派遣唐绍仪赴美致谢退还庚款事并赴各国考察财政。袁世凯命唐绍仪与列强各国秘密商谈互派大使问题。1908年12月10日,唐绍仪从华盛顿给清廷发回电报,报告美国当选总统塔夫脱提议与清政府互派大使事。该电报引发朝廷内部的激烈政争。摄政王载沣和军机大臣张之洞等对袁世凯私自策划派大使事深为不满。他们不能认可大使所享权限和礼节,并不愿承受派大使所需经费。1908年12月25日奕劻被迫致电唐绍仪令其"缓办"派大使事宜。袁世凯仍不死心,27日又向摄政王和军机大臣上呈主张派大使的《节略》、《说帖》等文件,载沣、张之洞等人不为所动,否决了袁世凯的主张。12月31日,清廷发电报谕旨给唐绍仪,请其通知美国政府,将互派大使一事"作罢"。  相似文献   

8.
1993年6月26日,唐绍仪之女唐宝珊向珠海市博物馆捐赠了一批有关唐绍仪的物。其中有一枚银牌格外引人注目。银牌为同形,有一祥云纹纽。正面压印楷书“钦差议约全权大臣”和双龙纹环抱的一个“赏”字;背面为压印的正面龙纹。银牌直径4厘米,厚0.14厘米,重21克。最初,大家以为这是唐绍仪在辛亥革命时期参加南北议和时,朝廷所赐之物,年代往宣统三  相似文献   

9.
1926年,吴佩孚所部十几万直军被国民革命军击败,此后,吴氏便蛰居北平城内。1938年底武汉会战结束,日敌为动摇中华民族持久抗战的决心,便利用吴佩孚同国民政府间的旧歧,多方引诱吴氏出头,为其“和平息战”的阴谋摇旗。然而吴氏终未附逆。一 土肥原“息战”诡计之出笼1938年,侵华日军第十四师团师团长土肥原在上海设立对华谋略组织土肥原机关,计划策动唐绍仪、吴佩孚等出任伪政权首脑。1939年1月初,土肥原所导演的“和平息战运动”终于在北平登台了。这是日敌扩大侵华战争的新手法,这个运动围绕吴佩孚的“出山”…  相似文献   

10.
唐绍仪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曾担任过中华民国首任内阁总理。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显赫一时的人物,却在1938年9月30日被人剌死在上海寓所,成为轰动一时的大案。  相似文献   

11.
正唐绍仪(1862—1938),清末民初著名政治家、外交家,曾任中华民国首任内阁总理,是近代中国致力于收回海关控制权的第一人。1906年,唐绍仪以税务处会办大臣之职主持全国税务总署的工作。他上任后,马上命令各海关税务司,一律进京"听训"。当时,英国人赫德是一个炙手可热的人物,自1863年起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  相似文献   

12.
国民党政府放弃对日素赔内幕(1 995年)中国末代皇族汪桐卫刺杀摄政王内幕袁世凯的一妻九妾军阀与相声《关公战秦琼》揭开辐介石身世之谜蒋介石与“胞兄.郑发宋庆龄人狱勇救“七君子”“帝国之花”谋杀蒋介石溪口被炸与箱经国的家仇陈毅进山遇险记汪梢卫出逃经过}日社会的鸡鸣狗  相似文献   

13.
民国元年成立的唐绍仪内阁是北京临时政府的同时也是中华民国的第一届责任内阁,该内阁成立后,由于责任内阁的限制和唐绍仪的"不合作",袁世凯和唐绍仪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直至最后决裂,1912年6月15日,唐绍仪出走天津,标志着第一届责任内阁的失败。围绕唐绍仪的出走以及继任内阁的问题,民初各派政治力量纷纷从各自利益出发,发表言论,做出反应。  相似文献   

14.
建国初期,台湾国民党当局密谋刺杀陈毅等上海党的领导人,但阴谋很快败露,涉案人员一一落网,只有一个叫劳有花的女特务漏网而逃。然而,天网恢恢,这女特务终究未逃出人民的法网。  相似文献   

15.
从1912年3月30日唐绍仪在南京组织民初首届内阁到1914年2月12日熊希龄被迫辞去总理之职。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内阁总理六易其人,内阁多次更迭,阁潮频繁发生,仅为民初参议院议决通过的就有唐绍仪、陆征祥、赵秉钧、熊希龄四届内阁。然而,史学界对此却论及尚少,尤其是对隐藏在这一现象背后的政治斗争和实质缺乏深入研究,本文旨在弥补这一不足。(-)1912年6月15日,任职不到三个月,曾踌躇满志的民国第一届内阁总理唐绍仪突然弃职离京,举国哗然。国内舆论特别是各贫政治势力的反应十分强烈,袁世凯集团认为:“唐受职一无善政,即昔…  相似文献   

16.
1940年,日本侵华特务机关的重要人物、“华北五省特务机关长”吉川贞佐少将和数名日军头目,于5月17日被人刺杀于特务机关驻处的山陕甘会馆。而这一神秘刺杀事件的背后,却是国共两党特工人员携手合作的结果。由于当时的保密和以后的历史原因,这一英雄壮举长时间不为人知。  相似文献   

17.
《近代史研究》2021,(2):132-147
刺杀杨永泰一案由失业的黄埔毕业生杨尔谦等人策划组织实施,他们此前已刺杀唐有壬,还密谋刺杀张群甚至蒋介石。他们自述暗杀理由为这些官员是主张对日妥协的"亲日派"。戴笠调查刺杨案发现胡汉民派的刘芦隐为杨尔谦提供了资金,刘芦隐因此被逮捕,并被指控是出于嫉妒而主使杨尔谦等人刺杨,但刘芦隐本人一直否认对刺杨一事知情。通过对杨尔谦人际网络的梳理,可以发现他除了接受刘芦隐资助外,还与王亚樵、陈铭枢等反蒋人士都有联系,因此,刺杨案背后确实有反蒋派系的因素。刺杨案的发生,一方面反映了民国政治暗杀盛行的不良风气,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在日本侵略步步进逼下"亲日派"失去民心、"反蒋"与"抗日"合流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18.
杨柳 《文史博览》2007,(3):52-55
同治九年(1870年8月22日)七月二十六日,两江总督马新贻被刺身亡,他是清代惟一一位被刺杀的总督大员。  相似文献   

19.
正1940年5月17日晚7时,古城开封发生了一起刺杀事件——侵华日军的"华北五省特务机关长"吉川贞佐少将被吴凤翔刺杀于特务机关总部驻开封的陕甘会馆。5月20日的《河南民报》首先披露这条消息,接着其他一些国内外报纸也陆续作了报道。  相似文献   

20.
唐绍仪在晚清时期位居大臣,民国初年加入同盟会,为民国首任国务总理,主持过两次南北和议,是国民党中有威望的元老之一。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国民政府委员、西南政务委员会委员兼中山县县长。1934年因陈济棠在中山县策动倒唐事件后,遂闲居沪上。1938年1月16日,日本发表了“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的对华声明,公开声称要在中国建立与之合作的“新政权”。日方有意让唐绍仪、吴佩孚出山,即所谓的“南唐北吴”计划,欲以此达到以华制华,尽早结束战争的目的。于是劝降活动密锣紧鼓。日方先后由外务省顾问船津、驻沪大使谷正之,满铁参事兼满铁上海社长伊藤、满铁顾问铃江、侵华日军特务机关长楠木、土肥原、华中派遣军特务机关长臼田以及松冈洋右、松井等直接参与这一活动。然而,日本对唐的意图,国民党方面是有所侦知的,国民党驻沪特务不断报告日本的新阴谋。1938年1月12日:“……乙,通过国民党右派拉拢军阀及其军队,使抗日阵线松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