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徽史学》开辟淮军研究专栏,这很好。近日我们读了董蔡时同志写的《试论李鸿章创建淮军及其初步发展》一文,受益匪浅,但也感到有些问题值得讨论。这里把这些问题提出来,并说明我们的看法,不当之处.请蔡时同志批评指正。一、李鸿章招募淮军的办法及初建哪“四营”蔡时同志在《试论李鸿章创建淮军及其初步发展》一文中写道:  相似文献   

2.
《西南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第四期上发表有杨丙昆同志的《天京悲剧和农民战争的命运》一文,读后觉得文中总结太平天国失败原因时所指出“非惟天时,抑亦人谋”,颇有见地。但文章也有一些值得商榷之处。其中《正名》一节,杨丙昆同志主张禁用“内讧”这个术语,认为“‘内讧’是太平天国革命阵营以外的人物对太平天国内部  相似文献   

3.
太平天国史学一代宗师罗尔纲同志的新著《太平天国史》已由中华书局出版与读者见面了。这是一部长达150万字的巨著,综合了罗老42年研究太平天国史的独特成就。正如刘大年同志在“序一”中所说:“它不止在著者的研究工作中是带总结性的,在新中国的太平天国史研究中也可以认为是带总结性的。”也正  相似文献   

4.
编辑部同志: 顷读《太平天国的“武鸣二王”》一文(载《广西文史》2008年第4期),认为太平天国将领林凤祥和李开芳都是武鸣人。此种见解,实出于一次历史误会,并非信史。  相似文献   

5.
杨秋峰同志在一九八一年《中原文物》第一期对《大别山春雷》一文提出三个问题,本文对此和杨秋峰同志商榷。一、鄂豫皖苏区第四次反“围剿”斗争的失败是“左”还是右的问题。杨秋峰同志认为“张国焘是带着‘左’倾路线指导思想到鄂豫皖苏区来的”,所以,第四次反“围剿”的失败应该是“左”而不是右。我认为并非如此,执行“左”倾路线的人,未必不犯右的错误,我党历史上不乏其例。请看以下事实。  相似文献   

6.
一八六四年七月三十日,太平天国的著名将领李秀成,一反往日那番战马倥偬、出生入死、痛歼强敌的英武姿态,变成向革命大敌——腐朽透顶的清王朝和封建地主阶级阿谀謟媚、乞求活命的胆小鬼,公然给大汉奸刽子手曾国藩亲笔呈供,招认“罪行”,可恥地投降变节了!然而,罗尔纲同志在题为《忠王李秀成的苦肉缓兵计》一文中,却执意地否认这个事实;茅家琦同志的《论李秀成》一文(見1964年8月7日《文汇报》)也只是承认李秀成有“缺点”、“错误”或对敌人抱有“幻想”,同样地迴避了这个事实。我们认为,他们对李秀成“耿耿精忠”的“光辉的一生”那  相似文献   

7.
淮军建立再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安徽史学》组织淮军建立问题的讨论,弄清楚了许多问题,对淮军史的研究颇有益处。前日读了贾熟村同志的《淮军初建的几个问题》,颇受启发,使我联想到一些问题。在这里提出来进行讨论,不当之处,希望得到指正。一、淮军建立前的曾、李关系王闿运说过:“李(鸿章)在军中不见知,尝发愤怏望。后以沅浦(曾国荃)、俊  相似文献   

8.
一、政治史2 0 0 1年恰逢太平天国运动 1 50周年与辛亥革命 90周年 ,学术界举行了一系列学术研讨会。 5月份在南京召开的“纪念太平天国起义 1 50周年暨罗尔纲诞辰 1 0 0周年学术研讨会”②和 1 0月份在武昌召开的“纪念辛亥革命 9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③,是两次具有代表性的学术会议。在一系列纪念活动与学术会议的推动下 ,辛亥革命的研究出现了小小的热潮 ,但太平天国运动的研究依然显得冷静。研究者的兴趣仍然集中在民国时期。太平天国、捻军以及湘淮军的研究 ,有几篇论著值得注意。池子华、崔岷《北伐太平军“裹胁”问题述论》① 一文 …  相似文献   

9.
太平军第二次西征的失败,在太平天国史上产生了极为严重的影响。究其失败的原因,有一种意见认为,是由忠王李秀成对第二次西征战略决策取消极态度所造成的。但这种意见却是值得商榷的。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谈谈个人的初步看法,以请教于同志  相似文献   

10.
50年来的太平天国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辛亥革命以后逐渐揭开序幕的太平天国史研究在新中国成立后出现了重大转折,一是该专题研究受到空前的重视,二是唯物史观成为研究工作的指导思想。1951年1月11日,《人民日报》发表由胡绳执笔的题为《纪念太平天国革命百周年》的社论,高度颂扬了太平天国抗击内外敌人的光辉业绩,认为“太平天国是旧式的农民战争——没有先进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所发展到的最高峰”。在同年出版的《中国近代史》上编第1分册中,范文澜概述了太平天国始末,认为它使旧式农民起义的面目“为之大变”,“揭开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相似文献   

11.
试论淮军的创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史学》开辟淮军研究专栏以来,陆续发表了一些文章,如董蔡时《试论李鸿章创建淮军及其初步发展》,廖宗麟《李鸿章与淮军的近代化》,冀满红《论淮军》,陆方、高翠莲《淮军建立初探》等(以下简称董文、廖文、冀文、陆文),在淮军创建的问题上各抒己见,给这个过去一直寂寞冷落的领域带来了生机。但通读这些文章后,颇觉意犹未尽。其中,有些史实仍有待于进一步考订,有些结论尚需要进一步推敲,还有一些环节由于缺乏交待,而使淮军建立的过程显得脉络不清。因此,笔者不揣浅陋,谨以近来读书所得敷衍成篇,敬请各位方家教正。  相似文献   

12.
太平天国在广西永安州时即开始科举考试,持此说有三:(1)邢凤麟邢凤梧撰《论冯云山》中说:“太平天国开科考试制度是在壬子二年初实行的,金田起义一周年纪念时,在永安举行了一次科举考试……天王洪秀全亲自主持,并张榜公诸示众,有万寿诗联考取名次榜一纸,计四十余人,第一名则冯云山也。”(作引自丁守存《从军日记》——《太平天国学术讨论会论选集》第二册,中华书局出版)  相似文献   

13.
《安徽史学》一九八四年第四期发表的梁义群同志《太平军‘第二次西征’若干史实辨析》一文,对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军事行动——第二次西征,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使笔者受益不浅。但是,梁义群同志在探讨第二次西征的失败原因时,提出了第二次西征具有战略决战的性质的论点,笔者难以苟同。笔者认为:这个论点显然是缺乏根据的,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本文将就这个问题,与梁义群同志商确。不妥之处,请予指正。  相似文献   

14.
最近出版的《中国通史纲要》,由白寿彝同志主编,杨钊、方龄贵、龚书铎、朱仲玉同志分纂,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外文出版社将继续出版日、英、法、西班牙等外文版。我通读了全书,认为这是一部有特色的书。本书的《叙论》、别具一格,是别的通史所没有的一个特色。《叙论》分三节,分别说明中国的地理环境、居民和历史。而这三节的标题分別由三组数字组成:“一、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二、五十多个民族,近十亿的人门”;“三、一百七十万年和三千六百年”。这样的叙论内容和标题形式就令人耳目一新。第一节“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指的是现在中国领土的面积。这块土地的面积是长期  相似文献   

15.
阎纲 《纵横》1997,(10)
江青勾结林彪并伙同陈伯达、张春桥炮制的《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经过毛泽东同志三次亲笔修改,1966年4月10日作为中共中央文件印发全国。《纪要》的理论支柱就是“文艺黑线专政”论,认为建国17年以来的文艺界“被一条与毛泽东思想相对立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线专了我们的政”。“文艺黑线”的代表性论点是所谓的“资产阶级文艺思想、现代修正主义的文艺思想和30年代文艺的结合”以及所谓的“黑八论”:“写真实”论、“现实主义——广阔道路”论、“现实主义深化”论、反“题材决定”论、“中间人物”论、反“火药味”论、“时代精神汇合”论和“离经叛道”论。《纪要》的出笼是自上而下的、空前的、全国性的、关乎存亡大局的一次重要发动;在江青亲自组织的批判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之后把盖子完全揭开。一场猝不及防的劫难席卷文艺界,继而教育界,继而各条战线,揪北京市委,直捣“资产阶级司令部”。 文艺界的领导干部成了阎王殿里的黑线头目,文艺团体和机关成了裴多斐俱乐部式的黑窝,作家艺术家掉队了、烂掉了、叛变了,成了黑帮黑线人物。在一次会上,江青一口气枪毙了50多部电影,禁锢200多部影片,建国以来绝大多数作品顷刻变为毒草。《红河激浪》一案株连数千人,《  相似文献   

16.
关于北王韦昌辉被杀,据郭廷以在其所著《太平天国史事日志》一书中考订,发生在咸丰六年十月中旬。①解放后,许多太平天国史论著,几乎都采用这个说法。直到最近,一些同志在论述“天京事变”的有关文章中,也持类似见解。例如,郭毅生同志在《如何评价杨秀清?》一文小注中说:“此事发生最迟应在阴历十月二十日左右。”周自生同志在《对“天京事变”几个有  相似文献   

17.
王庆成同志在介绍《天父圣旨》卷三甲寅四年(1854年)正月二十七日天父几次下凡,肯定四书十三经和历代史鉴,和天父在同年六月初一日指示停止刊行新旧约圣经之后,作出这样结论:“这反映了太平天国在意识形态和文化政策上的变化,也可能反映了杨秀清同洪秀全的一个矛盾”。笔者认为说反映了太平天国在意识形态和文化政策上的变化这是事实,如果说杨秀清同洪秀全在对待儒家经典和基督圣经的态度上存在着矛盾,值得商榷。而从行文来看,王庆成同志似乎主要说的是洪、杨对儒家经典的态度上存在着矛盾,因此本文仅就这一问题,不揣浅陋,略述管见,不当之处,请史学界同仁斧正、批评。  相似文献   

18.
读了杨知勇同志写的《崩龙族文学概况》(见《思想战线》1979年第六期),既感到欣喜,但同时也感到《概况》中有的论点不符合实际。现提出两点,与杨知勇同志商榷。《概况》的第一部份提到:“崩龙族没有书面文学,没有专门的歌手……。”这是不合乎崩龙族文学实际的。诚然,崩龙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但是,长期以来他们一直使用傣哪文。他们不仅用它来记录口头文学,还用它创作文学作品。这些书面文学作品,虽经林彪、“四人帮”的鬼火焚毁了一些,但仍有许多珍藏在崩龙族群众家里。因此,我们认为,无  相似文献   

19.
太平天国政权的性质,是建国以来学术界研究太平天国兴亡史中悬留的最大一桩聚讼公案。本文拟从《天朝田亩制度》到“照旧交粮纳税”作系统的参照辨析,以冀成为解决此问题的一个侧面。一“照旧交粮纳税”缘起1853年,太平天国奠都南京,为实现梦寐以求的“人间天国”,遂于癸好三年十一月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这是一个以土地问题为核心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宗教文化乃至社会生活诸方面的社会改革方案,是近代农民对“中国向何处去?”这一时代课题的答案。它以革命者的权威,宣布废除封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地方志》近年来就钟英等同志提出的“区域发展”论展开讨论,这是非常必要的。虽然“区域发展”论是从方志学研究对象的设定这个角度提出来的,但却涉及构建当代方志学的一系列理论问题。本文仅就其中几个问题,谈点不成熟的意见。“区域发展”论的理论价值提出“区域发展”论的理论意义,我认为不在于方志工作者是否承担区域发展战略研究,而在于为方志学理论建设确立方志学的本体论,以此来构建方志学的学科体系。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恰恰又是提出“区域发展”论的同志所忽略而没有展开讨论的问题。论者强调从理论上重新定义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