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春梅 《福建史志》2007,(2):37-37,47
琉球(今日本冲绳),明清时期为中国的藩属国。自明朝洪武五年(1372年),琉球国中山王察度首派其弟泰期到南京向明政府称臣纳贡,至清光绪五年(1879年)日本“废琉置县”,在长达五百余年的友好往来中,每当琉球国王去世,新国王继位前,都要由琉球国王世子向中国政府提出册封申请,待中国政府派出册封使至琉球宣布册封令后,世子乃正式登基称国王。  相似文献   

2.
不久前,笔者作为访问学者前往日本琉球大学进行中琉关系史方面的研究。在日本友人的安排下,参观了冲绳的清代唐人墓。回国后查阅有关档案史料,拟对冲绳岛上的唐人墓做一粗略的考察。琉球(今日本冲绳)是位于中国东南太平洋上的一个岛国,与中国很早就有交往。但两国之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当在明洪武五年(1372年)。是年明太祖遣使招谕琉球,琉球国中山王察度即遣其弟入明称臣纳贡,“由是流城始通中国,以开人文维新之基”①。中琉关系日益发展,前往流球从事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活动的中国人与日俱增。在长期的中琉交往中,有许多中国…  相似文献   

3.
中琉难船互救是两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雍正一朝,清政府对琉球1起遇难贡船和8起飘风民船的积极救护与妥善安置,成为清代救助琉球难船有关制度的雏形。同时,琉球对中国飘风民船的救护也十分周密并近乎程序化。而且,以中琉宗藩关系为纽带,海难互救还惠及朝鲜等第三国。中琉难船互救是两国在宗藩封贡体制下密切和谐的善举。  相似文献   

4.
中琉友好交往五百余年,每逢琉球“国王嗣立,皆请命册封”。明清两朝的统治者均应其所请,派出使团远渡重洋,予以册封。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吏科左给事中陈侃和行人司行人高澄被分别任命为册封正、副使,出使琉球。归来后,陈侃于福建长春堂写成《使琉球录》。  相似文献   

5.
南明时期的八个政权中,只有弘光、隆武和监国鲁王与琉球国有过交往关系。这一时期中琉的交往始于1644年,终于1649年,5年问琉球国6次遣派使臣,中琉关系不仅得以维系,而且保持相互寿好交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应予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6.
琉球漂民事件与日军入侵台湾(1871—1874)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871年琉球漂民被台湾土著杀害之事,属中琉两国民间刑事案件,与日本国无涉。但是,日本政府为了“以此次机会”达到“断绝琉球两属之渊源”和所谓“开启朝鲜自新门户”的目的,于1874年借故出兵台湾,并强行勒索50万两白银,拉开了近代日本侵略和压迫中国的序幕。  相似文献   

7.
从史料中研究中发现,明崇祯年间(1628—1644)有一位名叫杜三策的进士,曾经是奉明朝皇帝敕旨前去琉球国(即今日本冲绳县)册封国王的册封正使,是山东历史上惟一的一位琉球王封册使。杜三策(生卒不详),字毅斋,明代东平府三旺人。天启二年(1622年)三甲进士,官至给事中。后历任大理卿、天津巡抚等职。  相似文献   

8.
朝鲜,历史上曾经叫高丽,直到1897年,朝鲜的大王可以称帝,从这年开始,朝鲜不再是中国的属国。琉球,从14世纪开始,琉球一直就是中国的朝贡国,1652年归化清朝。19世纪中叶,日本强占琉球。琉球国王在1879年曾两次秘密派人到天津拜谒李鸿章,请求清政府问罪日本。  相似文献   

9.
琉球群岛位于日本西南部,地处日本九州岛与中国台湾岛之间,由冲绳、先岛、大隅、吐噶喇、奄美五组群岛组成,呈队形分布于东海海域。琉球群岛原为一些小的岛国,互有贸易人员往来。在明朝朱元璋建国后,派遣使臣前往琉球进行安抚,琉球各邦国在洪武五年(1372)成为以明朝为宗主国的朝贡及贸易成员藩邦。在明宣德四年(1429),尚巴志统一了琉球各邦国,建立了历史上的琉球国,尚氏世代统治着琉球,以封贡形式与中原王朝保持着臣属关系。  相似文献   

10.
据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记录》一书记载,清代从顺治三年(1646)举行第一次科举考试,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废除科举考试制度,被历代皇帝钦点的状元共114名。按籍贯划分,江苏省最多,共49名;而奉天、河南、陕西、内蒙、四川五省最少,各仅1名。  相似文献   

11.
清乾隆中期周煌集大成之作《琉球国志略》(二十二年丁丑,1757),也是继往开来之作。其后,又有两部续志:齐鲲、费锡章:《续琉球国志略》五卷、首一卷(嘉庆十三年戊辰,1808),赵新《续琉球国志略》二卷、首一卷(同治五年丙寅,1866)。前后还穿插有赵文楷、李鼎元往封尚温(嘉庆四年乙未,1799),林鸿年、高人鉴往封尚育(道光十七年丁西,1837)两使次。李鼎元撰有《使琉球记》(嘉庆庚申,1800),与齐、赵两部续志合称“后三志”。其中以《齐续志》更为重要。“后三志”产生在19世纪上半华琉关系已臻鼎盛、同时又渐就式微之时期。尽管时值东亚国际风云变幻,英日构衅闽海,华琉宗藩纽带风雨飘摇,但毕竟在数百年交聘往来基础之  相似文献   

12.
琉球国凭借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在东亚贸易圈内扮演着重要角色,有"万国津梁"之称。中琉关系自古建立在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基础上,其深刻影响也同样折射在琉球货币发展史中。此后,琉球面对日本的压迫,逐渐失去主权,也被纳入其货币体系。考证这一时期有关琉球的文献及留存的钱币实物,可以窥见明末清初东亚政治格局发生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长眠在古黄河故道北岸的琉球国使者郑文英是1793年即清乾隆五十八年奉使来贡的.《王家营志》载有郑公不幸逝世葬于王营东侧彤华宫旁的记录;根据中琉外交档案集记载,使团有毛国栋、毛廷柱、郑文英共172人,于乾隆五十八年六月二十三日由冲绳那坝市开船到福州,同年九月十八日由福州起程于十二月五日到达京城,在淮阴道卒的记录尚未详载.史籍记载,明清两代中琉两国使者往来交通,相当长的一段路程,走的就是古运河,清咸丰十年(1860年)琉球人监官生葛兆庆病故,就葬于淮阴运河北端重要的客运码头张家港.中国派出的使者,也是先坐船经运河南下,然后辗转到达福州出海前往;从陆路上的交通来看,王家营为淮北重镇,清口驿就设在王家营黄河堤上的毛家嘴,俗称“老马号”,王家营为通京第一驿站,可见淮阴在沟通中外交流方面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李鼎元出使琉球记事中云:“王家营驿舍新造宏敝可容百余人,馆后有余地皆植樨柳成荫,大可纳凉,咸丰十年驿毁于捻”.郑文英墓已列为淮阴县文物保护单位,名称曰:“琉球国朝京都通事讳文英郑公之墓”(又名大岭亲云上).  相似文献   

14.
笔者近日在连云港市灌云县拣选到一枚世高通宝钱(如拓)。该钱生坑,为琉球尚德王(明天顺五年,1461年即位)铸行。连云港市发现琉球世高通宝钱  相似文献   

15.
《亚洲钱币》1999.2 我国历代都很重视西方国家货币,《史记》等史书中多有记载,但从钱币学角度介绍西方外国钱币当首推洪遵的《泉志》。该书共十五卷,外国品就占三卷,所记外国钱83种,去掉非外国钱的辽钱也有73种,基本包括了当时流入中国外国钱币的品种。但书中所列外国钱大多为空白图,即使有钱图也是出于想象,与实物相距甚远。笔者拟对《泉志》中 “拂菻国钱”略作考证,以补书中不足。 《泉志》卷十《外国品上》载:“右拂菻国钱。《神宗国史》曰:拂菻国,历代朝贡不至。熙宁四年,其王灭伊灵改撒始来贡,交易为金银钱…  相似文献   

16.
古代日琉关系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米庆余 《世界历史》2000,1(3):58-65
清代光绪年间 ,中日围绕“琉球问题”有过长达数年的争议。 1879年 8月 2日 ,日本驻华公使向总署转交外相寺岛宗则 7月 16日发出的《说略》,内称 :“琉球为我南岛久矣……国史记南岛朝贡事 ,实在中国隋唐之际。天平七年 (唐开元二十三年 ) ,太宰府遣使于南岛……既在我政教之下矣。”“保元中 (当宋绍兴时 ) ,源为朝居伊豆大岛 ,浮海略诸岛至琉球 ,娶岛酋大里按司女弟 ,生男尊敦。为朝还大岛 ,尊敦立为琉球王 ,是为舜天王……其后二百余年 ,将军足利义教赏萨摩守岛津忠国功 ,赐以琉球 (嘉吉元年、明正统六年 )尔来 ,隶属岛津氏为其附庸。”…  相似文献   

17.
1609年(日本庆长十四年,明万历三十七年)日本萨摩藩的藩主岛津氏在业经幕府许可的情况下,以桦山久高为大将,平田增宗为副将,率兵三千多人,从鹿儿岛出发,出兵琉球,即日琉历史上的重要的一个转折点——萨琉之役。本文试图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学术界争议较大的问题(萨琉之役的原因)为切入点进行分析,希望可以得出较...  相似文献   

18.
古代琉球的华裔伟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琉球的华裔伟人谢必震古代琉球(今日本冲绳)“古名流虬,以其万涛蜿蜒,若虬浮水中,在中国东南。自福建梅花所开洋,顺飙利船七昼夜可至”。①明洪武五年(1372年),太祖朱元璋“遣杨载持诏谕琉球国,诏曰:……朕为臣民推戴即皇帝位,定有天下之号曰大明,建...  相似文献   

19.
枣庄市发现顺治通宝钱树1983年12月,枣庄市文物管理站从市物资回收公司仓库出土于南部地区泥沟、坊上一带的铜钱中拣选出顺治通宝钱树22件。因收购时碰撞,部分铜钱脱落。钱树分两类:第一类10件,其上铸铜钱9对,件长23.4,钱径1.8厘米,钱文楷书,背穿右铭“东”,穿左“一厘”;第二类12件,其上铸铜钱11对,件长24、25.3厘米不等,钱径1.6厘米,钱文、形制与第一类相同。这批钱与以往所见同类顺治钱比,尺寸略小。背铭表明此钱应为山东局铸。(《文物》1992年6期李锦山,文光,郭景新)枣庄市发现顺治通宝钱树@李锦山,文光,郭景新  相似文献   

20.
明册封使陈侃于1534年出使琉球,归来后撰有《使琉球录》一书。书中详细记载了琉球社会的政治制度、经济贸易和社会风俗等,纠正了以往史书诸多的错误,对其后的册封使有很大的借鉴作用,也为今人研究中琉关系史的重要史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