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鲜为人知的郭沫若为鹤壁题词碑李文仲在鹤壁市枫岭公园的“枫岭茗轩”院内西北处,竖立着一座鲜为人知的郭沫若为鹤壁题写《西江月》词的石碑。碑高150厘米,宽125厘米,厚20厘米。郭老以雄浑的气势、潇洒的笔墨,将一首神采焕发、风姿翩然的《西江月》词一挥而就...  相似文献   

2.
<正>宋代著名词人柳永在拟填补翰林院之缺席时,吏部呈其词给仁宗皇帝,其中有一首《西江月》词,词中有这么一句:"我不求人富贵,人须求我文章。"仁宗看后很不高兴,作御  相似文献   

3.
读书枛录     
李商隐《重遇圣女祠》:“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梦雨”一词,清冯浩《玉溪生诗详注》未注,近人叶葱奇《疏注》、刘学锴等《集解》,则皆以为用《高唐赋》语。按“梦雨”为唐人俗语,与《高唐赋》无涉,至宋人小词始牵连及襄王故事。清周寿昌《思益堂日札》卷六“梦雨”条云:义山诗云云,“注家以阳台梦雨事实之。心疑若是阳台梦雨,何得云‘一春常飘’?后阅  相似文献   

4.
宋代著名词人柳永在拟填补翰林院之缺席时,吏部呈其词给仁宗皇帝,其中有一首《西江月》词,词中有这么一句:“我不求人富贵,人须求我文章。”仁宗看后很不高兴,作御批四句:“柳永不求富贵,谁将富贵求之;任你白衣卿相,风前月下填词。”柳永从此借皇帝御批,自嘲为“奉旨填词柳三变”,谢绝仕途,依红偎绿,放荡不羁。  相似文献   

5.
李商隐《重遇圣女祠》:“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梦雨”一词,清冯浩《玉溪生诗详注》未注,近人叶葱奇《疏注》、刘学锴等《集解》,则皆以为用《高唐赋》语。按“梦雨”为唐人俗语,与《高唐赋》无涉,至宋人小词始牵连及襄王故事。清周寿昌《思益堂日札》卷六“梦雨”条云:义山诗云云,“注家以阳台梦雨事实之。心疑若是阳台梦雨,何得云‘一春常飘’?  相似文献   

6.
紫禁城正门午门,又名五凤楼。清·孙承泽《春明梦余录》云:“午门,即俗所谓五凤楼也”。《大清会典事例》中也有相同  相似文献   

7.
在传统中医手里,中药的主要功用是治病除疴;而在中国文人的笔下,中药则有另一番的功用. 讲故事.在明代小说家吴承恩的笔下,中药成了他铺陈故事、渲染情节的道具. 吴承恩在《西游记》第二十八回,写了一首特殊的《西江月》词——他用中药名描写和叙述了孙悟空率众猴奋起反击来花果山捣乱的猎户的一则故事和一幕场景:“石打乌头粉碎,沙飞海马俱伤.  相似文献   

8.
文史精萃     
“春”的雅称三春古人习惯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舂,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所以,有的诗文中提到的“三春”,其实就是指春天。孟郊《游子吟》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九春春季3个月共90天,10天一春,故又得“九春”之名。阮籍《咏怀》云:“悦怿若九春,馨折似秋霜。”青春春天,草林极青,一派葱葱郁郁,因之称  相似文献   

9.
拙文《石乾小考》(载《文物》1999年第4期)中所引“春云离离浮纸肤……”一诗(以下简称“春云”),在未经仔细论证的情况下,断为石涛所作,实误。今据所得材料订正如下: “春云”一诗原作者为文征明。此诗初见于文氏《甫田集》卷六,题为“题高房山横轴”,款“征明为子儋题”。另张丑《清河书画舫》“绿字号”亦载此诗,为“高克恭《秋山暮霭图》”的题跋。吴升《大观录》卷十八卷载《高尚书青山暮霭图卷》,后亦录此诗跋,款为“征明为子儋题”。郁逢庆《郁氏书画题跋记》中,此诗名为“题高彦敬云山图”,款为“文征明为朱子儋题”。按“朱子儋”其人,姜绍书《无声诗史》卷  相似文献   

10.
本书由日本中国友好协会全国本部编辑,正文前刊载了毛主席一九六一年十月亲笔书赠日本访华朋友们的鲁迅先生的诗(“万家墨面没蒿莱”),还刊有郭沫若同志书写的一九七二年祝中日恢复邦交的词《西江月》,廖承志同志为纪念日中友好运动二十五周  相似文献   

11.
清女词人沈宛——纳兰成德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叶恭绰编《全清词钞》,第三十一卷收有女词人沈宛词二首,沈宛名下简介云: 字御蝉,浙江乌程人,纳兰成德室,有《选梦词》。近读钱钟书补订本《谈艺录》页,382亦言“纳兰容若妇沈宛有长短旬集,名《选梦词》”。然余向尝略考容若生平,未见其“室”或“妇”有姓沈名宛者,何也?  相似文献   

12.
读者来信     
编辑同志: 读贵刊1985年第1辑《从新出土沈氏墓志谈沈周的家世与家学一文》,全文观点鲜明,论据充分,各方面的考据十分全面。但其中一处似有小误,第145页上有一段文字:“沈贞吉画作见著录的尚有:《烟波钓艇》题画词云:“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旁钩(此字应为钓)台西住。卖鱼  相似文献   

13.
刘秉忠为有元一代名臣,有《藏春乐府》词传世。唐圭璋先生主编《全金元词》收录其作 81 首。其中有不少错讹之处。另据元人熊梦祥《析津志》补录其佚词一首。  相似文献   

14.
“文明”一词,在中国古典文献中,最早见于《易经·文言》:“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孔颖达疏云:“天下文明者,阳气在田,始生万物,故天下有文章而光明也。”在这里,“文明”含有文采光明、文德辉耀的意义。从社会发展水准而言,“天下文明”已臻文化上升、社会进步的境界。清代李渔在《闲情偶记》中说:“若因好句不来,遂以俚词塞责,则走入荒芜一  相似文献   

15.
“三望”一词不见于其他文献,仅《春秋》中有三次记载:僖公三十一年,“夏四月,四卜郊、不从,乃免牲,犹三望”;宣公三年,“春王正月,郊牛之口伤,改卜牛,牛死,乃不郊,犹三望”;成公七年,“春王正月,鼷鼠食郊牛角,改卜牛,鼷鼠又食其角,乃免牛,不郊,犹三望”。古人对“三望”有三种解释。《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释云:“三望者何?望祭也。然则曷祭?祭泰山、河、海。……犹者何?通可以已也。何以书?讥不郊而望祭也。”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引郑玄之言:“望者,祭山川之名。……鲁地三望,谓淮、海、岱也。”杜预沿用贾逵、服虔之说:“三望,分野之…  相似文献   

16.
《云谣集》是龙沐勋据董康手录的伦敦本后十八首(刻于《疆村丛书》)和刘复手录的巴黎本前十四首(刻于《敦煌掇琐》),去除重复而成的。原标为三十首,龙氏正好恢复了三十首之数,刻入《疆村遗书》。书名原题为《云谣集杂曲子》,这是敦煌词诸选本中今存唯一的书题。任二北因疑“云谣集”为各种文体汇集的总名,“杂曲子”为诸文体的一种,为总集的子目,说也有理。但“云谣”为歌谣之名,歌谣为吟唱类的诗体,而词为曲调唱词,性质相同,则“云谣”一名,未必不是“杂曲子”之专名了。  相似文献   

17.
胡适在《词的起源》一文中,提到王国继给他有两封谈词的信。而中华书局1984年出版的《王国维全集·书信》,却没有收录王氏给胡适的信。1994年12月,黄山书社影印出版了职云志主编的《胡适遗稿及秘合书信》,其中收录了王氏给胡适的一封谈词的书馆(据原件影印)。这封信是回答胡适1924年7月4日的请教。胡适原信如下:群庵先生:顷偶读后村同中“席上闻政有尿”一首《贺新郎》,有云:那人人间校按曲,绣帘初卷;道是华里荒管唱,笑杀鸡坊拍变。“鸡访拍衰”是什么?四日唐、宋史的《乐志》,皆不详“拍变”之义。先生曾浩燕乐史,使中能见…  相似文献   

18.
标点本《宋史·地理志》有关延福宫的记载云:“宫之右为佐二阁,曰宴春,广十有二丈,舞台四列,山亭三峙”。“宫之右为佐二阁”,其义不可解。按元人所修《宋史·地理志》,有关北宋皇宫部分基本上依据南宋袁氏《枫窗小牍》的记载,原句为“宫之右为位二,阁曰宴春”云云。因延福宫共有五组建筑,时称“延福五位”。中间是以延福殿为主的一组建筑,左右各有“二位”,即各有两组建筑。“宫之右为位  相似文献   

19.
一、《左传》以外的记事史料《吴世家》记事部分最主要的史料来源就是《左传》.不过有的时候如果能够得到较《左传》更为原始或者更为可靠的史料,司马迁当然不会放过.例如关于诸樊元年吴楚交战,《左》襄十三有记载:“吴侵楚,养由基奔命,子庚以师继之.……战于庸浦,大败吴师.”而《吴世家》记云:“秋,吴伐楚,楚败我师.”这里《世家》依据的就不是《左传》,而可能是某种原始的吴国史记.“我师”应是吴国史官记事之辞,本不宜出现在汉人的著作里,也许是司马迁偶有疏失,没有将人称更改,遂使后人得以略窥其史料的来源.《吴世家》:“(阖闾)十年春,越闻吴王之在郢,国空,乃伐吴.……楚昭王乃得以九月复入郢”此事在《春秋》、《左传》中都有记载.定公五年《春秋经》云:“夏,於  相似文献   

20.
明清文献中“徽商”一词的初步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徽商”一词在史籍中最早始于何时,因传世文献浩繁,可能谁也无从断言。不过,以往有学者认为,早在成化年间,徽商一词就已在松江一带流行。其主要根据就是明人笔记《云间杂识》卷1中的一段记载:“成化末,有显宦满载归者,一老人踵门拜不已,宦骇问故,对曰‘松民之财,多被徽商搬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