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篇目是志书内容的凝聚和浓缩,也是志书布局谋篇的总体安排;篇目是志书的“眼睛”,是读者阅读时最先触及的部分。我们在《尚志市志》的篇目设计过程中,始终将如何凸现地域文化特色,挖掘地方文化底蕴,提升地方文化品位,作为重要课题之一。经过认真的研究和审慎的思考,在专家的指  相似文献   

2.
方志的文化品位是人们对志书学术价值、信息含量、语言符号等综合审美的整体评估。一部高质量的志书,必然会是学术价值大,信息资源丰富,数据性强,审美价值高。提高方志文化品位,丰富方志文化蕴含,不但是全面落实志书质量标准的需要,增强志书文化审美的需要,也是充分发挥志书功能的需要。提高方志的文化品位一是要努力提高志书的科学性,保证志书的科学水平;二是努力提高志书的资料性,增大志书的信息含量;三是努力提高志书的著述性,提高志书的学术水平;四是努力提高志书的可读性,增强志书的普及性;五是努力提高志书的审美性,增强志书的审美意识。要提高志书的文化品位,一要合理采用升格法,注意突出地方特点;二要抓住记述的重点;三要加强对事物深层次的记述;四要努力提高志书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军队系统在编纂军事志的实践中,为提高志书的文化品位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已出版的志书就有许多文化品位高的精品佳作。军事志作为我省第二轮修志的试点,近年来已进入初稿撰写阶段。为提高志书的文化品位,不少单位在内容上增大了军营文化工作和文化生活等内容,有的还在“附录“中增设了“军旅诗词歌谣选辑“等内容。笔者认为,从军事志编纂业务的全局看,志书的文化品位是贯穿全书的文化含量。它渗透全书的各个  相似文献   

4.
学者喜欢用“方志”一词作为所有志书的统称,然而,是否准确值得研究。传统地方志都是记述地方(地域)或地方(地域)之上事物的,或者如梁启超所说地方志是主流。用方志一词反映了这种状况。当代地方志的记述对象已超出了记述地方(地域)范围,就不应再用“方志”一词。再说,“地方”是与国家(中央)相对应的概念,并无超出地方甚至广及地球的所谓“广义”。在方志出现之前已有分类记载名言警句的志书,应以“志书”作为所有志书的统称,地方志书只是志书大家族之一支。  相似文献   

5.
专题资料入志,不仅突出了志书的地方特色,还加强了志书的记述深度,提高了志书的学术品位和可读性。第二轮修志选用专题资料,旨在深入揭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某一领域发生的,对当前、对后世都深具影响力的事物。专题资料内容涵盖志书的各个部分。专题资料的收集,应从志书框架设计时,就要将其作为志书编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6.
关于志书的学术品位问题,我们认为志书是一种资料性的著述,自然应强调其学术价值,提高其学术品位。志书的品位高低,我想至少应该具备以下几点:一是要具备资料的广泛性,准确性,要尽量搜集独家资料,一句话志书的资料应具有权威性,这是最根本的要求,这是由志书是“资料性著述”这个特点是所决定的。二是志书框架(即篇目)要符合志体,要体现专业特点和时代特点。三是要加强著述性,从具体的记述中反映出事物内在联系和彰明因果。最后,当然文字应该是精炼的、可读的,用李铁映同志的话来说,要做到“增一字则繁,少一字则残”。还可…  相似文献   

7.
张聪  时永发 《黑龙江史志》2005,(10):17-18,25
当前,全市第二轮修志工作正在紧张有序的进行,并相继进入编纂阶段或取得阶段性成果.在这种形势下,如何结合大庆实际,充分重视志书对大庆精神的记述,特别是对大庆精神逐步融入大庆城市文化的记述,借以提高志书的文化品位,提升志书的文化价值,更好地发挥其“资治、教化、存史”三大功能,是摆在地方志工作者,乃至全市各部门、各单位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需要重新进行研究和思考.为此,本文就这一课题,做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省第二轮修志工作已全面展开.各地对如何提升志书的品位与质量也作了许多探讨.对于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志书属“信史”.是“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乃“经世致用”之书.资治之书,存史之作,教化之本。因此,志书品位质量不啻是志书的生命。本文拟就如何提升续志的品位与质量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求教于修志同仁。  相似文献   

9.
陈桑  徐鹤苹 《福建史志》2001,(3):17-18,27
地方志是一方之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的信息载体,记录一地的历史沿革、文化渊源和时代的伟大变革。李铁映同志说:“志书是中华文化最重要载体之一”。“是中华民族世代奋斗、兴衰、荣辱的史诗画卷”。方志编纂质量.是一地文化品位的缩影。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修志工作也要跟上时代步伐,为一地文化品位的提高作出贡献。本文仅就方志编纂与城市文化品位的问题提出几点肤浅的看法,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0.
笔者拙文《方志理论研究与运用的思考》(载于《中国地方志》1997年第4期)提出两个观点:“志书理论滞后于修志实践”、“方志理论与实践脱节”是志界普遍存在的问题。然而,笔者用今天的认识水平和续修工作要求重新审视它,虽不失现实指导作用,但在其内涵和外延上却有必要加以延伸或拓展,尚有建立地方志学科、正视续修志“收资难”、解决志书字数膨胀及续志创新等问题,亦需认真进行探究。以便使续修工作搞得更好,能在理论和实践方面较上届修志取得一定程度的突破。  相似文献   

11.
第二轮志书文化篇不仅要真实记录本地改革开放以来文化领域的发展繁荣状况,保持文化基本内容的完整性,而且还要加大记述那些最能反映文化事业发展的新生事物,充分体现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使志书更加贴近现实,更具“经世致用”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国泰民安,盛世修志。志书有“资政、教化、存史”之重要作用,可供政治、经济工作者之决策参考,作为科技文化工作者涉取的科研资料,也可作为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乡土教育的一部教材。地方志书作为传承地方历史文化的载体,如何在新世纪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充分发挥志书的价值,是修志工作者面临的和必须思考的重要课题。实现志书的文化价值志书是记载历史的,而任何历史的记载都可以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编修地方志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这种对地方历史的记载本身就是一项代代相传、源远流长、造福后代的文化活动。因此,志书的文化价…  相似文献   

13.
有关方志学史和方志理论的书藉和文章谈什么是志书之生命的种种判断,引起了我的注意:诸如“指导思想是志书的生命”、“资料是志书的生命”、“质量是志书的生命”、“真实性是志书的生命”、“历史真实性是志书的生命”、“存真求实是志书的生命”、“地方特色是志书的生命”;志书的生命这样之繁多,必然  相似文献   

14.
续志的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全面如实反映国情地情。续志要创新,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应在理论、业务、人员、机构方面做好续志准备。续修志书的框架结构可采用板块组合和小型并列模式。四女板块即“环境与条件”、“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政治”、“社会主义文化”,板块下设篇章。篇目结构和内容记述须反映地方(行业)特色。续志应增强主编意识,统筹全局,加强著述深度,提高科学品位。  相似文献   

15.
“文化”是一个较为复杂宽泛的概念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说 :“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过去 ,广义的文化被更多地使用 ,而 2 0世纪以来 ,各种媒体所说的文化通常是指狭义的文化 ,即人类的精神现象和精神产品。本文所说的“文化”也指狭义的文化。笔者认为 ,志书作为全面记述一地政治、经济、文化的资料性著述 ,是地情的文化载体 ,应努力提升它的文化品位。也就是在志书中应加大笔墨记述一地的文化现象 ,而又不仅仅…  相似文献   

16.
地方志要深入反映一个地方的文化本质,可从对民族文化事象、民族文化性情、民族信仰文化的记述入手,借以明了民族文化在整部志书中的地位,使志书有更深刻的存史价值和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17.
第二轮志书记述的时限正是30年改革开放期间,以翔实资料反映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是志书的主旋律.第二轮志书应把握志书的主旋律,与时俱进,加大记述力度,记好改革开放后的“三农”变化.重点记述党中央和国务院出台的惠农政策,地方党委和政府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以及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村面貌的变化、农民富裕的生活.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客观存在的必然,可以为今人和后人留下可资研究与借鉴的资料.  相似文献   

18.
李铁映同志在全国地方志二次会议上指出 :“新一轮修志要推出一批符合时代要求 ,具有很高科学水平和重要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的志书”,“质量是志书的生命和价值所系”。省志办许还平主任在鹤壁会议上曾强调 :续志要时时处处把准确反映时代特色放在首位 ,时代特色体现得不充分 ,  相似文献   

19.
续志的当代性对修志者素质的要求尤岩在《中国地方志》2003年第4期上撰文指出,职业素质的养成关系到现代方志编修体制中人才结构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修志工作者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续修志书的文化品位和社会关注度。作者就当代方志的新内涵对修志工作者素质的要求提出一些观点。修志工作者应当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志书的灵魂,坚持实事求是,树立大局意识、团结意识和服务意识。应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以及应变能力和承受能力。在知识准备上做到:一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体系、较为深…  相似文献   

20.
第二届志书编纂不宜匆忙动手编写,坚持质量第一。应扎实地做好志书编纂的前期资料收集工作,在认真研读第一届志书的前提下,不断改进和完善志书篇目,对入志资料要从用志的角度出发,选用能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借鉴、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关注的社会性资料,并可实事求是地慎选一些负面材料入志,增强志书“资治、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