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阵点兵,要我们立即为接待大串连红卫兵做准备1966年8月1日,毛主席写信给清华大学附中红卫兵,对他们表示鼓励和支持,使红卫兵运动在全国迅猛发展起来。8月18日,毛主席在天安门首批接见了天津来京的红卫兵,更激发了全国各地红卫兵争相来京学习、参观“文化大革命”的狂热。显然周总理早已对这一形势有所估计,他让国务院秘书长周荣鑫和副秘书长徐明(女),8月19日连夜召集紧急会议,点名要我立即为接待各地来京大串连的师生作好准备工作。我是“文化大革命”开始不久,北京“旧市委”被咂烂,组建“新市委”时,由国防口调到北京市来…  相似文献   

2.
关于“红卫兵”组织兴起过程中几则史实的补证柳建辉目前史学界对“红卫兵”组织在兴起过程中,即从1966年5月29日清华大学附中学生秘密成立“红卫兵”到8月1日毛泽东给该组织复信的一些具体史实还论述不详。为进一步搞清基本历史线索,本文根据有关史料作点补证...  相似文献   

3.
正文革初期的红卫兵运动,发起者和初期红卫兵的主要领军人物大都是干部子弟。运动之所以首先发轫于北京,而且是在中学,与当时北京的政治气氛格外浓烈直接相关。更由于北京的干部子弟比较集中、中学干部子弟的比例大大超过大学有着重要关系。因此,不了解北京干部子弟的成长环境和精神文化,即在建国后出现的大院文化,就无法理清初期红卫兵的思想脉络,这是研究红卫兵运动的一个关键点。旧日的北京,是一个主要由四合院组成的文  相似文献   

4.
凡从“文革”时代过来的人,对“红卫兵”这个字眼都不会陌生。因为,红卫兵作为文化大革命的“新生事物”,直接推动了它的发生和发展,从而得到毛泽东的高度赞扬和支持。从1966年8月18日到11月26日,毛泽东先后8次(平均12天一次)在北京接见来自全国各地1300多万红卫兵大军。我当时  相似文献   

5.
卫恒之死     
《沧桑》1993,(3)
五、暗流总汇 1966年8月18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广场接见来自全国各地的“红卫兵”代表,并检阅了游行队伍。接见时,林彪讲话说:“我们要打倒走资派,要打倒资产阶级反动权威,要打倒一切资产阶级保皇派,要反对一切形形色色的压制革命的行为,要打倒一切牛鬼蛇神。”以后,林彪、江青一伙又多次这样煽动“怀疑一切”、“打倒一切”,为狂热的“红卫兵”运动助威加油。一时间,“妖魔鬼怪乱正义,腾腾黑气锁京门”。此时,山西“红卫兵”运动越发不可收拾。8月19日,省城大、中学校师生两万余人在杏花岭体育场集会,批判副省长王中青。会后进行了游行示威。 8月20日,省城15万群众在五一广场举行“欢庆文化大革命大会”。省委、省人委、省军  相似文献   

6.
1983年,在中组部青干局任处长的李志民找到我,说中央大力平反冤假错案,解放一大批干部,这些干部多年关监狱、住牛棚,与世隔绝,对文革中的红卫兵怎么回事不太清楚;他希望我写个东西,介绍红卫兵的起源和发展。我推脱不过答应了,但提出:各行各业都有红卫兵,很乱,我只写学校的红卫兵;红卫兵起源于中学,我对中学红卫兵不了解,只能写大学的红卫兵;其他大学的红卫兵我也不了解,只能写我就读的清华大学的。李志民同意了。  相似文献   

7.
这条铁路只有21.4公里,它当年的风光决不亚于今日之京九、南昆。它是中国铁路历史上的一个“奇迹”。韶山铁路一开始没有纳入国家计划,更谈不上科学论证,而由红卫兵几张大字报喊修就修;它被涂抹着浓郁的政治色彩。 山雨欲来风满楼 1966年6月10日,毛泽东在杭州召开的中央常委扩大会议上郑重提出:“全国各地学生要去北  相似文献   

8.
阎阳生 《炎黄春秋》2008,(12):21-27
作为红卫兵运动的始作俑者,清华附中红卫兵已成为一个专用历史名词。但它从1966年5月29日圆明园定名公开反对校领导,在6月24日贴出“造反精神万岁”对抗工作组,于8月1日毛泽东回信和8月18日天安门接见达到高峰,继而在8月27日“暴力恐怖”中发布《十点估计》后脱离主流并迅速衰败,其独立的生命期不过百日。  相似文献   

9.
<正>一、引言1966年6月,毛泽东再次回到家乡韶山,在滴水洞度过了神秘的十一天。一个月后,他开始亲自指挥"文革"。8月18日,首都百万群众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群众大会",毛泽东第一次接见串联来京的红卫兵,之后连续四次接见红卫兵。9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组织外地革命师生来京参观革命运动的通知》,支持红卫兵串联。  相似文献   

10.
1966年8月18日,毛主席在天安门第一次接见红卫兵。其中有少数从长沙、哈尔滨等地来的学生,被请上天安门,并安排在大会上讲了话。这就揭开了红卫兵大串连的序幕。 毛泽东认为学生串连是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形式。他在8月31日第二次接见红卫兵时,表明了支持大串连的态度。消息一见报,刚成立的北京“红卫兵二司”立刻决定派三四千人到全国各重要地方,特别是上海、新疆等地串连,就地发动群众,开展“文化大革命”。紧接着,全国各地的学生,首先是离北京近的交通方便的大中城市的学生涌入北京,一天就有几万人。北京各大中小…  相似文献   

11.
王革新 《百年潮》2007,(2):44-47
1966年8月18日,中央召开了有百万群众参加的“庆祝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大会。此后,红卫兵运动迅猛地在全国展开。“破四旧”作为红卫兵运动中一项极具破坏性的疯狂之举,损毁了难以计数的珍贵文物、古迹和古籍,给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造成了无可挽回的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12.
《百年潮》1997,(3)
这年8月18日,毛主席在天安门上第一次接见红卫兵。其中有少数从长沙、哈尔滨等地来的学生,被请上天安门,并安排在大会上讲了话。这就揭开了红卫兵大串连的序幕。毛泽东认为学生串连是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好形式。他在8月  相似文献   

13.
刘晋 《炎黄春秋》2008,(5):31-34
“红卫兵”最早起源于北京清华附中,当时我是清华附中的工作组长,我亲眼看到了红卫兵运动的兴起。 1966年6月1日,北京大学聂元梓等七人批判学校教育路线的大字报在《人民日报》发表后,北京市各大中学校的文化革命出现了高潮,学生自动罢课,领导组织瘫痪。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民银行印制系统第五次史志工作会议于1990年11月20日至26日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检查第四次史志工作会议以来,印制系统行业(厂)志工作的进展,交流修志工作经验,研究和安排九一年度的工作。会议由中国人民银行印制总公司副总经理、行业志编委会副主任尹成友主持,中国钱币  相似文献   

15.
20 0 4年 1 0月 2 4日是柳溥庆同志逝世 30周年纪念日。柳溥庆同志是中国二十世纪印刷、印钞技术事业的开拓者、奠基人之一。抗日战争时期 ,他在上海秘密印制新四军江南商业流通券和江淮银行钞票 ,建国前在香港秘密印制南方人民银行钞票。上海解放后 ,他又立即从香港返回上海 ,参与印制人民币。建国后继续负责印制人民币的工作 ,直到 1 96 6年“文革”始止。本文拟先简要对他本人作一介绍 ,然后再重点介绍他在印制这些钞票方面的事迹。柳溥庆 (又名圃青 )同志生于 1 90 0年1 2月 4日 ,1 974年 1 0月 2 4日去世。江苏靖江人。生前是中国人民…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民银行印制管理局于1989年11月21日至25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三次货币印制史工作座谈会,印制管理局副局长尹成友主持会议,中国钱币学会副理事长殷毅作工作报告,印制管理局局长赵鹏华作大会总结。会议对货币印制史、各印钞厂造币厂厂史、厂志工作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进行了讨论,对今后工作作了布署。会议决定,在编写印钞、  相似文献   

17.
在文革时期的前半年中,红卫兵有两次冲击《人民日报》。 1966年8月26日,大约上午十点钟左右,在王府井的《人民日报》读者接待室,来了一批红卫兵。他们身穿军装、臂佩红袖标,气势汹汹、蛮不讲理,在接待室的桌子上把鞭子甩得“叭、叭”响,说是要编辑去见他们,并气势汹汹地贴出大字报:“勒令人民日报立即停刊!”  相似文献   

18.
卞权 《炎黄春秋》2011,(1):56-60
1967年1月28日,上海发生了震动全市、全国,惊动毛泽东的"1·28"首次炮打张春桥事件。斗转星移,至今已43年过去。当年参与这一事件的红卫兵上海市大专院校革命委员会(红革会)的学生们,现在都是年近古稀的老人了。  相似文献   

19.
“文化大革命”初期,出于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由中学生组合而成的团体“红卫兵”组织,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发展起来,并演变成为一场极具破坏性且带有狂热的无政府主义色彩的红卫兵运动。 红卫兵运动点燃了“文革”之火,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红卫兵运动就没有“文化大革命。”  相似文献   

20.
《巴蜀史志》2006,(4):19-19
一、印制《地方志工作条例》120多份,分发到了市级各部门和几大家领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