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佚名 《文史月刊》2011,(5):32-32
人能写一手好字,按说是好事,然而,崔浩写一手好字,却引来塌天祸事。 话说北魏一朝,书法水准最高的人是崔浩。史书明明白白地说,北魏立国一百多年,崔浩写字最好,因此受到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的重用。 然而好字后来没有用好,崔浩被拓跋焘灭了九族。  相似文献   

2.
近20年来崔浩之死研究概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浩之死是北魏前期的一大政治事件,也是一次大狱。它造成许多人受株连,牵涉面之广、影响之大在北魏史上绝无仅有。因此,后代史学家对之多有探讨。然而,由于史料的缺乏,造成各家观点不一,众说纷纭。近代学者自本世纪30年代以来即开始探讨崔浩死因。据周一良《崔浩...  相似文献   

3.
读中华书局点校本《北史·崔浩传》,发现其中误字、脱字数处,校勘及标点亦有值得商榷之处,札记如下:1.“情见事露,则百姓意阻.”(第773页)按:这句话是崔浩担心北魏实情暴露而说的,惟恐百姓意气沮丧,从而失去对北魏统治的支持和摄服,故“阻”字应从《魏书·崔浩传》作“沮”.2.“浩对曰:‘案《春秋左氏传》说神降于莘,其至之日,各其物也.……,”(第733页)  相似文献   

4.
<正>石经是我国文字石刻中的一项重要类别,是指古代刻在石碑,摩崖上的儒家经籍和佛道经典。我国古代镌刻的儒家经典石经,有《熹平石经》《正始石经》《开成石经》《广政石经》《嘉祐石经》《南宋石经》《乾隆石经》等,零星刻经多为《孝经》。佛教刻经在北魏开凿石窟风气影响下出现,其形式主要有壁面刻、摩崖刻、碑版刻、幢柱刻等。现存佛教石经中,最为著名的当属北京云居寺《房山石经》。  相似文献   

5.
北魏前期拓跋鲜卑统治者大力选用汉族人士 ,一批汉族名臣对北魏政权建设与文化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鲜汉矛盾渐剧”之说难以成立。用刑过严是北魏前期的立法特征之一 ,并非专门针对世族人士 ,仅从民族矛盾解释崔浩“国史案”与张彝事件的起因 ,都不免过于简单化。北魏前期政治与文化成就无疑是鲜卑、汉等各族人士共同努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一)中华书局点校本《魏书》卷35载:“(崔浩即下信佛、道,模深所归向,每虽粪土之中,礼拜形像。浩大笑之,云:持此头颅不净处跪是胡神也。”案此处将佛、道断开是误断。翻检史籍可知,北魏崔浩与道教的关系是密切的,“(崔浩)既得归第,因欲修服食养性之术,而寇谦之有神中录图新经,浩因师之。”(《魏书》卷35)我们知道,服食为道家修炼之术,而寇谦之为北方天师道首领,崔浩师之问题不言而喻。陈寅  相似文献   

7.
汉熹平石经概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原分五个部分:一、所谓汉熹平石经是什么?二、汉熹平石经残石传世的史迹。三、它对古文字和文化史的贡献。四、关于汉石经残石文献的介绍。五、结论。文末附有伪刻残石和字数。本刊发表时删去了第一部分,并对文中个别字句作了必要的改动。  相似文献   

8.
早在1940年,晋源风峪风洞出土100余通镌刻于武周时期的《大方广佛华严石经》(简称:华严石经)迁回晋祠保存。因受历史条件限制,风峪风洞遗址并未完成遗址清理发掘工作。直到上世纪60-80年代,晋祠博物馆陆续在遗址附近发现《华严石经》残石,现馆内陈列展出《华严石经》130余通。史书记载《华严石经》刻石应有160通,因此还有大量的石经刻石散失佚落。2016年在晋源村民家中发现的石经碑刻,应是《华严石经》残损刻石。  相似文献   

9.
自八十年代以来,汉魏洛阳故城南郊的太学遗址内陆续发现汉魏石经残石多起。1984年冬东大郊村电工韩德朝在晋太学遗址范围的北侧,即距一口老井的北侧取土时发现汉石经一石两面为《春秋》经;又第二年冬村民张松照家在洛河南堤北侧,原棉专队的东南方向,今南北大路.的东侧,依着河堤北侧挖墓坑时。离地约四尺深的灰土层中,发现汉石经及其后记残石五块,计有《诗经》一石两面、《仪礼》一石一面、《公羊传》一石两面、后记颂碑二石三面。  相似文献   

10.
1978年,洛阳汉魏太学遗址东南约18公里的偃师焦村之野发现一块刻有古文、小篆、隶书三体之曹魏正始石经残石,6行19字,经文“家……勤劳……不则……昔在……宁……外”,为《尚书·无逸》篇开首,复原后知为正始石经第廿石中心偏左部位残石。  相似文献   

11.
三、唐石经唐石经,又专称《开成石经》、《雍石经》。此石经开始刻于唐大和七年(833),成于开成二年(837)。立于长安国子监太学,共二百二十七石。刻《易》、《书》、《毛诗》、《三礼》、《春秋三传》等九经及《孝经》、《论语》、《尔雅》共十二种,计160卷。附《五经文字》、《九经字样》二种。(至清康熙三年陕抚贾汉复补刻《孟子》九石,康熙廿二年,麻尔图又刻《大学》、《中庸》二石。但《孟子》在唐时列于子而不列于经,《大学》、《中庸》则原刻在《礼记》中)。《尚书》用根  相似文献   

12.
王永宁 《文史月刊》2007,(11):F0003-F0003
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河南洛阳龙门石窟,集中了从北魏到北宋500余年间开凿的10万多尊佛像,至今拥有佛龛2345个,佛塔60余座,碑碣题记2840多块,分布在南北绵延1000多米  相似文献   

13.
流传于北魏宫掖与鲜卑贵族间的《代歌》 ,是拓跋族的民族史诗。道武帝时修撰的北魏早期历史《代记》 ,主要当是依据《代歌》。《魏书·序纪》大体是以《代记》为本。辑集《代歌》和修撰《代记》的重要人物是邓渊。由于邓渊冤死 ,崔浩死于国史之狱 ,北魏一代史学衰微 ,史官视修纂北魏前期历史为畏途。考察《序纪》的来历 ,可以看出拓跋族面对其民族早期历史的某些问题时陷入的痛苦与窘境。这是中古时期民族融合浪潮中值得重视的一个案例  相似文献   

14.
万佛堂石窟两方北魏题记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佛堂在辽宁省义县县城西北九公里大凌河北岸,是一处北魏石窟群(图一)。它在我国北魏石窟中居最东最北。万佛堂现存大小二十余个窟龛,其中北魏造像虽然不多了,但有两方北魏题记却甚关重要(图二)。这两方题记过去已有不少文章提到,可是问题还很多。一些著录和内容考释十分粗疏,甚至有的问题不仅未能解决,反被罩上重重迷雾。为此,这里仅就其中若干重要问题,提出一些看法,求教正于方家和读者。  相似文献   

15.
自从马衡、徐鸿宝等人首次鉴定证实,从东汉太学遗址发掘出来的石刻残字为汉《熹平石经》残字以来,短短的十几年中,已先后出土有一百数十块残石。《熹平石经》残石的重新发现,是继殷商甲骨文之后重大发现。它不仅对儒家经典经文的校证和板本源流的研究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在研究东汉时期今古文之争问题上,也具有较好的实证作用。在所发现的《熹平石经》残石中,以《周易》残石为最大,也最引入注目,为我们解释历史上关于《熹平石经》的某些存疑,提供了有力的实据。同时,也为我们考查《熹平石经》的体例,提供了很好的佐证。熹平石经自汉灵帝熹平四年(公元一七五年)三月下诏刊刻到唐王朝建立初期的毁灭,前后四百五十余年,经历七、八个王  相似文献   

16.
《文献》2021,(4)
汉石经《鲁诗·大雅》诸篇的诗次是近代以来石经研究者与经学研究者所共同关心的一个重要议题。在前辈学者的努力下,随着石经残石的渐次出土,《鲁诗·大雅》中《生民之什》的碑版与篇次已愈发清晰。而通过对《鲁诗》校记残石的缀合,则可进一步复原出汉石经《鲁诗·大雅》"第三什"的篇目与诗次,整个《鲁诗·大雅》的分什情况亦因之而基本明了。在此基础上,结合汉石经碑图复原的阶段与历史,可以发现,上海博物馆藏《鲁诗·大雅》残石在碑版上与新出土汉石经残字相矛盾,观其行款,基本确定此石当为张国淦《汉石经碑图》面世后据其碑图排列所作的伪刻。  相似文献   

17.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408-452)当政时期,司徒崔浩(?-450,南北朝时期北魏的军事谋略家)奉旨率领众位史官编修国史,太子的老师、中书侍郎高允也参加了国史的编辑工作.因为这些史官把北魏朝廷的许多丑事都不加避讳地写在了史书上,还把这些文字刻在了石碑上,所以惹怒了皇族人员,他们认为给皇族丢了面子,就向太武帝告发,要求太武帝追究崔浩等人的责任.太武帝大怒,便兴起了一场文字狱,下令将参与编写史书的崔浩等人全部逮捕下狱.  相似文献   

18.
《文物》2014,(12)
<正>《文物》2011年第12期刊登了《山西大同阳高北魏尉迟定州墓发掘简报》(以下简称《简报》)和《北魏尉迟定州墓石椁封门石铭文》(以下简称《铭文》)两篇文章,介绍了新近发现的一座时代为北魏文成帝太安三年(457年)的墓葬,为大同地区北魏墓葬的分期研究提供了难得的材料。但是,两文都根据石椁封门石上的铭文,将墓主定为尉迟定州,笔者认为这一结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研究南北朝人口史时,尽量利用现存史籍中潜在的有用信息,得出以下结论:(1)《魏书》中所云“倍而已矣”应作“倍而余矣”,是指北魏境内各地正光以前的在籍户口,约为西晋太康年间该地区在籍户口的两倍有余,即2.46倍。(2)作者估算,北魏熙平、神龟年间有人口2025万人左右。并估计从北魏到隋,全国户口比在6.0左右。(3)陈朝灭亡时的户数,实为刘宋时该地区的户数。  相似文献   

20.
1、我国现存最早的砖塔——嵩岳寺塔:位于登封县城西北六公里的嵩山南麓。该塔建于北魏,距今一千四百多年。平面十二角形,高约四十余米。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我国现存最早的庙阙——嵩山三阙(即登封县城东四公里中岳庙前的太室阙、登封城西五公里的少室阙、登封城东北三公里万岁峰下的启母阙):均建于东汉,距今一千八百多年。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座阙高约四米,由阙基、阙身、阙顶三部分组成,周身雕饰画像和图案,並有阙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