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太祖废相,明成祖设内阁,都为翰林官员参与朝政提供了良机.翰林院执掌广泛,并与内阁挂钩,且翰林官员与皇室关系密切,故翰林官员群体在明代政治运行体系中非常重要,号称“玉堂神仙”.但明代亦存在外转翰林官员到地方任职的现象,明初洪武永乐之际,就有大批文翰官员被外转到地方任职,外转原因、外转职位、外转后的仕途,洪武永乐两朝外转翰林人数的不同,都存在一定规律性.翰林官员外转到地方任职,并非清代首创.  相似文献   

2.
金朝对官员赐谥始于太宗,世宗、章宗二朝达到顶峰.对官员赐谥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吸引汉族官员归附金朝,但随着谥号在国内的推广,国内各族官员都以得谥为美,国家对官员的赐谥也最终实现了规范化和制度化.金朝对官员赐谥并无民族芥蒂,获谥官员以三品为界,且官员谥号以二字谥和美谥为主,一字谥和平谥、恶谥较少出现.  相似文献   

3.
诰敕命文书原是魏南北朝到唐宋时期,授给官员本人,或封赠到了宋代除授给官员本身外,还授与其先祖,生者为封,死者为赠)官员的先祖、妻室的一种文书,名之为“告身”,相当于现代官员的委任书。到了明代洪武五年(1372)参照唐宋时期的“告身”,实行诰敕命文书制度,清沿明制直至其覆亡而终结。清朝规定,几封赠五品以上官员及其世爵承袭罔替者,发给诰命。敕封外藩,封赠六品以下官员及其世爵有袭次者,发给敕命。对诰敕命的封赠范围:一品封赠三代;二品三品封赠两代;四品至七品封赠一代;八品九品只封本身。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有一批…  相似文献   

4.
张雅婧 《史学集刊》2015,(1):115-120
明代女真部族社会中,广泛存在"两头政长"制,即一部之中同时存在着两位权力基本相等的首领。明前期女真社会中的"两头政长"制套上了明代卫所制的光环,常表现为女真卫所中有两位主要官员。明后期则多表现为一部之中有两王(贝勒)。"两头政长"多是由同一家族的男性成员担任,且其大多"分部别居"。"两头政长"制的存在便于部族迁徙和分族;其明显的军事色彩,适应女真社会战争频繁的状况。同时,"两头政长"制是一种特殊的世袭制度。明代女真的"两头政长"制随着后金国家的建立、君主集权的不断发展而逐渐衰亡。  相似文献   

5.
明代女真部族社会中,广泛存在"两头政长"制,即一部之中同时存在着两位权力基本相等的首领。明前期女真社会中的"两头政长"制套上了明代卫所制的光环,常表现为女真卫所中有两位主要官员。明后期则多表现为一部之中有两王(贝勒)。"两头政长"多是由同一家族的男性成员担任,且其大多"分部别居"。"两头政长"制的存在便于部族迁徙和分族;其明显的军事色彩,适应女真社会战争频繁的状况。同时,"两头政长"制是一种特殊的世袭制度。明代女真的"两头政长"制随着后金国家的建立、君主集权的不断发展而逐渐衰亡。  相似文献   

6.
《文献》2010,(3)
<正>内阁是明代政治制度史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从明成祖简用解缙、黄淮等翰林官员入值文渊阁参预机务时起,直至崇祯皇帝亡国,明代阁臣几何,学界说法不一,故有必要予以考述,作出准确统计。  相似文献   

7.
宋人谥号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人谥号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通过对宋人谥号的统计与分析,可见如下几点:二字复谥至宋代已成主流,且“文”多“武”少;神宗、哲宗提倡事功,而南宋更注重倡导忠、节;文化重心南移及南文北武得到印证。另外,宗室谥号多用“孝”字,且近支美谥少;而私谥“节”字最常见;“肃”、“庄”、“壮”等字也有其特殊的用法及含义。以上现象反映了宋代的某些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8.
明代官员升迁路径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古代,官僚是亲民治国的主体。这批人能否进行有效的治理与他们的经历密切相关。合理的升迁路径有助于官员积累治理经验。明代官员的升迁已成规律,其突出特点有二:其一,内外皆历,即低级中央官流向地方,高级中央官员须有地方任事经历;其二,行政与监察轮历,也就是行政官迁向监察官,监察官流向行政官。明代官员流向也有两大问题:一是内重外轻局面的加剧,从而妨碍了内外皆历制度的有效发挥;二是由翰林累官升尚书入阁者因缺少地方任事经历,故其治理能力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9.
《翰林记》为明代史家黄佐编纂的一部翰林院专志,也是明代官署志中十分重要的一种。本文认为该书始纂时间当在嘉靖元年,成书时间则不晚于嘉靖四年。该书史料来源较为广泛,涉及实录、会典等官方史料及文集、笔记等私家著述,具有较高的史料及文献价值。自唐宋以来,翰林志的编纂呈现较为完整的发展脉络,黄佐《翰林记》作为明代翰林志编纂的代表性著作,是唐宋以来翰林志发展历史谱系中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0.
明朝前期经历洪武、永乐两朝的重典治吏后政治空气开始舒缓,随之而来,官员家属交通公门、以公谋私的不法之事渐有漫延膨胀之势。伴随这一局势变化,明代中期士大夫家书等文献中"屏迹公门"一词逐渐增多。依据士大夫家书文献体系中的不同语境,"屏迹公门"一词具体意涵有三:其一是士大夫禁止家人涉足公门、谋取私利;其二是士大夫自我约束不因私事而访公门、干扰公事;其三是致仕官员乡居期间远离公门、严守法度。屏迹公门逐渐成为明代朝廷官员考核、士林道德品评的重要内容之一,出现在考核评语和墓表行状等文本中。屏迹公门成为明代清流士大夫管束家人和约束自身的自律行为,既体现宋明理学修身齐家思想带来的道德约束,也反映士大夫维护政治地位和官声清誉的现实考量。  相似文献   

11.
《翰林记》为明代史家黄佐所编纂的一部官署志。该书专记明代中前期翰林掌故,对研究明代翰林制度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笔者在对读、比较不同版本过程中,发现目前通行的整理本("《翰学三书》本")在标点、文字等方面颇有讹误,不利于本书的利用,故略加条列讨论,冀于对本书的阅读、利用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2.
诗芸 《收藏家》2007,(10):75-76
文徵明(1470—1559年)是明代中期最著名的画家、书法家。画史上将他与沈周、唐寅、仇英并列,合称"吴门四杰"。在当时即负有盛名,号称"文笔遍天下"。文徵明初名壁,一字徵仲,号衡山,江苏长洲(苏州)人。文徵明出身于官宦世家,早年也曾数次参加科举考试,均以不合时好而未被录取。54岁时由贡生被荐为翰林待诏。居官四年辞归。自此致力于诗文书画,不再求仕进,专力于诗文书画艺术30余年。享年90岁,其诗、文、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晚年声望极高。著作有《莆田集》。  相似文献   

13.
略论明代翰林院与内阁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代内阁制度的形成和确立是中国政治制度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是极端君权专制的产物,是历史上翰林侍从潜在的行政职能被高度延伸和膨胀而最终形成的。明代翰林院与内阁的关系,一方面,内阁是在翰林院的母体中孕育的。另一方面,翰林院成为明代官僚进入内阁的进身阶梯,“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成为一种官僚制度。本文试就这二方面的内容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4.
正黄宗汉(1931—2014年),出生于浙江省瑞安市,当代著名文化活动家,其一生经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建立、"文革"和改革开放等多个历史时期。黄宗汉可谓出身名门,曾祖黄体芳与宝廷、张佩纶、张之洞有"翰林四谏"之称。父亲黄曾铭为清朝的"末代翰林",黄宗汉的同胞长兄黄宗江是著名的戏剧家、散文家,二哥黄宗淮致力于历史研究,颇有成就,三姐黄宗英和四哥黄宗洛都是当代  相似文献   

15.
<正>德时期在中国陶瓷史上是一段非常时期特殊的时期,装饰中出现大量的阿拉伯文、波斯文的书写。以这两种文字做装饰,在瓷器上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但只是作为一种点缀,字数极少。而明正德时期却以大段《古兰经》箴言、圣训格言,以及赞颂真主安拉和贵圣穆罕默德的字句题写在器物上,具有宣扬宗教的意味。此外,这些瓷器在造型上具有典型的官窑特征,几乎所有的器物都书有"大明正德年制"年款。本文尝试结合明代宫廷历史和古器物研究,力求给这些瓷器以较为准确的意义定位。  相似文献   

16.
明代为选拔和培养高级文官后备人才创设了庶吉士制度,而翰林馆课作为对庶吉士和同时进学之鼎甲三人的课业方式,是制度的核心内容。明代后期商品经济活跃,书籍刊刻市场繁荣,在民间士子、高级士大夫和书商等多方面的合力下,翰林馆课集获得了大量的纂辑和刊刻。虽然在逐利风气影响下,翰林馆课的刊刻也存在不少问题,但是其刊刻和出版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尤其对现如今研究明代的时政现实和庶吉士制度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一) 《万历会典》在支部选官和吏役参拨项下,记录了洪武26年奏准的两款特殊的规定:“户部官不得用浙江、江西、苏松人”;“户部吏不许用江浙苏松人。”这两项规定之所以特殊,就在于按明代选官规定的回避制度,基本有两种:一种为“内外官以亲属回避”。一种为某些官员于本籍任官的回避。此外明代的选官制度中有一些比较特殊的回避规定,如王府亲戚不许选京官,  相似文献   

18.
在明代,基本上各府州县都编有地方志,而与州县民政系统并列为明代两大管理系统的卫所则较罕见志书编纂,因此其信息多保留于州县志书中。方志如何记载卫所信息不仅是修志体例问题,还折射出明代军政、民政系统间的关系变化,是民政系统官员的一种政治表达。纵观现存明代府志对卫所武官群体的记载及其体例设置,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前期地方志对于武官群体的记载、如何记载则因地而异,详略不一;嘉靖朝以降,逐渐有新的地方志补充卫所武官群体相关信息,更为完备。这一转变与明中后期的局势变化、地方志纂修者希望借此激励武官,以保障地方安全有关,是明代特定历史背景下,地方文武官员、卫所与州县间的关系和地位转换的体现。  相似文献   

19.
王剑 《史学集刊》2005,(1):27-33
明代的密疏是朝臣上呈给皇帝的一种秘密章奏,是一种特殊的上行官书。和普通的题、奏本相比,它有诸多的不同。其中密疏书写格式的特殊,既是密疏与一般章奏最显的差别之处,其相对独特的书写格式的形成,也是明代密疏言事初步制度化的一个表现。明代密疏书写格式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即明代中前期时,密疏的书写格式依照一般的题、奏本格式,并无太大的差别;而到了明世宗嘉靖初年,始形成了影响后世的书写格式。明代密疏的书写格式大体上包括开首、叙事和结尾三个主要的部分,此外,密疏书写中的尊上与禁忌也与一般的章奏有较大的不同,这些正是明代密疏书写格式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20.
宋人语境中的"草泽",通常是指具备一定专业技能、文化知识或者德行名望的民间人士,其中一部分人有意愿主动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宋朝政府对此展现了一定的积极态度,加之社会经济的发展、科举教育的推动与书籍刊印的普及,宋代草泽有可能更加充分地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但是,统治集团高层将奖掖草泽更多地视为一种自我标榜的政治姿态,同时出于维护既有政治秩序的考虑,草泽参政的空间难免遭到压缩;而占据政坛主流、进士科出身的官员群体,亦不能真正认同草泽出身官员的政治地位。加之草泽自身也存在着学艺不精、经验不足以及鱼目混珠等限制性因素,故而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分析这一社会现象,应当是思考宋代平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有益角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