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老公”一词最初形成于魏晋,经过词义的互换与融合后,在宋代固定为妻子对丈夫的爱称,词义经历了一个由泛指到专指,蔑称到爱称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正惧内俗称怕老婆,用典便是"河东狮吼"。依照我国古代的纲常伦理,男子是家庭的主宰,夫为妻纲;女子处于从属地位,既嫁从夫。一般而言,妻子服从丈夫是古代社会众多家庭的常态。但任何事情都有例外,当一个性格懦弱的丈夫遇到一位强势或嫉妒心重的妻子时,惧内就在所难免了。唐朝是我国历史上女性相对解放的时代,女权意识逐渐觉醒,在社会上层妇女中尤为突出,武则天便是那个时代女权人物的代表。在时代思潮  相似文献   

3.
朱东君 《环球人物》2013,(27):54-55
在外号令全国,回家老婆做主"我大概6年没吸烟了,因为我怕老婆。"说这句话的是美国总统奥巴马。9月23日,奥巴马在纽约参加联大会议,与联合国特别报告员马伊纳·基艾(下文称基艾)闲聊起来。奥巴马说:"我希望你已戒烟了。""有时吧。"基艾回答道。接着,奥巴马笑着说出了文章开头这句"怕老婆"。奥巴马曾公开表示正在为戒烟而努力。2011年,奥巴马的夫人米歇尔称,她的丈夫终于戒烟了。随着这段聊天被媒体拍下,并在美  相似文献   

4.
张炜 《文史博览》2009,(9):35-35
良人古诗有云:“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持戟明光里。”古时妻子称自己的丈夫为“良人”;丈夫称自己的妻子亦为“良人”。  相似文献   

5.
文峰 《文史天地》2008,(3):45-46
纳妾制度已不复存在,但纳妾的陋习却死灰复燃,那就是“包二奶”。我们深信,随着两个文明建设的加强,这陋习终有完全消亡的一天。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征引《博物志》、《太平御览》等多种传世文献,并辅之以出土简帛文献,详细论证了中国民间流传的检验女子贞洁的秘方——“戏”在秦汉时期是一种风行的方术,而在魏晋时期却逐渐转向了隐秘,并对其原因做出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投身革命的丈夫22岁时壮烈牺牲;同样投身革命的妻子却不相信丈夫已永远离她而去。她已经守望了丈夫七十多年,她还将在有生之年继续守望下去。读者诸君,您能用什么样的词汇来形容这样的感情啊?  相似文献   

8.
民国那些妾     
有人说:“中国纳妾之制,始于黄帝;而妾之名称,则创自三代。”刚一开始,纳妾还只是少数显贵的特权,降及明朝,律法明确规定,四十岁以上无子者皆可纳妾。清律则将这条限制也给删除,不问是否有子,及男子年龄如何,均许纳妾。于是一时之间,凡家里有点闲钱的,凡原配表示“理解”的,想纳的,都纳了。  相似文献   

9.
五方龙王与四海龙王的源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闵祥鹏 《民俗研究》2008,(3):200-205
五方龙王与四海龙王是道教中的神祗,也是民间所熟悉的神灵,但当前普遍认为他们源自佛教。因为虽然中国自古就有龙文化,可魏晋之前的古籍中却没有“龙王”的称谓,只是在佛教传入我国之后,在佛经中才出现了五龙王、七龙王、八龙王等名称。而较早提到“五方龙王”的也是成书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说灌顶神咒经》。另外在许多佛教经典著作如《华严生经》、《法华经》、《过去现在因果经》中均提到龙王生活在海中,且有“行云布雨”之能,这又与道教的四海龙王非常相似。因此很多学者认为魏晋时期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道教就继承了佛教中的龙王形象,  相似文献   

10.
奴隶制下的奴婢和封建制下的佃客,本是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下的不同社会地位的劳动者,而《三国志》和《晋书》上却往往将“奴客并称”。当今学术界的一些重要论著和论文析述“奴客”并称的原因时说:一方面,于魏晋时期“客的卑微化”,使当时“对奴和客不需要严加区别”了(见唐长孺先生《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另一方面是魏晋时“奴隶制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茶经》等文献记述,对河北宣化辽墓壁画中所见之茶具作了考辨,并对其时北地饮茶之俗的流播、自身的地域特色及古人的"一器多用"现象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内战后至 1 9世纪末 ,美国开始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在这个被称为“镀金时代”的过渡时期 ,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 ,美国加大了对西部开发的力度。内战前尚被称为“美国荒漠”的大平原地区 ,在较短的时间内被开拓为辽阔的“牧畜王国”。美国东部和欧洲资本的流入 ,对促成美国西部牧牛业的繁荣起了重要作用。美国西部牧区在引资中也有一些负面教训。探究美国西部牧区资本流入的得失 ,会使我们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周钢 《世界历史》2004,9(4):46-56
内战后至19世纪末,美国开始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在这个被称为“镀金时代”的过渡时期,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美国加大了对西部开发的力度。内战前尚被称为“美国荒漠”的大平原地区,在较短的时间内被开拓为辽阔的“牧畜王国”。美国东部和欧洲资本的流入,对促成美国西部牧牛业的繁荣起了重要作用。美国西部牧区在引资中也有一些负面教训。探究美国西部牧区资本流入的得失,会使我们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This article presents statistics and literature on poverty and inequality in and between the South and North. The main discussion is focused on identifying which years poverty and inequality increased in the UK and US, and to give some tentative reasons for this. The objectives are to show the difference in the use of the term 'poverty', the magnitude of 'poverties' in various parts of the world, and the consequences of government policies in the North. The experiences of particularly the UK and US contain lessons that may be useful for policy formation to alleviate poverty and inequality in the South.  相似文献   

15.
16.
赵银河 《丝绸之路》2011,(2):107-108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来自农村的女大学生越来越成为就业边缘化的特殊群体。因此,了解农村女大学生就业现状,深入分析这一社会问题的成因,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19.
The Dutch planning system rejoices a very positive reputation in the international academic planning literature. Yet both the conceptual orientation and the institutional practices of Dutch planning are eroded. New institutional practices have emerged that effectively form a 'shadow structure' to the official planning system, eroding both its effectiveness and legitimacy. The article suggests that this instititutional development is to be understood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larger processes of social change to which the system has so far not responded: the coming 'network society'. In light of this analysis it is suggested that Dutch planning could enhance both its effectiveness and legitimacy by reconsidering some of the basic features of the planning system.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利用历史文献和考古成果,结合野外调研,研究历史时期以来塔里木河下游的行政变化和交通变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下游生态环境的演变规律。研究认为,从细石器时期到汉晋时期,塔里木河下游气候湿润,生态环境比较稳定,人类活动从原始经济向汉晋城邦文明稳步演进,对外交通便利,形成塔里木盆地东部重要的鄯善(楼兰)独立王国:东晋以后,气候逐渐变干,下游对外联系的主要交通枢纽和交通线路被废弃,鄯善国消亡,塔里木河下游绿洲成为封闭的游牧区:18世纪中期以后,下游绿洲归属吐鲁番政区管辖,对外联系再次畅通,是因为这一时期气候湿润:19世纪末期,气候变化剧烈,再次变干,塔里木河下游与吐鲁番之间的政治、交通联系中断,开始属于塔里木河流域的上一级行政区管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