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六洞”、“九洞”地区是指黎平、从江、榕江三县毗连的广大地区。“六洞”地区是现在的从江县贯洞区辖地和黎平县的皮林、顿洞、肇兴等地;“九洞”地区是现在的榕江县加利和从江县的信地、增冲、架里及黎平县的银朝、双江等地。这些地区历来是侗族的聚居区,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较偏僻,交通不便,人们的生活方式较多地保留其传统特点,民族文化有其独特的形式和内容,是侗族款组织最典型的地区,即拟就此对侗族的款组织进行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2.
侗戏,是我国少数民族戏曲剧种之一。她以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艺术品格,深为广大侗族观众喜闻乐见。侗戏除普及干我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侗族村寨之外,在与黔东南濒临的桂北、湘西的侗族地区亦有流传。解放前,侗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有关洞戏的史料只见诸口碑,而且在不同的侗族地区的口碑材料亦多有差异。好在大家已公认《李旦凤姣》‘是侗戏历史上第一个剧本”“,而且这出戏是从汉族故事改编而来。这样为找们的考察提供了一个极为重要的线索,据此我们就有可能在不同口碑材料中对侗戏的起源、侗戏的创始人这些有关们戏的重大问…  相似文献   

3.
侗族的建筑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侗族是一个勤劳勇敢而又富有智慧的民族,分布在黔、桂、湘、鄂等省(区)毗连相邻地带。长期以来,侗族人民与汉族及其他兄弟民族一道共同劳动、共同生活,为缔造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历史和文化,作出了卓越贡献。生活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侗族共有八十多万人,主要分布于黎平、榕江、从江、锦屏、天柱、三穗等县。侗族人多是聚族而居,一姓一寨或几姓同寨。大的侗寨有五、六百户,小的侗寨有一、二十家。侗寨多座落在依山傍水的田坝上,其住宅宽大,鼓楼壮观,寨边树木茂盛,再加上花桥流水的点缀陪衬,使侗乡呈现出一派秀丽雅致的景象。  相似文献   

4.
黎平虽地处黔东一隅,然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据有关史料记载,今黎平,汉晋时为镡城县地。唐代置亮州、(山欧)州、福禄州,宋改为鼓州,元设上黎平长官司,明置五开卫和黎平府,辖今榕江、锦屏、从江等县。惜元代以前,史料散失,今仅将明清时期黎平文化名人作一简介。顾亮黎平人中第一位有著作传世的,是明代永乐初年的顾亮,顾亮字希武,一字寅仲,号西村。  相似文献   

5.
侗寨鼓楼     
鼓楼,是侗族的特有建筑,是侗族人民聪明智慧的艺术结晶,是侗族的也是我国建筑艺术中一颗独具特色的璀璨明珠,它鲜明地、典型地昭示着侗族的文化和文明。鼓楼,它又是侗寨的标志,人们只要看到村寨中有鼓楼,就知道这里是侗寨。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黎平、榕江、从江,湖南省的通道,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三江、龙胜等地侗族聚居的村寨里,一座座造  相似文献   

6.
正qián jù黔剧黔剧是流行于贵州省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是由流传在贵州的曲艺扬琴(又名"文琴"、"贵州弹词")于1953年演变发展而成的,主要以扬琴为伴奏乐器,地方特色浓郁。分布地:贵阳、毕节、遵义、安顺、黔西南等dòng xì侗戏侗戏是侗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造并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是在侗族民间说唱艺术"嘎锦"(叙事歌)和"嘎琵琶"(琵琶歌)基础上,接受汉族的戏曲影响而形成。  相似文献   

7.
早在2006年就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侗族村寨,2012年底再次出现在国家文物局更新的预备名单中.只不过,当时提名的村寨都集中在贵州省黔东南的"六洞九洞侗寨",现在已打破行政区划,扩展为3省区(自治区)6个县(自治县). 侗族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有着300万人口的少数民族,他们主要分布于贵州的黎平、从江、榕江、锦屏、天柱、剑河、三穗、镇远、岑巩、玉屏、石阡、江口、万山、铜仁、松桃,广西的三江、龙胜、融安、罗城、东兰,湖南的新晃、芷江、会同、靖州、通道、城步、绥宁、洞口、黔阳等县市或自治县.  相似文献   

8.
方志上说,贵州之郡,遵义独富于丝,黎平独富于木。林业是黎平经济上的一大优势,它与锦屏、天柱、从江、榕江、雷山、台江、剑河、三都、赤水一起,合为“贵州十大林业县”,并列为全国重点林业县之一,黎平的森林资源丰富,主要乔木有76科、224属、521种,其中,分布面广、蓄积量大、经济价值高的有杉木、马尾松、油茶、油桐、麻栎、核挑、楠竹7种,以杉木最为突出,号称“杉木王”的大杉树就生长在大稼乡的高孖村,  相似文献   

9.
晓临 《文史天地》2009,(1):I0001-I0004
2008年11月28日,从江第五届原生态侗族大歌节在贵州省从江县举行。从江位于贵州东南部,居住着苗、侗、瑶、壮和汉等民族。在从江,您可以倾听小黄侗族大歌,领略“最后一个火枪部落”岜沙的民风,感受“中国生育文化第一村”占里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从江风景秀丽,人文景观美不胜收,是来了想再来的旅游胜地。  相似文献   

10.
黎平     
《文史天地》2010,(4):98-98
黎平地处湘、黔、桂三省(区)交界处,居住着侗、汉、苗、瑶等13个民族,总人口52万人,其中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4%,是全国侗族人口最多的县。浓郁的民族文化与长征红色文化和悠久的名胜人文文化交相辉映,从而造就了魅力无限的侗乡——黎平。  相似文献   

11.
当你跨入南侗地区的从江、黎平两县地界,你会感到宛如走进了一个童话般的世界。在那里,撞入你眼帘的是一个个依山傍水,风光旖旎,恬静古朴,民情纯笃的侗寨,星落棋布地撤落在都柳江畔。恰似串串明珠在和煦的阳光下熠熠生辉。一座座高耸挺拔的鼓楼,亭亭玉立于鳞次栉比的干栏式侗族民居建筑群中,建筑群如众星拱月簇拥着这侗寨的标志。它象征着团结,预示着吉祥。村头寨尾,河畔溪房,横卧着造型别致,装饰华丽,工艺精湛的花桥(风雨桥)。还有那与鼓楼对峙而立的侗  相似文献   

12.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山水秀丽,人杰地灵,是著名的“民族歌舞的海洋”。居住在那里的侗族人民创造了自己的民族戏曲——侗戏。侗族,是古代僚人的一支,很早就在黔、湘、桂三省交界处定居下来,所谓“散处于牂牁、潕溪之界”。他们过去原来没有戏曲,由于171年前出了个侗戏师,从此便有了新的一页历史。这个侗戏的创始人,就是黔东南州黎平县腊洞村的歌师吴文彩,人称“疯颠戏祖”。提起这“疯颠戏祖”的来由,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侗寨鼓楼     
进入美丽的侗乡,不论往哪个寨子望去,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像宝塔又像亭阁的鼓楼。鼓楼,是侗族人民世世代代的“遮荫树”。在巴黎国际艺术节上,一曲侗族大歌轻如行云流水,高似滚滚林涛,那多声部、无伴奏的优美旋律,震动了国际音乐界。侗族老人告诉我侗族人世代以歌为伴,老人会唱,娃娃学唱,在鼓楼中行歌坐月(以对歌形式谈情说爱)更是年轻人的拿手好戏。年轻人为什么喜欢在鼓楼对歌呢?侗族鼓楼又是什么样子呢?经过了解,我知道在贵州、湖南、广西三省区交界黎平、从江、格江、通道、龙胜、三江等县侗族聚居的地方,现存鼓楼二…  相似文献   

14.
侗都——黎平,当得知我即将黎平之行时,有朋友问我,黎平在哪里?我回答:有侗族大歌的地方.初知道黎平这个地方就是因为侗族大歌,然而,来了之后,才发现,这里不仅仅是侗族大歌这么简单.原本只为专程观看在城郊开演的侗族大歌的旅行,而真正完成后,它带给我的远比我预期得多.  相似文献   

15.
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是侗族文化的奇葩,是侗族人民审美意识的结晶和精神风貌的体现。 1986年9月,应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的邀请,由贵州省组团,挑选黎平、从江的十名青年歌手,赴巴黎演出侗族大歌。以她悠扬的旋律,朴实的曲调,自然的美感,明快的风格,不用指挥的群体演唱,受到法国音乐界、文化界、新闻界和广大听众的赞扬。法国电台称:“侗歌,是第一流的艺术,我们要向全世界播放。”  相似文献   

16.
周艺 《广西文史》2002,(1):28-31
侗族款组织,作为侗族民间的社会组织,已有悠久的历史。宋代献明确记载。侗族地区社会“古无大豪长”,“千人团哗,百人合款,纷纷籍籍不相兼统,徒以盟诅要约,终无法度相縻”。“彼此相结,歃血叫誓,缓急相救,名曰门(盟)款。”可见,侗款这种组织形式至晚在宋代已经存在。  相似文献   

17.
侗戏是本民族说唱传统与汉戏融合的艺术结晶;其发展历程也体现出汉侗文化的互动与交融;侗戏表演对于侗族社会具有重要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促进族际交往、深化代际交往和强化寨际交往等方面。在全球化语境中,侗戏应该积极展开与外界的沟通与对话,凸显民族艺术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正侗族(侗语作Gaeml)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居住区主要在贵州、湖南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交界处,湖北恩施也有部分的侗族。侗族的名称来自"溪洞",这是当地人传统的行政单位,今天当地还有许多地名叫"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这些地方的居民统称为侗族。黔东南侗寨流传至今的文化瑰宝侗族喜欢依山傍水落寨,寨前有溪流,寨边有古树,寨后有青山。侗族人  相似文献   

19.
<正>侗族(侗语作Gaeml)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居住区主要在贵州、湖南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交界处,湖北恩施也有部分的侗族。侗族的名称来自"溪洞",这是当地人传统的行政单位,今天当地还有许多地名叫"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这些地方的居民统称为侗族。黔东南侗寨流传至今的文化瑰宝侗族喜欢依山傍水落寨,寨前有溪流,寨边有古树,寨后有青山。侗族人  相似文献   

20.
在三穗县圣德山周围的坦洞、绞强、岑坝、等溪、龙脚、拿相、香炉、木良、顺洞和瓦寨部分地区,以及相毗邻的剑河县南明乡的敏寨、缥寨、司头、岑戈寨和平畛、小广、大洋、磻溪等一带侗族地区,解放前大约有五万人之多,直接或间接地信奉圣婆。这种信奉圣婆的活动流传到土地改革时期,也有一些村寨流传到1957年。敬奉圣婆亦称拿(敬)冷神,侗话叫“垒婆扭”或“打扭”。关于信奉圣婆的情况,虽无正史记载,但散见于当地部分侗族家谱、地方志和碑文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