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过春节,家家户户都要贴对联,又叫春联。据说中国第一副春联始于五代时(918—968年)后蜀主孟袍的桃符题词。有一次过年时。他叫翰林学士辛寅逊题词于门上桃符,孟昶嫌辛寅逊题不好。就亲自题写了“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尔后,文人学士群起仿效,把题春联视为雅事,春联之俗传人民间。春联的正式命名从明朝开始。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南京,除夕那天,他突然下旨:“公卿士庶家,须加春联一副”,要各家各户贴红纸春联。经朱元璋提倡,贴春联从此成为春节习俗。  相似文献   

2.
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贴春联。现在的春联大都是买来的,少去了原创春联中的许多情趣。我小时候在农村长大,自幼喜欢读书写作,所以对儿时所见所闻的民间原创春联印象颇深。  相似文献   

3.
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贴春联。现在的春联大都是买来的,少去了原创春联中的许多情趣。我小时候在农村长大,自幼喜欢读书写作,所以对儿时所见所闻的民间原创春联印象颇深。20世纪70年代,困窘的岁月并没有磨掉人们的生活热情。那时大伙把写春联当作一  相似文献   

4.
正对联是我国争妍斗丽的文艺百花园中一朵绽放的奇葩。对联,雅称"楹联",俗叫"对子",包括门联、堂联、春联、戏联、寿联和挽联等等。过年贴对联叫贴春联,它早已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年俗。"(腊月)二十四,割下对子写下字"说的是写春联;"(腊月)二十八,贴年画",自然包括贴春联。春联,以张贴于千家万户门上的两句对偶形式的庆贺文字,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愿望,烘  相似文献   

5.
名人与春联     
春联历史悠久。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以表示对新的一年最美好的祝愿。古往今来,不少名人都曾挥毫撰写楹联,留下了许多趣闻轶事。  相似文献   

6.
正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因为自小出生在贫苦家庭里,饱受了元朝贪官污吏的敲诈勒索,因此他发誓:一旦自己当上皇帝,先杀尽天下贪官。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当时官场贪腐成风,农民反抗朝廷之争有增无减,在这种情形下,朱元璋决定亲笔写一部刑典书给官员和百姓看。为此,朱元璋连忙召开紧急会议,大部分官员都不敢反对,但也有一两个官员提出  相似文献   

7.
皇帝,乃是人类社会最畸形的怪胎.他视天下为家产.视百姓为家奴.于是.他也就成了天下的公敌.百姓的公贼。朱元璋这样的皇帝.必将从人类社会消失。  相似文献   

8.
名人与春联     
春联历史悠久。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以表示对新的一年最美好的祝愿。古往今来,不少名人都曾挥毫撰写楹联,留下了许多趣闻轶事。五代时后蜀皇帝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亲自写下这样一副对联:"新春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联语对偶工整,含义明白,而且首尾二字连起来便是"新春",很适合春节的气氛。据考证,这是我国第一副春联。  相似文献   

9.
正从古至今,历朝历代都有百姓评议官员的制度,但是,纵观数千年的历朝历代,明朝初期是民意评议官员最为活跃的时期,堪称史上百姓评议官员最活跃的黄金时代。明朝的百姓之所以敢于评议当朝官员,这是有制度保障的。这还要从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颁布的《大诰》说起。朱元璋在面向全国人民要求"户户有此一本"的《大诰》中明确提出,凡各地"耆宿老  相似文献   

10.
春联变迁     
“春联对歌民安国泰 ,喜字成双花好月圆”。春联 ,俗称对联。是中华文化的独创形式。春节贴春联始自唐代 ,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 ,已成为我国民间的传统风俗。如今 ,许多人家 ,都在新建的大门口 ,粘贴上瓷片对联 ,让春意长驻人间 ,让美好的祝福天天相伴 ,成为新时期乡村民居的一道亮丽风景。传说最早贴春联 ,意为驱鬼避邪。古典小说“说唐演义”中 ,叙述一个小故事 ,说是唐太宗李世民晚年生病 ,常被鬼魅惊吓夜不能寐。大将秦琼、尉迟恭 ,便顶盔贯甲 ,各持兵器 ,把守在李世民的宫门前 ,李世民方能入睡。此事流传民间 ,民人效法流行于世。后来 ,…  相似文献   

11.
名人与春联     
周赞 《文史月刊》2006,(12):48-49
春联历史悠久,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以表示对新的一年最美好的祝愿。古往今来,不少名人都曾挥毫撰写楹联,留下了许多趣闻轶事。现摘录几段与读者朋友共享。五代时后蜀皇帝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亲自写下这样一副对联:“新春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联语对偶工整,含义明白,  相似文献   

12.
胡中友 《江淮文史》2010,(5):118-127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这曲凤阳花鼓歌,通俗如话,流传广远。然史籍记载,朱元璋做了皇帝后,在家乡"安抚流民"、"移民垦荒"、"以富带贫",沐浴皇恩的凤阳百姓本应感恩戴德,为什么却编排花鼓民歌来谤议他呢?难道朱元璋真是凤阳府十年九荒的灾星吗?  相似文献   

13.
贴春联,为我国民间旧俗,源于古代桃符。每年除夕,书对仗吉语于红纸,贴于门上,谓之春联。据《宋史·世家二·西蜀孟氏传》载:“初,昶在蜀……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此联被公认为是我国第一副春联。 孟昶所撰春联题于桃符板上。在此之前,桃木板上仅画符,用以“驱鬼避邪”。传说远古时代,有一种野兽,名“年”,专于岁末外出掠食,但惧声、光、红色,人们为驱逐它,用紫红桃木悬于门上,“年”见而逃逸,久而久之,逐渐成为习俗。…  相似文献   

14.
<正>一部明朝的历史,就是一部贪污腐败与反贪污腐败的历史。一、制度明确——贪污60两银子就要被立刻杀死,死后还要被剥皮洪武二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曾经很动感情地对他的大臣们说:"从前我当老百姓时,见到贪官污吏对民间疾苦丝毫不理,心里恨透了他们。今后要立法严禁,遇到有贪官敢于危害百姓的,  相似文献   

15.
周礼 《湖南文史》2013,(6):67-67
徐达是明朝的第一功臣,他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出生入死,立下汗马功劳,对明朝的建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被朱元璋赞誉为“万里长城”,官至大将军,中书右丞相,中山王(死后追封)。徐达不仅骁勇善战,为人恭谦,功高不矜,对朱元璋更是忠心耿耿,毫无二心。尽管如此,他还是无法回避朱元璋对他的猜忌。朱元璋的疑心很重,对开国功臣的屠杀堪称历代皇帝之首,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只要对他的政权构成了威胁,他宁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人,所以明朝的开国元勋很难幸免。对于手握兵权、功高盖主的徐达,朱元璋当然是一百个不放心,总想找个机会将之除掉。  相似文献   

16.
王进 《文史天地》2011,(11):61-62
可为当今鉴。明清两代的皇帝,都曾经下过一些禁令。有些禁令,说起来很有意思,并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也曾受到黎民百姓的称道。现在要说的是明清三禁:禁赌禁烟禁裹足。明太祖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定都南京。由于他很喜欢微服出行,便看到了不少其他皇帝看不到的事情。比如,在清人赵翼的《簪曝什记》中,就记了这样一个故事。说朱元璋有一次到国子监去,国子监的厨师进献了一杯茶给他,朱元璋大喜,遂赏了他一条冠带。  相似文献   

17.
朱元璋投奔义军不久,因为作战勇敢,被郭子兴提拔做了队长。他每次打仗,总是身先士卒、奋不顾身地冲锋陷阵,元军畏他如畏虎。郭子兴见他英勇善战,对他更加器重。有一次,郭子兴向夫人提起朱元璋,极力称赞他智勇双全。郭张氏不由心动,细细打听了朱元璋的身世。她听完郭子兴的介绍后,抚掌大笑说:“好了,好了,这下可了结了我一桩心事啦。”郭子兴一愣,忙问:“什么心事?”郭张氏笑着说:“咱家义女马姑娘早过了出阁的年纪啦,可一直找不到  相似文献   

18.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农民,由参加农民起义而成为农民起义领袖。帝王思想是他背叛农民革命,蜕化变质为地主阶级代表人物的指导思想。本文就朱元璋帝王思想形成的原因试作简要论述。一朱元璋于元朝后期出生于濠州(今安徽凤阳)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的父亲朱世珍是一个老实本份的佃客,由于地主的租重,承佃退佃,举家搬迁了好几次,家境极为贫寒。1344年的上半年,朱元璋家乡发生瘟疫,一家五口,只剩下二哥和年方十七的朱元璋。家贫如冼,穷困潦倒的朱元璋兄弟竟找不到一块安葬父母兄弟的地方,更不用说备  相似文献   

19.
万焕生 《文史春秋》2006,(12):M0002-M0002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微贱,当过乞丐。由于过惯清贫生活的缘故,自从登基后,他对于饮食起居,不肯穷奢极侈。迨至营建宫室之日,管工程的人把画好的图样送呈御览,他将讲究豪华的部分都去掉了。竣工后的宫室朴素无甚装饰。有个官员欲媚上邀宠,说某处出产一种美石可铺地,还被朱元璋痛训了一顿。原使用诸物拟用金饰打造的,都改用铜代替。他不但自己节俭,对别人也是如此要求。一天,朱元璋看见内侍穿着新靴在雨中走路,另一舍人穿一套价值500贯的新衣,着实把他们骂了一顿。司天监把元顺帝费尽心机做成的自动宫漏进献,朱元璋认为是“不管政务,专干这…  相似文献   

20.
古时候有个县官,人们都叫他“剥皮官”。这个人又贪财又凶残,心比锅烟子还黑。老百姓对他恨之入骨,但敢怒不敢言。新春佳节,他为了表白一下自己是象包公一样爱民正直的清官;同时又想在老百姓面前卖弄一下才学,于是,想亲自提笔写一副春联。无奈他腹中只有一包草,挖空心思、搜肠刮肚也想不出来。他找来一大堆一大堆的古书,翻了半天,好不容易抄得两句,凑一副春联贴在大门上: 爱民若子; 执法如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