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季音 《炎黄春秋》2013,(7):10-14
1958年深秋11月初的一天,我戴着沉重的右派帽子,黯然离开北京,前往河北唐山柏各庄农场接受改造。车站上只有我的弟弟谷斯涌冒着政治风险前来给我送行,带来了亲人的一丝温暖。和我同行的还有三人,人民日报国际部西方部副主任胡骑,摄影记者高粮,文艺部编辑杨建中(蓝翎)。蓝翎是批判俞平伯《红楼梦研究》事件中受到最高领导人表扬的“两个小人物”之一,如今也沦为右派。在胡骑之前,报社国际部东方部主任蒋元椿也划为右派,已先期来到四分场。  相似文献   

2.
198 7年 9月 8日凌晨 ,父亲曹靖华刚刚走过 90年漫长人生旅程 ,便溘然长逝……就在追悼会召开的前一天下午 ,陈明同志抱一卷写了字的宣纸 ,神色凝重地来到家中。我们认为是挽联 ,想接过来。他却将它们一张张摊在地上 ,说 :“曹老去世 ,我十分沉痛 ,原想写幅挽联送过来 ,但想到丁玲生前对曹老的一段永世难忘的感念之情 ,便从她写的回忆文章中摘录出有关曹老的一段鲜为人知的经历 ,奉献曹老灵前。这件事对曹老来说或许十分平常 ,但对丁玲当年能冲出国民党统治下的魍魉世界 ,奔向革命圣地延安 ,却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只见那宣纸上写着这样…  相似文献   

3.
《寸心集》──怀念曹瑛同志文集序言李铁映多年来,50年代曾留学捷克的学生和当时在驻捷使馆工作过的同志一直想写一本有关曹瑛同志的书。这个愿望今天终干实现了。大家让我为这本书作序,我怀着对曹老尊敬的心情,欣然接受了这个任务。曹老作为我们党老一辈的无产阶级...  相似文献   

4.
谷峰 《文史月刊》2009,(10):4-7
在太原市城建局宿舍,我随太原电视台的记者再次见到了一位89岁高龄的老人,他叫高杰,是市城建局的离休干部。1949年4月24日太原解放后,他曾是太原市公安局的治安科长,是亲历过接管阎锡山旧警察局的当事人,还是抓捕战犯戴炳南的组织指挥者。  相似文献   

5.
《沧桑》1996,(2)
一部志书在手,有暇通读者有之,但为数很少。大多读者,翻阅之后急于明了的,大概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该地之概貌,人文、地理之简况;二是读者在该地曾熟之所、曾闻之事或曾晤之人在志书中有何记载。我得《太原市南郊区志》(以下简称《太南志》)后,急于渴望了解的也即是以上两事:我不是太原人,只听说南郊区是古晋阳之所,有“三晋文明之摇篮”美  相似文献   

6.
我叫王三娃,是太原市晋源区王郭村人。小时,父亲在灵石县城一家杂货铺里当先生(即今之会计)。1945年春,也就是我12岁那年,我到父亲那儿去玩,结识了一名日军小兵。  相似文献   

7.
正10年前,当时经营的书店不是现在的五之堂而是十步斋。一天,贵阳市环保局的杨女士来书店问我们收不收购古旧书,因她家里房屋装修,她父亲去世后留下来的古旧书没地方存放,便想把它卖掉,估计有几百册。因书店经营收购业务,便随杨女士到她家看书。我还记忆犹新,书是用废旧报纸捆着,如果按图书的打包标准来估算,大概有二十几包,均为民国及民国以前的书。民国书中印象最深的是《国学基本丛书》系列和《丛书  相似文献   

8.
秋天的怀念     
周玥 《神州》2020,(4):9-9
如果有一个季节会让我想到从前,那必定是秋天;假设有一个季节会让我泪流满面,也许会是秋天;相信有一个季节会让我憧憬未来,但愿也是个秋天。一直以来,诸多诗人赞扬的季节都是春天,万物复苏,折柳送别,踏青,它好像是所有新生事物的孕育之际。确实,与秋日的一片萧条相比,它的确要秀丽许多,而秀丽的世界可能又是使人可以将忧愁忘记的季节。所以,我常会听人说道“春时要及时行乐”,阳关外的浊酒送友人,灞桥边的俪歌送行毫不例外的都沾染了春的俏皮,就连李白即将乘船离开,汪伦踏歌送行也离不开春天,但即便如此我对春也谈不上喜爱,反而秋的素飒更让我心生欢喜。  相似文献   

9.
近来,不时读到一些新编方志、规格形式大体一致。其中有一部志书,因其装帧精美而引起我的注意,那就是《峨山彝族自治县志》(以下简称峨山县志),它是国际16开本的大型版本。这种版型在众多新志中我仅见过两次,第一次是两年前在山西太原得到的《太原市志》第一册,作为省会志书,讲究装帧不足怪,而今年初春又从西南边陲的一个彝族自治县寄来的《峨山县志》却引起我的惊异,其装帧与太原市志一样。一个边远县份肯于为新志作如此投入,其气魄值得称许。  相似文献   

10.
1945年8月,我是随阎军的先遣部,最早由孝义动身,昼宿夜行,回到太原市的.抗战胜利50周年了,回忆当年随军太原前后的见闻,颇有珍奇新颖之处.  相似文献   

11.
恩师蹇先艾不幸于1994年10月26日下午猝然辞世,消息传来,使我极为惊愕,万分悲恸。恩师蹇老今年89岁,我与他的交往,算来已整整五十个春秋。1944年我在故乡大方县读初中,有一天,我为一位被当局所不容而远走的老师、作家何易古送行,我难过地说:“你走了,今后我找谁修改文章呢?”他说;“著名乡土文学作家蹇先艾就在贵阳……以后你可以把习作寄给他;他是鲁迅亲手扶持起来的人,一定会帮助青年作者的。”次年春,我斗胆地将一篇反映山乡农民深重苦难的习作《播种》邮寄给蹇老,请他批评指教。当时他在贵州大学教书,同时还主编《新垒…  相似文献   

12.
上海博物馆藏吴伟《词林雅集图卷》,描绘了弘治十八年(1505)浙江按察佥事龙霓在金陵与友人雅集的场景,雅集者多为其同僚,或同级、同科进士,也有部分诗友。此次雅集兼具送行与雅会的性质,又可堪称诗社之发轫。是图创作于雅集之后不久,即弘治十八年。吴伟此图兼取了送行图、雅集图、宴乐图的创作手法,白描线条轻快简淡、而不失工谨、细劲,其独特的风貌创造了雅集图的新形式。  相似文献   

13.
坐落在太原市五一广场西北面的省博物馆二部,解放前曾是一座破庙,叫纯阳宫.1951年太原市人民政府决定把它改建为文物馆.不到一年的时间,房舍整修一新,内设陶器、瓷器、青铜器、货币、雕塑、琉璃、书法、绘画、刺绣、珐琅、漆器11个类别,分别在21个展室里展出.它之所以尽快地开展并以崭新的面貌迎接人们去  相似文献   

14.
涂芥庵《东瀛见知录》一书的由来去年春季某天,接到我95岁高龄婶子一个电话,她说:“你来一下,你三叔有点古旧书,落实政策(按:我三叔涂允檀,是第一个起义的国民党政府驻外大使,于1950年携家眷回国,在北京定居,任外交部顾问。1964年以历史反革命罪被捕,“文革“ 中家被抄,他的中、外文藏书、日记等遭造反派洗劫一空。1979 年外交部、公安部为叔父平反冤案,落实政策)时没人要,他们准备处理。我听到消息后,赶紧跑去,才将这点残存的书要了回来。  相似文献   

15.
曹辛之先生,字曲公,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著名装帧艺术家。40年代即以新诗蜚声文坛,为“九叶派”诗人之一。解放后则专注于美术领域,擅长书籍装帧设计、绘画、书法和金石篆刻等。 1995年5月,因突发心脏病,先生遽归道山,当代艺坛失一耆宿,我则失去一位仁慈的前辈,哀痛之情几不能自持。曹夫人赵友兰伯母惠赠曹老藏书存念,遂有幸获得曲公先生藏书票两枚。  相似文献   

16.
正明朝各代,北方蒙古各部屡犯山西,其中俺答部尤甚。嘉靖十九年(1540)山西巡抚都御史陈讲在太原县"行文修筑"22个堡寨,实为防御之必须。此事在明嘉靖三十年(1551)、天启六年(1626)、清雍正九年(1731)、道光六年(1826年)四部《太原县志》里都有记载。《太原市志(一)》(太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无记载。一明嘉靖三十年(1551)《太原县志》卷之一"堡寨"目记22个堡寨:  相似文献   

17.
近来,不时读到一些新编方志,规格形式大体一致。其中有一部志书,因其装帧精美而引起我的注意,那就是《峨山彝族自治县志》。它是国际16开本的大型版本,这种版型在众多新志中我仅见过两次。第一次是两年前在山西太原得到的《太原市志》第一册,作  相似文献   

18.
山西省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成立于1998年,1999年山西省太原市晋阳古城研究所成立,两所合署办公,是承担山西省太原市行政区域内文物保护和科学研究的专门机构。内设办公室、考古研究室、古建筑保护研究室、文物保护研究室、实验室、资料室。现有人员50人。其中文博研究馆员2人,副研究馆员7人,文博馆员9人,助理馆员5人。是具有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资质和可移动文物一级修复资质的单位。  相似文献   

19.
读5月18日《北京晚报》所载郑恩波《为戈宝老送行》,得悉戈宝权先生于5月15日在南京病故。这个不幸的消息,使人对这位著名的作家、翻译家的逝世,感到十分悲痛。由于戈宝权先生的逝世,使我想起了去年5月我在香港艺术中心讲课时,见到友人翰墨轩主人许礼平先生收藏的两本题名册,册中题名人物二三百余人,是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2月18日上午上海各界以吴铁城市长为上持人举办的《欢送梅兰芳  相似文献   

20.
华盛顿的小雨淅淅沥沥。2004年6月11日上午,美国前总统里根的国葬在离我们记者站百步之遥的美国国家大教堂举行。教堂外主要通道两旁,围观、送行者一大早就挤得水泄不通,连沿街公寓楼的阳台上也挤满了人群。大多数人的心情像低沉的乌云,默默无声。突然,有一群人举着标语,齐声高喊:“里根见鬼去!”“里根下地狱!”顿时,所有的记者都飞奔了过去,闪光灯把这群人脸上照得雪亮。顷刻,对面楼上阳台上传来愤怒的谩骂声:“你们才该下地狱!没良心的,连死人也诅咒。”紧接着,这两群人的口水战越过我们的头顶,激烈展开。“这群人为什么对里根如此仇恨?”我问身边的一位美国记者。“你没看他们身上的字?他们是同性恋者。”里根生前,尤其是在当总统期间,与同性恋者和艾滋病人积怨不小。在艾滋病爆发的20世纪80年代,作为总统的他曾在公开讲话中认为艾滋病是上帝对同性恋的“天谴”。“生活在罪恶中的人应该在罪恶中死去。”一部名为《里根一家子》的电视剧告诉观众,里根夫妇对艾滋病人和同性恋者没有任何同情心,简直到了十分憎恨和厌恶的地步。也许有人会问,从政前的里根,在自由开放的好莱坞是个演员,可是他为什么如此不开化?应该说,里根对同性恋的态度一方面可能出于政治需要,另一方面他确实认为同性恋“不正常”,是“罪恶”,而他一生始终没有放弃对男女之间爱情的追求。他本人的爱情故事,曲折、浪漫、执著,尤其是他与南希之间的恩爱在美国上上下下被传为佳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