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2年9月,甘肃省嘉峪关市魏晋墓文物管理所在当地毛庄子发现一座被盗掘的魏晋墓,清理出一批木棺板画和数件原为木奁盒的木板画。其中棺板画题材为伏羲女娲日月星河图。术奁盒板画题材有树下人物,龟纹、叶纹,云纹装饰图案,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和飞马异兽等。其题材和绘画技法与汉代中原同类艺术题材和技法完全相同。墓中还出土陶器、漆器和丝织品等文物百余件。  相似文献   

2.
2002年9月中旬,嘉峪关魏晋墓物管理所在新城魏晋南墓区发掘了一座古墓葬,出土了丝绸、陶器、绢花、玉器、木板画等物,其中的一批木板奁盒画引起了许多专家、学的浓厚兴趣。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一件锥画漆奁盒上的所谓“狩猎纹”图像的具体分析,并以之与有关汉墓出土漆画和壁画图像进行比较研究后认为:这件漆奁盒上锥画纹饰的主题并不是要表现“狩猎”,而主要是表现神人羽化升仙,因此,这幅图应改称为“神人羽化升仙图”。  相似文献   

4.
西夏木板画     
1977年以来甘肃省武威上县西郊林场发现了几座西夏墓葬,出土了一批重要的西夏文物。其中葬于西夏天庆七年(公元1200年)的二号墓出土了二十九块木板画。1-7,封三1-5),三号墓清理出二块木板画,(图8、9),更为珍贵,是西夏绘画艺术的珍品,是研究西夏社会生活和绘画艺术的重要资料,在西夏考古工作中尚属罕见。  相似文献   

5.
1977年6-10月间,武威地区考古工作者在武威西郊林 场(今西郊公园)发掘西夏天庆年间墓葬两座;出土了一批珍贵文物。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在这两座墓葬中,除随葬有数量较多的瓷器和木器外,还意外地发现了25幅彩绘看不 同人物和动物图案的木板画。其中,有一幅以我国古时候传 说的尤为题材的双龙首蛇体画更加引人注目。这幅画构图 奇特,寓意生动,表现出相当高的绘画艺术水平。 这幅彩绘木板画。出土于二号墓(编号为M2),发掘时 与其他文物一起被放置于墓门内的两侧。画绘在一块长9.5 厘斜宽中S座米的长方形柏木板上滴…  相似文献   

6.
1977年,武威西郊林场西夏墓出土了31块彩绘木板画,木板画的出土为研究西夏绘画艺术、丧葬习俗以及服饰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学术界一般认为武威出土的这批西夏木板画是墓主人生前生活的真实写照。文章通过对汉、魏、唐、宋墓葬文献及随葬品的对比,认为这批木板画是西夏对中原墓葬习俗中墓室壁画或者随葬陶俑等明器的另一种变体和创新,其真正的内涵是代表镇墓辟邪的墓葬神煞。  相似文献   

7.
《收藏家》2017,(2)
<正>在中国古代绘画中,跨度近一千多年的存世作品里,由于不同时代的建筑结构各有特点,既有传承也有发展,甚至截然不同,所以绘画里的建筑物也风格迥异。古代建筑画被称为"界画",因画家在作画时需要使用界尺引线来描绘建筑的细部构造而得名,"界画"是中国古代绘画的一个重要门类。东晋顾恺之的《论画》中第一次出现了"台榭"的说法;隋唐时又被称为"台阁","屋木"、"宫观",北宋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把绘画按照种类分为人物、山水、花鸟、杂画四门,把以建筑为主体的画归入杂画,称为"屋  相似文献   

8.
2004年3月,江苏省徐州市的民间收藏家张继超先生将其收藏的一套西汉时期的七子奁盒无偿地捐赠给南京博物院,并当场将1万元奖金捐给了江苏民间收藏研究会。当时,全国许多媒体都对这次捐赠做了报道。在中央电视台的《鉴宝》节目中,专家对这套罕见的漆奁盒最后估价是500万人民币,轰动一时。这件七子奁盒也一度成为最著名的漆器。《鉴宝》节目固然有其娱乐性,但这件七子奁盒确实是罕见的汉代漆器珍品。  相似文献   

9.
新疆古代绘画种类丰富,主要有岩画、石窟壁画、佛寺壁画、墓葬壁画、木板画、绢画、纸画和麻布画,题材多为佛教内容,也有少量摩尼教、景教、道教和伊斯兰教内容。新疆古代绘画多与佛教联系紧密,但是在风格和手法上则相差甚远。  相似文献   

10.
论魏晋南北朝画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画赞”,又名“图赞”、“像赞”,是伴随着以画为赞的绘画观念,在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以图画内容为题材,以赞美为主的诗歌形式。其特点是:以四言为主,言辞简洁,以陈述、说明、议论和生动形象的描绘为主而兼有抒情。画赞的出现,是文学与绘画融通的产物,是中国绘画融诗、书、画为一体之特点的肇端,对唐以后的咏画诗、论画诗及画赞创作有积极的影响。从画赞可以看出绘画题材的转变及其时代特点,因而画赞具有重要的绘画史料价值。另外,画赞序还有一定的绘画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1.
书画     
人物画我国传统绘画画科之一。内容以描绘人物为主。因描绘侧重不同,又可分为人物肖像画和人物故事、风俗画。根据记载,人物画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达到一定水平。从长沙出土的战国楚墓帛画,可以看到当时人物画所取得的成就。人物画一直是我国传统绘画最主要的画科。写真我国古代画史中把画人物肖像称为"写真",意谓要求绘写人物面貌如真。唐杜甫诗中有"必逢佳士亦写真"句。也称为"传神"、"写照",语见晋代著名画家顾愷之传(《历代名画记》卷五)。  相似文献   

12.
天堂喜宴———青海海西州郭里木吐蕃棺板画笺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吐蕃绘画的庐山真面目,在尘封了千年之后于20世纪逐渐有所发覆,最先进入学界视野的是敦煌莫高窟的部分壁画和绢纸画,一些作品即画于吐蕃占领敦煌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物考古部门在青海省都兰县血渭草场又发现了吐蕃墓葬群,出土了一批吐蕃时期的重要文物,其中的丝织品图案和木板画残片为观察吐蕃绘画增加了新内容[1]。2002年,青海省海西州郭里木乡再次发现吐蕃时期的墓葬,从中出土的彩绘棺板虽已难作组合拼对,但部分彩绘画面保存较好,内容有画在棺头挡上的朱雀、玄武和花鸟(图三~八),画在棺侧板上的会盟图和葬礼图[2]。特别是其中两块侧…  相似文献   

13.
嘉峪关魏晋墓的彩绘砖画鹰猎图真实再现了河西地区当时的物质生产活动,对研究魏晋时期河西地区人们的狩猎方法提供了珍贵的图像资料。本文运用考古发现与文献资料对嘉峪关魏晋墓砖画中的鹰猎图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魏晋南北朝时期著名的画论代表人物——顾恺之的著名著作《论画》为研究对象,分析顾恺之的著名理论对当时中国传统绘画的影响,以及后世绘画理论和审美的影响。顾恺之现存画论著作主要有《论画》、《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等,奠定了中国绘画审美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正>水陆画是佛教寺院举行水陆法会时所悬挂的宗教题材绘画,是集儒、释、道三教内容为一体的独特艺术创作。甘肃省山丹艾黎捐赠文物陈列馆藏的73幅水陆画皆为明清时期遗物。绘画绢本设色,工笔重彩,笔法细腻,色彩绚丽,人物形象生动,被称为"流动的敦煌壁画",是甘肃河西地区独具魅力的文化遗产。这些水陆画借助对宗教题材的描写,表现了民间世俗生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是研究佛教文化、民俗生活、宗  相似文献   

16.
《收藏家》2016,(11)
正18世纪,广州口岸兴起了一种为满足西方市场需求而创作,结合西方绘画技法和中国传统绘画技艺,描绘东方风物、民风民俗、生产生活等题材,兼具艺术与商品双重性质,被称为"广州外销画"的绘画作品。与广州口岸对外贸易息息相关的外销商品制作过程,尤其是丝绸、瓷器、茶叶等内容,甚至包括相关的交易场面和出口情景,都是外销画的重要绘画题材,反复地出现在各种形式的绘画中。他们多以水彩画或水粉画的形式表现,通常批量生产,成套上市,每套从12张到数十张不等,每幅画面展现一道生产流程。也有少数画作以油画的形式创作,在同一幅画面上展现多个不同的生产环节。广东省博物馆收藏有一套乾嘉之际的纸本水粉制茶图,共  相似文献   

17.
马王堆缯画研究——马王堆汉画研究之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们所说的“马王堆汉画”,是指1972年至1974年在湖南长沙市东郊马王堆三座汉墓出土的各种图画,它包括画在缯上的画,也就是现在大家所说的帛画,漆器上的漆画和锥画,陶器上的粉彩画,还有衣服上的画。马王堆三座汉墓共出土三千多件文物。大约有近千件文物上有绘画。这些画,是研究汉代绘画和汉代历史的珍贵资料。由于马王堆汉画的内容太丰富了,一篇文章不能尽述,所以,先对马王堆缯画的内容、艺术技巧进行介绍与研究,如有不对的地方,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8.
<正> 指头画是我国清代前期画坛上兴起的一种新的绘画表现方法。高其佩即是指头画的开山鼻祖。他在绘画艺术上,以指头画一鸣惊人,扬名于世。 指画,即以指头代替毛笔作画。其技法,在高其佩侄孙高秉著的《指头画说》中有翔实的记述:指画一般是用手指作画,以指肉蘸墨或色作较粗大的笔触,以指尖的甲蘸墨或色作较细微的笔触,有时肉、甲兼用或数指并用,有时用外指或指背、手掌、手背,作较粗放的大写意画。指头画从造型基础上讲与笔画并无二致,但是因工具差异,其所描绘的线条起伏、曲折、转承、延伸、浓淡、深浅皆形成不同的趣味和方法,产生毛笔难以达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吾画逍遥     
<正>总是有人问我,你画何为逍遥山水,古人山水不逍遥吗,中国画不都是隐逸吗?于是我说,逍遥山水——画的是人与山水彼此相悦的自然情结,古人在这个点上是偶做,我是大投入,现在画人物山水画的人不多了,有点象"非遗"。我喜欢人物山水画,所以我倡导并要发扬光大,这是一份责任。我希望建立自己的人物山水画的艺术语境,有当下意识,有传统精神,还要画得自在,画得逍遥。中国绘画离不开隐逸,在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中隐逸不代表不入世,姜太公渭水垂钓八十岁等来了周文王,  相似文献   

20.
《文物》2014,(10)
王翚就绘画技能而论,在清初"四王"之中当属首位。他起初曾为仿古而学画,后来又通过临摹前代大家的真迹而得以提升,临仿古画几可乱真。本文通过分析王翚不同时期绘画的面貌,并对比原画家真迹,指出14张传为五代巨然,北宋许道宁、范宽,南宋江参,元代商琦、黄公望、曹知白、倪瓒、王蒙以及元末明初朱叔重的绘画作品实为王翚临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