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中学历史教材谈“闭关”与“开放”张益仓为了说明对外开放与闭关自守分别给中国带来的不同结果,我将中学教材中有关的历史知识作些归纳与分析。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可以说是最早跨越中国现有疆域而进行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突出一例。尽管张赛出使西域的最初目的不...  相似文献   

2.
路,是新疆的命脉。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和西方的交流就开始了,丝绸之路萌芽;张骞凿空西域,巩固了与当时西域和西方各国的交往,而西域都护府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守护商道,保证丝绸之路的畅通。此后,东西方商贸往来、文化交流沿着丝绸之路汇流、奔腾。  相似文献   

3.
自然类博物馆拓展对外文化交流是自身获得发展的需要,也是全球化形势下把博物馆推向世界的有效途径。由于种种原因,自然类博物馆的对外文化交流与社会历史类博物馆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拓展自然类博物馆对外文化交流是自博人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本文试从我国自然类博物馆对外交流的现状分析出发,就如何拓展对外文化交流提出若干设想及对策。  相似文献   

4.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凿空开辟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原地区与西域各族及中亚各国间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交流,推动了东西方文明的发展,功业彪炳史册。从此"丝绸之路"上以丝绸贸易为代表的中西方之间的物质文化交流络绎不绝,而五铢钱为丝路贸易的畅通繁荣发挥了重要的货币媒介作用,对中西贸易交流史同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丝绸之路》2009,(6):97-97
宁波是我国唐宋以来著名的对外交通贸易港口,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之一。在对外开放和国际文化交流中。宁波的先民为人类创造了十分丰富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真实记载了近2000年来宁波人民发展对外交通贸易、文化交流的辉煌历史和与日本、朝鲜半岛及东南亚等国家、地区人民的真挚友谊。  相似文献   

6.
袁锋 《郑和研究》2001,(1):61-63,65
中国对外商贸与文化交流,是从陆路开始的。早在汉代,由长安(今西安)经河西走廊(甘肃)出西域(新疆),贯穿亚欧的陆上丝绸之路就开始形成,隋唐之期已转入盛世,宋代持续发展,直到元代之后由于海上交通的逐渐开拓,这条穿戈壁、涉流沙、战酷热、战严寒的陆上贸易通道才渐告沉寂,而明代郑和率领浩浩荡荡的船队七下西洋,使海上丝绸之路大放光辉,也为我国航海史与海洋运输业留下值得骄傲的一页。  相似文献   

7.
《丝绸之路》2009,(12):87-87
近日,古青州与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在山东青州召开,国内数十位专家、学者围绕丝绸之路源头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丝绸之路在我国古代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贯通欧亚的丝绸之路,将古代中国西域与阿拉伯紧密联系在一起。经过长期发展,丝绸之路延伸到了地中海沿岸各国,而连接中亚各国的丝绸之路,则达到了韩国、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与西域文化交流进行慨述,旨在说明中原与西域文化交流源远流长。西域各民族交错杂居,共同劳动,互相学习,为祖国灿烂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阿朝东 《文博》2010,(3):72-76
青海位于中原、西域、北方草原民族等文化圈的交融地带,出土了大量的隋唐时期联珠纹饰样的文物,生动地反映了隋唐时期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盛况。萨珊联珠纹在青海地区的流行,对研究隋唐时期中、西亚文化在青海的传播发展,以及"丝绸之路青海道"在中西交通史上的历史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笔者收藏到一枚拜占庭(东罗马帝国)金币,今介绍给专家、学者及丝绸之路钱币同好,共赏之。 拜占庭(东罗马帝国)金币在我国出土发现较多,这与我国古代与西域、中亚、西亚、南亚诸国友好往来、商贸流通、文化交流有着直接关系。根据我国有关历史资料记载,  相似文献   

11.
魏收笔下的《魏书》"西域撰述"具体而生动地展现了一幅西域历史与人文景观画卷。其中对前代正史"西域撰述"有继承,也有发展,深刻地影响了后来正史中"西域撰述"的内容。因此,《魏书》"西域撰述"中西域历史人文的充分展现是它能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这种承上启下又是通过前者内容在其他正史"西域撰述"的前后继承中来具体反映的。  相似文献   

12.
邓显超 《攀登》2006,25(5):140-143
文化是国际竞争中备受关注的“软力量”。文化外交作为一个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文化外交包括双边和多边文化交流、留学生培养、语言推广和媒体信息交流等活动。文化外交与公共外交关系密切,但又有所侧重。中国拥有悠久的对外文化交流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外交在配合国家整体外交,提升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宣传中国和平发展理念以及树立良好国家形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尽管我国的文化外交仍处在一个初级阶段,对外文化交流的潜力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但是潜力巨大的中国文化外交必将在新世纪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蒙元时期的丝绸之路比前代都漫长,沿线地区诸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民族交融十分活跃。来自阿拉伯、波斯和中亚等西域占星家们不仅为蒙元王朝带来了西方的天文学知识,他们及其家族也最终融入蒙古民族共同体中。元廷退回蒙古草原后,他们进一步蒙古化和游牧化,逐渐成为明代蒙古乌珠穆沁部的组成部分。"乌珠穆沁"汉译为"阴阳",指占星者。此外,还有不少信仰也里可温教的人众和被称作"撒儿塔兀勒"的西域人加入乌珠穆沁部。明代乌珠穆沁是由西域人和蒙古各部组成的新部族。到清代,乌珠穆沁部被编为左、右两个扎萨克旗,旗里各级行政组织名称仍然保留其历史上不同族群、部族的旧名称。从西方占星者到蒙古游牧部族的一员,是丝绸之路沿线民族融合和不同文化交汇交融中非常典型的一例。  相似文献   

14.
博物馆国际交流与合作不仅是我国博物馆事业的重要内容,更是我国对外文化交流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我国博物馆中长期发展的主要任务.本文在对我国博物馆国际交流与合作历史和现状及其存在问题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深化我国博物馆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的政策思考.  相似文献   

15.
为弘扬民族文化,扩大对外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天水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和天水市社联筹委会于1992年10月10日至13日,举办首届伏羲历史文化研讨会。大陆和台湾学者专家等60余人与会;会议收到论文52篇,经初评有42篇参与交流。与会同志在和谐而热烈的学术氛围中,从伏羲历史文化及生平功绩、秦地文化、麦积山石窟艺术和天水历史沿革诸方面,对伏羲历史文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发现汗血宝马,自此之后,围绕汗血宝马在中原王朝与西域诸国之间展开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汗血宝马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扮演着不小的角色。侯丕勋教授的新著《汗血宝马研究》是对汗血宝马的一部专门系统性论著,本文对此书作了评介。  相似文献   

17.
河西走廊是一条文化交流的走廊。在丝绸之路的发展史上,依托祁连山冰雪融水形成的河西绿洲,是连接中西的桥梁与纽带,因其天然的地理优势,成为中西交通贸易的前沿和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故地。大漠孤烟,戈壁苍茫,漫长的历史岁月,胡商贩客、僧侣艺人、西域贡使和朝廷重臣的足迹,都深深地刻在了河西走廊历史的年轮,让这片土地亲历和见证了丝绸之路发展、繁荣和兴衰的每一个潮起潮落。有着"地下画廊"和"魏晋时期河西民俗百科全书"之称的嘉峪关新城魏晋砖壁画墓,蹚过岁月的风烟,让时间定格在魏晋南北朝历史的天空,让我们得以感知千秋丝路和魏晋风度携手从这里走  相似文献   

18.
正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外交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出发,坚持对外文化交流为人民解放事业服务,认为文化外交是阶级斗争和建立国际统一战线的需要,强调依靠文化服务外交,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对外文化交流,扮演"开路先锋"和"外交先行官"的角色。改革开放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从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出发,把文化交流作为改革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文  相似文献   

19.
班勇,东汉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字宜僚.班超子,是我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秉承其父之志,代表东汉政府,经营西域,在开发西域、团结西域各族人反抗北匈奴的侵扰等斗争中作出了重要贡献。“少有父风”的班勇在东汉一朝对西域的“三通三绝”历史过程中第三次通西域,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50年代,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对外文化交流工作。这一时期对外文化交流的特点是:文化交流紧密围绕外交活动展开,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形式、内容、数量、规模上既不同于汉唐至明前期盛世之际的古代中国,也有别于为寻求救亡图存的途径而向西方学习的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对外文化交流存在不平衡性,以中国主动吸收和借鉴苏联的社会主义文化为主;官方和民间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频繁,但民间形武大多是以政府主导为主;在平等互利、互相尊重的基础上与世界各国进行文化交流,为中国打破西方封锁、树立新中国在国际舞台的形象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