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鲜为人知的西汉解忧公主远嫁西域乌孙和亲,其生平事迹及所作贡献应予昭示。  相似文献   

2.
正琵琶自诞生以来就与哀愁相连,既能演绎大弦嘈嘈如急雨铮铮的武曲,也能发出小弦切切如私语幽咽的文曲。很多人总喜欢用琵琶来倾泻自己的喜愁哀乐,可谓是一曲弹毕便诉尽万千衷肠。据传当年汉武帝为了抗击匈奴,采用和亲的方式法联络乌孙王,只是舍不得自己的亲生女儿远嫁,就册封江都王刘建的女儿细君为公主,将其下嫁乌孙王昆莫当夫人,从而让刘细君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远嫁西域的和亲公主。据晋代傅玄的《琵琶赋序》记载:细君公主和亲乌孙时,汉武帝念她远离故土,异域的风俗习惯,还有语言都不同于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新的视角,全面考察了中国古代和亲与丝绸之路的关系。认为,中原王朝与乌孙、鄯善、高昌、西突厥、宁远、于阗等政权的和亲以及辽与大食的联姻,拓展和巩固了传统的陆上丝绸之路;中原王朝与匈奴、柔然、突厥、回纥等政权的和亲,辽与西夏、阻卜、回鹘的和亲,蒙元与高昌、高丽的联姻,以及满蒙之间的联姻,极大地延伸和拓展了草原丝绸之路;中原王朝与吐谷浑、吐蕃等政权的和亲以及以拉萨为中心的吐蕃矛口亲圈,开辟或拓展了青藏高原丝绸之路。和亲对丝绸之路的拓展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为丝绸之路创造了相对安定的边疆环境;二是和亲双方积极通商;三是和亲传播了养蚕缫丝技术,带动了西域植桑养蚕业的发展;四是和亲公主努力协调双方关系,不断清除丝绸之路上的障碍;五是和亲公主对丝绸之路的监督;六是少数民族首领对丝绸之路的保护;七是部分和亲公主从事商业活动;八是与和亲相关的使团络绎不绝,活跃了丝绸之路;九是中原王朝的大量赐物丰富了丝绸之路。  相似文献   

4.
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伊犁河流域是当时西域最强大的乌孙国的游牧地。乌孙属哈萨克族祖先的一支。西汉武帝时期,为了彻底击败西北边塞的匈奴,张骞建议用厚赂招引乌孙,同时下嫁公主,与乌孙结为兄弟,这样就可“断匈奴右臂”,共同夹击匈奴。于是,就有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和亲公主刘细君。西汉前期,北部边疆经常受到匈奴的侵扰。  相似文献   

5.
王成喜 《丝绸之路》2011,(24):30-31
和亲一般是指中原王朝与边疆少数民族首领之间的政治联姻,双方通过嫁娶公主保持和睦相处的关系。西汉时期的和亲有两个方向,一是匈奴,另一个是乌孙。西汉与这两个民族之间的和亲,是早期和亲史上处理敌对和友好民族之间关系的典范。  相似文献   

6.
一凡 《文史天地》2009,(4):44-45
中国历代虽有以韩国女子为嫔妃的事,却没有以公主和亲高丽的史例。因而,元朝公主下嫁高丽国王,是中韩关系史上一个很特殊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李粹之  一介 《中华遗产》2021,(3):128-141
南北朝时期,统治北方的东西两魏政权,争相与草原上的柔然帝国和亲。而来嫁的和亲公主,依恃国力强盛,竟凌驾于中原王朝皇室之上,成为古代和亲史的一大奇观。  相似文献   

8.
吴风 《中华遗产》2021,(3):112-117
和亲是中原王朝外交关系中的一个常规武器,但所嫁真的都是“公主”吗?亲疏不同,尊卑有别。这背后,藏着大家心知肚明的“游戏规则”。皇后之女,才配和亲?汉高帝七年(前200年),大汉开国皇帝刘邦轻敌冒进,被匈奴人围困在平城(今山西大同)白登山,长达七天七夜,后来,靠着大臣陈平妙计才侥幸脱险。  相似文献   

9.
唐王朝为了改善民族关系 ,维护国家统一 ,曾多次与周边少数民族进行过“和亲”。据统计 ,有唐一代的正式“和亲”达 2 3次之多。这在历史上是十分罕见的。从《册府元龟》、《唐会要》和两《唐书》等文献的记载看 ,唐代的和亲是从唐太宗贞观十四年开始的。这一年 ,唐太宗把弘化公主嫁给了吐谷浑王诺曷钵。贞观十五年 ,唐太宗又把文成公主嫁给了吐蕃王松赞干布。中宗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王尺带珠丹。玄宗朝和亲最多。先天二年将南和县主嫁给突厥王子杨我支。开元五年嫁交河公主于突骑施可汗苏禄 ,嫁永乐公主于契丹首领李失活 ,嫁固安公主于奚首…  相似文献   

10.
公元640年,唐太宗李世民将弘化公主嫁给了吐谷浑王诺曷钵,弘化公主是唐朝实行和亲政策以来,嫁给少数民族首领的第一位公主,也是唐朝惟一回过长安省亲的外嫁公主。此后,唐朝又将宗室女金城县主和金明县主分别嫁与诺曷钵的长子慕容忠和次子闼卢摸末,这种世代联姻的现象在唐朝与少数民族和亲的活动中是十分少见的。和亲加强了唐朝与吐谷浑的联系,促进了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  相似文献   

11.
西汉时期新疆塔里木盆地周围及天山各地,聚落着“西域三十六国”,后来分为五十余国,居住着羌人、塞、月氏(肉支)、乌孙、匈奴、姑师和汉人(汉族人是公元前199年同匈奴人和亲的随从人员留在西域后算起的)。  相似文献   

12.
李晋平 《中华遗产》2021,(3):142-151
宋明两朝面临北方民族的威胁,却无一公主出嫁外蕃,坚决拒绝和亲,究竟为哪般?和亲哪有纳币好“我朝长公主出嫁,嫁妆不过十万缗(min)钱,一次付清就没了,哪能比得上年年给岁币实惠呢?”  相似文献   

13.
崔明德教授的新著《中国古代和亲史》最近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通读该书,我觉得很有特色,可用“二新一多”加以概括。所谓“二新一多”,即作者对和亲问题研究的视角很新,书中提出了许多新的学术观点,融会了多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先谈新视角。和亲亦称“和戎”、“和蕃”(“和番”)。自司马迁在《史记》中写了“和亲”之后,历代正史几乎都留下了有关和亲的史料,许多史学家对和亲也作过一些论述和研究。近百年来,和亲成了史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20世纪20—30年代,王桐龄的《汉唐之和亲政策》、邝平童的《唐代和亲公主考》,对和亲作了不少…  相似文献   

14.
论点摘编     
《中国西藏》2016,(4):96
与之共存和为治先——基于唐金城公主入藏史的考量喜饶尼玛和韩敬山在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上发表文章,文成公主入藏的价值和对汉藏友谊的意义一直为史家大书特写,其以和亲为载体,在唐廷和吐蕃见走出了一条非同寻常的甥舅亲情,铺垫了汉藏民族关系发展的基石。70年后,金城公主沿着"唐蕃古道"上文成公主的足  相似文献   

15.
此文对敦煌本《王昭君变文》的创作时间提出了新看法,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变文中所提及的部族名称及风俗礼仪等描述,认为变文中的突厥实际当为回纥。论文进而通过对昭君与唐和亲回纥的咸安公主的画像、在塞外生活时间、和亲对象、祭文等线索的对比,将两者联系起来,认为《王昭君变文》不是单纯的文学创作,而是具有一定的时政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此文对敦煌本《王昭君变文》的创作时间提出了新看法,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变文中所提及的部族名称及风俗礼仪等描述,认为变文中的突厥实际当为回纥.论文进而通过对昭君与唐和亲回纥的咸安公主的画像、在塞外生活时间、和亲对象、祭文等线索的对比,将两者联系起来,认为《王昭君变文》不是单纯的文学创作,而是具有一定的时政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舍身为国的江南才女名叫刘细君,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西汉前期,北部边疆经常受到匈奴的侵扰,细君公主为了国家的利益远嫁西域。她历经几番浮沉,饱尝了人间的荣辱和酸楚。细君公主墓坐落在乌孙山系的夏特大峡谷谷口(今新疆昭苏县夏特乡),依山傍水,气势雄伟。  相似文献   

18.
玄奘所著《大唐西域记》中记述了一则传丝公主的故事,大致讲瞿萨旦那国即于阗国本不知桑蚕之事,后东国公主将蚕子密藏于帽中而传至其国,并立下"蚕蛾飞尽,乃得治茧"的传统。这则传说与中原地区嫘祖传说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另外关于东国公主的身份问题,学术界也众说纷纭,本文也将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楼学  陆曼陀 《中华遗产》2021,(3):118-127
汉唐皇室或宗室的女子走出故国,和亲异邦。她们虽然共享着“公主”之名,但不同的时势、性格,也带来截然不同的际遇。在公元前2世纪的历史上,汉与匈奴之间的战与和,构成了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  相似文献   

20.
四、历史上的和亲研究中国历史上的和亲渊源流长。但作为统治者的一项政策,则是始于汉初,终于清代,是中国古代边疆政策中一项重要内容,在中国民族关系史上,也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早在20~30年代,就有王桐龄《汉唐之和亲政策》,邝平章《唐代公主和亲考》,对此作了有益的研究。建国后,老一辈史学家翦伯赞、范文澜等,均有不少精辟见解。翦老的《关于处理中国史上的民族关系问题》、《内蒙访古》、《从西汉和亲政策说到昭君出塞》、《文成公主说了话》、《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