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传统的中国是一个以伦理为本位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们习惯于将一切同伦理道德挂钩,它造成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具有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与此相适应,我国传统文学作品在内容上所展示出来的,也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着对社会伦理道德的执着关注。我们若从这样一个更为宏观的文化视角去审视《水浒》,就不难发现,在《水浒》一书中,也同样积淀和储存了我们民族大量的历史文化观念,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儒家的伦理观念。本文试就这方面的理解略陈管见。一、“官崇拜”的民族文化观念“官崇拜”作为一种观念形态的东西,有其形…  相似文献   

2.
张彦 《沧桑》2010,(4):156-157
先秦儒家伦理文化与伊斯兰伦理文化的形成具有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思想基础和文化渊源,从而形成不同的伦理文化类型。然而先秦儒家与伊斯兰伦理道德都是在社会过渡、矛盾尖锐、道德滑坡的情况下形成的,都有寻求改良社会的愿望和主张,也都提出了政治统一的要求。因而先秦儒家和伊斯兰伦理文化具有相同点以及重要的现代道德价值。在两种不同的伦理文化传统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中,挖掘不同传统的现代价值所在,有助于文化的本源建设,文化互补有助于文化重建和新的伦理道德建设,有助于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3.
宋德金 《史学集刊》2004,3(4):82-87
忠孝是中国古代伦理的重要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契丹、女真早期本无忠孝观念。辽金建立后 ,随着社会的发展 ,儒学的传播 ,统治者的倡导 ,民族的融合等 ,忠孝观念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忠孝在辽金及后来元人那里 ,超越了民族、地区和国别的畛域 ,人们对外族、邻国、敌国乃至前朝的忠臣孝子同样表现出尊重和崇敬。 1 0 - 1 3世纪 ,忠孝已成为汉、契丹、女真、蒙古等各民族一致认同的伦理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从而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继承性和强大凝聚力。  相似文献   

4.
《攀登》2017,(3)
当代中国的社会结构正处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期,社会生活的开放性和文化生活的多元性使得人们价值观念和价值诉求呈现多样性。面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进步文化和落后文化、先进文化和腐朽文化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导致社会阶层、价值准则、伦理道德观念等随之发生着巨大变化。时移势易,信仰危机的出现已然成为中国现代化转型过程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迫在眉睫,亟待解决。令人欣喜的是,中国古代先贤们早已为我们指明了出路,尤其是中国佛教伦理的一些思想、理论和观点为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了崭新视角。文章即以中国佛教伦理三大基本原则为出发点,在揭示国人信仰与佛教伦理原则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国人信仰危机的实质及其现实表现,并指出佛教伦理原则对国人走出信仰危机的价值作用。  相似文献   

5.
功利主义作为一种伦理道德学说,不仅在西方,就是中国,从古到今都有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只不过西方的功利主义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并形成了完整的思想体系,而中国古代的功利主义到明清以后却没有得到充分发展而逐渐衰落。建国以来,由于“左”的思潮的影响,我们对传统伦理文化缺乏正确的态度和充分的研究,致使有的人把古代功利主义与资产阶级利己主义划上等号,全盘否定。在当前,重新学习研究中国传统功利主义思想并给予正确评价,这对于弘扬中华传统伦理文化,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魏静 《丝绸之路》2010,(16):46-47
本文通过对基督教(主要指天主教和新教)伦理道德内容的分析,探究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如何积极主动地运用基督教伦理思想体系及道德规范中有利于社会文明进步的成分为构建当代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7.
闽人与琉球     
闽人三十六姓其对琉球国社会发展及文化的繁荣亦做出了卓越贡献。中国的戏剧作品,正是通过闽人三十六姓传人琉球的。中国流行的传统剧目,或歌颂封建伦理道德,或歌颂反抗富贵强暴、争取幸福美好的生活,都给琉球社会打上深深的中国传统伦理及文化影响的烙印。不仅如此,由于闽人三十六姓的移居,将中国的园林建筑风格亦带人琉球。  相似文献   

8.
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是又一个东西方文明交汇撞击的百年。在此期间,以社会学比较研究闻名的德国学者韦伯和从事社会文化比较研究的中国学者梁漱溟都曾致力于东西对比前提下对传统中国的分析。尽管二者是某种程度上相对立的西方中心论者和东方中心论者,但针锋相对的背后亦有相同。二者对中国乡土社会的家族构成与传统文化中的经济伦理这一研究的相似处说明了社会构成模式与文化内在价值取向的互构关系。而二者在分析这一共同问题,尤其是在经济伦理方面表现出的东西方明显的差异,又生动地展现了历史的演进。  相似文献   

9.
董媛 《沧桑》2010,(2):150-151,202
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是又一个东西方文明交汇撞击的百年。在此期间,以社会学比较研究闻名的德国学者韦伯和从事社会文化比较研究的中国学者梁漱溟都曾致力于东西对比前提下对传统中国的分析。尽管二者是某种程度上相对立的西方中心论者和东方中心论者,但针锋相对的背后亦有相同。二者对中国乡土社会的家族构成与传统文化中的经济伦理这一研究的相似处说明了社会构成模式与文化内在价值取向的互构关系。而二者在分析这一共同问题,尤其是在经济伦理方面表现出的东西方明显的差异,又生动地展现了历史的演进。  相似文献   

10.
中华传统文化以伦理道德型而著称。伦理纲常深透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家庭等等各个领域,亲属之间的相互称谓也有充分的体现。潮汕是中国的潮汕。潮汕先民的主体是古代中原移民。潮汕人在继承、保留中原汉民族民间亲属称谓习俗的同时,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又创造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间亲属称谓习俗。随着社会的变迁,时代的发展,潮汕民间亲属称谓习俗不可避免地与其他习俗一样发生了流变。本文试在考察潮汕民间亲属称谓习俗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1.
随着北魏国家的不断汉化,勋臣八姓的氏族组织逐渐解体。平城时期,以儒家伦理为核心的家族文化产生并缓慢发展。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大力推行汉化改革,通过推行孝道、分定姓族等举措,加速了勋臣八姓家族文化的发展。北魏后期,勋臣八姓家族逐渐形成了以儒家伦理道德、嫡长子继承、五服制为核心的家族文化,八姓家族整体的汉化程度不断加深。  相似文献   

12.
正夏津黄河故道地区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黄河文化传承的历史,夏津人民通过村落的集体活动、祭祀与节庆,依照传统或经验形成共同的思维与行为方式,使得文化得以延续。通过农桑文化的代际传承,也将整个社会的历史与文化记忆融入其中,家族、村落和传统的以桑树为基础的生计方式得以延续和发展。黄河故道古桑树群是集中国传统农耕文明之大成者,较好地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桑文化与  相似文献   

13.
刘文 《神州》2014,(17):43-43
中国传统服饰的变化与发展一直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在礼教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下,服饰形成了特有的艺术形式,表达着人们独特的审美观念,并且在穿着上能够体现出一定的伦理道德。本文通过对儒家礼教文化进行详细剖析,从中分析中国传统服饰中体现出的意识形式、审美观念、伦理道德。  相似文献   

14.
朱力平 《沧桑》2013,(1):140-143
西双版纳勐海县拉祜族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和生活中,逐渐形成了很多为人处世、规范社会生活的伦理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营造维护社会的安定和人与人之间互尊、友爱、和睦相处的良好氛围。本文就其生活伦理、劳动伦理、宗教伦理等几方面,探究拉祜族传统教育在其伦理发展中的意义,使我们对拉祜族文化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伦理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佛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伦理道德思想相资互补、相辅相成已成共识。笔者认为二者相资互补的深层原因是二者有着共同的旨趣,即实现生命的永恒。儒佛从不同的理论前提出发,经由不同的理路最后殊途同归,但是不可否认二者所由以产生的对社会对个体的影响也是各异的。同时儒佛的这种追求崇高的精神给我们今天的人们以很大启迪。  相似文献   

16.
《华夏人文地理》2001,(3):100-101
九十年代初,美国当时的总统布什把北京胡同的照片挂在自己家申,中国人才如梦初醒,明白过来胡同有那么大的文化价值。已有二三百年历史的西安大宅院把中国传统社会的伦理、观念、道德体现得淋漓尽致,是当时社会人文状况的活化石。北京胡同走了,西安大宅院能保得住吗。  相似文献   

17.
张彦 《沧桑》2011,(5):43-44
先秦时期形成了帝王巡游、文人游学、仕人宦游、商业游行等旅游文化现象。先秦时期的旅游文化内涵非常丰富,带有着鲜明的伦理特征,反映了中国社会重视社会等级和伦理秩序的特征,体现了经世致用的精神价值和中国人对自身命运的终极关怀,深化了旅游审美,成为道德修养的手段,也体现了崇尚自然的伦理内涵,为后世旅游文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科技行为的伦理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理性与伦理价值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两大力量,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冲击着传统的伦理道德,必须正确认识和评价科学技术发展与伦理道德的关系,使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共同促进、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曹惠芳 《沧桑》2010,(1):76-77
科技理性与伦理价值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两大力量,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冲击着传统的伦理道德,必须正确认识和评价科学技术发展与伦理道德的关系,使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共同促进、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江涛 《黑龙江史志》2012,(5):74-75,80
现代新儒学伦理道德思想内容丰富,集传统伦理道德的阐扬、现代伦理道德的反省以及新伦理道德的重建于一身,成为现代伦理道德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21世纪的眼光总结和探求现代新儒学伦理道德思想,有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文章尝试提炼现代新儒学伦理道德思想,寻求对现代道德建设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