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建筑用陶在西藏的产生及应用李玉香陶器是人类最早通过化学变化将一种物质改变成另一种物质的创造性活动,也就是把制陶用的粘土与水调和后塑成一定的形状,略加吹干后用火加热到一定温度,烧结而成的。建筑用陶是在烧制日用生活陶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以泥制灰陶为主...  相似文献   

2.
董琦 《南方文物》2001,(1):65-69
中国是瓷器的发明地和主要产地,素有“瓷器之国”的美誉。中国的瓷器不仅是实用的日 用器皿,而且是价值很高的艺术品。自汉唐以来,中国的瓷器源源不断地销往国外,其制作 技术亦随之传遍世界各地,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一、陶器的发明与发展陶器的发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划时代的标志。这是人类最早通过化学变化将一种物质 改变成另一种物质的创造性活动。人类把柔软的粘土,变成坚固的陶器,是一种质的变化, 是人力改变天然物的开端,是人类发明史上的重要成果之一。因此,考古学家、民族学家、 历史学家都把陶器的发明,作为新…  相似文献   

3.
当代藏族人已经越来越强烈感觉到民风民俗的渐变。从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起居说起,我们会自然而然地发现,这些不变当中的万变,竟是如此的迅速和普遍。陶质器具的使用有5000年历史人类使用陶质器具的年代,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距今一万年左右。目前发现的西藏区内人什]使用陶质器具的年代,约当距今5000年左右。陶器的发明,是人类又一次征服自然的标志。这是土与火的艺术,是人类学会用火后第一次使一种物质改变成另一种物质的实践。一般认为,陶器是随着史前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的定居生活而出现的。它与磨制石器、弓箭等工具的同…  相似文献   

4.
陶器的出现,是人类用自己的力量改变天然物的开端;人类懂得了如何控制和利用物理、化学变化,把柔软的粘土加工烧制成坚硬的器物。这是一种质的变化,一种认识的飞跃。陶器的产生和发展,是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某些民族及其共同体的存在以及他们的物质文化水平,从陶器上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反映。另一方面,古代保留至今的文化遗存中,以陶器为最多,因而考古学把陶器作为衡量文化性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陶器,在许多特性上它接近于石,因为它的化学成分的一部分是由矽土(SiO_3)和黏土化合而成的,即是和氧化铝AL_2O_3与水H_2O相化合的。在许多关于石类物品中所讲到的办法,在讲陶器时也能重複到。它们的基本差别就在于陶器乃是人工构成的产品,而不是现成的自然材料.这就是说,问题是在于制造它时的某些工藝学上的特点,而不在于材料的性质。这些工藝学上的特点就是:在制陶器所用的黏土中,含有在化学上结晶在一起了的水(H_2O),即含有的不是那种随着乾燥就蒸发出去的那种吸濕性水,而是含有构成该化学物质所固有的水;高温可以使这种水排出去,但是黏土也就会因之丧失其造型性,丧失了与水可作成柔靱泥团的性质。这种固有水离开黏土时,黏土的性质就变成陶质,再不能在  相似文献   

6.
陶器是人类掌握的第一种人工材料的制品。陶器的出现,方便和巩固了人类的定居生活,扩大了农业生产对人类社会进步的意义。陶器的生产和发展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在人类社会文明的进程中发挥了积极的影响。通过对出土陶器、陶片的研究,可以追溯古代社会的存在及其物质文化水平;在考古学上,往往把陶器的类型学作为衡量文化性质的重要因素之一;迄今为止,世界各国的考古工作者均把陶器及其纹饰作为考察判断墓葬及其他出土文物文化性质的重要依据;此外,博物馆也经常通过陶器的展示来阐述说明古代社会的文明的存在及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7.
陶器是新石器时代远古先民的重要发明,是人类最早利用化学变化改变一种物质天然性质的开端,也是人类社会由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质变的标志之一,而彩陶文化在造型和装饰纹样上所表达出来的韵律感,体现了先民对造型美的追求和装饰纹样美的探索,同时满足了某些社会活动的需要,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东南地区史前艺术考察(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杰 《文物世界》2002,(2):13-21
(四)雕塑艺术。雕塑艺术是指以陶、玉、石、骨、角、牙、蚌、木以及岩石等为媒介,用圆雕、浮雕、透雕、线刻、捏塑、贴塑、堆塑、锥刺、镶嵌等多种技法塑人物、动物、植物等各种形象的一种艺术。有关岩雕将在岩画一节中详述。陶器与玉器作为新石器时代居民使用的主要物质,陶雕塑与玉雕的作品也很多。  相似文献   

9.
印纹陶是我国古代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基本特征有三点:一是陶质同一般陶器有所不同。一般陶器的胎质是用粘土烧成的,印纹陶的胎质是掺有高岭土成份的陶土烧成的。二是火候比较高。一般陶质烧成的温度约700℃—800℃,印纹陶烧成的温度有的高达1100℃左右,因此胎质比较坚硬.吸水性比一般陶器弱,接近于原始瓷器。三是陶器表面拍印有各种几何纹饰。比较常见的有方格纹、曲折纹、编织纹、叶脉纹、云雷纹、回纹、旋涡纹等二、三十种。根据以  相似文献   

10.
陶文,顾名思义,它是指陶器上的文字。陶文有刻划而成的,有直接书写在陶器上的。还有一种是用印章盖压在未烧制的陶眙上然后烧制成器而留下印记文字,由于这一种陶文基本是属于印章使用于陶器的一种方法,故称之为“印陶”。刻划陶文又分为陶器未  相似文献   

11.
陶器的诞生是人类物质文化的重要成果之一,陶瓷器生产的每一次进步都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陶车是制造陶瓷器的重要工具,而构成陶车的各种构件同时可以反映陶车的演变以  相似文献   

12.
陶器     
正陶器是随着史前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的定居生活而出现的。我国现存最早的陶器残片出土于南方地区的一些洞穴居住遗址中,其年代距今9000~10000年。制陶的发明与人类知道用火有密切的关系。原始陶器的主要制作方式有泥条盘筑法和轮制法。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等文化类型的陶器有杰出的成就。到了唐代,著名的三彩釉陶器在世界上享有极高的声誉。镇原县博物馆馆藏常山下层文化陶器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3.
陶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序論陶器在考古學上的重要性陶器是用泥土制成,再經過火燒煉而成的器具,也就是一般所說的瓦器。它的起源很早,遠在新石器時代,就已經開始應用,直到現在還被使用着。特別是當瓷器還沒有發明以前,陶器的地位更加重要,不但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而且當制陶技術發達到最高峯時,又往往形成了精緻的美術品。因  相似文献   

14.
陶器的产生与发展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的考古发掘资料表明,陶器的出现是人类最早通过化学变化将一种物质改变为另一种物质的创造性活动。1954年,有关专业人员在清镇、平坝两县毗邻的家大坪修羊昌河水利工程中,发现铜器陶器各一坑,后认定为汉代古墓出土文物,这一发现,改变了“过去贵州出土文物元代以前未见”的看法,使我们对贵州汉代文化有了较为明确认识。到了1960年,贵州汉代古墓发掘中艺术陶塑才有了新的发现。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省博物馆考古工作者在赫章县可乐区发掘7座古墓时,其中3号墓出土了…  相似文献   

15.
林尚斌 《收藏家》2006,(7):45-49
唐三彩是以黄、绿、蓝、白等多种釉色烧制而成的质地坚实、色彩缤纷的釉陶器,是唐代陶器生产中异军突起、一枝独秀的釉陶艺术品,也是中国陶瓷艺术史上的一朵奇葩。唐三彩主要出土于西安、洛阳唐墓,除此,北方的山西、甘肃,南方的江苏扬州也有一定数量的发现。唐三彩是釉陶,其胎体以黏土制成,胎质坚实致密,强度高,釉色以铅和石英配料为熔剂,数种金属氧化物釉料为着色剂,其中主要是以氧化铜、氧化铁、氧化钴等呈色为绿、黄褐、蓝色的金属氧化物为着色剂烧制而成。三彩呈色即是利用熔剂在器物烧制过程中的流动性,使着色剂在熔剂中流动、交融、浸…  相似文献   

16.
<正>在考古学视野下,人类的进步首先表现为物质文化的不断创新。如汤姆逊所揭示的石器、铜器、铁器的三阶段生产工具进步律,便是对人类物质文化不断创新的规律性总结。事实上,人类的这种工具进步律在细节上表现得更为复杂,而且伴随着工具进步的还有艺术和陶器的发明,建筑、村落乃至都市的创造,宗教、文字的诞生等文化成就。考古学证明,大约300万年前,地球上是没有任何"物质文化"的,所有的物质文化都是由人类从无到有逐步创造出来的。换句话说,地球上每一种新的物质文  相似文献   

17.
库库提尼的新石器时代陶器距今约5000年,它是Ariusd-- CucuteniTripolie古人类活动带的一部分,位于欧洲东南部。对这种三色彩陶器的研究是法国和罗马尼亚的合作项目,基金来源是Brancusi项目提供,研究方向是制陶的黏土成分、烧制温度、用于涂彩的颜料层(白、红、黑),陶器式样模型材料等。库库提尼文化是19世纪末第一个被发现的,它经历了约120年的流逝,由于过去对它的研究主要为考古调查,处于对它特殊性的好奇,才带出了本课题。本文报道了用岩相学分析的结果,通过对陶质材料进行SEMEDX,XRF检测,得到了库库提尼从A期、AB期到B期的不同进化阶段的岩相学陶层资料,现已发现的Scanteia,TarguFrumos,Ruginoasa,Cucuteni,Isaia,Poienesti考古遗址也符合这种进化阶段。本项目的目的是创建一个基础数据库,使有关库库提尼的资料数据能完整统一地输入古代欧洲研究数据库。  相似文献   

18.
陶器的产生细石刃文化是一种具有深远意义的文化。它既是产生于漫长的旧石器文化末期的一种原始文化,同时又是孕育下一个时代新的文化。在中东以及欧洲的细石刃文化中,产生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及经济形态,即农耕文化和畜牧文化。在日本列岛的细石刃文化中则是以绳文时代的陶器制作技术为标志。陶器的产生对于扩大人类的食物来源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在此,想探索一下西伯利亚、远东的陶器起源问题。新石器时代陶器的出现,历来被认为不超过公元前4000年。首先,利用粘土做成器形并加以烧制的技术似乎不是从制作陶器开始的。在叶尼塞河上游的麦宁斯卡亚遗址中出土了高9.6厘米、两手呈摊开状的  相似文献   

19.
彩陶指人类在新石器时代(其宽泛的概念包括铜石并用时代),原始先民在制作好的陶坯上,用矿物颜料在陶器壁内外绘画上各种纹饰,然后入窑烧制定型后的一种带彩的陶器。  相似文献   

20.
史前时期有一种以衬花工艺制作的陶器,完全可以与彩陶和磨光黑陶等相提并论,它是精品陶作之一.衬花陶器指陶器上的图案是以压剔刻划的阴纹为衬地,而以并不饰纹的磨光面为主要纹饰,构成较为明晰的图案单元.这种以反衬方法制成的图案繁简不一,以几何形为主,构图一般较为工整,做工也较为细腻.这种陶器的装饰工艺,在西藏、云南和川西南地区的史前遗址中发现有较多的例证.衬花陶器在其他地区也有少量发现,在东南的良渚文化的一些遗址发现了水平很高的衬花陶器,只是装饰风格与西南地区有明显区别.史前陶器的衬花工艺是一种在单色陶器上表现出多种光感的工艺,是史前制陶工艺取得的一个重要成就.陶器的衬花工艺流程,主要有磨光、划出主纹图案轮廓、去光衬地纹、局部打磨几个步骤.古代衬花陶器与彩陶存在某种渊源关系,它的出现要晚于彩陶,是在彩陶技法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的陶器装饰艺术.与彩陶相比,衬花陶工艺上有更高的技巧要求,也更耗工费时.后来装饰艺术中的加地和减地技法,也应当是起源于这种工艺传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