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莉  王佳静  刘慧芳 《考古与文物》2021,(2):110-122,128
本项研究采用科学方法检验了陕西半坡和姜寨遗址出土的11件仰韶文化早期尖底瓶中的微植物和微生物遗存.从残留物中发现的淀粉粒、植硅体、霉菌、酵母细胞和棒状方解石晶体中获得的多种证据表明,这些尖底瓶曾用于酿酒.酿酒原料主要包括黍等其他谷物(粟、稻米、小麦族)、豆类和块根植物(栝楼根、芡实).使用芦苇吸管咂酒可能是当时的饮酒方法之一.仰韶人掌握两种酿造方法:利用发芽的谷物酿造谷芽酒和利用发霉的谷物加植物茎叶制麴酿造麴酒.这两种方法有时分别采用,有时也许同时采用.  相似文献   

2.
作为仰韶文化的典型器物之一,小口尖底瓶的功用一直争论不休。分析各家观点,综合来看主要有水器说和礼器说两大类,但均有可商榷的余地。大量出土于房址、灰坑、墓葬中的小口尖底瓶,首先应是生活实用器,结合其独特的造型,其应是当时先民们所使用的"暖瓶(杯)"。  相似文献   

3.
1971年出土于陇西县首阳镇吕家坪的尖底彩陶瓶作为国家一级文物现已被甘肃省博物馆收藏。尖底彩陶瓶是甘肃仰韶文化马家窑类型中罕见的器物,作为马家窑文化彩陶的精品而著称于世。  相似文献   

4.
五十年代初期,中国考古研究所对西安半坡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科学发掘,获得了丰富的文物资料。在遗址出土的上千件陶器中,有二百多个形状奇特,具有流线型瓶体的小口尖底瓶格外引人注目。此陶瓶为直口,鼓腹,尖底,瓶身表面饰有粗糙的横篮纹,大部分是细泥红陶,也有个别夹砂陶瓶,有早期晚期之分。此后,在关中至鲁西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多次发掘出与半坡早期相同的尖底瓶,甚至在一些较晚的文化类型中也发现有尖底瓶的残片,反映了尖底瓶在仰韶  相似文献   

5.
谈到欹器,一些学者便见仁见智地将它与我国仰韶文化时期的典型器物——小口尖底瓶联系起来。比如有人说:“尖底瓶即欹器”。也有人说:尖底瓶“这种精巧的生活用具,正是我国古代庙堂之器——欹器的原型。”还有人进一步提出了:“欹器是制造汲水陶瓶的废品。”“古人要制造的原本是汲水盛水的陶瓶,而并没有想制造欹器,只是在制造陶瓶的时候,由于瓶子做的不够匀称,有的陶瓶重心处于中心轴线之外,又由于两耳环装的太低,以致满水时的重心处于耳环连线的上方,于是出现了少数象欹器那样的  相似文献   

6.
《中华遗产》2011,(3):158-159
见到一件古物,马上便要判断它的大致时代或较为具体的年代,甚至还得大体标定它出土的地域——这差不多是任何考古学家都要练就的看家本领。不过对于古物的具体用途,考古学家就没有这样的热情去关心了.这当然也比较容易理解:因为一般的古物,用途非常明确,  相似文献   

7.
王勇 《陇右文博》2002,(1):18-21
底瓶是汲水器物,形制特点是长体,小口,尖底,有的附有双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尖底瓶在西安半坡遗址中首次被发现,此后,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河南陕县庙底沟、洛阳王湾、郑州大河村,山西芮城西王村,甘肃秦安大地湾等仰韶化诸遗址中均有出土。另外,属晚期仰韶化的庄浪县阳川乡曹家原遗址,属马家窑化的陇西县吕家坪遗址,以及豫西的早期龙山化(庙底沟二期)中也都出有尖底瓶。  相似文献   

8.
正原始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的分水岭除了石器制作工艺的区别,还有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陶器的出现,它是人类第一次用火将一种物质改变为另一种物质。陶器也是当时人们最重要的生活用具。它是用黏土烧制而成,为了打水和煮食物而用,而黏土是岩石风化而来,因而制陶也可视为人造岩石。黏土主要由八种元素的氧化物组成,其中硅、铝熔点高,是成型的骨架,钾、钠、钙、镁等易熔助熔,在高温下液化填充到未熔颗粒的孔隙中,这就叫烧  相似文献   

9.
半坡遗址和其他一些遗址中的尖底双耳红陶瓶的用途是什么?它们为什么被做成尖底形?长期以来是人们感兴趣的、也是考古学家、物理学家乐于研究的问题。考古学家比较一致认定尖底瓶在当时是盛水的用具。一些物理学者对尖底瓶的功能提出了进一步的设想。  相似文献   

10.
正一、引言在中国古代,鸟类图案是各种艺术作品的主题之一。尤其是在商周及其之前,各种高档次的礼仪仪式活动的用具上,如青铜礼器、玉石器、陶器、漆木器等,鸟类图案装饰于十分醒目的位置,并且胜过龙类图案的地位。反映鸟类图案的作品,起源很早。在中国对后世的艺术作品产生重要而广泛影响的鸟纹作品,是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彩陶上的鸟纹图案。对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彩陶鸟纹图案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尖底瓶的起源──兼谈半坡文化与庙底沟文化的关系问题田建文(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尖底瓶是仰韶文化的基本器形,不但数量多,而且形态变化规律性强,时代特征十分明显,一般研究仰韶文化均要由此入手。同属于仰韶文化的半坡(4)期文化(西王村上层文化)、泉护二期文化...  相似文献   

12.
在武威地区博物馆的展览大厅里,陈列着一件格外引人注目的出土文物——魏晋彩绘灰陶盆。 1982年4月,武威地区博物馆为了整治院内环境,在开辟花坛时偶然发现了一座墓穴,经专家考证为魏晋时期墓。墓中出土了五铢钱七枚、灰陶罐两件,彩绘灰陶盆一件,棺木一具(已腐朽),人骨架尚存。其中彩绘灰陶盆高22厘米,口部直径39厘米,腹围40厘米,底部直径13厘米,口沿边宽0.3厘米,外表有五道泥条纹。内壁光滑,表面施一层白陶衣,上用墨线绘制精美的图案。左上方绘有一飞廉(古代传说中的神兽),下方绘有太阳,太阳内有三足乌,太阳下面两侧…  相似文献   

13.
根据以往的类型学分析,仰韶文化的小口尖底瓶是从小口平底瓶发展而来,而后者的前身是小口鼓腹罐。近年来多项研究已经证明尖底瓶和鼓腹罐都是酒器,但不清楚平底瓶是否也具有酿酒功能。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们对陕西临潼零口遗址出土的20件零口期平底瓶和半坡期尖底瓶陶片进行了残留物分析,发现具有酿酒发酵特征的淀粉粒、谷物颖壳和植物茎叶及花序的植硅体,以及酵母细胞,证明这两种器物都是酒器。酿酒方法是以发芽的黍、稻谷和野生小麦族作为糖化剂来酿造谷芽酒;最主要的原料是黍,同时也包括粟、薏苡、水稻、小麦族、野豌豆、栝楼根、芡实及姜;另外还加入一些植物茎叶及花序。加入植物块根、茎叶和花序的目的,也许是利用其药用功能。使用芦苇吸管咂酒可能是当时饮酒的方法之一。零口陶器的分析结果有助于研究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早、中期酒器器形的演化以及酿酒方法的传承。  相似文献   

14.
仰韶文化因1921年首次发现于河南渑池县仰韶村而得名。当时的发现者瑞典人安特生由于受资料限制,在对仰韶村遗址及中国其它地区含有彩陶遗物的新石器文化的研究中,出现了许多理论上的错误。新中国成立不久的五、六十年代,我国考古工作者首先对黄河中游地区进行了考古普查,共发现了一千多处仰韶文化遗址,基本明确了它的分布范围是以陕西关中、豫西、晋南为中心,波及影响了周围一些地区。仰韶文化都有一定规模的定居村落。房屋建筑以半地穴式、地面上圆形或方形为主,有公共墓地、窖穴和陶窑等遗存。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  相似文献   

15.
关于庙底沟期仰韶文化的研究,目前至少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庙底沟期的新测年晚了三五百年之多,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对庙底沟期相对年代的理解不够深入或者存在偏差;二是已有的对于庙底沟类型渊源的意见都有正确的一面,也都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深究;三是东庄-庙底沟期仰韶文化的整合过程非常复杂,不同方向不同区域可能存在不同方式,可能与农业大发展、人口剧增、社会急剧变革、文化软实力加强等有关,更背后的原因还得从环境变迁等角度去寻找;四是目前揭露出来的较为完整的庙底沟期聚落还很少,大型聚落的整体情况都还不很明晰,需要加强不同层次聚落遗址的发掘研究;五是庙底沟类型的古史对证问题颇为复杂,还不能说已有定论,需要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6.
蜀文化尖底陶器初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蜀文化尖底陶器初论●宋治民蜀文化是分布在四川西部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一支颇具特色的考古学文化,它有自己的“一群具有明确的特征的类型品。”例如在出土陶器中,以夹砂褐陶为主要陶系,代表性的陶器主要有小平底罐、圈足盘、高柄豆、鸟头形把勺、尖底罐、尖底杯、尖底...  相似文献   

17.
2002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对庙底沟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H9是这次发掘中较为重要的遗迹之一。H9结构规整,出土遗物丰富,主要是陶器,另有少量石器和骨器,并有石块和兽骨等。H9的发掘,对研究庙底沟类型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对探讨此类遗迹的性质具有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很多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其中有一些小口、大腹、尖底的陶器,因为它的形状比较奇特,不好给它定名。有的把它叫做尖底陶瓶,有的把它叫做尖底陶罐,甚至有人干脆就称它为尖底陶器。这种陶器  相似文献   

19.
秦志芳 《东方收藏》2023,(5):99-101
本次修复的是河南博物院收藏的一件汉代灰陶楼。在进行此次修复前,前人已对其进行过粘修、补配工作,但由于原粘修材料老化,导致该灰陶楼部件有两块原粘接残片再次从实物上脱落,斜跨该灰陶楼部件前后一条大的原粘接缝再次断开,使得该灰陶楼断为左右两部。另外原粘修过的其他陶片暂未残断,但粘接材料也已老化,且原粘修时,这些粘接缝未进行着色做旧处理。为了使该器物得以稳定保存并符合展陈的需求,本次对该灰陶楼部件进行了一系列的修复工作,包括断碴面原粘接料及原石膏的清理、断碴面的加固、粘接、缺失部位的补配、顶部纹饰的雕刻、批缝灌缝、随型打磨、着色做旧等。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