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殷墟花东卜辞有字作■(花东273),学界尚无准确隶释。本文首先梳理了与该形有关的■、■字,认为■字当依唐兰说读为"颠";其所从之倒人形,在甲骨文中亦单独成字,乃"颠陨"之"颠"的表意初文;■形有异体作■,系加注"丁"声的"颠"字。在此基础上,主张花东■字所从之■与■、■构形之意相类,表颠陨之意;"日"旁为加注声符,■也是"颠"字异体。卜辞"颠"字可表颠陨,或读为"沴"、"疹"。  相似文献   

2.
《诗经·召南》有一首名叫《驺虞》的小诗,全诗仅两章六旬,其中“壹发五豝”“壹发五■”之“壹”,注者众说纷坛,莫衷一是。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1)“壹”为数词说。把“壹”解为数词“一”,认为是指所射箭的数量,而“发”解作“射”。这是大部分注释者的意见。郑玄《毛诗笺》云:“君射一发而翼五猪”,朱熹《诗集传》仍之,谓“一发五豝,犹言中必叠双也。”邓荃《诗经国风译注》说得更直接,“只发一箭,把五只小野猪打伤。”(2)“壹”为语词说。马瑞展《毛诗传笺通释》说:“‘壹发五豝’、‘壹发五■’二壹字皆发语词”…  相似文献   

3.
殷墟甲骨文记事刻辞中的"■"字前人未曾论述,本文结合新出花东甲骨材料对甲骨文中的■、■、■字用法作了一番考察,认为它们实为一字异体,应释为"肇"之初文,含义上有"致送"一类意思;并强调了金文中"肇"字所从的"■"并非是"启"字,"启"在殷商甲骨文及西周金文中都是从"又"的,讹变成从"支"应是西周以后的事。  相似文献   

4.
说■     
战国楚文字中有一■字,该字的释读已经基本得到解决。但学界对其构形问题意见尚不统一,因此仍有继续探讨的必要。我们认为■字构形与卿、卯二字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清华简《说命上》曰"说于■伐失仲","■"即"韦","失"即"豕",皆为"豕韦"简称。简文记载了武丁命傅说征伐豕韦之事,为研究三代时期"彭姓豕韦"和"刘姓豕韦"的兴衰更替、地望迁徙等问题提供了新线索。  相似文献   

6.
甲骨文、金文馘(■、■)字与其所从■字等的释读涉及相关甲骨文、金文数例。甲骨文、金文“■、■、■”等字即馘字,馘字所从“■、■、■、■”等字即■字。  相似文献   

7.
二一页下:■,■木初生也,象■出形有枝茎也。古文或用为■字,读若彻。”按:“■”,是象形字,其形于甲骨文正象一株草,“■”的本义就是■术之,非是古文用为■。  相似文献   

8.
韩江苏 《中原文物》2020,(1):131-139
甲骨文■三种形体不同之字,前辈学者考释其为卣字的繁简之异。然三字所从文字偏旁有异,在甲骨卜辞中的语境和用法完全不同,说明这是三个有相互关联、而字义完全不同之字。把三字所从■偏旁与自然界实物对比后发现,■尽管形态有异,但它是匏(匏、葫芦)的象形文字。从瓠从皿的■字,是葫芦瓢漂在盛水器皿中之形,它是瓢的会意字。从瓠从倒立庐形的■字,殷商时期其材质由木质转变为青铜,盛放专用鬯酒,是为卣字。对瓠、瓢、卣三字的考订,证实了文字形体的细微差异与甲骨文字义关系密切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甲骨文■等字形通常隶释作“冎”字,与其密切相关的■等字形旧释“骨”(冎),或释“■”,现在许多学者则释作“肩”。依据■等字形在甲骨卜辞中的用法,以及古文字和传世典籍等材料,并从■等字形与相关文字的形、音、义关系来分析,释“肩”依据不充分、不妥当,释“骨”更为合理。通过释论■等形及相关文字的释读问题,进而辨释“■”与“■”两种字形的形、音、义关系,我们认为甲骨文“■”与“■”已明显分化为两个字——“■”释读为“冎”,“■”等形则应释读为“骨”,也就是说“■”与“■”表示的是“冎”“骨”两个不同的词。  相似文献   

10.
关于"叀"字构形,现学界多认为象纺砖之形,本文则认为其字形应似用竹、藤等草类植物编织而成的一种盛物之器;并对学界一直存有争议的叀与■之关系作了说明,认为后一字形表示的乃是用叀状容器来盛放的物品,由清华简中从此字形之字读为助考虑,此字形可释为菹;文章最后从汉字文化角度讨论了叀字等字形所反映出的古代编织技术。  相似文献   

11.
释"*(籆)"     
本文讨论甲骨文、金文中的*"字.从"*"字的取象构形、构字偏旁、辞例、实物形体等几个方面加以论述,认为"*"字就是"籆"字.  相似文献   

12.
甲骨文中有个■字,字形象钺.自罗振玉始各家均释作戉,训作钺.戉与越通,范文澜先生疑其为越国.彭适凡先生进一步认为卜辞所见的■就是江南创造了几何印纹陶的越族,因此他认为华夏族和越族在商代已有频繁的接触和交往了.这些观点都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3.
方稚松 《中原文物》2007,5(1):83-87
甲骨文中的“■”与金文中的“■”应为一字,可释为瓒;“■”就是金文中的“■”,应释为祼。此外,文中还对旧有甲骨卜辞中几个可能与祼、瓒相关的字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一、说形 甲骨文中有一个写作从辛从殳的字,辛字写成长三角形,是辛字构形的最早形态。①孙诒让释为“报”,又怀疑“为设之省”,②王襄“疑古酌字”,又疑为“凿”字,③郭沫若“疑是毁字”,④于省吾先生从孙诒让说释为“设”,认为字所从之辛乃言字初文,后变为从言,与兢字、燮字本从辛,后变为从言的  相似文献   

15.
说“口凡有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殷墟卜辞中屡见“■(即《甲骨文编》151页第6行以下所录之字)凡有疾”之语。“■”当从徐宝贵说释为“肩”,“凡”当从唐兰说释为“同”。“肩”字古可训为“克”。“肩同有疾”,意即能分担王疾,反映了古人认为尊贵者的祸咎能移给臣下的想法。卜辞中还有“克兴有疾”之语,应与“肩同有疾”同义。  相似文献   

16.
韩江苏 《中原文物》2015,(2):52-56,95
甲骨文■字,从■从■,隶定为■。■是人字形房屋构架之象形,演变到后世为宀、广偏旁。新本义是薪,薪本质是木。先秦文献中木、薪、柴本质相同,仅大小有别。宋,《说文》谓"居"也。宋、■两种建筑相互依存又有区别。洹北商城、安阳殷墟、湖北商代盘龙城大型夯土台基外有擎檐柱遗迹,复原后与主体建筑两部分形成形■(侧面图),与宋、含义相同。古代宫殿的附属建筑称为朵殿。当释读为朵。朵宗即主庙的配殿,庭朵是门堂前外塾。  相似文献   

17.
"即"、"既"是殷墟甲骨文中一对常见的字。一般情况下,"即"从"皀"从"卩",像跽坐之人就食之状。"既"从"皀"从"旡",像人食毕口转向身后之形,二者区别明显,很早就被考释出来。但甲骨文又有其复杂性的一面,同一个字有多种异构存在。过去或因对文字构形认识不准确,或甲骨图版模糊不清等原因,常有把"即"误释作"既",也有把"既"误释作"即"的情况。本文从"即"、"既"最常见的形体出发,结合相关甲骨卜辞辞例,对"即"、"既"二字的构形加以辨析,并对与"即"、"既"相关的文字做出新的考释。  相似文献   

18.
释殷墟卜辞中的“卒”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墟甲骨文中常见写作■等形的字。一般学者把它们都释作“衣”。这些所谓“衣”字多见於祭祀和田猎卜辞。自王国维以来,学者们大都把祭祀卜辞中的“衣”读为“殷祭”之“殷”,认为是一种祭名(参看《甲骨文字集释》2721—2724页)。田猎卜辞中的“衣”郭沫若读为地名“殷”,以为指河南沁阳附近的古殷城(《卜辞通纂》635片考释, 《郭沫若全集·考古编2》496页),信从者也颇多。但是把祭祀卜辞中的“衣”读为“殷”,辞义多不可通。而且这  相似文献   

19.
文字考释是甲骨文研究的基础工作,是甲骨学前进的基础条件。自甲骨文发现以来,文字考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随着有较多资料可资佐证的文字的被解读,剩余文字的破译越来越难,甲骨文字考释面临很大的困难。据粗略统计,甲骨文共有单字约四千多个,得到考释的约两千个,得到学界公认的约一千余个。还有大约一半文字没有得到考释,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即是因为这些文字只见甲骨文,后来不再被使用,缺乏传承和沿革的历史脉络,缺乏足够的材料推考其字义。对这部分文字的考释,只能依靠甲骨文本身,这就要求在考释方法上加以创新。高嶋谦一《古文字诠释的一种新方法——以■(■)字为例》一文另辟蹊径,提出一种新的文字方法。作者认为■和■、■非一字,■字没有形成自己的历史演变脉络,无法从传承关系上确定其读音和意义,而只能从■的用法和上下文语境中探求其含义。作者通过考察卜辞发现■和■在用法上是对立的。■用于被动句,为"被视为宾客招待",■前的成分为受事主语,受事主语是地位较低的神灵。由此推论■意为"被使就座",其前的成分也是受事主语,而受事主语是地位较高的神灵。古文字考释方法已经十分成熟,孙诒让、罗振玉、唐兰、于省吾等前辈都做过精彩的总结。将文字置于文中推求其义的文字考释方法,许多先生已经提出并用于实践,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原来只是作为音、形、义三要素中字义一项的扩充,没有作为一种独立的方法。而面对那些无前承和后继关系的文字,用传统的音、形、义推考的方法,无法找到演变规律,很难考释。如何充分发掘和利用这部分甲骨文字本身所带有的信息,就成为文字考释必须解决的问题。高嶋谦一提出利用文字语境考释,不仅考虑了本字的上下文关系,而且利用不同字之间的横向对比,由相类的资料推勘一字的字义,扩大了文字考释的视野。甲骨文字考释面临方法上的瓶颈,加强方法创新是值得探索的课题。本文是文字考释新方法的探索,对于日后的文字考释很有意义。但适用范围和具体操作程序还需要学者们在考释文字实践中验证。  相似文献   

20.
传统文献记载唐叔虞是武王之子而成王之弟,自晋公■发现后,学者对唐叔虞的身份产生怀疑,或认为是武王弟,或认为是成王兄。本文指出晋公■铭文反映不出唐叔虞是武王之弟或成王之兄,唐叔虞为成王之弟的说法不容置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